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23)
2023(11074)
2022(8580)
2021(7455)
2020(5791)
2019(12704)
2018(12265)
2017(23277)
2016(11900)
2015(13247)
2014(13296)
2013(13332)
2012(12924)
2011(12140)
2010(12759)
2009(12268)
2008(11072)
2007(10053)
2006(9541)
2005(9299)
作者
(35980)
(29784)
(29649)
(28298)
(19099)
(14143)
(13469)
(11561)
(11392)
(10710)
(10368)
(9871)
(9678)
(9632)
(9335)
(9335)
(8683)
(8616)
(8608)
(8045)
(7813)
(7216)
(7135)
(6956)
(6943)
(6771)
(6544)
(6401)
(6075)
(5928)
学科
(78506)
经济(78452)
(32179)
管理(31931)
中国(27307)
(26323)
金融(26323)
地方(26207)
(24434)
企业(24434)
(23931)
银行(23923)
(23385)
业经(19065)
方法(18416)
(16801)
数学(15949)
数学方法(15876)
地方经济(15459)
(14472)
(13445)
产业(12379)
农业(12366)
(11954)
(11828)
中国金融(11199)
(10656)
贸易(10640)
信息(10223)
(10179)
机构
学院(180912)
大学(177716)
(89872)
经济(88104)
研究(70540)
管理(63220)
中国(60491)
理学(51836)
理学院(51212)
管理学(50611)
管理学院(50259)
(40632)
(38432)
科学(38040)
(35564)
中心(32846)
研究所(31565)
财经(30931)
经济学(29676)
(28856)
(27844)
(26556)
经济学院(26366)
北京(25507)
(24974)
(24379)
师范(24162)
(24141)
财经大学(22699)
(22330)
基金
项目(107630)
科学(84802)
研究(83860)
基金(76162)
(64642)
国家(64034)
社会(56081)
科学基金(54730)
社会科(53472)
社会科学(53461)
(43076)
基金项目(38745)
教育(36001)
(34724)
编号(34073)
(31083)
资助(30800)
自然(30042)
自然科(29301)
自然科学(29297)
自然科学基金(28757)
成果(28493)
发展(26182)
(25742)
课题(24585)
重点(24578)
国家社会(23942)
(22830)
(22711)
(21439)
期刊
(114332)
经济(114332)
研究(65577)
中国(43438)
(36284)
金融(36284)
(30052)
管理(26365)
(26352)
学报(22238)
科学(21890)
经济研究(19677)
教育(18520)
大学(17617)
业经(17423)
农业(17229)
技术(16739)
财经(16621)
学学(16484)
(14512)
问题(14051)
(10978)
国际(10772)
世界(10766)
技术经济(10724)
商业(9452)
经济问题(9207)
理论(8913)
图书(8883)
经济管理(8804)
共检索到3125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范羽晨  
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给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中小微企业更是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此环境下,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强金融普惠性。以数字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数字金融是打造"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中之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桂才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做好金融工作,需要把握好的首要原则就是金融要"回归本源,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金融租赁作为连接金融和实体经济的特殊纽带,可以打通境内外两个市场,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助力国家战略实施,引导经济脱虚向实。在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特别是在落实"中国制造2025"规划目标、加快推动高端装备
关键词: 金融租赁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刘勇  陆琪  
推动消费金融转型,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将是消费金融发展方向。本文探讨我国消费金融的发展现状、转型态势并指出,对于当前转型阶段的消费金融,必须兴利除弊,既调动其积极作用,又防止其各类风险外溢,要进行科学、有效、细化的监管。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经济增速从两位数的高速发展降低到中高速水平,但经济发展的绝对规模与日俱增,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居民消费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陆巍峰  
<正>充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推动金融机构建立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强化科技赋能和机制保障,多措并举打造民营和小微金融服务的浙江样板民营经济是浙江省的最大特色、最大优势。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深入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在人民银行总行指导下,立足浙江民营经济大省实际,以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为契机,充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推动金融机构建立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强化科技赋能和机制保障,多措并举打造民营和小微金融服务的浙江样板。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孟振全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数字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科技不断向金融领域渗透,与数字经济高度契合的数字金融应运而生,涵盖了传统金融的数字化、移动化以及互联网金融等领域,并逐步成为带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新引擎。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常建新  范立春  高莉  
本文利用2011—2018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通过动态SDM和中介效应模型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空间上表现出了较强的正相关性特征,在时间上表现出了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2)数字普惠金融不仅直接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还可以通过提高创新能力、扩大技术溢出和促进产业升级的中介效应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3)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使用深度次之,数字化程度最小;(4)数字普惠金融对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冠辰  伍晨  
文章选取2011—2020年我国西部地区12个省份区域经济发展季度数据,实证探析数字普惠金融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使用工具变量法及替换核心解释变量法对实证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我国西部地区经济整体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并呈现阶段性和区域异质性特征;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缩小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薛熠  张昕智  
技术进步是推动金融业发展与变革、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特别是在数字经济时代,金融科技3.0能够优化金融业资源配置方式、创新金融业支付结算业态、提升信息收集与传递效率、优化金融业风险管理模式以及通过“金融乐高”形式为金融业提供全新可能性。同时,金融科技能够通过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数字产业基础建设来助力我国经济转型。在加强金融科技战略部署、促进金融科技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要重视金融科技相关风险管理与防控,建立数字经济时代的金融业监管体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鲁钊阳   杜雨潼   邓琳钰  
数字普惠金融的诞生和发展源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其离不开服务国家经济发展的宗旨。本文在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实体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之上,以我国286个地级市2011~2020年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有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且这一效应主要体现在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两个方面。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高研发创新水平、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赋能实体经济发展。进一步分析表明,随着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呈现边际递减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树俊   董哲铭  
文章运用201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深入研究数字金融对经济发展韧性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经济发展韧性存在正向影响,且该影响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同时数字化程度、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均对经济发展韧性存在促进作用;数字金融能够通过降低煤炭资源依赖度与发展绿色金融进而影响经济发展韧性;异质性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对经济发展韧性的正向影响在高互联网普及率地区大于低互联网普及率地区,且在长江经济带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沿海经济带与黄河经济带。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吕雁琴  赵斌  
本文基于我国2011—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广义分位数模型考察数字金融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分析了在政府财政支农、市场化进程下数字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门限效应。研究显示:数字金融促进了农村经济增长,但不同分位数水平下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基于样本分组的稳健性检验也得出相同结论;随着财政支农力度的不断加强和市场化进程的深化,当其跨越门限点后,数字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进一步加强。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提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潭  徐璋勇  张凯莉  
数字金融为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契机。以协调发展为研究视角,基于2011-2018年中国285个地级市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究了数字金融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同性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城市尺度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同性呈动态上升趋势,空间分布存在"东高、中西低"的特征。数字金融能够有效提升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同性。对于等级较高的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数字金融具有更强的协同驱动效果。机制分析表明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投资调整是数字金融影响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传导路径,数字金融通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产业结构优化和投资效率提升,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减轻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从而助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结论启示应强化金融市场与环保产业的双向联动,借助数字科技和信息平台,有效发挥数字金融的"协调引导"效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冰  
数字金融、人力资本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基于2011-2021年我国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人力资本投资在其中的机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能够显著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人力资本投资是其重要的中介传导机制;数字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经过替换核心解释变量、剔除特殊样本、内生性处理后,结论仍然成立,并且这一作用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基于此,应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数字金融领域发展,完善金融市场体制机制以及健全人才流动与发展的政策制度。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高尚全  
包括民间借贷在内的民间金融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最近温家宝总理在福建调研时指出:中央已经统一思想要打破银行垄断,温州金融改革试点,如果能够取得成功经验要向全国推广。温家宝总理的这些表态不仅仅是参与民间金融的市场主体的利好消息,也使很多普通老百姓受到鼓舞。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金融领域被作为影响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限制社会资本的进入,虽然随着市场经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胡叔通  
浙江经济的增长速度在全国名列前茅,因为浙江经济有其特色发展的路子,各地在围绕发展浙江特色经济方面有很多成功的经验。为此,本刊从本期起开辟"浙江特色经济"专栏,拟组织山区经济、海洋经济、农业经济、乡镇工业经济、丝绸经济等专题,欢迎赐稿。本期介绍丽水地区山区经济发展的一组文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