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79)
2023(15645)
2022(12607)
2021(11248)
2020(9019)
2019(19872)
2018(19244)
2017(36073)
2016(19011)
2015(20710)
2014(20290)
2013(20068)
2012(18739)
2011(17367)
2010(17761)
2009(16761)
2008(15551)
2007(13773)
2006(12657)
2005(11923)
作者
(57622)
(47806)
(47659)
(45167)
(30314)
(22986)
(21367)
(18536)
(18405)
(16961)
(16584)
(15789)
(15399)
(15144)
(14838)
(14751)
(14115)
(13827)
(13803)
(13691)
(11980)
(11959)
(11427)
(11017)
(11004)
(10669)
(10492)
(10407)
(9646)
(9412)
学科
(99190)
经济(99111)
管理(55908)
(52095)
(40394)
企业(40394)
中国(31286)
方法(30126)
地方(28838)
(27328)
金融(27328)
数学(26244)
数学方法(26083)
(25425)
银行(25385)
(24685)
(24369)
业经(23037)
环境(20862)
(20113)
(19278)
(18121)
农业(17362)
(16672)
贸易(16657)
地方经济(16420)
(16102)
(14552)
产业(14306)
技术(13010)
机构
学院(277167)
大学(274070)
(126104)
经济(123745)
研究(103291)
管理(101723)
理学(86608)
理学院(85600)
管理学(84380)
管理学院(83888)
中国(83562)
科学(61906)
(58219)
(55067)
(52773)
(50542)
研究所(47899)
中心(47495)
财经(43388)
(41991)
业大(41519)
经济学(40004)
(39314)
农业(39310)
北京(37187)
(37013)
经济学院(35844)
(35639)
师范(35178)
(34156)
基金
项目(183577)
科学(144334)
基金(133044)
研究(131800)
(117678)
国家(116680)
科学基金(99140)
社会(87957)
社会科(83728)
社会科学(83706)
(72980)
基金项目(70132)
自然(61866)
(60664)
自然科(60312)
自然科学(60296)
自然科学基金(59204)
教育(57134)
资助(52766)
编号(51083)
(46300)
重点(42087)
成果(40187)
(39012)
(38838)
国家社会(37574)
发展(37001)
创新(36624)
(36416)
课题(36004)
期刊
(147789)
经济(147789)
研究(85519)
中国(59626)
(46494)
学报(45146)
科学(41091)
(40736)
(40422)
金融(40422)
管理(38017)
大学(33703)
学学(32219)
农业(30958)
经济研究(24995)
业经(23731)
教育(23353)
财经(22213)
技术(22093)
(19246)
问题(18812)
(16325)
(14865)
技术经济(14555)
国际(14266)
世界(13737)
商业(13693)
资源(13320)
科技(13094)
现代(12386)
共检索到4367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潭  徐璋勇  张凯莉  
数字金融为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契机。以协调发展为研究视角,基于2011-2018年中国285个地级市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究了数字金融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同性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城市尺度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同性呈动态上升趋势,空间分布存在"东高、中西低"的特征。数字金融能够有效提升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同性。对于等级较高的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数字金融具有更强的协同驱动效果。机制分析表明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投资调整是数字金融影响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传导路径,数字金融通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产业结构优化和投资效率提升,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减轻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从而助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结论启示应强化金融市场与环保产业的双向联动,借助数字科技和信息平台,有效发挥数字金融的"协调引导"效应。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积余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证,也是一个地区市场经济发育程度的标尺。因此,必须提高社会诚信意识,营造诚实守信的氛围;培育信用服务市场,形成种类齐全、功能互补、依法经营、有公信力的信用服务机构体系;建立健全失信惩戒机制,惩戒失信行为,鼓励守信行为;构建有效的农村金融服务机制,强化农村金融支持力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文荣  
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构建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的基础。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金融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源,是社会生产关系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也是一种“不依赖真实商品生产和交换活动的独立行为和独立存在”的特殊社会资源。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兴,则经济发达、社会进步;金融衰,则经济萧条、社会滞步。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的发展与振兴更需要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本文从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出发,探讨了沈阳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潭  徐璋勇  
文章以2010—2019年黄河流域78个城市为样本,在测算经济发展、绿色创新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基础上,对其时空协同演变特征展开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经济发展、绿色创新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逐年递增,但近年来生态环境系统相对滞后;空间上呈“中上游落后、下游发达”的分布格局;城市间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且部分城市表现出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局部趋同特征;样本期内,黄河流域整体、中上游及下游地区均具有显著的空间收敛特征,但不同区域的收敛速度和驱动因素存在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焱林  马绍雄  汪小愉  
本文基于2003—2018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贝叶斯模型平均(BMA)和结构方程模型(SEM)实证分析区域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对经济周期协同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对经济周期协同性存在稳健的负向作用;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通过降低产业结构相似度和贸易关联度对区域经济周期协同性产生负向影响;数字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提高强化了产业结构相似度的中介效应,弱化了贸易关联度的中介效应。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汪来喜  
本文以中原经济区金融生态环境的成效及问题为例,分析了金融生态环境对金融业发展的直接效应以及金融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间接效应,认为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对改善中原经济区金融结构、提高金融效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提出了强化政府监管职能,减少政府对金融的直接干预,加快建立信用体系,规范金融生态的信用秩序,加强政府与金融部门、企业的合作,促进信息平台建设等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霁友  
本文认为,2018年1月1日在全国执行的《环境保护税法》,将对我国生态环境产生一系列影响,包括:大气污染将有所降低,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将进一步规范,污水处理将逐步产业化,大分贝噪音将得到有效遏制;对经济的影响是:最初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展速度,但从长远看,将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维护发展的可持续性。从务实的视角看,生态环境能否得到根本好转将取决于3个方面:(1)法律能否得到严格的执行;(2)污染当量的测量是否科学有效;(3)地方政府决策时能否做到环境保护优于经济增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霁友  
本文认为,2018年1月1日在全国执行的《环境保护税法》,将对我国生态环境产生一系列影响,包括:大气污染将有所降低,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将进一步规范,污水处理将逐步产业化,大分贝噪音将得到有效遏制;对经济的影响是:最初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展速度,但从长远看,将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维护发展的可持续性。从务实的视角看,生态环境能否得到根本好转将取决于3个方面:(1)法律能否得到严格的执行;(2)污染当量的测量是否科学有效;(3)地方政府决策时能否做到环境保护优于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鑫  张心灵  袁小龙  
文章运用GRA-熵值法对中国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水平进行综合测度,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利用系统GMM估计分析环境规制对二者协调发展的影响,并以DEA-Malmquist指数法测度的经济发展质量为门槛变量进行门槛效应分析。结果表明:环境规制总体上能积极推动二者协调发展。东、中、西三大地区存在地区异质性。通过门槛效应回归发现,我国整体及东部地区环境规制能递进式地促进二者协调发展,中部地区二者存在"倒U"型关系,西部地区则呈现"U"型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效莉  王成璋  王野  
“局部改善,整体恶化”是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的真实概括。为了治理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党中央于1999年6月确定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将能源开发同生态环境治理相并举。6年来,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投向西部地区4 600亿元,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5000多亿元。国家计划在10年间退耕还林2.2亿亩,投资3600亿元。由于生态环境建设的绩效是一个漫长的量变累积过程,通过确定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状况四大特征,建立“常态、一般、差”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绩效做出客观评价,有利于坚定人们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信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侯增周  
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地区最为重要的经济增长区域。该区是我国东部沿海最大的石油、天然气产区,三次产业之间极不协调,第二产业比重过高,其中石油工业占东营市经济总量的70%,第三产业偏低,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缓慢。该区生态环境脆弱,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协调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该文在分析东营市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利用协调度计量模型计算得出:2008年东营市经济发展指数为1.89,相应的环境质量指数为1.04,综合环境经济发展指数为1.82,环境经济协调度为0.35,表明东营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处于失调状态。因此,提出东营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建议:①依靠现代农业技术,推进生态农业建设;②...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国春  梁勇  
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性关系的研究,发现总体上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协同性逐年降低。从高等教育分类分析来看,少数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协同性也逐年降低。但前者的协同性整体上略高于后者,即少数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程度更为突出。因此,需要通过差别化加大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投入;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应努力寻求适合于不同少数民族发展的教育模式,重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科学引导;充分利用发展机遇,开放办学,促进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水平提高,提高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性。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崔健  刘东  王帆  
本文采用状态空间模型分析方法探究了京津冀金融生态环境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京津冀三地的财政缺口、固定资产投资与金融机构资产对GDP均有正向的拉动作用,但影响弹性不同。财政缺口每增长1%,对GDP增长的影响在河北和天津两地为0.4%,北京为0.07%;而北京的固定资产投资弹性系数大约为0.7,该指标远高于河北和天津两地。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亚虹   邱子迅   姜帅帅   刘猛  
数字经济的发展深刻影响农村的生产生活,但是不同数字经济新业态之间的相互协同如何影响农村的收入和收入差距却鲜有文献讨论。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了电子商务和数字金融的协同是否促进农村的共同富裕。借助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进行研究,本文发现两者的协同显著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提高,降低了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基尼系数、分位数差和方差。研究进一步发现:电子商务与数字金融的协同在样本时间段内的普惠性逐渐提升,缩小了农村的收入差距;两者的协同对低收入县域(农村劳动力密集县、传统金融发展落后县和低农机动力水平县)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更强。家庭层面的研究发现,两者的协同推动了农村家庭本地就业,促进了工资收入和自营收入的提高,且降低了自营收入的差距。本文的研究对数字经济如何促进乡村振兴和推进农村共同富裕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