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11)
2023(17237)
2022(14110)
2021(12960)
2020(10871)
2019(24588)
2018(23854)
2017(46129)
2016(24731)
2015(27399)
2014(26970)
2013(26939)
2012(24269)
2011(21649)
2010(21533)
2009(20392)
2008(19533)
2007(17131)
2006(15065)
2005(13321)
作者
(73324)
(60465)
(60333)
(57006)
(38292)
(29145)
(27228)
(23773)
(23160)
(21482)
(20525)
(20472)
(19211)
(19090)
(18612)
(18502)
(18266)
(18048)
(17356)
(17339)
(15256)
(14719)
(14648)
(13654)
(13627)
(13572)
(13486)
(13329)
(12062)
(11903)
学科
(100528)
经济(100409)
(92594)
(88631)
企业(88631)
管理(85800)
方法(46993)
数学(37487)
数学方法(37150)
业经(32850)
(32778)
中国(28247)
(27479)
金融(27478)
(26217)
银行(26153)
(25175)
(24954)
(24581)
财务(24515)
财务管理(24490)
企业财务(23301)
(22588)
技术(19358)
理论(19340)
(18986)
地方(18823)
(18686)
贸易(18672)
(18322)
机构
学院(353051)
大学(351151)
管理(145348)
(140850)
经济(137929)
理学(125898)
理学院(124613)
管理学(122723)
管理学院(122106)
研究(111811)
中国(90401)
(73970)
科学(69920)
(66183)
(59540)
(55559)
业大(55235)
财经(53482)
中心(52596)
(51074)
研究所(50930)
(48560)
农业(47044)
北京(46129)
经济学(42137)
(42086)
(41539)
师范(41027)
(40548)
财经大学(39863)
基金
项目(243402)
科学(191041)
基金(177686)
研究(173822)
(155983)
国家(154594)
科学基金(133572)
社会(110676)
社会科(105126)
社会科学(105093)
(95838)
基金项目(94951)
自然(88380)
自然科(86362)
自然科学(86337)
自然科学基金(84835)
(79898)
教育(77981)
资助(72306)
编号(70114)
成果(54620)
重点(53920)
(52363)
(52261)
(51002)
创新(48749)
科研(46963)
课题(46830)
国家社会(45618)
(44988)
期刊
(151941)
经济(151941)
研究(99413)
中国(62676)
学报(59018)
管理(56143)
(53447)
(52616)
科学(52566)
大学(43964)
学学(41971)
(41659)
金融(41659)
农业(35073)
教育(29922)
技术(29318)
业经(27139)
财经(26356)
经济研究(24623)
(22519)
(19677)
问题(19115)
技术经济(18257)
商业(17653)
科技(17623)
理论(17271)
图书(16804)
(16583)
财会(16448)
现代(16436)
共检索到5108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然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下,数字金融逐渐成为提升流通企业经营绩效的重要路径。本文借助两阶段OLS方法,以2012-2021年A股和香港恒生市场上市流通企业为研究样本,引入融资约束与融资成本两个机制变量,分析数字金融对流通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可有效促进流通企业经营绩效提升,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与内生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融资约束、融资成本会抑制数字金融对流通企业经营绩效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提出以“政府+企业”双端发力,构筑流通创新支撑体系;“中央+地方”政策协同,完善流通经营发展框架;“内部+外部”同步革新,打造流通企业经营成本降低机制的政策建议,以期助力流通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林青  
本文的实证检验基于2013-2022年我国数字化程度与流通企业经营绩效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对数字化程度对流通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流通企业数字化程度与其经营绩效呈正向影响关系,数字化程度的提升有利于流通企业经营绩效的提高。提升企业的资源分配效率,将会加强数字化程度对其经营绩效的提升作用。数字化程度对企业的经营业绩作用效果在大型企业中效果更好。与地处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企业相比,数字化程度对于地处东部地区的企业经营绩效的提高有更好的促进作用。本文对数字化程度与流通企业经营绩效的研究成果提出建议,基于资源高效配置视角为流通企业未来的长远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尧  
本文基于上市流通企业数据,构建计量经济模型,检验了营商环境、收入差距对流通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并从产权异质性、门槛效应等角度进一步研究了变量之间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显示:营商环境的改善能够显著提升流通企业的经营绩效;收入差距的扩大会显著降低流通企业经营绩效;优化营商环境能够强化收入差距对流通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营商环境对于收入差距和流通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门槛效应。据此,提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赋能流通企业高质量发展、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激活流通企业创新活力等政策建议,以期对我国流通企业经营绩效提升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与经验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凤   杜伟  
本文选取2011-2020年108家上市零售与批发企业年度数据,实证检验农产品供应链质量整合对流通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产品供应链质量整合可显著提升流通企业经营绩效,且这一作用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分维度来看,农产品供应链内部质量整合、客户质量整合和供应商质量整合均对流通企业经营绩效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农产品供应链内部质量整合的影响作用最强。分区域来看,相较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农产品供应链质量整合对流通企业经营绩效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皎鹤  
伴随社会对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等问题关注度的不断提升,承担社会责任已成为流通企业可持续经营的必备条件。本文选取2015年至2020年沪深A股上市流通企业数据,实证检验社会责任对流通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效应,并深入考察市场化程度的调节功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于莉  
多元化经营是企业发展战略之一,被认为是企业增加竞争力的有效方式。然而,多元化经营对经营绩效的影响仍未达成共识。本文关注区域经济视角下多元化经营对流通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来自2011-2020年上市流通企业的经验数据表明:第一,多元化经营与流通企业经营绩效在总体上呈负向关系,多元化经营程度越高,经营绩效越差;第二,多元化经营程度与经营绩效在一定程度上呈U型关系,存在极值点使两者转为正向关系,但不会使经营绩效提升至单一化经营的水准;第三,当流通企业处于区域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时,多元化经营与流通企业经营绩效在总体上负向、在部分上U型的关系更为显著。流通企业应当审慎选择和执行多元化经营战略,同时考虑来自区域经济因素的宏观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贾宁  
本文基于2010-2022年流通企业的面板数据,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对内部控制对流通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进行研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内部控制与流通企业经营绩效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融资约束在影响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按照产权性质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非国有公司内部控制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过程中融资约束发挥的中介效应比国有公司更为显著。本文据此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安军   赵昱璇  
数字经济发展塑造了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也提升了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在分析数字经济作用企业经营绩效的机理基础上,将2011—2022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及其所在城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提高了企业经营绩效,进一步用工具变量法与多时点DID模型处理内生性问题,以及通过系统GMM分析数字经济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动态影响效应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数字经济可以通过降低债务风险、提升信息传递能效以及减少代理成本等渠道影响企业经营绩效;市场化水平在数字经济作用企业经营绩效过程中发挥着调节效应;同时发现,数字经济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存在非线性效应,在企业运营状况不善时,数字经济抑制了企业经营绩效;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非国有企业、中小企业经营绩效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此外,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对于企业的发展能力影响具有差异。研究为数字经济提升企业经营绩效提供了一定理论和经验依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吕宇栋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智慧物流新技术的发展,农村消费市场与电子商务结合日益深化,其极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然而,当前我国农村市场存在供应链断层现象,农村供应链金融发展缓慢是其根本原因,这也对物流企业的经营绩效产生了负面影响。农村物流企业的供应链金融需求日趋旺盛,但当前对农村供应链金融体系的研究仍较为缺乏。因此,为了帮助物流企业利用农村供应链金融寻找新的绩效增长点,本文就农村供应链金融对物流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供应链金融实施情况越好,物流企业内部业务的流程周转率越高,物流企业创造力越强,物流企业客户价值越高,物流企业财务成本越低;物流企业的创新能力与物流财务成本呈正向关系,物流企业的客户价值与财务成本也呈正向关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袁向阳   宋晓文  
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为流通业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和转型机遇。为检验移动互联网发展与流通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本文构建移动互联网、技术创新、流通企业经营绩效的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移动互联网发展能够显著提升流通企业经营绩效;技术创新在移动互联网发展与流通企业经营绩效之间起到显著中介作用。移动互联网发展对流通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存在显著区域异质性,具体表现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楠  钟倩玉  
本文选取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以城镇化水平作为门槛变量,就数字化发展水平对流通业经营绩效的门槛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整体而言,数字化发展水平与流通业经营绩效之间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具体表现为随着门槛变量城镇化水平逐步提升,数字化发展水平对流通业经营绩效的影响会由阻碍转变为促进;就影响因素来看,员工素质水平、技术创新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支持水平均对流通业经营绩效提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呈现出依次递减趋势。基于此,建议以数字技术推动流通业变革、以城镇化激活流通业市场、以融资渠道助力中小流通企业发展,为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正平  王龙  
近年来,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新的渠道,已经成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提升经营效率的重要推动力量。基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DIFI)和深圳创业板上市企业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别检验了数字金融对中小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进行了必要的内生性分析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数字金融显著提升了中小企业的经营效率,且这种提升作用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对小规模企业和制造业企业的促进作用更强;从机制上看,数字金融通过驱动中小企业创新从而提升其经营效率。应继续鼓励数字金融发展,着力消除中小企业创新活动中面临的融资约束;充分利用数字金融服务不同类型中小企业的"特点",针对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提供差异化的数字金融服务;积极推进中小企业创新变革,充分吸收数字金融提升经营效率的正能量,提升企业经营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晓晖  
本文针对数字化转型、供应链弹性与流通企业经营绩效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意为加快流通企业转型步伐、强化经营能力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可提升供应链弹性,显著促进经营绩效提高;供应链弹性可强化市场要素配置、防范生产风险,对于流通企业经营绩效提升具有积极作用;供应链弹性在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经营绩效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存有间接传导机制。据此,应积极引进数字技术、增强供应链灵敏性、加速数字化转型,以此提升流通企业经营业绩。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进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如何影响流通企业经营效率?从企业角度来看,不确定性的攀升会使企业经营环境恶化,从而降低企业经营效率;从消费者角度来看,不确定性的攀升会促进消费者的超量购买行为,从而增加企业经营效率。本文利用2004-2019年我国上市流通企业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解答。研究发现:第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提升了流通企业的经营效率;第二,欠发达地区和独立董事异地工作的企业提升效果更为显著;第三,偿债能力削弱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代理效率的提升作用,但能够强化对代理成本的下降作用。本文的结论为流通企业提高经营效率提供了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昭霞  
文章选取金融行业的40家上市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检验了金融行业竞争程度与行业内企业经营效率的关系。结果发现,整体来看金融业竞争能显著提升金融企业的经营效率,并且纯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尤为明显,但不利于规模效率。竞争程度对证券行业内企业的经营效率促进作用最强,银行次之,保险业则不存在显著影响。此外,竞争有利于国有和大规模金融企业效率的提升,但对小规模金融企业效率存在先升后降的倒"U"型影响,这说明过度的竞争会损害小金融企业的效率,导致这些企业不得不采取"降效率保生存"的行为。因此在促进行业充分竞争的同时应保护好中小金融企业的利益,防止出现大企业侵占小企业市场份额的现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