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10)
2023(10147)
2022(7609)
2021(6561)
2020(5249)
2019(11368)
2018(10535)
2017(20248)
2016(10459)
2015(11067)
2014(10559)
2013(10411)
2012(9351)
2011(8248)
2010(8358)
2009(8180)
2008(7105)
2007(6247)
2006(5521)
2005(4923)
作者
(31474)
(26071)
(25842)
(24467)
(16262)
(12660)
(11723)
(10063)
(10007)
(8935)
(8813)
(8481)
(8069)
(8060)
(7984)
(7891)
(7720)
(7540)
(7488)
(7478)
(6436)
(6322)
(6024)
(6024)
(5808)
(5801)
(5613)
(5504)
(5175)
(5096)
学科
(45899)
经济(45859)
(34584)
管理(32153)
(28431)
企业(28431)
(25911)
金融(25911)
(22644)
银行(22613)
(21922)
方法(19406)
数学(17938)
数学方法(17854)
中国(17640)
(15926)
业经(13841)
(11850)
财务(11837)
财务管理(11827)
企业财务(11469)
(11403)
(11198)
中国金融(11102)
产业(10655)
(10601)
贸易(10592)
(10392)
地方(9490)
信息(9169)
机构
大学(149310)
学院(148895)
(67495)
经济(66411)
管理(58107)
理学(51129)
理学院(50657)
管理学(49946)
管理学院(49707)
研究(48590)
中国(43794)
(31372)
(29032)
(28850)
科学(28313)
财经(25767)
中心(24683)
业大(24337)
(23732)
(23581)
农业(23058)
经济学(22226)
研究所(21893)
经济学院(20568)
(20375)
(20019)
金融(20012)
财经大学(19562)
(17788)
北京(17741)
基金
项目(106199)
科学(83845)
基金(80016)
研究(72605)
(71521)
国家(70923)
科学基金(61106)
社会(50107)
社会科(48038)
社会科学(48023)
基金项目(42497)
(40728)
自然(39525)
自然科(38715)
自然科学(38702)
自然科学基金(38066)
(34201)
资助(31379)
教育(31365)
编号(27192)
重点(23765)
(23563)
(22795)
(22676)
国家社会(22292)
创新(22040)
科研(21032)
(20334)
成果(20156)
计划(19918)
期刊
(63708)
经济(63708)
研究(40760)
(31321)
金融(31321)
学报(27418)
(24921)
(24103)
中国(23931)
科学(22555)
大学(20367)
学学(19807)
管理(19271)
农业(15716)
财经(12958)
经济研究(11962)
(11017)
业经(10124)
国际(9791)
技术(9384)
(9067)
问题(8723)
(8242)
理论(7488)
商业(7412)
(7170)
技术经济(7165)
业大(7018)
实践(6749)
(6749)
共检索到2150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永胜  龚征旗  王艳苹  
随着后疫情时代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外商直接投资的国际竞争趋势加剧,中国亟须探索吸引外资的新动能。本文利用2011—2019年27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数字金融与外资流入的内在逻辑关系,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显著促进外商直接投资增加,经过工具变量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内在机制方面,数字金融能够通过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集聚和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异质性方面,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较好、传统金融发展程度较低和城镇化水平较低地区,数字金融发展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效果更显著。本文研究结果为后续发展数字金融、制定引进外资政策提供了经验支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飞飞  李向荣  
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有效缓解金融服务不足的困境,从而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进而会对外商直接投资产生一定影响。本文利用2011-2018年我国城市面板数据和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外商直接投资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显著促进外商直接投资;数字普惠金融通过促进消费意愿提升,显著促进外商直接投资;从数字普惠金融的维度来看,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覆盖广度的扩大促进外商直接投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康伟  齐中英  
一国的金融环境对于FDI发展质量和引资政策的制订都具有重要影响。从对FDI影响较大的金融市场环境、金融服务环境和金融政策环境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中国金融环境对FDI的影响,并提出改善中国金融环境的相应建议,以促进引资政策的合理化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飞鸣  李杰  
本文利用协整分析深入探讨了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FDI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FDI与经济增长明显正相关,而金融深化对FDI溢出效应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这意味着我国在不断利用FDI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金融发展,尤其要提高我国目前金融深化的水平。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智新  王辰筱  朱文卿  韩承斌  
本文探讨了城市数字金融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及其背后的机制,并基于2011—2018年我国25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发现,城市数字金融显著正向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可以成为新发展格局下城市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新动能。城市数字金融不仅直接影响外商直接投资,而且间接通过数字基础设施对外商直接投资产生积极作用;城市数字金融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呈现显著“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表明互联网“梅特卡夫法则”“摩尔定律”“达维多定律”在城市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过程中共同发挥作用;城市数字金融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还呈现出显著的地理异质性,影响效应从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逐次递减。上述结论为我国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体系等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贾敏  
文章通过测度2005-2018年30个省级行政区贸易便利化水平,并基于金融发展视角,研究我国各区域贸易便利化对FDI的影响及门槛效应。结果表明:贸易便利化对FDI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东部地区引资效果更好。而且贸易便利化对FDI发挥了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高水平的贸易便利化对邻近地区FDI发挥的“扩散效应”强于“虹吸效应”。贸易便利化分维度回归结果表明:各维度呈现差异化引资效果。门槛检验表明:金融发展在贸易便利化促进FDI的过程中表现出显著的门槛特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孔令乾  陆烨飞  张洁  
本文手工收集整理我国276个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公开的环境目标约束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使用双重差分法和工具变量法,系统评估了环境目标约束对地区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环境目标约束对地区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该结论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和克服内生性后依然成立,且该效应的大小在城市等级和所处区域等层面存在差异;环境目标约束通过提高环境规制强度,进而抑制外商直接投资流入;企业会采取积极的创新战略以谋求长远发展,而非采取跨区域转移的方式进行规避,这表明环境目标约束在吸引高质量清洁型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具有较大潜力;环境目标约束能够影响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的分布特征,促进地区外资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经济增长目标约束将削弱环境目标约束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抑制作用。本文为深化中国的环境治理与高质量利用外资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曾鹏  秦艳辉  
随着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接轨,中国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外商直接投资东道国之一,但是经济增长红利及国际贸易带来的收益却存在地区间分配不均衡的现象。国内这种区域发展差距的扩大及外商直接投资在各地区分布的不均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尝试从城市行政级别和产业集聚的视角来看待国内外商直接投资分布不均衡的现象。城市行政级别作为政府干预的载体对经济发展的干预作用极少被关注,本文认为城市行政级别和产业集聚能够对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产生直接影响,并且产业集聚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会受到城市行政级别的间接影响,希望通过对三者作用机制的研究能够对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在招商引资方面有所启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邱晓明  赵增耀  
地方政府是如何影响FDI区位选择的?对此问题的研究是FDI区位理论的一个基本空白点。以博弈论为分析框架,以豪特林模型为基础,对地方政府与外商投资者进行博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和外资优惠政策相比,声誉效应也许是解释外商直接投资分布的地区性差异因素中一个被忽略的更重要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牛芳  
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东中西部呈现出极度的不平衡,因而,区域因素差异对于外商直接投资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文章利用全国31个省市2006年至2010年的相关数据,根据外商直接投资区域性分布特点的研究,利用Eviews软件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并进行统计检验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当前导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区域性分布严重失衡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集聚因素、劳动力成本、对外开放度等方面,最后,对中西部地区如何加大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力度提出了建议,指出发展经济、增强规模经济、减少成本费用、加快开放水平、改善投资环境是中西部地区面临的首要任务。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毓萍  崔秀丽  
东道国的区位优势是跨国公司成功地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本文侧重分析基础设施对外商在中国直接投资的影响,建立经济模型,通过SPSS软件运行,得出铁路、公路、水运,航空货运量、邮电业务总量和电话拥有量对外商在中国直接投资的影响程度。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张昀  李胜兰  
本文概述了FDI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和贡献以及区域分布的影响因素,并试图解释法律制度在中国引进FDI中的特殊作用。通过将法律制度作为解释变量之一,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法律制度对FDI区域分布的影响是显著的。本文总结了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经验,为建立健全引进外资的法律和政策体系以适应新的形势变化提供参考,以利引导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斌  李文启  
利用我国2008年的相关数据,通过逐步回归的分析方法,实证检验地方政府开放程度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开放程度越高,越能吸引外商的直接投资,且中西部城市的吸引作用积极。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艳红  
“巴格瓦蒂假说”表明,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不是自然产生的,“溢出效应”是否产生以及“溢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东道国一定的经济环境,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东道国的外贸政策。本文利用中国1982~2003年的年度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外贸政策体制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产生不利的影响。其原因是我国外贸政策体制是以重商主义的“出口创汇”思想为基本指导原则的,这使我国的外贸政策仍属于一种保护型政策,因而不利于外商在华投资溢出效应的发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柒江艺  阳立高  冯涛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建立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TR IPS协议的达成意味着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提高本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本文以我国作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对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算法的修正,计算出我国加入执法力度的实际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然后运用协整方法分析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与外商直接投资总量之间的长期关系,并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最后通过建立一个多元对数线性回归模型,研究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变化对外商直接投资行业的影响。并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