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55)
2023(16713)
2022(13804)
2021(12475)
2020(10371)
2019(23431)
2018(22730)
2017(43856)
2016(23650)
2015(26174)
2014(25762)
2013(25488)
2012(23225)
2011(20890)
2010(20844)
2009(19308)
2008(17828)
2007(15343)
2006(13509)
2005(11631)
作者
(70482)
(58242)
(57896)
(54916)
(36700)
(28020)
(26276)
(22875)
(22370)
(20455)
(19856)
(19614)
(18246)
(18083)
(18078)
(17728)
(17626)
(17272)
(16681)
(16544)
(14601)
(14018)
(13956)
(13136)
(13133)
(12827)
(12737)
(12725)
(11700)
(11569)
学科
(93867)
经济(93767)
管理(67160)
(65000)
(53846)
企业(53846)
方法(42997)
数学(37848)
数学方法(37480)
中国(31100)
(27165)
金融(27164)
(25596)
银行(25527)
(24715)
(24591)
(24246)
业经(23617)
地方(21054)
(20338)
(18601)
(17124)
贸易(17112)
农业(16895)
(16674)
(16622)
财务(16611)
财务管理(16590)
企业财务(15847)
理论(15623)
机构
大学(334552)
学院(332403)
管理(132023)
(130839)
经济(127922)
理学(115575)
理学院(114291)
管理学(112282)
管理学院(111716)
研究(111441)
中国(86172)
科学(71812)
(70506)
(60243)
(57857)
(55600)
业大(55165)
中心(52034)
研究所(51539)
农业(47854)
财经(47817)
(46158)
北京(43859)
(43656)
(42405)
师范(41879)
(40532)
经济学(40007)
(38539)
经济学院(36444)
基金
项目(239634)
科学(187478)
基金(174396)
研究(168615)
(154413)
国家(153170)
科学基金(131179)
社会(107318)
社会科(101969)
社会科学(101939)
(93989)
基金项目(93623)
自然(87226)
自然科(85239)
自然科学(85216)
自然科学基金(83674)
(79498)
教育(76047)
资助(70548)
编号(67332)
重点(53704)
成果(52462)
(51282)
(50950)
(50240)
创新(46945)
科研(46225)
课题(45725)
计划(44969)
国家社会(44510)
期刊
(131950)
经济(131950)
研究(93773)
学报(59916)
中国(58619)
(53364)
科学(51969)
管理(44624)
大学(44272)
学学(42065)
(41892)
(38876)
金融(38876)
农业(36284)
教育(31248)
技术(25657)
财经(22731)
业经(22049)
经济研究(21826)
(19393)
问题(18625)
(18205)
图书(17527)
科技(17293)
理论(16290)
业大(16109)
(16026)
技术经济(15168)
实践(15051)
(15051)
共检索到4691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彦  付文宇  王鹏  
新发展格局下,提高城市要素配置效率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途径。基于2011~2020年中国27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数字金融对城市要素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显著提高我国城市的要素配置效率,相较于资本配置效率,数字金融对劳动力配置效率的正向影响更大;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金融对东部地区和大城市要素配置效率的影响较大;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在数字金融影响城市要素配置效率的过程中,创新能力和市场化程度是主要传导路径;空间效应检验发现,数字金融对于城市要素配置效率的影响存在正向外溢效应。鉴于此,应优化数字金融空间布局,扩大数字金融应用范围,稳步推进市场化改革,从而提高城市要素配置效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爱民   董艳青  
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以2011—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分析数字金融对要素配置的影响,实证检验发现:(1)数字金融显著提高了要素配置效率。(2)数字金融促进了中部地区的要素配置,并且对资本要素配置的作用更加明显;西部地区发展数字金融有利于纠正资本错配,但加重了劳动力错配;东部地区数字金融的要素配置效应主要体现在劳动力要素上。(3)要素流动、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金融作用于要素配置的重要渠道。(4)对外开放和政府干预对数字金融提高劳动力配置效率起到正向调节作用,但扩大对外开放不利于数字金融发挥对资本配置的作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童燕  靳来群  
基于1993—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的测算,发现我国地区间生产要素错配呈现出快速加重的趋势,而研发要素错配比生产要素错配更为严重。因此,从生产与研发两个方面,就数字金融发展对要素配置效率的作用展开分析,通过机制分析与实证检验发现:数字金融整体上纠正了我国要素的错配,而且要素错配越严重的地区,数字金融的配置优化作用越明显,并且其作用也将随着数字金融自身的发展深化而得以加强。对于生产要素而言,无论是数字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还是数字化程度都有着显著的配置优化作用,而对于研发要素,数字金融的使用深度更能起配置优化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智   何浩淼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具有跨地域属性的金融工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城乡二元结构对资源有效配置的阻碍。本文采用2009—2018年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FGLS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城乡要素市场分割主要通过阻碍农村劳动要素向城镇转移以及城镇资本要素向农村转移等路径抑制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数字普惠金融既具有直接的资源配置效应,又能反向调节城乡要素市场分割对资源配置效率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调节效应在使用广度、数字支持服务程度以及金融产品协同等子维度均得以明显发挥;同时,该调节效应在基础设施不完善、地区要素禀赋偏资本密集型以及失业率较高时仍然成立。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谢贤君  
基于2011—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实证分析金融知识普及的要素配置效应。研究表明,金融知识普及对市场要素扭曲程度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提高金融知识普及度可显著提升人力资本积累水平,抑制金融风险,进而降低市场要素扭曲程度。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思思   马晓钰   崔琪  
选取2011—2021年中国244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引申压力—状态—响应模型,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动态平衡面板模型对数字要素配置、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约束与城市韧性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数字要素配置水平对城市韧性存在正向影响而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对城市韧性存在负向影响,城市韧性对数字配置水平存在正向影响,城市韧性对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存在负向影响。第二,数字要素横向配置调节效应分析表明,数字要素制度供给水平、数字要素产业发展水平和数字要素技术发展水平起负向调节作用;数字要素纵向配置调节效应分析表明,数字要素配置水平起负向调节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吸收数字经济发展及绿色节能创新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技术、新制度以创新韧性城市建设理念,并制定差异化、动态化的政策措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思思   马晓钰   崔琪  
选取2011—2021年中国244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引申压力—状态—响应模型,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动态平衡面板模型对数字要素配置、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约束与城市韧性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数字要素配置水平对城市韧性存在正向影响而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对城市韧性存在负向影响,城市韧性对数字配置水平存在正向影响,城市韧性对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存在负向影响。第二,数字要素横向配置调节效应分析表明,数字要素制度供给水平、数字要素产业发展水平和数字要素技术发展水平起负向调节作用;数字要素纵向配置调节效应分析表明,数字要素配置水平起负向调节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吸收数字经济发展及绿色节能创新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技术、新制度以创新韧性城市建设理念,并制定差异化、动态化的政策措施。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冯玉梅  杨瑞桐  
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对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一直以来深受学者关注。本文就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归纳,讨论了以下三个问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含义和度量、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性以及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首先,本文回顾了关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Wurgler投资弹性系数方法、DEA衡量方法、金融相关比率衡量方法;其次,从经济效应的角度说明金融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性;再次,重点综述了学者们关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包括产业发展、政策制度与微观主体行为等几个方面;接着,从信贷歧视、货币政策结构性调控不足、银行自身经营缺陷三个角度讨论了关于金融资源错配影响因素的研究;最后,对文献进行评述总结,以期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俊霞  温小霓  
本文基于"金融资源"和"创新成果"质量视角的相对数值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测算2009-2016年中国27个省区科技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并探究其影响因素关系。结果表明:采用相对数值指标,动静结合法可以较合理地估计我国的科技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整体未达到资源配置有效状态,地区间有差异且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直接融资比例、风险投资强度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能力均有正向显著促进作用,且直接融资比例影响最大。政府应注重顶层设计,长期持续的政策效应强于短期行为,要充分激发资本市场和企业活力。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文丰安  
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数字经济在绿色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采用2011—2018年中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利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模型实证探究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并从要素配置效率的角度具体考察了两者之间的影响路径。结果表明,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有利于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主要表现在提高了城市绿色规模效率并促进了绿色技术进步。从区域差异来看,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主要出现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政府干预程度较高地区以及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从要素配置效率来看,资本要素价格扭曲和劳动要素价格扭曲均对数字经济的积极影响产生了抑制效果,且劳动要素价格扭曲存在显著的双门槛效应。当劳动要素价格扭曲程度较高时,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产生了积极影响。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振华   孙闻娅   白冰  
数字金融通过改变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的配置,对技术进步偏向产生影响,并最终作用于收入分配格局。本文基于中国地级市层级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数字金融的发展对技术进步偏向的影响,为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提供了新的解释,并从规模性收入分配和功能性收入分配两个维度分析其收入分配效应。研究发现:样本期内中国技术进步呈现资本偏向的特征,数字金融增强了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数字金融覆盖宽度、使用深度以及数字化程度均对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覆盖宽度的边际效应最大。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金融对规模性收入分配和功能性收入分配有异质性影响:数字金融对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增强效应是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重要原因;数字金融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爽  
基于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讨要素市场化对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及传导路径。研究发现:要素市场化对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异质性检验表明,要素市场化对东部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影响作用更强,在中、西部地区和非“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这一效应则未得到充分发挥。机制检验结果显示,要素市场化可通过技术创新、研发要素流动和研发人员流动三条路径,间接提升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加速构建合理有效的要素市场化体系、重视市场政策差异化设计、多措并举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的相关建议,助推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爽  
基于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讨要素市场化对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及传导路径。研究发现:要素市场化对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异质性检验表明,要素市场化对东部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影响作用更强,在中、西部地区和非“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这一效应则未得到充分发挥。机制检验结果显示,要素市场化可通过技术创新、研发要素流动和研发人员流动三条路径,间接提升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加速构建合理有效的要素市场化体系、重视市场政策差异化设计、多措并举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的相关建议,助推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王庭东   尹丽丽  
数据要素在产业间的深度融合将深刻改变要素市场的运行机制与逻辑。文章实证考察数据要素参与对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参与对制造企业资本配置效率呈现出显著的“U”型非线性影响,即当数据要素参与上升到适度阶段,其对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才转变为促进效应。进一步,仅从生产要素属性看,无论是国内数据要素参与还是国外数据要素参与,两者对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并无二致。机制检验表明,信息效应和资源效应是导致数据要素参与对企业资本配置效率产生“U”型影响的机制。其中,信息效应会同时影响“U”型关系的顶点和曲率,随着信息不对称程度增加,“U”型关系变强,并且顶点右移;而资源效应则影响“U”型关系的曲率,当企业融资约束程度较强时,“U”型关系变强。异质性分析发现,随着企业所有制类型、企业生命周期、行业要素密集度和地区市场化程度的不同,数据要素参与对资本配置效率“U”型关系拐点呈现出显著差异,民营企业、初创期企业、技术密集型行业、高市场化程度区域企业进入数据要素参与“适度区间”的阈值相对更低。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琴   丁可可   雷俐   郭莉滨  
本文基于2011—2020年市级面板数据,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指标体系,并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检验数字基础设施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显著推动了城乡融合发展,同时该影响会因城市区位、城市规模及传统基础设施水平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机制分析结果表明,要素配置效率在数字基础设施与城乡融合发展之间发挥中介效应。为更好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提出要持续高质量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好要素配置效率的渠道作用,并且要因地制宜地设计数字基础设施发挥作用的配套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