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12)
- 2023(17617)
- 2022(14610)
- 2021(13211)
- 2020(10979)
- 2019(24793)
- 2018(24173)
- 2017(46575)
- 2016(24988)
- 2015(27649)
- 2014(27344)
- 2013(27258)
- 2012(24999)
- 2011(22744)
- 2010(22866)
- 2009(21381)
- 2008(19759)
- 2007(17296)
- 2006(15443)
- 2005(13646)
- 学科
- 济(118423)
- 经济(118310)
- 管理(72423)
- 业(67420)
- 企(55727)
- 企业(55727)
- 方法(47050)
- 数学(41359)
- 数学方法(40989)
- 中国(33606)
- 地方(27874)
- 融(27646)
- 金融(27645)
- 农(26412)
- 财(26168)
- 银(25941)
- 银行(25876)
- 业经(25538)
- 行(24948)
- 学(24541)
- 制(20693)
- 环境(18544)
- 农业(18406)
- 贸(18300)
- 贸易(18286)
- 易(17684)
- 务(16935)
- 财务(16870)
- 财务管理(16847)
- 理论(16515)
- 机构
- 大学(361777)
- 学院(359798)
- 济(152722)
- 经济(149541)
- 管理(140975)
- 研究(125132)
- 理学(122566)
- 理学院(121209)
- 管理学(119173)
- 管理学院(118564)
- 中国(95831)
- 科学(77878)
- 京(76298)
- 财(66144)
- 所(62813)
- 农(62366)
- 研究所(57813)
- 中心(56987)
- 业大(56795)
- 财经(54072)
- 江(50715)
- 农业(49202)
- 经(49165)
- 北京(47923)
- 经济学(47496)
- 范(45144)
- 院(45089)
- 师范(44617)
- 经济学院(42695)
- 州(41837)
- 基金
- 项目(250800)
- 科学(196213)
- 基金(182880)
- 研究(177172)
- 家(161207)
- 国家(159907)
- 科学基金(136874)
- 社会(114439)
- 社会科(108734)
- 社会科学(108699)
- 省(97874)
- 基金项目(97661)
- 自然(89688)
- 自然科(87603)
- 自然科学(87580)
- 自然科学基金(85981)
- 划(82141)
- 教育(78967)
- 资助(74470)
- 编号(70073)
- 重点(56086)
- 成果(54980)
- 发(54269)
- 部(53889)
- 创(52227)
- 创新(48866)
- 科研(47899)
- 国家社会(47760)
- 课题(47695)
- 计划(46151)
- 期刊
- 济(165232)
- 经济(165232)
- 研究(106663)
- 中国(63342)
- 学报(61825)
- 农(55629)
- 科学(54548)
- 管理(50099)
- 财(48497)
- 大学(45796)
- 学学(43781)
- 融(41506)
- 金融(41506)
- 农业(37490)
- 教育(29693)
- 技术(28620)
- 经济研究(27872)
- 财经(26990)
- 业经(25231)
- 经(23167)
- 问题(22401)
- 业(18704)
- 技术经济(18340)
- 科技(17717)
- 理论(17432)
- 图书(17079)
- 版(16336)
- 现代(16223)
- 商业(16183)
- 业大(15757)
共检索到5240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江红莉 蒋鹏程
在分析数字金融对绿色经济效率非线性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利用SBM-GML指数测度中国26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绿色经济效率,实证研究数字金融对城市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作用机制与传导路径。结果发现:数字金融对城市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呈正“U”型;数字金融的三个子维度对城市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数字金融对城市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受传统金融发展水平、互联网普及率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城市资源禀赋的制约,只有这些因素跨过门限值后,数字金融才能发挥正向作用。绿色技术进步和资本错配分别是数字金融对绿色经济效率非线性影响的内在机制和传导渠道。
关键词:
数字金融 绿色经济效率 非线性 资本错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繁华 肖苏阳
文章基于2011—2018年中国25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GML指数测度了中国城市绿色经济效率,并实证分析数字金融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金融促进了中国城市绿色经济效率增长,在各项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数字金融在驱动城市绿色经济效率增长的过程中存在创新协调效应和生态补偿效应,并表现出一定的门槛约束,数字金融越发达,其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创新协调效应和生态补偿效应越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广印 王思敏
目前中国正处于结构转型关键期,为缓解生态压力和对资源环境的过度消耗,突破高质量增长瓶颈,发展绿色经济势在必行。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绿色金融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并运用面板门槛模型对二者间的关系做进一步检验,以深入探究绿色金融在不同水平下作用于绿色经济效率的特征,得到如下结论。(1)绿色金融对本地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呈U形,对周边地区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呈倒U形。此外,绿色经济效率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且其当期的提升会带动下一期本地及周边地区的持续提升。(2)绿色金融促进绿色经济效率提升具有单门槛效应,迈过门槛值后这种促进作用有所下降。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朱广印 王思敏
本文基于2007—2017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数据,采用ML指数测算并分解出包含非期望产出的绿色经济效率,从时空动态视角评价金融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非均衡冲击特征,进一步通过构建空间杜宾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两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并探究多重约束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1)绿色经济效率主要来自技术进步的增长效应,呈下降状的N形,经历了两个"低谷"和三个"峰值"。从时间上,金融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冲击呈现阶段性特征;从空间上,两者存在空间关联效应。(2)金融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及技术进步的非线性影响呈U形特征,且以本土效应为主,受"涓流效应"和"虹吸效应"的影响,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3)在金融集聚、城市化、对外开放、外商投资及人力资本的多重约束机制下,金融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冲击呈现出单门槛效应。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朱广印 王思敏
当前结构转型背景下,金融集聚能够为各大产业的绿色改造与技术升级提供资金支持。本文基于2007—2019年中国30个省份数据,采用门槛效应和空间杜宾模型研究金融集聚促进绿色经济效率的非线性机制,并以中介效应模型检验金融集聚以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渠道促进绿色经济效率提升的空间机制。结果表明:(1)全国绿色经济效率呈N形波动趋势,主要来自技术进步的增长效应。(2)金融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先升后降的U形关系,前期金融集聚不利于本地及周边地区绿色经济效率提升,后期则发挥出正向促进作用。(3)金融集聚通过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合理化的中介机制对当地绿色经济效率产生影响,其中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部分中介作用更大。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吴烨
新发展格局下,增强城市经济系统应对外部风险冲击的韧性,是推动城市经济平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于2015—2020年我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基准模型和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数字金融、绿色创新与城市经济韧性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表明,数字金融、绿色创新及两者的协同作用对城市经济韧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通过了稳健性检验。数字金融、绿色创新及两者的协同作用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即对东部沿海城市、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及大数据试验区城市的经济韧性促进效果更加显著。从短期发展看,数字金融、绿色创新及两者的协同作用对城市经济韧性均具有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从长期发展看,数字金融、绿色创新及两者的协同作用对城市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在达到峰值后,逐步减弱直至消退。因此,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应促进数字金融与绿色创新深度融合,制定差异化地区发展策略,构建数字金融与绿色创新影响的长效机制,强化数字金融与绿色创新对城市经济韧性的驱动作用,推动城市经济韧性提升。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章生 赖彬彬 刘桂海 范正根 张东祥
基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测算了2011—2018年中国265个地级市的绿色经济效率,综合运用面板模型、空间杜宾模型,系统分析了地区竞争下推广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绿色经济效率存在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地理距离与经济差异是其产生空间溢出的重要因素;(2)推广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提升全社会和本地的绿色经济效率,但对邻近地区的绿色经济效率存在一定抑制作用;(3)地区适度竞争下推广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提升全社会和本地的绿色经济效率,但地区过度竞争下推广数字普惠金融则对其产生显著“拉低效应”;(4)地区竞争下推广数字普惠金融对邻近地区的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显著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5)推广信用类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作用最大,地区竞争与推广数字普惠金融的交互作用对绿色经济效率产生的负向影响也主要源于信用类数字普惠金融。为此,推动地区间数字普惠金融的协调发展,保持地区间的适度竞争,分类推广数字普惠金融,将有助于提升绿色经济效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肖远飞 姜瑶
当前数字经济助力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数字经济作用尤为突出,而对于工业部门绿色转型的影响效果及路径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利用SBM-ML模型测算2005—2018年我国各省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构建省级数字经济水平综合指标体系,探究数字经济对工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工业绿色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数字经济通过加快市场化进程、产业结构升级与提升人力资本有效提高我国工业绿色生产效率。因此,提出完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导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传统工业数字化改造,加快向工业绿色发展模式转型,以期为深化认识数字经济绿色价值及数字革命下工业绿色转型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中介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佳钦 叶堂林 王雪莹
数字赋能是提高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驱动器,数字服务业更是助力区域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文章运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2008—2020年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绿色经济效率进行测度,并通过构建面板计量模型,探讨数字服务业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服务业对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这种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特征;(2)京津冀、珠三角、成渝城市群数字服务业均能促进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且珠三角城市群作用程度最大;不同类型的数字服务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均显著为正,但影响程度略有差异;(3)产业结构调整是数字服务业影响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重要渠道,且产业结构调整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呈现明显的“U”型特征,即随着数字服务业规模的扩大,产业结构调整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由负向转为正向;(4)数字服务业对绿色发展的积极作用受到政府干预的影响,即随着政府干预程度逐步提高,数字服务业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作用不断增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星 赵文娜
本文基于2005~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三阶段DEA模型以及面板门槛模型,探究了金融发展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从整体来看,金融发展对绿色经济效率存在先负后正的非线性关系。从异质性来看,金融规模、金融结构以及金融效率与绿色经济效率分别存在正向关系、负向关系以及非线性关系;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对绿色经济效率分别具有促进作用、先负后正的非线性关系以及抑制作用。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绿色经济效率 面板门槛模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雪
作为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金融集聚可为流通业绿色化转型、提升绿色经济效率提供良好支持。本文基于2010-2020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借助面板分位数模型与空间滞后模型,探究金融集聚对流通业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对流通业绿色经济效率具有边际递增的促进效应。制度环境在金融集聚影响流通业绿色经济效率的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且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基于此,文章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魏丽莉 侯宇琦
研究目标:检验数字经济对地区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差异。研究方法:运用效率分析、熵值法测度2011~2018年全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水平,并采取面板模型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对地区绿色发展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研究期间我国各地级市的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水平区域差异较大,数字经济对城市绿色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该作用存在时滞性和异质性。研究创新:基于上市公司企业数据库,筛选建立全国数字经济企业数据集与城市层面匹配数据,从微观视角对地区的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研究价值:从数字经济发展角度,为我国绿色发展转型路径的政策设计提供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尹天宝 赵红岩 仲颖佳
文章基于2011—2019年中国268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滞后模型(SAR)考察数字经济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发展对绿色经济效率有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范围主要集中在150km~650km,并存在显著地理区位、规模和资源类型的异质性。第二,数字经济可通过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绿色技术创新、优化投资调整和扩大市场需求这四条路径来间接促进绿色经济效率提升。第三,数字经济也是推动绿色经济效率空间收敛的“加速器”。研究结果丰富了有关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效率方面的内容。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尹天宝 赵红岩 仲颖佳
文章基于2011—2019年中国268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滞后模型(SAR)考察数字经济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发展对绿色经济效率有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范围主要集中在150km~650km,并存在显著地理区位、规模和资源类型的异质性。第二,数字经济可通过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绿色技术创新、优化投资调整和扩大市场需求这四条路径来间接促进绿色经济效率提升。第三,数字经济也是推动绿色经济效率空间收敛的“加速器”。研究结果丰富了有关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效率方面的内容。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钱龙
本文利用中国285个地级市2004年至2015年工业层面数据,借鉴生态效率和生产效率概念使用VRS_DEA模型分别测度绿色效率和经济效率,继而运用耦合度公式将绿色效率和经济效率耦合成绿色经济效率,揭示其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中国城市绿色效率与经济效率均较低,其中经济效率大于绿色效率,重"金山银山"轻"绿水青山",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拥有较高的绿色效率与经济效率,大城市相对小城市具有更强的绿色效率与经济效率双重优势;第二,绿色经济效率整体水平较低,但存在改善迹象和提高趋势,大城市以及位于发达地区城市相对小城市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具有较高的绿色经济效率;第三,绿色经济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U型关系,大部分城市位于U型曲线的上升通道,资本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信息化、经济集聚和技术进步有利于提升绿色经济效率,外商直接投资、人力资本尚未发挥积极促进作用,政府干预则阻碍了绿色经济效率改善;第四,基于空间计量分析表明绿色经济效率存在正向空间自相关性,表明需要加强联防联控和区域协同治理统筹解决绿色发展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