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03)
- 2023(14660)
- 2022(11604)
- 2021(10407)
- 2020(8557)
- 2019(19316)
- 2018(18483)
- 2017(35915)
- 2016(19221)
- 2015(21378)
- 2014(21348)
- 2013(21452)
- 2012(20098)
- 2011(18201)
- 2010(18546)
- 2009(17734)
- 2008(16955)
- 2007(15650)
- 2006(13630)
- 2005(12405)
- 学科
- 济(89047)
- 经济(88968)
- 业(62930)
- 农(50676)
- 管理(50441)
- 企(40438)
- 企业(40438)
- 方法(36722)
- 农业(33671)
- 数学(33173)
- 数学方法(32903)
- 融(27420)
- 金融(27418)
- 业经(26915)
- 中国(26807)
- 银(25836)
- 银行(25810)
- 行(24931)
- 财(23308)
- 制(20089)
- 地方(19420)
- 贸(16764)
- 贸易(16753)
- 易(16345)
- 学(15698)
- 务(14358)
- 财务(14331)
- 财务管理(14298)
- 企业财务(13693)
- 体(13330)
- 机构
- 学院(286426)
- 大学(281282)
- 济(123874)
- 经济(121439)
- 管理(108192)
- 研究(95709)
- 理学(93839)
- 理学院(92873)
- 管理学(91394)
- 管理学院(90879)
- 中国(79804)
- 农(68187)
- 科学(57873)
- 京(56975)
- 财(56412)
- 农业(52571)
- 所(48720)
- 业大(48129)
- 中心(47595)
- 财经(45265)
- 研究所(44251)
- 江(42853)
- 经(41251)
- 经济学(39127)
- 经济学院(35805)
- 范(35636)
- 师范(35269)
- 北京(35060)
- 州(34762)
- 财经大学(33451)
- 基金
- 项目(191256)
- 科学(150762)
- 研究(140013)
- 基金(140009)
- 家(121984)
- 国家(120881)
- 科学基金(103483)
- 社会(91799)
- 社会科(86943)
- 社会科学(86918)
- 省(75747)
- 基金项目(74135)
- 自然(64535)
- 自然科(63083)
- 自然科学(63064)
- 自然科学基金(62008)
- 划(62005)
- 教育(61777)
- 编号(57186)
- 资助(55790)
- 成果(45217)
- 发(42638)
- 部(42562)
- 重点(42538)
- 创(40132)
- 国家社会(39015)
- 课题(37995)
- 农(37749)
- 创新(37555)
- 性(36785)
- 期刊
- 济(137874)
- 经济(137874)
- 研究(80341)
- 农(71129)
- 中国(54526)
- 农业(47669)
- 学报(47262)
- 融(43022)
- 金融(43022)
- 科学(42491)
- 财(42447)
- 大学(36233)
- 学学(34727)
- 管理(33167)
- 业经(28881)
- 业(22718)
- 财经(22166)
- 教育(21842)
- 技术(21755)
- 经济研究(21184)
- 问题(19290)
- 经(18970)
- 版(16351)
- 农村(15707)
- 村(15707)
- 农业经济(15014)
- 世界(14604)
- 技术经济(14320)
- 商业(13974)
- 理论(13798)
共检索到4233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万敏
本文采用实地调研手段,实证研究了农村数字金融应用对消费的扩容效应,并探讨了其中的异质性。总体来看,数字金融应用可以显著提升农村居民家庭的消费规模,从而创造显著的消费扩容效应。同时,农村数字金融的消费扩容效应也存在一定的异质性,表现在居民家庭之间因不同维度差异而带来消费刺激效应的差异,其中,数字金融对较高收入群体、较高消费水平群体的消费刺激效应更为明显,对务工农民、有个体经营农民也更具有消费刺激作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邵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尹侠
本文介绍了邵阳市农村消费现状,从金融视角剖析了制约农村消费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引导农村消费扩容升级的金融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农村消费 扩容升级 金融服务 研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林立
认真分析农村消费的发展趋势与薄弱环节,对于找准金融服务农村消费领域的突破口、切实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改善县域消费金融服务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消费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基础性作用,农村消费作为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振兴、农业强国建设的内在动力。
关键词:
扩容提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华敏 方冬莉 李国英
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对农民支付便利性的优化效应、对农村流动性约束的缓解效应、对农户预防性储蓄的减弱效应、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助力效应、对农民消费约束的缓解效应,为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实施提供更全面的资金服务和风险管理。但客观而言,当下其服务农业农村的力度仍较为有限,存在普惠金融覆盖面的短板缺陷、农村市场金融风险管控的短板缺陷和农村居民杠杆率的可控性短板缺陷,对于农村消费市场的高质量构建并未产生质变性影响。为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在农村消费市场扩容增量上的驱动效应,未来应进一步推动农村重点领域消费升级,加大特色化数字普惠金融产品研发,强化数字科技赋能农业产业发展的效力强度,并健全农村信用体系提升金融服务质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昌荣 邢菁
本文通过选取相关变量指标构建实证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和回归分析,基于分维度、分区域视角探讨数字金融对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消费升级的影响与异质性特征。研究结论表明:根据需求收入弹性计算验证,居住、生活用品、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属于农村居民家庭的高档品类消费,衣着、食品、医疗保健及其它属于农村居民家庭的基本品类消费;数字金融及其数字化程度、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对促进农村居民家庭消费升级均具正向影响作用,能够带动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总支出、基本品类消费支出和高档品类消费支出;数字金融对东中部地区农村居民家庭的基本品类消费和高档品类消费均呈正向影响且较为显著,但对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只能促进其基本品类消费支出,而对其高档品类消费支出的影响并不显著。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农村家庭 消费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凡 胡晓峰
本文选取我国30个省份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就商贸流通效率对国内农村消费扩容升级的影响效应进行研究,进一步按照区位划分为东、中、西部地区,深入探讨区域差异基础上商贸流通效率对农村消费扩容升级的具体影响。研究发现:商贸流通效率对农村消费扩容升级具有显著正向促进效应,对于消费扩容的影响效果高于消费升级。此外,商贸流通效率对农村居民消费扩容升级的影响效应存在区域差异性,对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影响最为显著,中部次之,东部地区影响作用较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尤影
本文在分析数字贸易对居民消费扩容提质影响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就数字贸易及其细分维度对我国居民消费扩容提质(消费规模和消费升级)的具体影响效应及其异质性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数字贸易有利于提高消费者购物便利性、增加消费者选择机会、促进消费市场的价格竞争、提高消费者满意度、提高消费效率、降低消费成本,从而促进我国居民消费规模扩大,同时还有利于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提升消费体验、推动产业升级,继而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产生正向赋能作用,且通过了实证检验。实证研究还进一步发现,数字贸易不同细分维度对消费扩容提质的影响存在显著异质性,数字贸易基础设施对消费扩容提质的赋能效应相对较小,而数字贸易发展规模(跨境电商、电子商务交易)对消费扩容提质的溢出效应更大。同时,相较于消费升级,数字贸易及其细分维度对消费规模的正向溢出效应更强;最后还发现,数字贸易及其细分维度对消费扩容提质的正向赋能效应呈现明显的“东强西弱”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项圆心
文章基于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ESMA),构建面板回归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金融显著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尤其是在数字化和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数字金融发挥了更显著的作用。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数字金融可以通过扩张消费总量和优化居民消费结构来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消费提质扩容是数字金融作用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渠道。把握数字金融发展机遇、促进消费提质扩容和推动消费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钟学娥 丁增才
为检验三农投入、人口回流、农村居民消费扩容升级之间的关系,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地级市面板数据检验了三农投入对农村居民消费规模、消费结构的影响与作用,并进一步考察了人口回流在三农投入与农村居民消费扩容升级中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三农投入可以显著提高农村居民消费规模,并优化消费结构;三农投入能明显拉动农村人口回流;人口回流的中介作用显著;区域异质性分析显示,西部地区的人口回流并没有对农村居民消费扩容升级发挥显著的带动作用。据此,建议持续加大三农投入以带动农村居民消费扩容升级,强化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扶持力度以扩展农村居民资金渠道,提高西部地区农村基础设施水平促进人口回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雷雷 郭幼佳 郭禹辰
农村消费市场是国内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视为拉动消费增长的“新蓝海”。挖掘和释放农村消费潜力,进一步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将扩大农村消费同改善农村居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具有重大意义。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是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之后的一种新形态,能够促进居民消费快速增长。所以,如何发挥数字经济作用,充分挖掘农村居民消费潜力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课题。基于此,本文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潜力挖掘的宏观作用及区域异质性,旨在引导各地区出台针对性数字经济发展政策,充分挖掘本地农村居民消费潜力。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能够显著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潜力;社会保障水平能够显著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潜力;教育水平能够显著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潜力;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能够显著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潜力;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于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力的促进作用大于东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姚冰洋 杨翠苹 吴炳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推进城乡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其最终诉求就是满足农村居民对高质量美好生活的向往,将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扩容升级产生重要影响。对此,本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分析当前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扩容升级的制约因素,并探讨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扩容升级的策略。研究认为:当前消费能力和信心不足、金融社保发展水平滞后、流通配套设施不足、消费观念保守陈旧四大制约因素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扩容升级;大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提高农村社会保障和金融服务供给水平、加强农村流通配套设施建设、改变农村居民传统保守消费观念,是释放我国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实现农村居民消费扩容升级的策略选择。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蔡雪雄 程秋旺 石玉婷
通过数字普惠金融推动农地流转,有助于盘活农地资源,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和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意义重大。基于2011—2020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农地流转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农地流转,金融发展水平和技术创新水平在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农地流转中发挥中介作用;门槛效应检验表明,在不同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市场化水平影响下,数字普惠金融与农地流转存在非线性影响效应,当农业机械化或市场化达到某一水平时,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农地流转。因此,应进一步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在农村的发展,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完善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加强政策指引,提高地区技术创新水平,深化农地制度改革。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肖攀 李连友 苏静
基于1998~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PSTR模型研究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整体水平及其个体保障项目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门槛效应和区域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1)农村社会保障整体水平、政府财政救济和新农合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都是非线性的,存在显著的门槛特征。其中,农村社会保障能显著促进居民消费增长,并且在人均水平高于499.080元的地区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更强;政府财政救济项目和新农合保障项目只有在分别跨越门槛值109.489元、323.389元之后,才能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显著的促进和拉动作用。(2)农村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政府财政救济对居...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利晓 韩先锋
文章基于中国2011—2018年省级数据,运用变系数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剖析数字金融在区域绿色创新发展中的作用,反映了数字金融对绿色创新存在时空异质赋能现象的问题。结果显示:数字金融对绿色创新具有积极影响,且赋能效果在东部地区及长期内更为明显;与互联网普及、城市化和政府研发资助等因素的融合,有助于强化数字金融的长期赋能效应;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是造成数字金融赋能绿色创新存在时空差异特征的重要动因,而数字支持服务带来的冲击相对较弱。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对未来国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提供一定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利晓 韩先锋
文章基于中国2011—2018年省级数据,运用变系数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剖析数字金融在区域绿色创新发展中的作用,反映了数字金融对绿色创新存在时空异质赋能现象的问题。结果显示:数字金融对绿色创新具有积极影响,且赋能效果在东部地区及长期内更为明显;与互联网普及、城市化和政府研发资助等因素的融合,有助于强化数字金融的长期赋能效应;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是造成数字金融赋能绿色创新存在时空差异特征的重要动因,而数字支持服务带来的冲击相对较弱。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对未来国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提供一定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