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170)
- 2023(22661)
- 2022(18946)
- 2021(17446)
- 2020(14653)
- 2019(32934)
- 2018(32335)
- 2017(61946)
- 2016(33611)
- 2015(37053)
- 2014(36164)
- 2013(35753)
- 2012(32497)
- 2011(29151)
- 2010(28953)
- 2009(27035)
- 2008(25912)
- 2007(22906)
- 2006(19830)
- 2005(17466)
- 学科
- 济(134723)
- 经济(134585)
- 业(110871)
- 管理(104294)
- 企(97838)
- 企业(97838)
- 方法(60314)
- 数学(49910)
- 数学方法(49267)
- 农(39083)
- 业经(39038)
- 财(38999)
- 中国(37281)
- 融(29183)
- 金融(29180)
- 银(28275)
- 银行(28200)
- 地方(28142)
- 制(27565)
- 务(27540)
- 农业(27469)
- 财务(27465)
- 财务管理(27427)
- 学(27236)
- 行(27099)
- 企业财务(26072)
- 技术(24712)
- 理论(24622)
- 贸(23606)
- 贸易(23588)
- 机构
- 学院(467322)
- 大学(464258)
- 济(185617)
- 管理(184265)
- 经济(181794)
- 理学(159443)
- 理学院(157698)
- 管理学(154859)
- 研究(154155)
- 管理学院(154010)
- 中国(120533)
- 京(97831)
- 科学(97804)
- 财(85883)
- 农(84477)
- 所(77260)
- 业大(73877)
- 中心(71598)
- 研究所(70789)
- 财经(69142)
- 江(68812)
- 农业(66715)
- 经(63063)
- 北京(60769)
- 范(58285)
- 师范(57590)
- 院(56420)
- 经济学(56179)
- 州(55724)
- 财经大学(51491)
- 基金
- 项目(323808)
- 科学(254315)
- 基金(235254)
- 研究(231041)
- 家(207522)
- 国家(205758)
- 科学基金(176636)
- 社会(146626)
- 社会科(139100)
- 社会科学(139065)
- 省(127902)
- 基金项目(124327)
- 自然(116496)
- 自然科(113863)
- 自然科学(113830)
- 自然科学基金(111796)
- 划(107268)
- 教育(105583)
- 资助(96336)
- 编号(92519)
- 成果(73282)
- 重点(72874)
- 创(70051)
- 部(69928)
- 发(69405)
- 创新(65043)
- 课题(63570)
- 科研(62448)
- 国家社会(60965)
- 计划(59775)
- 期刊
- 济(199246)
- 经济(199246)
- 研究(130490)
- 中国(88075)
- 学报(79494)
- 农(77001)
- 科学(71089)
- 管理(70475)
- 财(68155)
- 大学(59799)
- 学学(56979)
- 农业(52382)
- 融(49065)
- 金融(49065)
- 教育(46550)
- 技术(40723)
- 业经(34696)
- 财经(33904)
- 经济研究(31829)
- 业(29680)
- 经(29251)
- 问题(25777)
- 科技(23501)
- 版(23394)
- 技术经济(23311)
- 现代(21294)
- 图书(21237)
- 商业(21174)
- 理论(20661)
- 业大(20554)
共检索到6800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余得生 杨礼华
随着数字经济的加速发展,数字金融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选取2011—2018年A股市场上污染性较大行业的微观层面数据以及省际面板数据,研究数字金融与企业绿色创新之间在区域异质性方面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第一,数字金融与企业绿色创新之间存在着显著而稳定的正向关系;第二,区域与企业性质的异质性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效果最好的是东部地区,其次为中部,最后为西部,数字金融对国有企业绿色创新的助推效果明显高于非国有企业;第三,数字金融主要通过降低企业的融资难度来促进企业的绿色创新能力。从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三个层面提出提高企业创新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
数字金融 企业绿色创新 区域异质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利晓 韩先锋
文章基于中国2011—2018年省级数据,运用变系数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剖析数字金融在区域绿色创新发展中的作用,反映了数字金融对绿色创新存在时空异质赋能现象的问题。结果显示:数字金融对绿色创新具有积极影响,且赋能效果在东部地区及长期内更为明显;与互联网普及、城市化和政府研发资助等因素的融合,有助于强化数字金融的长期赋能效应;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是造成数字金融赋能绿色创新存在时空差异特征的重要动因,而数字支持服务带来的冲击相对较弱。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对未来国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提供一定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利晓 韩先锋
文章基于中国2011—2018年省级数据,运用变系数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剖析数字金融在区域绿色创新发展中的作用,反映了数字金融对绿色创新存在时空异质赋能现象的问题。结果显示:数字金融对绿色创新具有积极影响,且赋能效果在东部地区及长期内更为明显;与互联网普及、城市化和政府研发资助等因素的融合,有助于强化数字金融的长期赋能效应;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是造成数字金融赋能绿色创新存在时空差异特征的重要动因,而数字支持服务带来的冲击相对较弱。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对未来国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提供一定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汪明月 李颖明 王子彤
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得到广泛关注,然而还未形成统一的答案,需要进行细化研究。以《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数据库》及区域排污征收费为基础数据,研究环境规制对企业不同类型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包括环境规制对末端治理型绿色技术创新、工艺改进型绿色技术创新及能源节约型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1)环境规制对企业各类绿色技术创新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反映规制手段的有效性。(2)环境规制对末端治理型绿色技术创新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对工业废水减排的工艺改进能够起到促进作用。(3)区域能源结构能够显著改善环境规制对能源节约型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能源结构越低碳清洁,排污费用作用效果越显著。(4)环境规制强度与企业部分绿色技术创新(降低二氧化硫排放强度、降低工业废水排放强度、提高工业废水去除率)之间呈U型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菲菲 马若微 黄解宇
数字金融的广泛应用对推动实体企业创新产生了重大影响。根据双元创新理论,企业创新可分为探索式创新和开发式创新,然而现有关于数字金融与企业创新的研究中忽略了创新模式的异质性。文章选取2014—2019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微观数据,采用面板回归模型研究了数字金融与企业整体创新及异质性创新活动的关系,并考虑了产权性质在其中发挥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整体上看,数字金融发展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相对于开发式创新,数字金融对企业探索式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相对于国有企业,数字金融对企业创新、探索式创新的正向激励效应在非国有企业更为显著。文章的研究成果丰富了数字金融与企业创新的相关文献,为数字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菲菲 马若微 黄解宇
数字金融的广泛应用对推动实体企业创新产生了重大影响。根据双元创新理论,企业创新可分为探索式创新和开发式创新,然而现有关于数字金融与企业创新的研究中忽略了创新模式的异质性。文章选取2014—2019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微观数据,采用面板回归模型研究了数字金融与企业整体创新及异质性创新活动的关系,并考虑了产权性质在其中发挥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整体上看,数字金融发展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相对于开发式创新,数字金融对企业探索式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相对于国有企业,数字金融对企业创新、探索式创新的正向激励效应在非国有企业更为显著。文章的研究成果丰富了数字金融与企业创新的相关文献,为数字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叶阿忠 张碧兰
如何提高绿色创新水平是我国密切关注的问题,在实现绿色技术研发的过程中,数字经济发挥了作用。基于此,本文选取2011~2022年我国270个城市数据,探究了数字经济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异质性,进一步利用门限空间杜宾模型检验了绿色创新的非对称空间溢出。结果发现:(1)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了本地和邻近城市的绿色创新。数字经济对本地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在较低的环境规制强度、较高的知识产权保护程度以及我国中部地区更为明显。数字经济的正向溢出效应在较高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我国东部地区得到更好体现。同时数字经济发展能够促进本地和邻近城市的绿色创新质量和数量提升;(2)城市绿色创新表现出显著的非对称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发展处于高水平的城市获得更大的正向空间溢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肖龙阶 陈实 袁潮清
关注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影响的异质性以及企业的绿色创新质量,以2013年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上线交易为关键时间点,基于2009—2019年A股上市企业绿色专利数据,运用三重差分法实证检验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以及企业专利类型、规模和所在区域的异质性在其中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有促进作用,能够促进企业发明型绿色专利数量和专利整体质量提升,且对东部地区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效果优于中西部地区,对大规模企业的促进效果优于小型企业。因此,为促进企业尤其中小企业绿色创新和绿色转型,政府需要灵活运用碳交易市场等市场型环境规制工具,强化碳市场对创新质量的积极影响,并依据不同对象异质性特征灵活制定相关政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彭迪云 吴佳萍 陆文灿 李伊力
基于2011—2020年高科技上市公司的数据探讨数字经济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管理创新之间的关系,同时利用标准差系数和Herfindal-Hirschman指数法构建高管团队异质性指标,并讨论其在驱动企业绿色创新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提高高科技公司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管理创新的能力,高管团队异质性是数字经济影响企业绿色创新的重要传导机制。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经济的绿色创新激励作用对非国有企业以及东部地区的影响更显著,且弱化了规模歧视现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常煜 齐晓燕 郭丕斌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数字金融的发展为新能源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了资金支持。文章以2011—2020年107家新能源上市企业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数字金融与企业创新活动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对新能源企业的创新活动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与非国有企业、大型企业、东中部地区相比,数字金融对国有企业、中小型企业、西部地区的企业创新活动有显著的影响。融资约束在数字金融与企业创新活动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研究建议:政府要根据不同的区域或企业类型制定差异化政策,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健康的环境;金融机构要不断提高数字金融覆盖程度,实施多元化金融服务;企业要积极披露与信用贷款有关的信息,不断提高企业财务绩效。
关键词:
数字金融 企业创新 企业异质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俊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绿色创新已成为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文章选取2011—2017年中国A股上市工业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借助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于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对于企业绿色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一正向作用在进行更换代理变量、更换估计方法、采用工具变量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文章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数字金融经济效应与企业绿色创新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而且为中国未来数字金融发展与企业绿色创新体系构建提供了政策启示。
关键词:
数字金融 绿色创新 上市公司
[期刊] 征信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宿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陈明政
我国的绿色金融业务近十年获得了初步发展,"十三五"规划更是把构建绿色金融体系上升为国家战略。构建绿色金融信用体系能够实现绿色信用信息互联共享,因此被认为是绿色金融政策中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回顾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历程,阐述构建区域绿色信用体系的重要意义,运用SWOT分析方法论述推动构建区域绿色信用体系的战略选择,最后提出构建绿色金融信用体系的路径设计和快速健康发展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绿色信用体系 绿色信用信息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菲菲 刘宇星 黄解宇
利用2014-2020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及地级市层面地方政府债务、数字金融发展水平数据,采用面板回归模型研究了地方政府债务与企业整体创新及异质性创新活动的关系,并考察了数字金融在其中发挥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1)整体上看,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创新产生了挤出效应。(2)相对于开发式创新,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探索式创新的挤出效应更强。(3)数字金融能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整体创新、探索式创新的挤出效应,而对于地方政府债务与开发式创新的关系不产生影响。本文的研究成果为深入认识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如何科学制定债务管理措施、提高企业创新水平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石可敬 孟维福 程龙 赵凤扬
本文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利用2011-2020年我国地市级样本面板数据,从产业结构和教育人力资本视角检验数字经济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秀萍 付兵涛 郭进
文章通过匹配2011—2020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来验证数字普惠金融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利用Herfindal-Hirschman指数法构建高管团队异质性指标,并讨论其在驱动企业创新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及其三个维度均会显著提高企业创新水平,而高管团队年龄、性别、教育背景以及职业背景方面的异质性对该作用的影响呈现差异性。其中,年龄和职业背景异质性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而性别和教育背景异质性具有负向调节作用,稳健性检验进一步验证了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