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93)
2023(17538)
2022(14165)
2021(12829)
2020(10438)
2019(23161)
2018(22546)
2017(42982)
2016(23129)
2015(25405)
2014(25118)
2013(24846)
2012(22900)
2011(20664)
2010(21197)
2009(20243)
2008(19687)
2007(17901)
2006(16173)
2005(15188)
作者
(67922)
(56486)
(56294)
(53028)
(35985)
(27057)
(25344)
(21790)
(21605)
(20126)
(19525)
(18786)
(18211)
(18211)
(17735)
(17231)
(16690)
(16597)
(16364)
(16239)
(14219)
(14058)
(13706)
(12978)
(12742)
(12722)
(12689)
(12643)
(11245)
(11059)
学科
(103215)
经济(103064)
(93792)
(83696)
企业(83696)
管理(82957)
方法(36147)
业经(36038)
(33752)
(33071)
中国(32940)
(28512)
金融(28510)
(27530)
数学(27425)
(27280)
数学方法(27242)
银行(27239)
(26365)
地方(24958)
农业(23746)
(23710)
财务(23672)
财务管理(23640)
企业财务(22496)
技术(20127)
(19378)
(18664)
贸易(18644)
(18134)
机构
学院(334878)
大学(328250)
(143317)
经济(140516)
管理(130024)
研究(112946)
理学(110189)
理学院(109057)
管理学(107698)
管理学院(107073)
中国(94352)
(70989)
(69333)
科学(65767)
(61358)
(56962)
财经(54696)
(53089)
中心(53017)
研究所(50829)
(49549)
业大(49140)
农业(47951)
北京(43715)
经济学(43551)
(42274)
(40537)
财经大学(40249)
(39540)
经济学院(39271)
基金
项目(214247)
科学(169796)
研究(157720)
基金(155764)
(135573)
国家(134273)
科学基金(116062)
社会(103175)
社会科(97999)
社会科学(97976)
(85727)
基金项目(82120)
自然(73063)
自然科(71375)
自然科学(71355)
(70518)
教育(70274)
自然科学基金(70159)
编号(62976)
资助(62129)
(50590)
成果(50555)
重点(48226)
(48174)
(46504)
(45353)
(44429)
创新(44313)
课题(43859)
国家社会(43170)
期刊
(169462)
经济(169462)
研究(101431)
中国(73476)
(58509)
(58443)
管理(54155)
学报(50215)
科学(47373)
(46947)
金融(46947)
农业(38838)
大学(38786)
学学(37023)
教育(31028)
业经(30301)
技术(29189)
财经(28054)
经济研究(26199)
(24150)
(22151)
问题(21808)
技术经济(17828)
(17091)
现代(16540)
商业(16518)
世界(16180)
国际(15837)
财会(15782)
(15540)
共检索到5277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侯世英  宋良荣  
研发投入的平稳性是企业创新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条件,引导金融资本进入企业研发领域,实现研发投资的平滑发展是企业维持创新竞争力的关键。在构建企业研发平滑动态模型的基础上,利用2013—2020年沪深A股高新技术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企业研发平滑影响机制,分析数字金融与其他融资模式在企业研发平滑中的关系及效率差异。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对企业研发投资具有积极作用,并弱化了企业现金持有变动的研发平滑效应;对于不同融资渠道的研发平滑方式而言,数字金融对以现金流为代表的内部融资具有替代效应,而对于权益融资、政府补助等外部融资具有互补效应。同时,路径机制检验和效率检验结果表明,数字金融通过抑制企业业绩下滑和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两种渠道影响企业研发平滑;数字金融对低研发平滑企业创新绩效的边际贡献更加突出。因此,要重视数字金融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作用,深化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研发投资的稳定性功能,降低企业现金持有变动造成的研发投资波动,并构建多元化融资渠道的研发平滑体系和"全流程"式的研发平滑评估机制,为企业研发投资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亚茹  陈丹丹  刘震  
基于2006—2015年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在Aghion et al.[1]的经验模型基础上引入企业所有制变量,并采用SA指数衡量企业研发投入的外部融资约束程度,检验了融资约束条件下企业所有制对其研发投入周期性的平滑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存在融资约束时研发投入的逆周期性减弱,融资约束程度越严重,其顺周期性越强;进一步得出中国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的以下特征事实:(1)在经济高涨时期,研发投入有更强的融资约束效应,但由于有机会利用股权融资等其他非债务融资渠道,此时研发投入的顺周期性也更强;(2)国有产权属性对研发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灵  唐晓华  冯荣凯  
研发投资是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重要保障,其平滑性或波动性调整是研究企业研发行为的前提。本文以1990-2017年间1968家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为对象,通过考察目标研发水平来估算研发投资调整速度。证据表明,企业确实在追求目标研发投资水平,并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进行动态调整。这些结论无论是在公司规模、时间跨度还是在不同时间段上都具有稳健性,并且表明固定效应的部分调整模型与数据非常吻合。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鞠晓生  
本文使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内、外部融资渠道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在创新融资方面,内部资金是企业创新投资的主要融资渠道;外部融资对不同产权类型企业的作用不同,银行贷款是中央国有控股公司创新投资的一种重要融资方式,但它对其他类型企业的贡献不大;而股权融资不是上市公司创新投资的主要融资方式。此外,在平滑创新投资波动方面,中央国有控股公司主要依赖于银行贷款,地方国有控股公司和非国有控股公司主要依赖于股权融资。本文结论表明,近年来中国企业创新投资支出的快速增加,主要得益于内部资金的积累,而正规金融所起的作用有限。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潘艺  张金昌  
企业可持续发展对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以2011—2020年我国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研究数字金融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数字金融促进了企业可持续发展;(2)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通过全要素生产率和财务风险的渠道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3)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数字金融的使用深度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作用最大,数字金融对民营、大型、第二产业、东部地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对国有、中小型、第三产业、中西部地区企业没有显著影响。据此提出政府应持续推进数字金融建设,加大数字化程度的发展;金融机构应合理制定政策和流程,精准扶持企业发展;企业应重视不同渠道的影响和软实力的建设,共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江小龙  苏德贵  
本文从政府资助视角对企业研发平滑研究进行重新审视,运用2007~2014年中国工业上市公司数据,采用系统GMM的计量方法,对政府资助、现金持有与企业研发平滑三者进行了综合探析,并对研发活动的阶段性依据风险收益的特性进行了区分,研究发现:我国工业上市公司普遍存在通过现金持有管理来平滑研发支出的现象;当期政府资助对企业研发有促进作用,而持续的政府资助则会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持有政策,该调节机制最终对企业的研发活动产生平滑作用;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平滑效应有着明显的差异,其中研究阶段的影响效应更为突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振雷  吴淑娥  
本文基于1998~2012年生物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分析现金持有对研发平滑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当财务经历较大波动时,企业依赖现金持有来平滑研发;(2)股票发行和内部现金流均对现金持有和研发平滑的关系具有反向调节作用,负债融资却无此调节作用;(3)研发投资具有动态效应;(4)金融危机反而导致中国企业研发投入增加,原因在于现金持有对冲了财务危机,使企业研发资金来源得以保障。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欣  
利用20032014年1199家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发现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在长期投资强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家族企业的长期投资较非家族企业更加平滑;基于偏差校正的百分位Bootstrap法,进一步发现投资平滑度可以解释家族企业的绩效形成。这说明家族企业的长期导向更体现在资源投入的平滑度而不是数量上,而投资平滑度构成了家族企业绩效形成的中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欣  
利用20032014年1199家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发现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在长期投资强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家族企业的长期投资较非家族企业更加平滑;基于偏差校正的百分位Bootstrap法,进一步发现投资平滑度可以解释家族企业的绩效形成。这说明家族企业的长期导向更体现在资源投入的平滑度而不是数量上,而投资平滑度构成了家族企业绩效形成的中介。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毕晓方   刘晟勇   邢晓辉  
研发人员是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实现技术进步的核心力量。本文基于薪酬契约的不完备性与会计信息的契约有用性,对盈余平滑影响研发人员稳定性的作用机制及其经济后果进行研究。以2016-2021年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信息属性盈余平滑能够提升研发人员稳定性,机会主义属性盈余平滑则会降低研发人员稳定性;企业货币薪酬的合理性和公平性、股权激励的有效性以及对企业的发展预期是信息属性盈余平滑提升研发人员稳定性的具体路径;信息属性盈余平滑对研发人员稳定性的积极作用提高了企业创新产出质量。研究表明企业合理利用信息传递的盈余平滑策略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优化人力资本管理的信息环境,有助于增强研发人员激励契约的完备性,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进而发挥研发人力资本有效配置对企业创新的推动作用。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吴淑娥  仲伟周  卫剑波  黄振雷  
本文基于1998—2012年生物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分析现金持有对研发平滑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相比起财务的频繁波动,企业能保持研发投入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主要原因就在于企业运用现金持有来平滑研发,同时,内部现金流对融资约束企业的现金持有与研发平滑关系起到一个弱化的调节作用;(2)关系型债务融资对现金持有与研发平滑关系起到弱化的调节作用,而交易型债务融资所起的调节作用却与之相反;(3)发行股票对现金持有与研发平滑的关系存在弱化的调节效应,且调节作用最大;(4)金融危机反而导致我国企业研发投入增加,原因在于现金持有对冲了财务危机,使企业研发资金来源得以保障。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梦根  张乔  
数字金融作为一种新型金融模式,对企业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建立三维指标体系测算地区数字金融指数,以2011—2022年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考察数字金融对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企业的融资行为具有显著的优化作用,具体表现为融资额的增加、债权融资占比的扩大及融资效率的提高。特别地,数字金融对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和企业异质性。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能够通过信息效应、成本效应和收益效应从供需两方面优化企业的融资行为。为了更好地发挥数字金融对企业融资行为的优化作用,应制定和完善信息技术与金融深度融合的支持性政策,加快传统金融机构数字化进程,积极助力欠发达地区和潜力企业的发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曾芝红  张友棠  韩子超  
作为金融服务的新型业态,数字金融要如何实现“普惠”功能,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2011—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发布的数字金融指数,探究了数字金融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的发展能够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且可以同时通过“融资机制”和“监督机制”发挥作用,即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降低代理成本来加强对企业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但在“融资机制”中,数字金融主要是通过降低融资成本缓解融资贵问题来抑制盈余管理,并未缓解融资难问题。同时,在从地区、产权异质性和数字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以及数字化水平三个维度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了检验后,发现这种抑制作用在经济发达地区和非国企中更加明显,数字金融不同维度的发展水平对企业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也不同。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佳  梁锦锦  
新时代背景下,绿色创新是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武器。以2012—2018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双重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融资约束、未吸收冗余与企业绿色创新投资的关系,以及供应链集成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企业绿色创新投资存在外部融资约束,未吸收冗余能够在企业存在外部融资约束时发挥"缓冲器"作用平滑企业的绿色创新投资,供应链集成会减弱企业对利用未吸收冗余来平滑绿色创新投资的依赖性,对未吸收冗余和绿色创新投资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将投资拓展至绿色创新领域,将供应链集成引入研究框架,对解决企业绿色创新投资规模和投资持续性问题、提高企业的绿色创新能力、促进绿色发展具有借鉴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京芳  潘传快  向修海  
文章通过构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企业对金融衍生品的使用,增强其在面临总不确定性情况下相互融出融入资金能力,最终分摊了整个经济体的异质性风险和总波动风险。校准模型分析表明在金融发展程度高时,金融衍生品降低总体经济波动幅度非常显著;但当金融发展程度非常低时,金融衍生品增加了经济总波动。结合模型长期稳态分析结论表明,经济发展和经济稳定必须兼顾到其他金融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共同发展,不可偏废其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