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157)
- 2023(21361)
- 2022(17906)
- 2021(16397)
- 2020(13874)
- 2019(31446)
- 2018(30870)
- 2017(59160)
- 2016(31834)
- 2015(35081)
- 2014(34346)
- 2013(34007)
- 2012(30914)
- 2011(27561)
- 2010(27416)
- 2009(25706)
- 2008(24685)
- 2007(21831)
- 2006(19099)
- 2005(16749)
- 学科
- 济(130219)
- 经济(130086)
- 业(110040)
- 管理(101668)
- 企(97368)
- 企业(97368)
- 方法(61371)
- 数学(51056)
- 数学方法(50459)
- 业经(38888)
- 财(38513)
- 农(38140)
- 中国(35692)
- 融(29268)
- 金融(29266)
- 银(28248)
- 银行(28183)
- 务(27499)
- 财务(27426)
- 财务管理(27385)
- 制(27054)
- 行(27047)
- 农业(26865)
- 企业财务(26043)
- 地方(25194)
- 技术(24294)
- 学(23702)
- 理论(23493)
- 贸(23156)
- 贸易(23139)
- 机构
- 学院(446165)
- 大学(443845)
- 管理(180564)
- 济(180340)
- 经济(176729)
- 理学(156431)
- 理学院(154835)
- 管理学(152181)
- 管理学院(151385)
- 研究(142064)
- 中国(113758)
- 京(93241)
- 科学(88258)
- 财(83714)
- 农(78249)
- 所(69873)
- 业大(69415)
- 财经(67702)
- 中心(67332)
- 江(65265)
- 研究所(63757)
- 经(61782)
- 农业(61636)
- 北京(57952)
- 经济学(54685)
- 范(53789)
- 师范(53159)
- 州(53006)
- 院(51693)
- 财经大学(50467)
- 基金
- 项目(307534)
- 科学(242263)
- 基金(224446)
- 研究(221038)
- 家(196691)
- 国家(195015)
- 科学基金(168729)
- 社会(140913)
- 社会科(133862)
- 社会科学(133826)
- 省(120707)
- 基金项目(118838)
- 自然(110883)
- 自然科(108421)
- 自然科学(108392)
- 自然科学基金(106504)
- 划(100990)
- 教育(100788)
- 资助(92095)
- 编号(88948)
- 成果(70108)
- 重点(68634)
- 创(67005)
- 部(66790)
- 发(65074)
- 创新(62107)
- 课题(60195)
- 科研(59236)
- 国家社会(58661)
- 教育部(57386)
- 期刊
- 济(191800)
- 经济(191800)
- 研究(125154)
- 中国(82289)
- 学报(72263)
- 农(71094)
- 管理(69274)
- 财(66485)
- 科学(65189)
- 大学(54978)
- 学学(52296)
- 融(49152)
- 金融(49152)
- 农业(48106)
- 教育(42195)
- 技术(39469)
- 业经(33920)
- 财经(33452)
- 经济研究(30336)
- 经(28739)
- 业(27391)
- 问题(25051)
- 技术经济(23097)
- 科技(22198)
- 图书(21326)
- 版(21189)
- 商业(20767)
- 统计(20747)
- 理论(20696)
- 现代(20473)
共检索到6494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正平 王龙
近年来,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新的渠道,已经成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提升经营效率的重要推动力量。基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DIFI)和深圳创业板上市企业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别检验了数字金融对中小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进行了必要的内生性分析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数字金融显著提升了中小企业的经营效率,且这种提升作用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对小规模企业和制造业企业的促进作用更强;从机制上看,数字金融通过驱动中小企业创新从而提升其经营效率。应继续鼓励数字金融发展,着力消除中小企业创新活动中面临的融资约束;充分利用数字金融服务不同类型中小企业的"特点",针对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提供差异化的数字金融服务;积极推进中小企业创新变革,充分吸收数字金融提升经营效率的正能量,提升企业经营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
数字金融 中小企业创新 经营效率 创业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吴丽红
2009年10月23日,随着深圳创业板的孵化诞生,中国资本市场开始形成了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的特色结构。中小企业板是中国特有的产物,而创业板则是众望所归的机制,二者具有多少联系,又具有多少区别?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创业板与中小企业板在彼此的联系与区别的交融下,分属于中国资本市场,在短期内会互相合作,且并行不悖。
关键词:
创业板 中小企业板 联系 区别 比较研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邹小芃 杨芊芊 戴杭骁
本文以2010-2013年间在深圳中小板及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为样本,分阶段定量分析在公司上市前两年至后两年的时间段内,创业投资支持和退出对其经营绩效变化的影响,以及创业投资持股比例和联合投资机构数量等微观因素是否在被投资公司的绩效变化中发挥作用。研究发现,有创业投资支持的被投资企业在上市之前的经营业绩趋于下滑,而这种影响在上市之后并不显著,创投的退出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不显著。联合投资的创投机构数量在一定阶段对被投资公司的经营绩效产生负向影响,而创投机构的持股比例和创业投资时间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莉 杨宏睿
数字金融作为依托互联网技术与国家政策支持发展起来的新兴金融业态,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新三板(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企业财务信息和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的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方法,从融资约束的角度出发,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有效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且对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效果更为显著。因此,在我国强调中小企业走好“专精特新”之路背景下,应因地制宜积极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缓解融资约束,不断激励中小企业科技创新。
关键词:
数字金融 融资约束 科技创新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旻 杨朝军 廖士光
文章首先利用香港股市主板市场与创业板市场数据探讨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两个市场在波动性与流动性方面存在单向溢出效应,即创业板市场的推出并未加剧主板市场的波动性,也未显著分流主板市场的资金;同时,还利用沪深主板市场与深圳中小企业板市场数据分析主板与中小企业板市场之间的联动性,结果表明,仅深圳主板市场波动性单向溢出到中小企业板,沪深主板与中小企业板市场在流动性方面存在双向溢出效应。对此,针对创业板的推出时机与风险防范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创业板 中小企业板 波动性 流动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瑞晶 李媛媛 金浩
中小企业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生力军"。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对于我国当前阶段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分析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要素的基础上,以2005-2015年中小板、创业板127家上市公司及其所处省市的科技金融投入均衡面板数据为例,建立动态面板系统GMM模型,实证检验不同渠道的区域科技金融投入对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科技投入和创业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创新有正向促进作用,但银行贷款和资本市场的技术创新促进效果不明显,有时甚至表现为抑制作用;此外,科技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瑞晶 李媛媛 金浩
中小企业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生力军"。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对于我国当前阶段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分析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要素的基础上,以2005-2015年中小板、创业板127家上市公司及其所处省市的科技金融投入均衡面板数据为例,建立动态面板系统GMM模型,实证检验不同渠道的区域科技金融投入对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科技投入和创业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创新有正向促进作用,但银行贷款和资本市场的技术创新促进效果不明显,有时甚至表现为抑制作用;此外,科技金融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科技金融投入的创新驱动效果也存在一定差异,科技金融成熟度越高的省市,其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作用越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瑞晶 李媛媛 金浩
中小企业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生力军"。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对于我国当前阶段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分析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要素的基础上,以2005-2015年中小板、创业板127家上市公司及其所处省市的科技金融投入均衡面板数据为例,建立动态面板系统GMM模型,实证检验不同渠道的区域科技金融投入对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科技投入和创业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创新有正向促进作用,但银行贷款和资本市场的技术创新促进效果不明显,有时甚至表现为抑制作用;此外,科技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郭红 刘懿
自2009年10月我国创业板市场开板以来,其功能和作用就备受争议,一度被认为是投机、圈钱和套现的天堂。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存在缺陷难以避免,但更重要的是要正确判断其本质功能和存在价值。基于此,本文运用VAR模型并结合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的方法,深入研究了我国创业板市场与中小企业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创业板市场在成立初期与中小企业发展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定的短期良性互动关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丽娜
通过建立数据包络分析模型评价了民营性质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工业和信息技术两组样本企业的融资效率,实证分析发现:部分样本企业融资效率水平理想,其他样本企业融资效率有上升的空间,非效率企业中普遍存在规模收益递增和投入冗余并存的问题,企业应当采取措施在适合的规模下运行,并有效管理运用资金才能达到较高的效率水平。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伟 徐辰辰
本文以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的171家公司为样本,选取企业横向社会资本、纵向社会资本和企业特有社会资本等三个维度7个指标,构建企业社会资本度量指标体系,采用固定时间效应模型的均衡面板数据分析方法,研究社会资本对企业债务融资可得性和融资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政企关系对企业债务融资可得性有不显著正向影响,但企业高管曾在银行任职、银企借贷关系时间和银企多元化关系对企业债务融资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国有控股和机构投资者控股则对其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无形资产对企业债务融资具有正向影响。企业社会资本都有助于企业获
关键词:
社会资本 中小企业 债务融资 融资结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军华
本文以在创业板上市的前四批高新技术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资本结构、资产结构及其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偏好内源融资和以商业信用、短期借款为主的外源融资;由于长期资金的缺乏,流动负债比例偏高、固定资产比重偏小、研发投入不足、无形资产效率不高。尽管上市后这些企业可以进行股权融资,但更应借助上市平台,增加债务融资,使得债权人能够分享企业的控制权。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钱程
2009年3月3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2009年10月23日,创业板市场开板启动,2009年10月26日,首批28家创业板企业刊登上市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丰
本文运用均值比较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创业投资参与对我国中小企业板IPO的影响。研究发现,创业投资参与的企业偿债能力显著较好,但营运能力显著较差,同时创业投资参与没有明显缩短上市所需时间,这说明国内创业投资很好地改善了企业资本结构,但提供的增值服务不足,项目选择中可能存在"逆向选择"问题;股票市场表现方面,创业投资参与企业的IPO抑价程度显著高于非创业投资参与的IPO抑价,即创业投资参与没能起到国外实证得出的"认证作用",这说明国内创业投资可能存在"逐名动机",即为了获得高声誉宁愿承担IPO高抑价的成本。
关键词:
创业投资 中小企业板 增值服务 认证作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孟昊 刘懿
近年来,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而推出的创业板市场备受争议,创业板市场与中小企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成为重新认识创业板市场功能的关键。根据金融功能观理论,建立VAR模型并结合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的方法,研究自我国创业板市场成立以来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我国创业板市场在成立初期与中小企业发展之间具有一定的互动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小企业税收负担与企业成长性实证研究——基于创业板公司数据的分析
创业板市场对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影响
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基于创业板的经验数据
产融结合、投资效率与企业经营绩效——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中小企业融资(组合)策略与企业经营业绩的实证研究
功能型客户价值主张与企业竞争性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创业板及中小企业板企业的实证分析
国有企业经济效率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创业板与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财务状况比较研究——基于中小企业融资的视角
创业投资对企业长期绩效的影响——基于我国中小企业板的实证研究
内部控制、供应链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