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57)
2023(13234)
2022(10237)
2021(9027)
2020(7537)
2019(16453)
2018(15823)
2017(30588)
2016(16117)
2015(17242)
2014(16648)
2013(16708)
2012(14980)
2011(13036)
2010(13315)
2009(13058)
2008(12430)
2007(11239)
2006(9941)
2005(9231)
作者
(46923)
(38953)
(38734)
(36443)
(24634)
(18761)
(17551)
(15027)
(14804)
(13791)
(13267)
(12846)
(12462)
(12132)
(12021)
(11835)
(11459)
(11452)
(11287)
(11142)
(9712)
(9598)
(9238)
(8857)
(8743)
(8666)
(8624)
(8571)
(7665)
(7548)
学科
(82684)
(76465)
企业(76465)
(75284)
经济(75203)
管理(63648)
方法(32205)
业经(31537)
(27414)
(26531)
金融(26531)
(24839)
数学(24565)
数学方法(24461)
(23619)
银行(23588)
(22869)
(21948)
财务(21935)
财务管理(21920)
中国(21714)
企业财务(20906)
农业(19109)
(18042)
技术(16780)
(13957)
(13839)
贸易(13828)
(13663)
(13514)
机构
学院(234531)
大学(227907)
(104957)
经济(103316)
管理(97571)
理学(84176)
理学院(83472)
管理学(82567)
管理学院(82162)
研究(70727)
中国(63602)
(49953)
(45619)
(44333)
科学(40502)
财经(40070)
(36496)
业大(35582)
农业(35129)
(34999)
(34850)
中心(34757)
经济学(32291)
研究所(31376)
财经大学(29756)
经济学院(29577)
商学(29539)
商学院(29288)
(28015)
北京(27918)
基金
项目(154443)
科学(123535)
基金(115545)
研究(110496)
(100814)
国家(99853)
科学基金(87918)
社会(74732)
社会科(71316)
社会科学(71296)
基金项目(61461)
(61135)
自然(56667)
自然科(55486)
自然科学(55469)
自然科学基金(54605)
(49548)
教育(47993)
资助(45732)
编号(42585)
(38458)
(36582)
重点(34133)
(33408)
(33375)
创新(33263)
国家社会(32036)
成果(31687)
(30264)
科研(29799)
期刊
(114299)
经济(114299)
研究(64593)
(42556)
(41164)
中国(41131)
管理(40468)
(36911)
金融(36911)
学报(34694)
科学(32573)
农业(27268)
大学(26632)
学学(26008)
业经(21078)
财经(20694)
技术(19886)
经济研究(18440)
(17835)
(17217)
问题(14820)
技术经济(14458)
财会(13206)
(12593)
商业(12560)
现代(12137)
国际(12121)
世界(11607)
教育(11291)
(10548)
共检索到3495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谢谦  
本文试图从金融市场供给和企业融资约束双重视角,全面探究数字金融对企业双向投资的影响。基于数字金融指数和国泰安微观企业数据库,本文采用多种估计方法进行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双向投资,但其在数字金融不同维度、企业规模、所在行业方面存在异质性影响,数字金融对小微型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双向投资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进一步,在影响机制方面,数字金融能够通过降低城市资本错配程度、提高金融产品生态多样性以及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等途径提升企业双向投资水平。此外,本文还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验证了数字金融对企业双向投资的显著促进效果。基于此,在强化金融科技以及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需要重视数字金融发展优势,完善信贷策略,创新金融服务方式,依托大数据技术进行精准风控,提升数字金融的业务承载能力和交易效率,以此促进企业双向投资增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司敏  王桂祯  赵彦锋  
我国正处在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尤为重要,数字金融能否助力实体企业“脱虚向实”备受关注。本文利用2011—2020年我国沪深两市非金融企业样本,考察数字金融如何影响企业投资结构及其具体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促进企业“脱虚向实”,即抑制金融投资并促进实体投资,且该效应具有持续性;中介效应检验表明,纠正金融错配、缓和第二类代理冲突是数字金融影响企业投资结构的机制;异质性分析显示,在民营企业、信息透明度低企业、金融发展水平低地区企业以及互联网金融监管力度强企业中,数字金融对投资结构的积极影响在以上样本更显著。本文对合理利用数字金融服务、优化金融配置以及加强金融监管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傅顺  王正位  王宇桐  江静琳  
基于2011—2020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和城市层面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考察了数字金融对企业现金持有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显著增加了区域内企业的现金持有,且数字金融分指标中除了覆盖广度和数字化程度外,二级指标中的数字支付和互联网信贷业务均会显著增加企业现金持有。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金融通过提高经营活动现金流、抑制企业杠杆率和降低债务融资等机制增加了企业现金持有。此外,对于规模较小、民营和弱银企关系的企业而言,数字金融对企业现金持有的影响更显著。研究结论丰富了数字金融发展的经济后果,也拓展了现金持有理论的分析框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孙济潍  沈悦  
利用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数字金融对企业金融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促进了企业金融投资,特别是在东部地区、非制造业和CEO具有金融背景的企业中,这种提升作用更为显著;金融发展水平正向影响数字金融对企业金融投资的驱动作用;数字金融通过降低企业杠杆、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了企业金融投资;数字金融主要促进了企业对非流动性金融资产的投资,而企业成长性能够削弱数字金融对企业金融投资的驱动作用,这体现了企业金融投资的"利润追逐"动机。研究结论警示了数字金融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从规范数字金融发展、优化金融监管、应对金融化挑战等方面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林  王燕霞  郑强  
数字普惠金融是促进民营企业成长进而实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本文基于2011—2020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541家创业板上市民营企业的匹配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民营企业成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可以有效促进民营企业成长;分指数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可以缓解融资约束、提高支付便利性,进而促进民营企业成长。经过一系列内生性讨论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提高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促进民营企业成长。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东部地区、非制造业民营企业和中小微民营企业,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提高支付便利性两个渠道发挥作用。对于中西部地区、制造业民营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这一个渠道发挥作用。数字普惠金融对非制造业民营企业成长的边际效应大于制造业民营企业,对中小微民营企业成长的边际效应大于大型民营企业。本文为差异化数字普惠金融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对于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澎涵  杨有振  范瑞  
以2011—2015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为基础,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水平的提升能够有效提高中小企业投资效率;在机制检验中发现,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变量发挥中介影响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在不同情况下对中小企业效率提升作用有所不同,对所属区域城镇化率较低、过度投资、非国有、所属外部融资依赖度较高行业、所属区域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企业提升作用较大。通过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检验,上述研究结论依然成立。研究有助于厘清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及影响机制,并对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理论支撑与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万佳彧  李彬  徐宇哲  
文章基于企业投融资视角,分析了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检验。将2011—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与数字金融发展情况的数据进行匹配发现,数字金融发展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促进企业投资效率提升,这一效应在投资不足样本中表现得更明显。相比国有企业,数字金融发展对民营企业投资效率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考虑到不同地区市场化水平的差异,发现数字金融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在市场化水平低的地区更显著,并基于多种稳健性检验证实了结论的稳健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婷婷  温雪  邓亚玲  
以2011—2021年沪深A股和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数字金融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能够缓解企业的投资不足,但会加剧企业的投资过度,与A股上市公司相比,数字金融对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影响程度更大;数字金融影响投资效率的内在机制为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主要表现为提高企业的信贷可得性;数字金融对投资效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和生活性服务业,数字金融对内控有效企业投资过度的影响不显著。因此,要大力推进数字金融的发展,优化农村地区数字金融环境和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建设。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龙池   张红梅  
以2012—2020年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数字金融对制造业碳排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第一,数字金融的发展显著降低了制造业直接碳排放、间接碳排放和总体碳排放,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数字金融对制造业碳排放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在非国有企业和大企业中数字金融降低制造业碳排放的效应更强;第三,数字金融的发展通过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来降低制造业碳排放,该影响机制在替换数字化转型的指标后依然存在。进一步分析发现,现阶段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中介效应主要来源于数字技术进步,数字技术实践应用的中介效应并不显著。研究为数字金融降低制造业碳排放提供了新视角,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小青  何玮萱  霍雨丹  周建  
数字经济背景下,数字化创新成为企业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来源,然而数字化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尚不明晰。利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2015—2019年沪深A股新一代信息技术上市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及数字化创新专利数据,实证检验数字化创新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考察数字金融水平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化创新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该作用通过降低成本费用与提升劳动效率两种机制来实现;(2)在数字金融水平适度的情境下,数字化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而数字金融水平过高会对二者之间的关系产生抑制作用;(3)对不同产权性质、不同存续年限以及不同规模的样本公司而言,数字化创新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异质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功富  詹俊  吕月童  
本文基于2010~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文本挖掘的方法获取数字化转型数据并探讨其对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的提升,表现为抑制企业劳动投资过度和缓解劳动投资不足。从影响机制来看,提高创新能力、优化内部控制是数字化转型驱动企业劳动投资效率提升的机制,且呈现出链式中介作用,其中创新能力是关键。进一步分析发现,在过度招聘、解雇不足以及招聘不足等样本中,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的正向作用均显著存在。该研究结论为数字技术促进企业劳动投资效率提升提供了新的证据,并为评估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效果提供了有力支持。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杨亚平  赵昊华  
本文基于2011-2018年A股上市公司和新三板挂牌公司的数据样本,匹配中国地级市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我国实体企业金融投资行为与创新产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实体企业的金融投资行为显著抑制企业创新;第二,数字普惠金融能有效缓解金融投资行为对企业创新的挤出效应;第三,对于中小微企业、非国有企业以及融资依赖度高的弱势企业,数字普惠金融的调节效应机制依然显著存在,数字普惠金融的普惠效应让弱势群体获利更多。基于以上研究结论,为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融合数字经济与创新发展提供如下政策建议:第一,引导企业合理配置资产,避免资产"重虚轻实";第二,鼓励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激发创新活力;第三,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助推创新型国家建设;第四,加大数字普惠金融扶持力度,助力融资弱势企业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旭  潘仁龙  赵梦菲  
由投资趋同引发的产能过剩已成为中国经济当下亟待解决的顽疾,数字金融发展为抑制企业投资趋同行为、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提供新思路。文章采用2013—2019年A股传统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传统制造企业投资趋同行为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有效抑制传统制造企业的投资趋同行为,且对非国有企业和缺乏投资经验企业的投资趋同行为抑制作用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金融通过降低传统制造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不确定性从而抑制其投资趋同行为,数字金融同时会对传统制造企业的金融化投资趋同行为产生显著促进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顾弦  
本文通过42个国家(地区)11 400家上市企业的经验数据,检验了投资者保护与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结构的关系以及融资结构对企业资本性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债权人权利保护越强的国家(地区),企业越倾向于通过发行债券融资,由此带来的资本性投资比例也越高;反之,在债权人权利保护越弱的国家(地区),企业通过债券融资占比越低,资本性投资水平也越低。上述关系在大陆法系国家(地区)表现得更为显著。企业信用评级的调升有助于依赖债券融资的企业更进一步扩大投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熊虎  沈坤荣  
本文基于金融分权的内涵,分析金融分权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机制,并利用2003—2015年的上市公司数据,估算企业投资效率,实证检验金融分权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分权降低了企业投资效率,并主要体现为投资过度;财政分权加剧了金融分权对企业投资效率的负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于国有企业而言,金融分权对非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的负效应较小。中介效应检验表明,金融分权通过影响企业银行信贷和代理成本来降低企业投资效率。本文的政策含义是:理顺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降低地方政府对金融资源的竞争性需求;完善地方政府官员考核机制,弱化地方政府参与金融竞争的激励;完善金融分权,既要求政府在保证金融市场稳定、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前提下应向市场逐步分权,又要求清晰界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各自的监管权限,明确双方的救助责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