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91)
- 2023(17584)
- 2022(14073)
- 2021(12841)
- 2020(10890)
- 2019(24128)
- 2018(23735)
- 2017(45520)
- 2016(23706)
- 2015(26179)
- 2014(25068)
- 2013(24594)
- 2012(22143)
- 2011(19458)
- 2010(19350)
- 2009(18354)
- 2008(17179)
- 2007(15223)
- 2006(13180)
- 2005(11822)
- 学科
- 济(99300)
- 经济(99195)
- 业(96521)
- 企(88114)
- 企业(88114)
- 管理(84814)
- 方法(44073)
- 业经(35782)
- 数学(35020)
- 数学方法(34587)
- 财(32975)
- 农(30248)
- 中国(29240)
- 融(27443)
- 金融(27442)
- 银(25635)
- 银行(25607)
- 务(24718)
- 行(24704)
- 财务(24670)
- 财务管理(24634)
- 企业财务(23422)
- 制(22450)
- 技术(22248)
- 农业(22055)
- 理论(19720)
- 地方(18146)
- 和(17083)
- 策(16868)
- 贸(16703)
- 机构
- 学院(325217)
- 大学(320962)
- 济(137663)
- 管理(136456)
- 经济(135193)
- 理学(117040)
- 理学院(116008)
- 管理学(114387)
- 管理学院(113770)
- 研究(99114)
- 中国(84810)
- 财(65735)
- 京(65520)
- 科学(57181)
- 财经(52184)
- 农(51411)
- 中心(49760)
- 江(49133)
- 经(47567)
- 所(46762)
- 业大(45365)
- 经济学(42251)
- 研究所(42001)
- 农业(40306)
- 北京(40045)
- 州(39467)
- 财经大学(38847)
- 经济学院(38267)
- 商学(37797)
- 商学院(37458)
- 基金
- 项目(220203)
- 科学(177104)
- 研究(163734)
- 基金(163098)
- 家(140635)
- 国家(139393)
- 科学基金(123514)
- 社会(107565)
- 社会科(102314)
- 社会科学(102291)
- 省(87049)
- 基金项目(85907)
- 自然(78631)
- 自然科(76986)
- 自然科学(76963)
- 自然科学基金(75693)
- 教育(73889)
- 划(71245)
- 编号(65794)
- 资助(64711)
- 创(51908)
- 成果(51773)
- 重点(48786)
- 部(48298)
- 创新(47687)
- 发(47659)
- 国家社会(45672)
- 业(44976)
- 课题(43394)
- 制(43091)
- 期刊
- 济(148502)
- 经济(148502)
- 研究(91795)
- 中国(64031)
- 管理(56230)
- 财(55396)
- 农(47154)
- 学报(44501)
- 科学(43129)
- 融(41830)
- 金融(41830)
- 大学(35160)
- 学学(33157)
- 农业(31879)
- 技术(31219)
- 教育(28879)
- 业经(26451)
- 财经(26309)
- 经济研究(23853)
- 经(22788)
- 业(19868)
- 问题(18535)
- 技术经济(18280)
- 图书(17336)
- 财会(16770)
- 理论(15934)
- 现代(15915)
- 科技(15655)
- 商业(15308)
- 会计(14866)
共检索到4883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周振江 郑雨晴 李剑培
数字化时代下数字金融如何助力企业创新是值得研究的现实问题。基于2011-2018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与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提供的数字金融发展指数,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作用机制及其异质性。结果表明:第一,数字金融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数字金融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大于创新产出,数字金融广度指数与深度指数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相比数字化指数更为显著。第二,数字金融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与信息约束进而促进了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大于创新产出,而信息约束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大于创新投入。第三,异质性分析方面,数字金融对民营企业创新投入的正向作用大于对国有企业,对创新产出的作用则相反;数字金融更能增加小企业的创新投入,不过其对大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则更大;数字金融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在中部地区企业中最大,东部地区次之,而西部地区最弱。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万佳彧 周勤 肖义
本文将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2011—2018年市级数据与中国上市企业数据进行匹配,实证检验了融资约束在数字金融与企业创新活动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会显著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而融资约束放松会对企业创新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考察创新激励效应的传导路径,发现数字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支持服务程度三个维度均会对企业创新产生积极影响。分组检验发现,数字金融的创新激励效应对于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而言更强。本文丰富了数字金融影响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并为金融市场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关键词:
数字金融 融资约束 创新激励 中介效应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晓龙 冉光和 郑威
本文利用1999—200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在测算金融要素扭曲指数和外部融资依赖程度的基础上,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和GMM方法,从融资约束的角度考察了金融要素扭曲对高技术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要素扭曲显著抑制了中国高技术企业创新投资的增长,且这种创新抑制效应在金融要素扭曲程度越高的地区越明显;地区经济的外部融资依赖越高,金融要素扭曲对高技术企业创新投资的抑制效果越显著,说明金融要素扭曲通过加剧融资约束抑制了高技术企业创新投资的增长。因此,进一步推动金融要素市场发展,对于缓解高技术企业创新活动融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白福萍 董凯云 刘东慧
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全面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生存和长期发展的必然选择。为厘清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经营发展的具体影响,文章基于2012—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技术创新;(2)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减少两类代理问题,进而驱动企业提升技术创新水平;(3)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积极作用在行业竞争程度较高、审计质量较低、股权制衡度较低以及独立董事占比较低的企业中更加明显。结论丰富了数字化转型的经济后果研究,同时为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借鉴。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技术创新 融资约束 代理问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项东 田婷婷 李楠
基于2011—2020年新三板注册中小微企业的专利数与全国地市级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匹配数据,以2016年9月杭州G20峰会通过《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分析数字普惠金融作用于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效果及路径。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尤其对低端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数字普惠金融缓解融资约束是促进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路径,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是缓解融资约束的主要路径。另外,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政策环境好的地区和内部治理质量差的企业表现得更为明显。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郭联邦 王勇
企业创新活动需要资金的支持,而资金获得性与企业创新面临的融资约束密切相关。为此在离散时间框架下引入熊彼特增长理论,从理论层面分析金融发展促进企业创新的内在机制,基于。2009-2017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对理论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金融发展会缓解企业创新面临的融资约束,进而促进企业生产率提高。从产权结构差异看,金融支持在缓解国有上市企业和非国有上市企业融资约束进而促进创新的过程中作用都较为显著,国有上市企业显著性稍强。从地区差异看,东部地区提升作用最为显著,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
关键词:
企业创新 金融发展 融资约束 协同创新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程新生 刘振华
金融开放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否改善融资环境、驱动企业创新发展是当前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使用2007—2020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从跨境资本流动视角检验了金融开放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金融开放提升了企业创新投资水平,经过工具变量法、PSM法、Heckman两步法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金融开放通过缓解整体融资约束、降低债权和股权融资成本、增加股权融资规模等路径驱动企业增加创新投资。调节效应分析表明,上述关系在非国有产权、资产规模小、区域金融欠发达以及不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中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和信息化水平强化了金融开放对企业创新投资的促进效应,并且金融开放有利于提升企业创新投资的市场绩效和经营绩效。本研究有助于理解金融开放、融资环境改善与企业创新投资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结论对金融开放的政策调整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金融开放 创新投资 融资约束 金融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黄婷婷 高波
企业创新活动需要资金的支持,而资金获得性与企业创新面临的融资约束密切相关。为此在离散时间框架下引入熊彼特增长理论,从理论层面分析金融发展促进企业创新的内在机制,基于。2009-2017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对理论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金融发展会缓解企业创新面临的融资约束,进而促进企业生产率提高。从产权结构差异看,金融支持在缓解国有上市企业和非国有上市企业融资约束进而促进创新的过程中作用都较为显著,国有上市企业显著性稍强。从地区差异看,东部地区提升作用最为显著,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段华友 杨兴柳 董峰
技术创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首要力量,企业作为中国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在技术创新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关键性角色,数字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为中国企业实现向数字化转变,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文章以2013—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以及其路径机制,研究表明:(1)数字化转型可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即数字化转型程度越高,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强度就越大,技术创新产出水平也就越高;(2)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缓解融资约束,进而提升企业创新水平;(3)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以及大规模企业中尤为突出。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融资约束 企业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芳 何剑
文章以2011—2020年中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研究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改善信息不对称问题两种机制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公司治理水平在数字金融发展与企业财务风险之间发挥着正向调节效应;基于异质性分析,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抑制作用在小规模、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文章从推进数字金融的拓展与应用、完善企业自身风险管理体系以及优化数字金融监管三方面提出了政策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芳 何剑
文章以2011—2020年中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研究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改善信息不对称问题两种机制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公司治理水平在数字金融发展与企业财务风险之间发挥着正向调节效应;基于异质性分析,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抑制作用在小规模、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文章从推进数字金融的拓展与应用、完善企业自身风险管理体系以及优化数字金融监管三方面提出了政策启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莉 杨宏睿
数字金融作为依托互联网技术与国家政策支持发展起来的新兴金融业态,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新三板(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企业财务信息和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的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方法,从融资约束的角度出发,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有效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且对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效果更为显著。因此,在我国强调中小企业走好“专精特新”之路背景下,应因地制宜积极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缓解融资约束,不断激励中小企业科技创新。
关键词:
数字金融 融资约束 科技创新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胡恒强 范从来 杜晴
本文利用2006-2016年中国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深入探讨了融资结构、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内源融资和股权融资对企业创新投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债务融资对企业创新投入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2)与低融资约束企业(成熟、大规模、高股利)相比,高融资约束企业(年轻、小规模、低股利)的内源融资和股权融资对企业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更大,而债务融资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抑制作用也更大。可见,作为外源融资的股权融资,因其资金性质与内源融资一致,能够真正起到缓解企业创新投入融资约束的作用。因此,本文认为,股权融资应成为驱动企业创新的主要外部资金来源。
关键词:
内源融资 股权融资 债务融资 创新投入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伏玉林 李弗贝
汇率是开放经济中企业资源再配置的重要驱动力,汇率变动引发的不确定性会对企业研发投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匹配的数据集,在计算行业实际有效汇率基础上,实证研究人民币汇率、融资约束对制造业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人民币升值刺激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出口企业应对汇率冲击优于非出口企业,更倾向于提高研发创新投资应对本币升值;人民币升值对融资约束较低的企业研发投资激励作用更大。相比于非高技术行业,汇率上升对高技术行业企业的创新投入促进作用更大。
关键词:
实际有效汇率 研发投入 融资约束 出口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左月华 刘蒙 刘晓军
我国资本市场不同板块间转板制度的缺失不利于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本文以新三板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倍差法结合的方法进行实证检验,考察新三板高新技术企业的成功转板能否促进创新及其背后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新三板高新技术企业转板进入场内市场可显著促进企业创新。机制检验表明,转板会通过放松企业融资约束的方式来促进企业创新,具体包括企业的股票流动性、"上市信用"认可和营运资金稳定性三个渠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