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39)
2023(13908)
2022(10926)
2021(9591)
2020(7756)
2019(17201)
2018(16581)
2017(32125)
2016(16830)
2015(18471)
2014(18317)
2013(18385)
2012(17040)
2011(15260)
2010(15945)
2009(15456)
2008(14843)
2007(13614)
2006(12465)
2005(11915)
作者
(48329)
(40046)
(39942)
(37525)
(25527)
(19124)
(18136)
(15392)
(15316)
(14432)
(13624)
(13346)
(13043)
(12568)
(12450)
(12296)
(11817)
(11694)
(11457)
(11251)
(9896)
(9802)
(9694)
(9194)
(8978)
(8974)
(8970)
(8964)
(7918)
(7889)
学科
(89396)
经济(89309)
(81870)
(75231)
企业(75231)
管理(64713)
业经(33458)
方法(31322)
中国(28208)
(27599)
(27252)
金融(27252)
(26259)
(24870)
银行(24860)
(24214)
数学(23262)
数学方法(23144)
地方(22809)
(21412)
财务(21388)
财务管理(21372)
企业财务(20362)
(19867)
农业(19849)
技术(18408)
(15137)
理论(14808)
(14710)
(14597)
机构
学院(250066)
大学(241801)
(114282)
经济(112237)
管理(101037)
理学(85069)
理学院(84287)
管理学(83438)
管理学院(82960)
研究(80944)
中国(71230)
(55370)
(50573)
科学(43292)
财经(42884)
(39703)
(39553)
(38759)
中心(38632)
(38360)
研究所(34864)
经济学(34836)
(32483)
北京(32263)
经济学院(31454)
财经大学(31454)
业大(31148)
商学(30022)
商学院(29750)
农业(29475)
基金
项目(153100)
科学(123586)
研究(118107)
基金(111765)
(94188)
国家(93217)
科学基金(83045)
社会(78678)
社会科(75028)
社会科学(75013)
(61987)
基金项目(58400)
教育(51879)
自然(49884)
(49256)
自然科(48824)
自然科学(48816)
自然科学基金(48046)
编号(47946)
资助(44703)
(38769)
成果(37691)
(35919)
(35684)
重点(33879)
(33359)
国家社会(32914)
课题(32677)
创新(32610)
发展(32488)
期刊
(137138)
经济(137138)
研究(79083)
中国(53170)
(46520)
管理(44474)
(40680)
金融(40680)
(37224)
科学(30142)
学报(28320)
农业(24990)
业经(24808)
技术(24602)
大学(23128)
财经(22264)
教育(22080)
学学(21983)
经济研究(21512)
(19302)
问题(17305)
技术经济(15881)
(15251)
(14075)
国际(13487)
现代(13453)
商业(13307)
世界(13297)
财会(13181)
经济管理(12529)
共检索到4032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娟  朱卫未  
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的投资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本项研究借助沪深两市A股企业数据,并结合北京大学数字金融指数(2011—2017年),研究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的发展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非效率投资水平,且对小规模企业和高科技企业抑制作用更显著。从机制上来看,数字金融发展能够驱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力度,并实现有效的去杠杆,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稳定水平,由此降低了自身的非效率投资行为。通过对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的降维分解,发现数字金融的功效主要体现在降低企业的投资不足而非投资过度上。上述结论对于小规模企业和高科技企业而言依旧稳健成立。本项研究的结论和政策建议有助于优化数字金融发展导向,以更好地为企业投资行为提供支撑。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邢会  夏志林  马佳  
本文选择2011—2019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金融机构持股实体企业的产融结合模式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机构持股不仅能够显著缓解实体企业投资不足,也能够抑制实体企业投资过度;调节效应检验表明,随着企业面临融资约束的增强,金融机构持股缓解企业投资不足的作用越强,当企业承担代理成本增大时,金融机构持股抑制企业投资过度的作用越强。本文厘清了金融机构持股实体企业的产融结合模式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机理,丰富了产融结合的研究内容。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影影  上官绪智  
企业财务的健康运行离不开金融系统的支持。本文利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数据,实证检验了地区数字金融发展水平与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能显著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机制检验发现,数字金融具有资源效应和治理效应,能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减少非效率投资从而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金融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降低效应在中小企业及管理者非过度自信的企业更显著。本文丰富了数字金融微观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并为金融市场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斌彬  何德旭  张晓燕  
金融科技已然成为当前金融的新兴业态,对经济主体行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以金融科技为切入点,分析金融科技的发展能否驱动企业进行去杠杆。研究发现,金融科技的发展能够显著地抑制企业的杠杆率水平,这种抑制作用能够维持较长的一个时间。金融科技对于那些高杠杆企业而言,有着更好的去杠杆效果。进一步地,金融科技能够通过降低融资约束和财务费用,提升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稳定程度的渠道机制来实现杠杆率水平的降低,由此打开了"金融科技—企业杠杆率"之间的机制黑箱。最后,发现当前针对金融科技的监管政策可能存在一定的优化改进空间,过强的监管不利于金融科技去杠杆效应的释放,这需要进一步精细化的政策设计。本项研究的核心结论通过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研究的结论和政策建议有助于帮助金融监管部门合理引导金融科技发展,建构适宜的金融监管制度。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放  
作为经济发展的根基,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离不开持续的技术进步和资本投入。以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企业2005~2016年的数据作为样本,通过构建面板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系数、企业广义金融资产配置和狭义金融资产配置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金融资产配置对企业提升新增投资预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比较不同行业类别样本企业的实证结果发现,金融发展仅对制造业企业存在显著性影响,金融资产配置仅对采矿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综合类企业存在显著性影响。由此拓展了金融发展、金融资产配置与企业投资效率关系的研究视野,对于促进我国企业适应金融发展形势、合理配置金融资产、审慎进行投资决策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任萍  宁晨昊  赵英会  
本文选取2010—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共同机构投资者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共同机构投资者能够抑制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包括投资不足与投资过度;共同机构投资者主要通过缓解代理问题、修正管理者认知偏差,从而抑制企业非效率投资。而且,管理者能力越弱、企业所处地区的市场化水平越高,共同机构投资者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越明显。上述结论为企业提高投资效率提供了有益启示,同时对于促进我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与经济转型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马伟  王晓亮  吴金柯  
提高平台企业投资效率和推动平台企业经营市场化转型,是化解平台企业债务风险的主要途径。文章以2013—2020年发行城投债的公司为研究对象,考虑省份、城市、企业的数据层次结构,兼顾金融发展缓解融资约束和提高治理水平两方面作用,采用多层线性回归模型分析金融发展对平台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可以缓解平台企业投资不足,抑制平台企业投资过度,从而提高投资效率。该研究有助于引导金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障风险可控,对平稳推进平台企业顺利转型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柴渊哲  孙玮  蒋超楠  
文章以深沪A股上市公司2010—2019年的年度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金融关联、负债融资能力与企业非效率投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负债融资能力能够有效抑制企业的过度投资,但会促进企业的投资不足;金融关联能够有效抑制企业的过度投资同时改善企业的投资不足;金融关联能够有效增强负债融资能力对企业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金融关联能够有效改善负债融资能力对企业投资不足的促进作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澎涵  范瑞  
采用中国2011—2018年地市级数字金融指数与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匹配,实证分析了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杠杆率的影响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的发展能够有效缓解金融错配,进而降低企业杠杆率。数字金融发展不仅有降低企业杠杆的作用,还会促进结构性去杠杆。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金融的发展更有助于降低国有企业、所属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大型企业、盈利能力较差企业的杠杆率。依据研究结论提出完善数字金融的监督机制与功能、加快部署金融科技发展战略、促进信息资源整合等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庆君  李萌  
本文实证检验金融错配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以及资本结构在金融错配与企业非效率投资间所起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金融错配引致企业非效率投资、投资过度及投资不足显著增加,金融错配引致民营企业投资不足严重,大规模企业投资过度程度加深,加大了制造业企业的投资不足,房地产企业对制造业企业产生挤出效应;资本结构在金融错配与企业非效率投资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金融错配通过扭曲资本结构的市场治理属性,引致微观企业非效率投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章琳一  
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从融资约束和信息角度研究了现金流不确定性、金融发展对公司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现金流不确定性会导致公司的投资项目资金来源不稳定,形成融资约束,进而导致公司投资不足,也会加大高管对未来情况进行预测的难度,从而使投资不足;现金流也会从这两个角度抑制公司过度投资;金融发展则能够提供更多的资金,降低融资约束,缓解投资不足;同时,金融发展能够发挥调节作用,缓解现金流不确定性导致的投资不足,也能够加强现金流不确定性在抑制过度投资中的作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剑培  刘振鹏  顾乃华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一环,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而稳定且充足的外源性融资是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基于中国2009—2020年A股上市制造企业数据并将传统金融和数字金融纳入企业数字化转型外部动因分析框架的实证研究表明,传统金融可得性的提升有效地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融资约束、融资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程度的降低是传统金融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数字金融的发展同样能够助推企业数字化转型,且与传统金融是互补关系。在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传统金融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作用更为重要,发挥了雪中送炭的作用;而在金融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数字金融的作用则更为明显,发挥着锦上添花的效果。传统金融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低金融错配、高生产效率和高创新水平的优质企业中,而数字金融的促进作用则更具普惠性。因此,要在筑牢传统金融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数字金融的互补作用,从而协同服务实体企业数字化转型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艳  
如何利用新兴数字技术提升新零售企业投资效率是一项值得关注的议题。本文以新零售企业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数字技术提升新零售企业投资效率的基础上,基于2014-2021年我国A股新零售上市公司财务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对我国融资约束、新零售企业数字技术发展水平和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以及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新零售企业数字技术发展有助于提高投资效率;融资约束在新零售企业数字技术发展提高投资效率中存在中介作用。据此,建议积极构建数字技术的政策保障体系,着力培养技术人才;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数字技术快速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翟淑萍  顾群  
本文在构建金融发展指数及其结构指数(金融中介发展指数和股票市场发展指数)的基础上,开展金融发展对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约束缓解效应和研发投资效率影响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普遍存在融资约束,金融发展能够缓解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约束,进而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资效率的提高;但金融中介发展的作用显著高于股票市场发展,且金融发展对国有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约束缓解作用和研发投资效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基于以上结论本文认为,改善我国金融约束政策环境和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有利于改善企业融资环境,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季刚  成群蕊  
文章选取2011—2020年中国A股非金融企业的样本,构建固定效应模型来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整体上提升了企业的投资效率,表现为对企业投资过度的抑制效应和对企业投资不足的缓解效应;考虑到企业自身属性的差异,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国有、民营和高成长性企业的投资效率均有显著影响;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均会对企业投资效率产生积极影响;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改善融资环境,进而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来抑制投资过度,通过降低企业融资约束来缓解投资不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