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85)
2023(12701)
2022(9913)
2021(8712)
2020(6858)
2019(15562)
2018(14746)
2017(28361)
2016(15005)
2015(16859)
2014(16533)
2013(16684)
2012(16115)
2011(14773)
2010(15269)
2009(14347)
2008(13308)
2007(11872)
2006(10653)
2005(10025)
作者
(43451)
(35968)
(35957)
(33849)
(23254)
(17423)
(16313)
(14041)
(13800)
(13030)
(12375)
(12196)
(11587)
(11434)
(11341)
(11328)
(10528)
(10494)
(10488)
(10175)
(9230)
(8885)
(8748)
(8383)
(8198)
(8137)
(7997)
(7920)
(7334)
(7045)
学科
(79466)
经济(79398)
(44647)
管理(41375)
(33633)
企业(33633)
方法(29535)
中国(29154)
(27384)
金融(27380)
数学(26878)
数学方法(26737)
地方(25261)
(24933)
银行(24923)
(24242)
(21432)
业经(20230)
(18710)
(16023)
农业(15671)
(13920)
贸易(13902)
(13291)
地方经济(13190)
产业(12944)
(12161)
(11688)
财务(11664)
财务管理(11642)
机构
学院(218606)
大学(216899)
(99408)
经济(97508)
管理(81534)
研究(77987)
理学(69117)
理学院(68306)
管理学(67421)
管理学院(66986)
中国(66292)
(47365)
(45847)
科学(42950)
(38479)
中心(37425)
财经(36955)
研究所(34307)
(34274)
(33572)
(33502)
经济学(32605)
北京(29706)
经济学院(29654)
(29430)
师范(29166)
(28301)
(28115)
业大(27819)
财经大学(27584)
基金
项目(141621)
科学(112646)
研究(108584)
基金(102681)
(87652)
国家(86866)
科学基金(75169)
社会(71986)
社会科(68574)
社会科学(68561)
(55217)
基金项目(53104)
教育(48862)
(45712)
自然(43935)
编号(43881)
自然科(42923)
自然科学(42917)
自然科学基金(42180)
资助(42046)
(36904)
成果(36605)
重点(31956)
(31667)
课题(30894)
国家社会(30828)
发展(30739)
(30240)
(30025)
创新(28054)
期刊
(112412)
经济(112412)
研究(72594)
中国(48728)
(39878)
金融(39878)
(34979)
(32604)
管理(30508)
学报(29565)
科学(27884)
教育(25108)
大学(23458)
学学(21924)
农业(21549)
财经(19183)
经济研究(18955)
业经(18851)
技术(18234)
(16523)
问题(14740)
(12493)
国际(11476)
(11426)
世界(11203)
技术经济(10823)
商业(10815)
图书(10652)
理论(10478)
统计(9936)
共检索到3515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翟华云   李岱玲   李青原  
在数字经济的大背景下,利用数字金融打破“资源诅咒”效应,提升西部民族地区“两山”转化水平,将“生态高地”转变为“经济高地”,对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至关重要。本文利用2011—2020年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省际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金融发展对“两山”转化水平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基准回归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显著提升了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两山”转化水平。从分项指标来看,数字金融发展对“金山银山”的提升作用显著大于其对“绿水青山”的影响。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市场一体化程度更深、人力资本水平更高和资源禀赋更好的地区,数字金融发展对“两山”转化水平的提升作用更明显。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可以通过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两山”转化水平。本文的研究为进一步提升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两山”转化水平,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决策参考。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毛晓蒙   王仁曾  
本文基于2011-2020年中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从理论和实证层面检验了数字金融对绿色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绿色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其中数字金融使用深度和覆盖广度对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大;相较于北方城市和中小城市,数字金融对南方城市和大城市绿色发展的赋能效应较强;人力资本在数字金融影响绿色发展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而市场化水平与固定资产投资额的调节效应不明显;机制检验得出,数字金融可以通过提高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和社会环境认知能力,促进城市绿色发展。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刚  司光月  
政府对金融市场的过多干预弱化了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作用。理论上,司法独立性的提升有助于制衡行政权力的过度扩张,提高政府保护契约自由和财产权利承诺的可信度,进而促进金融发展。本文以2008年法官异地交流作为刻画地方司法独立提升的一次自然实验,研究发现地方司法部门独立性的提升显著地促进了金融发展。同时,司法独立也影响了银行贷款的期限结构,显著地促进了长期信贷市场的发展。这给实现市场化改革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刚  司光月  
政府对金融市场的过多干预弱化了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作用。理论上,司法独立性的提升有助于制衡行政权力的过度扩张,提高政府保护契约自由和财产权利承诺的可信度,进而促进金融发展。本文以2008年法官异地交流作为刻画地方司法独立提升的一次自然实验,研究发现地方司法部门独立性的提升显著地促进了金融发展。同时,司法独立也影响了银行贷款的期限结构,显著地促进了长期信贷市场的发展。这给实现市场化改革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清政  张华泉  
自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也得到大幅提高。本文在金融发展对消费相关作用机理基础上,利用2002—2013年的面板数据尝试从金融发展的维度探讨对西部民族地区城乡居民消费的实证影响。结果表明:收入水平对城乡居民消费有正向作用,而城乡金融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则呈现出正、负不同相关关系且地域差异明显。基于此,本文建议通过发展消费信贷、建立农村保险市场等措施促进这一特殊区域整体消费水平层级的提升。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马子红  李俊伟  
本文对1998-2012年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金融发展的协同性进行VAR模型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金融发展相互制约,产业结构调整的失衡造成了金融的错位发展,进而导致产业结构调整缺乏有效的金融支持。针对这一状况,西部地区必须加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化,促进金融支持有效化,从而加快实现产业带动金融、金融支持产业的协同发展。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唐文进  李爽  陶云清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积极意义。在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83个地级以上城市2011—2015年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槛模型等回归方法,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及其各维度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瓶颈,具有门槛效应;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长期且显著的促进作用,数字普惠金融的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不同区域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效应具有异质性,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正效应从东部到中西部逐级增强。因而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应加大建设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的力度,尤其要重视增加落后地区的普惠金融服务供给和提升其数字化程度,同时,也要防止数字普惠金融的过度发展为产业结构升级带来负的外部效应。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周升师  
本文基于权衡理论,探讨数字金融发展与企业现金持有间的关系,并再次剖析数字金融的“校正错配”功能。在此基础上,选取2012—2019年中国非金融类上市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显著加速企业现金持有调整速度,并降低了企业现金持有水平,这与其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的协同发展紧密相关。高科技企业、非国有企业以及中西部地区企业的现金持有行为,对数字金融发展表现出更强的敏感性,再度证实了数字金融对于缓解传统金融“领域错配”“属性错配”与“区域错配”所具备的积极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有效缓释企业因融资约束及代理成本而增持现金的行为。研究结论对于引导数字金融发展方向,指导企业现金持有动态调整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郑万腾  赵红岩  
数字金融作为数字化技术和金融产品相互融合的一种新型金融业态,对区域技术创新收敛演化具有深刻的影响。基于2011—2018年中国284个城市的经验证据,系统考察了数字金融对区域技术创新收敛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并采用面板门槛模型重点分析了数字金融驱动区域技术创新收敛的非线性特征。结果显示:中国全国及东中西部三大地区技术创新表现出α收敛的基本事实,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显著驱动区域技术创新β收敛,且这种驱动效应存在区域异质特征,其驱动功效主要体现在强监管城市、西部城市和三线城市;数字金融发展能够通过缓解资本要素扭曲、提升劳动力技能和刺激市场需求间接驱动区域技术创新收敛发展;在产业升级和政府支持门槛的约束下,数字金融发展驱动区域技术创新收敛的功效存在边际递减趋势,而在人力资本和金融规模门槛的约束下,数字金融发展的驱动功效呈现边际递增态势。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易莹莹  曹家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从数字经济视角探寻农民工就业质量提升尤为必要。本文基于CMDS微观数据和城市层面的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实证考察了数字经济对新老两代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提升了两代农民工的就业质量,且对新一代农民工的影响更大,该结论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对高物质资本、高人力资本农民工群体就业质量的促进效应更强;在相同资源禀赋下,数字经济为新一代农民工带来的就业效应更大。机制分析显示,数字经济能够促进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进而提高农民工群体的就业质量。本文的研究不仅证实了数字经济对新老两代农民工就业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而且为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提高农民工人力资本水平和物质资本水平,从而促进农民工就业质量提升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朱勤   周祥祥  
数字贸易发展为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带来重要机遇和动力。文章测度了2013~2017年中国257个地级市数字贸易发展水平,以出口技术复杂度衡量全球价值链地位,研究了数字贸易对于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城市数字贸易发展显著促进了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门槛效应检验显示,该影响呈现边际递减的非线性特征。经过跨境电商试点政策多期DID检验及Bartik工具变量等检验,研究结果依然稳健。机制研究表明,城市数字贸易发展促进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的两条路径分别是技术创新和成本节约;相对于成本节约效应,技术创新效应需要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异质性检验表明,城市地理区位、所属城市群、城市层级的差异都会影响研究结果;对中国西部地区、稳定型城市群及四五线城市而言,数字贸易发展对于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的影响明显,说明数字贸易发展具有重要的普惠效应。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董春风  何骏  
基于2003-2018年中国270个城市面板数据,以长三角城市群扩容事件为切入点,采用PSM-DID和中介效应等方法系统考察了长三角城市群扩容机制下区域一体化发展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显著提升了整体城市、原位城市和新进城市的创新能力,且对原位城市创新能力提升更明显。异质性方面,区域一体化发展对中小规模城市和大型及以上规模城市间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并无显著差异;对资源型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较非资源型城市更显著;对非G60科创走廊城市创新能力提升作用较G60科创走廊城市更显著。作用机制方面,区域一体化发展能够通过强化政府协同创新战略引导和优化市场创新要素配置间接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对财政科技投入密度的提升效应和对创新人员流动的促进效应是主要动因,其次是对企业的集聚创新效应,对固定资产投资密度提升的"偏好性"推进呈现出负效应。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于志慧  何昌磊  
在畅通国内大循环背景下,流通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对农民收入与消费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采用2010—2020年28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系统考察流通业发展对农民收入消费双提升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流通业发展可促进农民收入消费双提升,在利用地形起伏度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内生性检验后结果依然稳健;流通业发展可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加非农就业人数来促进农民收入消费双提升;流通业发展对农民收入消费双提升具有“本地-邻地”的空间溢出效应;在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以及低收入水平群体中,流通业发展对农民收入消费双提升的促进作用更强。因此,为充分发挥流通业对农民收入消费双提升的驱动效应,应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应提高流通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与吸纳非农就业的能力;应增强流通业发展对邻近城市农民收入消费双提升的辐射带动作用,并注重城市间流通业发展的协同与统筹;应在不同地区、不同收入水平群体中实施差异化的流通业发展战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宋晓玲  侯金辰  
本文选取25个发达国家和40个发展中国家的面板数据,运用变异系数法和加权几何平均法,构建普惠金融指数,实证分析互联网使用状况对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互联网使用显著提升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普惠金融指数。经济发展水平、金融意识和信贷价格也对普惠金融发展影响显著。我国应当构建中国特色普惠金融指标体系,依托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并完善经济、法制等外部环境,促进普惠金融长效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宋晓玲  侯金辰  
本文选取25个发达国家和40个发展中国家的面板数据,运用变异系数法和加权几何平均法,构建普惠金融指数,实证分析互联网使用状况对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互联网使用显著提升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普惠金融指数。经济发展水平、金融意识和信贷价格也对普惠金融发展影响显著。我国应当构建中国特色普惠金融指标体系,依托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并完善经济、法制等外部环境,促进普惠金融长效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