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81)
- 2023(19679)
- 2022(16288)
- 2021(14925)
- 2020(12444)
- 2019(27998)
- 2018(27493)
- 2017(52410)
- 2016(28430)
- 2015(31609)
- 2014(31252)
- 2013(31136)
- 2012(29010)
- 2011(26281)
- 2010(26380)
- 2009(24340)
- 2008(23119)
- 2007(20486)
- 2006(18182)
- 2005(16314)
- 学科
- 济(118584)
- 经济(118465)
- 管理(80148)
- 业(78894)
- 企(62986)
- 企业(62986)
- 方法(50008)
- 数学(43630)
- 数学方法(43219)
- 中国(37594)
- 农(33829)
- 地方(30286)
- 财(29988)
- 融(29338)
- 金融(29337)
- 业经(28762)
- 银(28403)
- 银行(28333)
- 行(27314)
- 学(24484)
- 制(23921)
- 农业(23244)
- 贸(22273)
- 贸易(22250)
- 易(21516)
- 务(19095)
- 财务(19022)
- 财务管理(18987)
- 技术(18534)
- 环境(18513)
- 机构
- 大学(401635)
- 学院(400097)
- 济(161625)
- 经济(158151)
- 管理(155498)
- 研究(140621)
- 理学(134002)
- 理学院(132463)
- 管理学(130178)
- 管理学院(129472)
- 中国(110764)
- 科学(87910)
- 京(87062)
- 农(74752)
- 财(74181)
- 所(71271)
- 中心(65776)
- 研究所(65083)
- 业大(63969)
- 江(59652)
- 财经(59090)
- 农业(58653)
- 北京(55371)
- 经(53917)
- 范(52489)
- 师范(51852)
- 院(50910)
- 州(48976)
- 经济学(48704)
- 财经大学(44149)
- 基金
- 项目(275784)
- 科学(215499)
- 基金(199272)
- 研究(197626)
- 家(176021)
- 国家(174516)
- 科学基金(148594)
- 社会(124835)
- 社会科(118476)
- 社会科学(118446)
- 省(107626)
- 基金项目(105835)
- 自然(97410)
- 自然科(95138)
- 自然科学(95114)
- 自然科学基金(93412)
- 划(91230)
- 教育(89459)
- 资助(81656)
- 编号(79759)
- 成果(63859)
- 重点(62082)
- 发(61829)
- 部(59986)
- 创(57330)
- 课题(55064)
- 创新(53547)
- 科研(52926)
- 国家社会(51627)
- 教育部(50874)
- 期刊
- 济(177294)
- 经济(177294)
- 研究(118536)
- 中国(82502)
- 学报(69394)
- 农(68048)
- 科学(61233)
- 管理(56394)
- 财(54621)
- 大学(51873)
- 融(49537)
- 金融(49537)
- 学学(49003)
- 农业(46330)
- 教育(42689)
- 技术(32985)
- 业经(30079)
- 财经(28774)
- 经济研究(28366)
- 经(24570)
- 业(24071)
- 问题(23396)
- 图书(21394)
- 科技(20054)
- 理论(19734)
- 版(19128)
- 技术经济(18856)
- 商业(18123)
- 实践(17981)
- 践(17981)
共检索到6043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荣强 施龙中 陈轩
在“双循环”背景下,数字金融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多重机遇叠加,为提升粮食安全提供了历史性机遇。选取2012—2020年地级市层面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以及门限模型研究数字金融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金融发展对粮食安全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中介效应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可以通过提升创新水平和扩大信贷规模促进粮食安全提升;进一步分析可知创新水平与信贷规模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存在基于数字金融发展的门限效应。因此,当前应促进数字金融发展,并使其努力跨越门限值,以期通过拓展数字金融发展溢出空间多维度来提升粮食安全。
关键词:
数字金融 粮食安全 创新水平 信贷规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荣强 施龙中 陈轩
在“双循环”背景下,数字金融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多重机遇叠加,为提升粮食安全提供了历史性机遇。选取2012—2020年地级市层面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以及门限模型研究数字金融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金融发展对粮食安全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中介效应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可以通过提升创新水平和扩大信贷规模促进粮食安全提升;进一步分析可知创新水平与信贷规模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存在基于数字金融发展的门限效应。因此,当前应促进数字金融发展,并使其努力跨越门限值,以期通过拓展数字金融发展溢出空间多维度来提升粮食安全。
关键词:
数字金融 粮食安全 创新水平 信贷规模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沫 邢炜
文章先是通过理论分析发现金融波动通过影响企业投资项目成功概率的途径来影响投资率的高低。进而基于2001-2015年中国286个地级市数据对金融波动性和投资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第一,金融波动性与投资率之间负相关。第二,金融波动对投资率的影响呈非线性:随着金融波动剧烈程度的增加,金融波动对投资率的抑制效应逐渐减弱。第三,无论是在东部地区还是在非东部地区,金融波动对投资率的抑制效应都很显著。但是金融波动对投资率的非线性影响在东部地区显著,在非东部地区则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东部地区和非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所致。
关键词:
金融波动 投资率 金融约束 不确定性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游霭琼 王明珂
文章使用2005—2019年中国26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从五大发展理念出发,相对全面地构建综合指标测算经济发展质量,借助实证模型分析了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及其区域和子系统的异质性,并从科技创新投入的调节门槛效应视角探究了影响的异质性。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但存在区域和五个子系统之间的异质性,环境规制的正向作用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显著,在创新、协调和开放子系统显著;科技创新投入具有调节和门槛作用,科技创新投入会负向调节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并通过各个子系统使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呈正向作用显著、负向作用不显著的“倒U型”关系,该效应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区域异质性。为此,建议加快补足环境规制价格手段的缺位,在实施环境规制时,综合考虑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鼓励加大和优化科技创新投入,提高基础研究和基础应用研究的投入比重,进一步完善创新制度和市场环境,出台激励性财税金融政策,激发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环境规制和科技创新对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联动效应,推行区域协同治理环境和协调创新,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环境污染防治的同时,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经济发展质量 科技创新投入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政 王一钦
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是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研究如何构建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对于评估各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状况、加快我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及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全国地级市2008~2019年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特定方法计算各地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综合指数,并根据计算指数,描述了我国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趋势和空间特征。结果显示,我国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水平整体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研究在将现代产业体系评价指数分解为多个一级指标评价指数后,发现分项指标增长速度存在显著差异。异质性分析结果则发现,不同地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水平有所不同,而且城市之间产业体系发展差距会随时间推移而逐渐缩小。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晓艳 臧志谊
在推进乡村振兴建设过程中,数字经济深刻改变着居民消费方式、消费行为和消费内容,已成为推动农村消费增长、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的重要动力。本文基于20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检验数字经济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有所缩减,表明数字经济在平衡城乡消费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数字经济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和空间依赖性。这种效应在中、西部地区更为突出,并伴随着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和扩散效应;相较于城镇居民,数字经济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促进效应更强,对农村消费扩容的赋能效应更明显。因此,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利用数字技术红利,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海洋 林令涛 黄顺武
由于中国地方政府对经济的强大影响力,政府官员变更可能会影响当地部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其中的影响机制有:政策不连续性、官员贪腐行为以及政企关系重新调整等。为此,本文收集了中国1999—2009年2000多任地级市市长和市委书记的数据,并与辖区内的企业匹配来识别地方官员对企业生存的影响。运用Kaplan-Meier乘积限估计方法绘制的生存函数和风险函数图显示,官员变更时企业的生存时间更短、倒闭风险更高。在此基础上运用生存分析模型进行更为精确的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官员变更会显著增加企业的倒闭风险,并且这一风险存
关键词:
地方官员 企业 生存分析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海洋 林令涛 黄顺武
由于中国地方政府对经济的强大影响力,政府官员变更可能会影响当地部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其中的影响机制有:政策不连续性、官员贪腐行为以及政企关系重新调整等。为此,本文收集了中国1999—2009年2000多任地级市市长和市委书记的数据,并与辖区内的企业匹配来识别地方官员对企业生存的影响。运用Kaplan-Meier乘积限估计方法绘制的生存函数和风险函数图显示,官员变更时企业的生存时间更短、倒闭风险更高。在此基础上运用生存分析模型进行更为精确的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官员变更会显著增加企业的倒闭风险,并且这一风险存在多期滞后效应;但官员变更引致的退出风险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有所不同,其中,对国有企业、尤其是非中央国有企业的风险增加尤为明显;任期的稳定有助于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并且任期对官员变更导致的风险有调节作用。本文还特别关注了官员自身特征对变更引致风险的影响,发现本地晋升的官员、在出生地任职的官员、学历水平较高的官员引致的企业倒闭风险较低。本研究为如何降低官员变更引发的企业经营风险提供了具有可行性的决策依据,同时为科学制定官员选拔和任用制度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地方官员 企业 生存分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欣 李福平
本文利用2011~2018年我国20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以开通高铁作为"准自然试验",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高铁开通对数字普惠金融及其异质性影响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高铁开通对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经过对自选问题进行缓解处理后仍然成立;高铁开通对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在三线城市较明显,而四线与五线城市影响并不显著。进一步对地区异质性研究发现,即使是四线城市与五线城市,高铁开通对两类城市数字普惠金融的影响也存在显著差异;在传导机制方面,高铁开通主要通过技术创新与人口集聚对数字普惠金融产生影响,技术创新在全样本与三线城市均存在传导效应,而人口集聚仅在三线城市存在传导效应。研究结论为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提供了新的洞见。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毛文峰 陆军
利用2009—2016年中国28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考察了蔓延的城市空间形态对城市创新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城市蔓延对城市创新质量存在显著的负向效应;对于中西部地区中小规模城市、人口收缩型城市,城市蔓延对城市创新质量的负向影响更为明显;第二产业比重越高的城市,城市蔓延对城市创新质量的负向影响越明显。推进紧凑化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和秉承精明增长的城市规划理念是未来提升城市创新质量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
城市蔓延 创新质量 空间形态 收缩城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冉群超 王庆生
本文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构建了各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指标,选取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与地区生态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水平的提升,这一结论在进行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在这一研究结论的基础之上,本文还将研究样本分为东中西部进行了地区异质性分析,研究表明目前数字普惠金融对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仅存在于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暂无显著影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叶勇 张丽
采用2008-2015年各地级市主政官员(市长或者市委书记)更替事件作为政策不确定性的代理变量,实证检验地方主政官员更替产生的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债务融资产生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银行关联和政治关联的作用。研究发现:存在政策不确定性时,企业会显著降低债务融资水平,且这种影响对短期债务融资水平的影响更为显著。进一步考察结果发现:建立政治关联或者银行关联的企业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债务融资水平的影响更低。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岳龙 袁旺平
地铁开通能有效促进人们的交流,本文使用2001—2016年289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地铁开通对城市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地铁开通显著提升了城市创新水平,能解释同时期城市创新水平变化的24.13%,且结果高度稳健。机制分析表明,地铁开通后导致的校企联系增加、诱使的人力资本和FDI流入,是解释其提高城市创新水平的重要机制,这种机制可能有助于缓解当前中国“西低东高”的区域创新格局。本文研究结论为政府如何利用地铁网络引导区域创新要素合理流动提供了经验层面的证据,同时为缓解当前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提供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地铁 区域创新 要素流动 发展不平衡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家庭 张邓斓 孙哲
城市居民依赖于私家车的出行方式是城市蔓延的典型特征之一,对汽车消费是否加剧了城市蔓延进行实证检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私人汽车消费影响城市蔓延的理论分析,实证检验了我国2010-2012年247个地级市私人汽车消费对城市蔓延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私人汽车消费显著地加剧了城市蔓延;(2)城市蔓延的交通影响因素在不同等级城市间有不同体现;(3)私人汽车消费对城市蔓延的影响呈现出倒U型关系。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一些相应的政策启示:(1)根据城市的增长边界,控制特大城市的私人汽车消费数量;(2)未采取汽车限购政策的城市应谨慎推行,杜绝突袭式限购;(3)适度提高私人汽车的出行成本,大力改...
关键词:
私人汽车消费 城市蔓延 通勤成本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月涛 胡子煜 王云
对外开放和制度创新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文章研究了以自贸试验区建设为代表的对外开放和制度创新政策对地区污染排放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检验表明,自贸试验区建设可显著降低地区污染排放;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的研究得到同样结论,进一步说明研究结果的稳健性;调节效应模型检验表明,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地方财力增长可有效驱动自贸试验区的减排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自贸区建设对污染排放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总体而言,自贸试验区建设有助于降低地区污染排放和改善生态环境,对于实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数字普惠金融、市场化水平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来自我国217个地级市的证据
数字贸易发展如何影响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来自中国城市层面的经验证据
银行业竞争如何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来自中国地级市层面的经验证据
绿色技术创新对城市碳减排影响的区域差异和收敛性——来自地级市层面的经验证据
数字经济对粮食生产碳排放的影响研究—来自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市的经验证据
金融数字化能增强绿色金融发展的内生动力吗?——来自地区和银行层面的证据
数字金融与城市创新——来自中国城市层面的证据
数字金融发展的共同富裕效应研究——基于281个地级市的经验证据
数字金融发展对传统银行信贷业务的影响——来自2011—2019年地级市面板数据的证据
金融集聚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来自中国省级层面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