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443)
- 2023(23743)
- 2022(19667)
- 2021(18247)
- 2020(15237)
- 2019(34605)
- 2018(34098)
- 2017(64679)
- 2016(35106)
- 2015(39157)
- 2014(38863)
- 2013(38720)
- 2012(36012)
- 2011(32564)
- 2010(32893)
- 2009(30637)
- 2008(30430)
- 2007(27156)
- 2006(23915)
- 2005(22064)
- 学科
- 济(149889)
- 经济(149733)
- 业(114179)
- 管理(107843)
- 企(98581)
- 企业(98581)
- 方法(63613)
- 数学(53258)
- 数学方法(52623)
- 中国(44528)
- 财(43557)
- 农(43368)
- 业经(40068)
- 制(32324)
- 地方(31758)
- 融(31688)
- 金融(31685)
- 银(31637)
- 银行(31572)
- 行(30351)
- 农业(29708)
- 贸(29636)
- 贸易(29612)
- 务(29307)
- 财务(29235)
- 财务管理(29180)
- 易(28847)
- 学(28266)
- 企业财务(27769)
- 理论(24338)
- 机构
- 学院(503901)
- 大学(500359)
- 济(211525)
- 经济(207290)
- 管理(192324)
- 研究(175217)
- 理学(163831)
- 理学院(162004)
- 管理学(159328)
- 管理学院(158397)
- 中国(141124)
- 科学(106629)
- 京(106402)
- 财(100918)
- 农(92506)
- 所(90322)
- 中心(81735)
- 研究所(81576)
- 财经(78955)
- 江(77412)
- 业大(75872)
- 农业(72863)
- 经(71718)
- 北京(67310)
- 经济学(64685)
- 范(63005)
- 院(62441)
- 师范(62238)
- 州(61935)
- 财经大学(58421)
- 基金
- 项目(329089)
- 科学(259222)
- 基金(240145)
- 研究(235504)
- 家(211401)
- 国家(209597)
- 科学基金(179214)
- 社会(150486)
- 社会科(142824)
- 社会科学(142785)
- 省(128672)
- 基金项目(125589)
- 自然(117196)
- 自然科(114532)
- 自然科学(114497)
- 自然科学基金(112517)
- 划(108672)
- 教育(107918)
- 资助(99133)
- 编号(93810)
- 成果(76313)
- 重点(74654)
- 发(73170)
- 部(72393)
- 创(69750)
- 课题(65581)
- 创新(64879)
- 科研(63728)
- 国家社会(62829)
- 教育部(61708)
- 期刊
- 济(236706)
- 经济(236706)
- 研究(148929)
- 中国(104590)
- 农(85101)
- 学报(82330)
- 财(81607)
- 科学(75316)
- 管理(75226)
- 融(62241)
- 金融(62241)
- 大学(61668)
- 学学(58591)
- 农业(56903)
- 教育(49187)
- 技术(44147)
- 财经(39881)
- 业经(38799)
- 经济研究(38425)
- 经(34380)
- 业(32663)
- 问题(30720)
- 贸(26932)
- 技术经济(25918)
- 版(24745)
- 国际(24494)
- 统计(24150)
- 世界(23695)
- 理论(22735)
- 商业(22552)
共检索到7746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尧成 战文清
本文基于2011—2020年的沪深两市部分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探讨了数字金融发展对货币政策资产负债表渠道的影响及内在机理。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发展能够弱化货币政策资产负债表渠道,数字金融发展能够缓解中国传统金融系统的结构失衡问题,弥补传统金融体系的不足,促进普惠金融的发展,表现为在非国有企业样本以及西部地区样本中,数字金融弱化货币政策资产负债表渠道的效应较强;进一步的传导渠道研究表明,在数字金融发展影响货币政策资产负债表渠道的过程中,能够有效驱动企业融资成本降低、信贷融资占比提升,即数字金融的发展弱化了“货币政策紧缩—企业资产缩水(杠杆率上升)—融资成本上升、信贷融资占比下降—投资下降”这一传导机制。研究结论为当前中国实施稳定经济的货币政策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数字金融 货币政策 传导渠道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肖萌
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口径,按月对外公布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但并不对各资产负债项目的构成,以及各项目的变化情况进行说明,导致国内外研究人员对中国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形成了多种解读。本文参照前人的分析,结合公开媒体中披露的信息,对2002年至2014年中国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上的各个科目构成及历史变化原因进行了研究,试图厘清中国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的内在逻辑。
关键词:
货币当局 资产负债表 货币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俊民 尹月丽
中央银行作为我国重要的宏观调控部门之一,其货币政策制定和执行的结果都集中体现在其资产负债表中。文章以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作为切入点,选取了2002年9月至2015年12月月度数据,对央行资产负债有关项目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目的是透过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数据来解读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目标与最终目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动态关系,且目前货币政策操作工具中准备金率调整和央行票据操作是相对有效的。
关键词:
中央银行 资产负债表 货币政策 有效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生福 韩雍
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是分析央行行为与货币政策执行情况的一个重要报表。我国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科目随着经济金融结构的演变经历了多次调整,本文梳理了我国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结构及其演变过程,重新编制1999-2018年的年度可比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通过解析各科目余额及其结构的动态变化特征,揭示统计数据背后的经济逻辑与政策实践、以及重要资产负债科目间的勾稽关系。研究发现:外汇占款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债权是我国货币当局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过去20年中,两种渠道此消彼长反映出我国基础货币投放方式和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的两次重要转变与创新。在外汇占款大幅增长时期,货币当局曾通过频繁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发行央行票据回笼过剩流动性。随着国际收支顺差收窄和国内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公开市场操作和创新型再贷款工具将成为货币当局主动投放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朱新蓉 李虹含
始于2007年底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不仅使传统货币理论和政策的一些基本命题丧失了解释力,而且货币政策目标、调控工具、传导机制的宏观化及其有效性也受到挑战和质疑,如何通过中国化、微观化提高货币政策调控有效性问题提到了研究和实践的议事日程上。本文从金融加速器存在性的理论前提入手,以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A股上市公司13个行业2577家企业的货币资金和投资现金流净值面板数据为基础,分析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企业资产负债表渠道是否有效的问题。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方法,对货币资金、投资现金流科目和货币政策虚拟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检验,并用面板VAR方差分解得出13个行业的资产负债表渠道传导基本有效,同时又...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滢 孙宇豪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央行资产负债表政策研究受到广泛关注,中、美两国作为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达国家,两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对比研究具有代表意义。首先比较了中、美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发现金融危机后两国央行资产负债表在规模和结构上的特征与差异。然后运用2008年1月至2019年2月中美两国货币政策的相关月度数据,利用TVP-VAR模型对美联储"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对中国货币政策外溢性传导过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资产负债表等"数量型"工具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外溢性要强于联邦基金利率的"价格型"工具,且随着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收缩,外溢效应进一步加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星 韩鑫韬
本文根据新古典资本需求理论和实际余额效应理论建立了一个包含投资需求和投资效率的前瞻性泰勒规则模型,并构造了一个反映企业投融资需求状况的企业综合状况指数,将其引入扩展的前瞻性泰勒规则模型,然后从宏观和行业两个层面对加入企业综合状况指数的前瞻性泰勒规则进行了检验和比较。研究发现:(1)前瞻性利率传导的企业资产负债表渠道基本有效,短期名义利率对于超过80%行业的企业综合状况指数缺口的反应系数显著,但对不同行业的反应差异较大;(2)短期利率对企业综合状况的反应系数较小,而对通胀缺口和产出缺口的反应系数相对较高,显示货币当局调整利率可能更多的是针对通胀缺口和产出缺口反应;(3)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反应不足",其对股价的反应系数非常小,对房价的反应系数不显著。
关键词:
前瞻性 货币政策 泰勒规则 资产负债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杜勇 胡海鸥
文章从我国转轨经济背景出发,检验货币政策传导资产负债表渠道在我国的存在性及其表现出的特征。研究显示,我国民营企业存在明显的货币政策传导资产负债表效应,民营企业由于存在融资约束,货币政策变化对企业资产负债表的传导会显著影响银行的信贷供给;国有企业由于较好的银企关系以及政府背景,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资产负债表效应。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田敏 高柳 马雷
本文使用2000-2009年月度数据,采用向量自回归脉冲响应方法对我国货币政策通过资产负债表渠道传导的金融加速器效应进行实证检验。主要结论为:在我国,资产负债表渠道是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渠道,信贷紧缩时期,货币政策通过资产负债表渠道传导对经济影响非常显著;而在信贷扩张时期,货币政策通过资产负债表渠道传导对经济影响明显小于紧缩时期。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秀艳
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是分析一国或地区中央银行行为与货币政策执行情况的一个十分重要报表。文章分析了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结构变化的特点,并以此为切入点进一步研究我国货币政策内容的一些走向和难点。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高鸿 赵一鸣 宁昊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为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稳经济质效的作用,中国人民银行创新利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做好“加法”。本文对当前创新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情况进行梳理,探讨其在央行资产负债表的体现,通过分析2018年以来央行资产负债表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发现创新性货币政策工具在支持经济复苏中起到显著的“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
关键词:
政策工具 创新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延伟 李少伟 曲平 吕慧珍
为应对经济金融环境变化,自2013年初,央行陆续推出SLO、SLF、MLF、PSL等多种新型货币政策工具,有效增加了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对冲资产负债表规模大幅收缩、优化了资产负债表结构、提升了央行资产质量,应通过丰富资产负债表科目、完善抵押品管理框架、完善新型货币政策工具退出机制等措施进一步完善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管理。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延伟 李少伟 曲平 吕慧珍
为应对经济金融环境变化,自2013年初,央行陆续推出SLO、SLF、MLF、PSL等多种新型货币政策工具,有效增加了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对冲资产负债表规模大幅收缩、优化了资产负债表结构、提升了央行资产质量,应通过丰富资产负债表科目、完善抵押品管理框架、完善新型货币政策工具退出机制等措施进一步完善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管理。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延伟 李少伟 曲平 吕慧珍
为应对经济金融环境变化,自2013年初,央行陆续推出SLO、SLF、MLF、PSL等多种新型货币政策工具,有效增加了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对冲资产负债表规模大幅收缩、优化了资产负债表结构、提升了央行资产质量,应通过丰富资产负债表科目、完善抵押品管理框架、完善新型货币政策工具退出机制等措施进一步完善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管理。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陆前进 武磊
从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角度,考察了我国基础货币供给的三个不同来源以及相应的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的转型。在货币供给主要来源于中央银行再贷款时,货币政策调控方式更多地是直接调控;在货币供给主要来源于外汇占款时,货币政策调控则主要是冲销干预;在当下,货币供给主要来源于信贷便利等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调控也将更加精准和主动。随着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日益丰富,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机制也正在不断完善,央行正在通过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搭配来更好地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