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289)
- 2023(21859)
- 2022(18262)
- 2021(16802)
- 2020(14110)
- 2019(32518)
- 2018(31947)
- 2017(62004)
- 2016(33259)
- 2015(37174)
- 2014(36956)
- 2013(36616)
- 2012(33742)
- 2011(30152)
- 2010(30679)
- 2009(28871)
- 2008(27962)
- 2007(25043)
- 2006(22319)
- 2005(20221)
- 学科
- 济(147781)
- 经济(147635)
- 业(115538)
- 管理(106927)
- 企(101422)
- 企业(101422)
- 方法(65560)
- 数学(54901)
- 数学方法(54122)
- 财(42713)
- 中国(40956)
- 农(40350)
- 业经(40207)
- 地方(32140)
- 融(30632)
- 金融(30630)
- 务(30437)
- 财务(30343)
- 财务管理(30291)
- 制(29610)
- 银(29411)
- 银行(29365)
- 企业财务(28859)
- 农业(28396)
- 行(28217)
- 理论(25661)
- 贸(25272)
- 贸易(25249)
- 学(25151)
- 易(24464)
- 机构
- 学院(474880)
- 大学(472142)
- 济(197582)
- 经济(193586)
- 管理(190938)
- 理学(163856)
- 理学院(162179)
- 管理学(159335)
- 管理学院(158472)
- 研究(154302)
- 中国(124115)
- 京(100598)
- 财(94051)
- 科学(91278)
- 所(76376)
- 财经(74564)
- 农(73875)
- 中心(71664)
- 江(71116)
- 研究所(68609)
- 经(67709)
- 业大(66659)
- 北京(63871)
- 经济学(59640)
- 范(59381)
- 师范(58813)
- 州(58018)
- 农业(57335)
- 院(56272)
- 财经大学(55292)
- 基金
- 项目(312417)
- 科学(247509)
- 研究(230363)
- 基金(227715)
- 家(196692)
- 国家(194968)
- 科学基金(169963)
- 社会(146673)
- 社会科(139316)
- 社会科学(139281)
- 省(121797)
- 基金项目(119463)
- 自然(109859)
- 自然科(107416)
- 自然科学(107394)
- 教育(106498)
- 自然科学基金(105495)
- 划(101473)
- 资助(95455)
- 编号(94288)
- 成果(75680)
- 重点(69422)
- 部(69096)
- 发(68106)
- 创(66002)
- 课题(64368)
- 创新(61176)
- 国家社会(60555)
- 教育部(60050)
- 科研(59347)
- 期刊
- 济(220159)
- 经济(220159)
- 研究(142050)
- 中国(92936)
- 财(76138)
- 管理(75980)
- 学报(67716)
- 农(67151)
- 科学(64471)
- 融(54383)
- 金融(54383)
- 大学(53029)
- 教育(50353)
- 学学(50066)
- 农业(45780)
- 技术(45097)
- 财经(37372)
- 业经(37030)
- 经济研究(35136)
- 经(32096)
- 问题(28194)
- 业(25894)
- 技术经济(25605)
- 统计(23907)
- 图书(22657)
- 贸(22311)
- 现代(22196)
- 策(22135)
- 理论(22134)
- 商业(22086)
共检索到719531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余官胜 田菊芳
本文通过匹配2011—2019年地级市层面数字金融发展指标、国泰安海外直接投资数据库和上市公司数据库,结合上市公司海外子公司注册资本信息测度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实证研究了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总体上能推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增长,但存在企业所有制性质和企业所在区域上的异质性特征;数字金融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推动作用存在资金和竞争两个层面的传导机制;较低的企业经营效率和管理效率会削弱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增长的推动效应。本研究从金融科技视角探寻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新优势,为推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持续增长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对外直接投资 上市公司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余官胜 杨文
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逐步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趋势的背景下,政府相应的促进政策也在近年密集出台,使得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内决定因素具有重要的时效性。笔者以此为契机从经济发展、劳动力、技术水平以及国际贸易等因素出发研究国内经济发展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的优化、劳动力成本的提升、人力资本存量的降低以及技术进步等因素均能增加投资规模;国际贸易因素产生的影响则较为复杂,出口贸易缩小了投资规模,进口贸易则扩大了对外直接投资规模。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国内决定因素 国际贸易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余官胜 田菊芳 曹灿
为减轻企业负担,中国不断推出税收优惠政策措施,有效激发了企业市场活力,文章以此为背景检验税收优惠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的影响。文章匹配国泰安上市公司数据库和海外直接投资数据库构建研究样本,在测度企业税收优惠额和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基础上开展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税收优惠能有效推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但这种影响具有企业所有制性质和区位战略上的异质性;税收优惠通过资金和效率两个层面的传导机制推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税收优惠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正向影响强度因创新程度和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本身不同而存在差别。文章在微观上验证了税收优惠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的重要优势来源,为持续的税收减免优惠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税收优惠 对外直接投资 上市公司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余官胜
国内金融发展落后导致的资金供给不足是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快速发展中遇到的制约因素之一,在这种情况下东道国金融发展将构成有效的补充,本文基于此研究东道国金融发展对我国不同动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本文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发现总体上东道国规模层面金融发展能有效促进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而结构层面金融发展并未产生直接影响;更为深入地,东道国规模层面金融发展对于吸引我国横向动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有明显的正向影响,而结构层面只有金融发展程度较高时才能促进我国纵向动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较低的结构层面金融发展会阻碍我国企业对东道国的纵向动机对外直接投资。进一步地,本文使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新设项目数进行研究,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聂名华 徐英杰
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构建了内生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框架,利用动态最优化方法推导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一般均衡关系,并利用1985—2013年的宏观经济数据实证检验了三者之间的长短期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具有显著的协整关系,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金融发展通过提高对外直接投资溢出技术的吸收水平间接引致生产技术进步,进而成为增强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调节经济增长的长期失衡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以及现实可行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淑琳 黄静波
文章先利用K-S检验研究中国制造类上市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分布,结果与HMY模型的预期一致,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分布显著优于出口企业和仅在国内生产销售的企业。进一步探讨对外直接投资与生产率的关系,结果表明,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不存在显著的自我选择效应,但是,对外直接投资能够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具有学习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强
本文基于2003-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将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和能源消耗分别作为非合意产出和投入要素纳入全要素生产率(TFP)测算框架,采用非径向、非角度SBM模型和DEA-GML指数评估了中国TFP的真实水平,并构建以金融发展综合指数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母国TFP影响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OFDI对母国TFP的影响显著存在基于本国金融发展水平的双门槛效应,即当金融发展水平未跨越第一个门槛值时,OFDI对TFP产生了显著的负效应;当金融发展水平位于两个门槛值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强
本文基于2003-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将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和能源消耗分别作为非合意产出和投入要素纳入全要素生产率(TFP)测算框架,采用非径向、非角度SBM模型和DEA-GML指数评估了中国TFP的真实水平,并构建以金融发展综合指数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母国TFP影响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OFDI对母国TFP的影响显著存在基于本国金融发展水平的双门槛效应,即当金融发展水平未跨越第一个门槛值时,OFDI对TFP产生了显著的负效应;当金融发展水平位于两个门槛值之间时,OFDI对TFP的负效应有所减弱;当金融发展水平跨越第二个门槛值后,OFDI显著促进了TFP增长。当前中国整体金融发展水平尚未达到促使OFDI产生正向生产率溢出的水平。样本期内中国OFDI与金融发展耦合协调度较高的地区倾向于具有较高的TFP。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余官胜
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逐步成为我国对外开放主要战略的背景下,金融服务和资金供给不足已成为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民间金融的发展则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新的资金选择来源,本文以小额贷款公司为样本研究民间金融发展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规模和新设项目数量的影响。本文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发现小额贷款公司能同时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规模的扩大和新设项目数量的增加,但对前者的正向影响幅度较小,对后者的正向影响幅度较大。而在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方面,实收资本和贷款余额规模扩大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正向影响比公司数量增加的正向影响更为稳健。本文的稳健性检验也保证了实证研究的可靠性。
关键词:
民间金融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小额贷款公司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凤彬 杨阳
传统型FDI和战略资产寻求型FDI作为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两种基本战略选择,已经日益引起各界的关注。现有的文献多停留在探析战略资产寻求型FDI较之传统型FDI的动机差异方面,对二者在效应产生过程机制方面的异同及其潜在的组合或整合优势缺乏应有的探究。本文借鉴组织学习理论尤其是两栖性理论关于探索与利用关系的研究戍果,将战略动机角度区分的"传统型FDI"和"战略资产寻求型FDI"这对前因变量,转换为更具有机理分析可操作性的两个行为变量,即"利用型FDI"和"探索型FDI",然后在项目层面对这两类FDI的分化表现及其价值创造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从作为项目集合的跨国企业层面展开双...
关键词:
FDI 分化 整合 两栖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宸宇 李雪松
本文运用2010-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与商务部《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匹配后的数据,基于内生转换回归(ESR)模型和边际处理效应(MTE)的参数估计方法,估计了企业反事实专利数量,在考虑了异质性效应的基础上估计了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有助于提高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规模大、研发费用高、人力资本投入高以及所得税率低的企业,专利数量相对较高;越倾向于进行对外投资的企业,对外投资提升其专利数量的边际处理效应越高;而那些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企业如果对外投资,反而可能会降低
关键词:
对外投资 技术创新 异质性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栋旭 张先锋
本文利用2007—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管理者异质性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管理者的海外背景和工作绩效激励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倾向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教育背景和财经类专业背景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倾向存在显著负向影响,而政治背景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倾向并无显著影响。以上结果在控制核心解释变量的内生性、重新界定管理者以及替换控制变量后依然稳健。进一步分样本研究发现,管理者异质性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倾向的具体效应,会随企业的所有制、所处行业、融资能力等的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宸宇 李雪松
本文运用2010-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与商务部《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匹配后的数据,基于内生转换回归(ESR)模型和边际处理效应(MTE)的参数估计方法,估计了企业反事实专利数量,在考虑了异质性效应的基础上估计了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有助于提高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规模大、研发费用高、人力资本投入高以及所得税率低的企业,专利数量相对较高;越倾向于进行对外投资的企业,对外投资提升其专利数量的边际处理效应越高;而那些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企业如果对外投资,反而可能会降低企业的专利数量;国有企业、综合型对外投资企业以及投资到发达国家(地区)的企业如果选择对外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更大。
关键词:
对外投资 技术创新 异质性效应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余官胜
在内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保障内循环通畅的重要途径,高质量对外直接投资则是内外双循环协调发展的新要求,本文以此为背景研究对外直接投资如何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基于海外子公司视角量化界定企业是否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及其发展质量,利用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开展实证研究,发现:(1)对外直接投资本身并不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仅有高质量对外直接投资才能提升企业社会责任;(2)高质量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社会责任提升效应存在所有制性质和海外子公司区位多元化上的异质性特征;(3)高质量对外直接投资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的传导机制是增加资本收益和改善管理效率。本文的研究从企业社会责任角度论证了对外直接投资高质量发展对内循环的重要性,为新时代对外直接投资长期发展战略提供了必要的参考。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