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49)
2023(18647)
2022(15363)
2021(14382)
2020(11790)
2019(26793)
2018(26739)
2017(50309)
2016(27763)
2015(31389)
2014(31474)
2013(30743)
2012(28478)
2011(26036)
2010(26595)
2009(24731)
2008(23425)
2007(20927)
2006(18996)
2005(17287)
作者
(78964)
(64852)
(64765)
(61429)
(41224)
(30910)
(29644)
(25314)
(24853)
(23466)
(22016)
(21817)
(20499)
(20445)
(20188)
(19914)
(19324)
(19216)
(18736)
(18573)
(16479)
(16002)
(15513)
(14834)
(14692)
(14571)
(14549)
(14498)
(13071)
(12829)
学科
(110451)
经济(110331)
管理(76278)
(73981)
(59678)
企业(59678)
方法(43967)
中国(40946)
数学(37711)
数学方法(37302)
(31215)
(29078)
金融(29076)
(28620)
银行(28580)
(28467)
业经(28014)
(27654)
地方(27547)
教育(23802)
(23633)
(22906)
农业(21145)
(20913)
贸易(20893)
理论(20700)
(20232)
技术(17764)
(17519)
财务(17443)
机构
大学(392341)
学院(390125)
(153307)
经济(149685)
管理(147762)
研究(134020)
理学(126167)
理学院(124704)
管理学(122616)
管理学院(121894)
中国(103534)
(85527)
科学(80052)
(74005)
(67177)
中心(61196)
研究所(60590)
(59382)
师范(58929)
(58671)
(58507)
财经(58172)
北京(55637)
业大(53357)
(52625)
(48809)
(48152)
师范大学(47767)
经济学(45927)
农业(45376)
基金
项目(252800)
科学(199002)
研究(193568)
基金(179074)
(153609)
国家(152113)
科学基金(130215)
社会(119949)
社会科(113530)
社会科学(113505)
(100007)
基金项目(94057)
教育(93059)
(84612)
编号(82655)
自然(81284)
自然科(79330)
自然科学(79313)
自然科学基金(77841)
资助(73521)
成果(69563)
课题(58576)
(57505)
重点(56917)
(56329)
(52650)
项目编号(51005)
教育部(48983)
创新(48831)
(48119)
期刊
(175952)
经济(175952)
研究(128227)
中国(84420)
教育(68019)
学报(55883)
管理(55134)
(54186)
(53811)
科学(51830)
(48147)
金融(48147)
大学(43299)
学学(39219)
农业(37046)
技术(35717)
业经(30452)
经济研究(28298)
财经(28045)
(23939)
图书(22631)
问题(22459)
理论(19794)
商业(18703)
(18632)
实践(18115)
(18115)
技术经济(17922)
(17609)
(17563)
共检索到6039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宾  
在互联网深入发展背景下,我国经济、金融分别进入了新常态和新业态。数字金融蓬勃发展,特别是数字金融产品更趋丰富和复杂,金融消费者的知识储备和运用能力明显跟不上数字金融发展的步伐。金融消费者教育问题尤为突出。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金融消费者教育现状,找到金融消费者教育模式的深层次问题,对比研究国外金融消费者教育模式的先进经验,对探索我国今后开展金融消费者教育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宾  
自2008年后危机时代以来,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已越过小额信贷阶段、微型金融阶段,进入综合性普惠金融阶段。同时,宏观审慎监管、微观审慎监管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成为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三大重要支柱,那么在普惠金融发展范围更广、程度更深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当前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实情出发,较为系统地研究在普惠金融持续推进的背景下,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存在的不足。通过比较借鉴国内外先进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提出完善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的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胡文涛  
金融消费者保护是发展普惠金融的核心支柱,金融参与权、公平交易权和受教育权等金融消费者的权利与普惠金融的发展紧密相关。文章认为,金融参与权包括开立账户权和获得贷款等金融交易权,是普通社会成员成为金融消费者的前提,享有金融服务的基础,也是实现权利公平和机会公平的重要环节;建立在金融机构信息披露、金融消费者知情基础上的公平交易权是金融消费者权利的中心;受教育权既是赋予权能的内容,又是公平交易权得以实现的必要支撑。我国应努力保障金融消费者对账户的权利,并采取各种措施促使弱势群体享有金融交易权,通过强化信息披露等方式保障金融消费者公平交易权的实现,并将金融教育作为提升金融消费者认知能力、发展普惠金融的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韶华  
国际金融危机后,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业已成为国际共识,它对于维护金融体系稳定,促进金融市场竞争和效率,提升信贷可得性意义重大金融消费者保护与全球金融监管改革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全球每年都会增加大约1.5亿金融消费者。危机之后,其增长速度虽有所放缓但依然明显。据统计,新的消费者大多来自发展中国家。然而,全球大约有27亿处于工作年龄的成年人得不到任何正规的金融服务。国际金融危机后,加强金融消费者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郑鈜  刘乃梁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既是微型金融机构发展的逻辑起点,又是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倚靠。微型金融机构的数量增长增强了小微金融领域的物理覆盖,但是对金融消费者的权利保护仍显不足,并且自身遭遇了可持续发展的困境。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政策导向缺失、市场的高交易成本以及监管中的金融抑制不利于小微金融消费者的权利实现。微型金融机构的发展应当依托金融市场化和法治化进程,从小微群体的金融消费者定位出发,通过法律责任的强化和市场交易环境的改善,以期实现商业可持续与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的双赢。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调研组  
英国消费者金融教育工作在2000年前主要由各类社会机构自发进行,规模较小。《2000年金融服务与市场法》规定金融服务监管局(FSA)负有促进英国公众对金融体系全面了解的法定职责,明确金融服务监管局应当让公众了解不同金融产品和交易的风险与收益,向公众提供其他相关的信息和咨询服务。2003年,FSA开展了大规模的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之亮  
在竞争压力推动下,以履行社会责任为导向,商业银行有必要时常关注消费者的金融消费体验,并持续提升体验满意度。本文在分析传统银行服务与电子银行服务的差异和互补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持续提高金融消费体验满意度为宗旨的电子银行发展的主要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肖经建  
消费者金融行为的研究是一个多学科的研究领域,并在近十年来开始得到主流经济学和金融学的重视。消费者金融行为的研究集中在如何定义、描述、理解和预测、改变、发展,以及比较消费者的金融行为。本文从上述六个方面对美国关于消费者金融行为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综述,并讨论了消费者金融行为与消费者金融教育、消费者福利之间的关系。最后,对中国消费者金融学的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对中国消费者金融学领域的发展有所贡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徐美茹  
本文在分析比较美国、英国、新加坡和日本等国金融消费者保护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我国面临着金融消费者法律法规不健全、公众金融知识匮乏、金融机构和行业自律机制尚不健全等问题。鉴此,本文提出推进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制建设、界定金融消费者保护范围、强化金融消费者教育、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动态机制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晏  
本文通过对我国金融消费过程中出现的消费者受损害情形进行分析和总结,针对我国国情,提出改变金融消费者地位的建议,从而促进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的建立。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常瑞胜  王正位  
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检验了互联网金融中存在可能导致金融消费者权益受损风险的严重程度,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分析方法检验了这些风险对于金融消费者参与的影响,结果发现纠纷处理难风险和法律风险是影响金融消费者参与的重要风险,信息不对称风险和欺诈风险是互联网金融中比较严重的风险,但对金融消费者的参与影响不显著;根据实证结果,明确了互联网金融中进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重点,并提出了解决的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天琦  
在数字货币推广过程中,必须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从而树立全社会对数字货币的信心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货币作为一种新的货币形态进入人们的视野,承担起交换媒介和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并凭借其便利性、安全性和低成本等优势,渐有替代传统货币成为未来主流的趋势。尽管以银行卡为代表的货币数字化、以多用途预付费储值卡和网络支付等为代表的数字化货币目前已被金融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倩  
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技术正深刻改变经济社会各领域,移动支付、互联网贷款、互联网证券、网络保险、网络理财等数字金融服务竞相插上科技的翅膀"飞入寻常百姓家"。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要加快建设数字经济。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陆岷峰  沈黎怡  
绿色理念是"十三五"战略规划中倡导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绿色金融则是绿色理念在金融领域的实现形式。普惠金融强调的是金融的包容性,数字普惠金融则有利于利用新技术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二者均体现绿色发展理念。相较于传统金融,数字普惠金融中的消费者权益问题更趋复杂,而维护消费者权益是践行绿色金融的核心之一。数字普惠金融中消费者权益受侵害的原因主要有外部监管缺失、内部自律性不高与消费者维权意识不强等。因此,我国应制定数字普惠金融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优化监管格局,完善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健全互联网金融安全机制,促进行业自律机制的形成并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以维护消费者权益。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新海  
介绍目前国内信用评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认为国内信用评分的研发从征信机构到信贷部门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并分析了消费信贷在数字金融场景下的特点及其对未来信用评分研发带来的挑战。对于面向新金融的信用评分的研发,建议从可替代数据源和信用模型等角度创新,要充分利用央行征信系统的数据,做好基础性指标体系搭建工作,同时也不能忽视个人隐私的挑战。进而对国内新兴征信机构百行征信开发信用评分提出建议,认为既要面向前沿应用,又要提高基础数据质量,相信央行征信系统的信用评分可以发挥更大的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