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17)
2023(16731)
2022(13469)
2021(12022)
2020(9945)
2019(22681)
2018(21970)
2017(42245)
2016(22831)
2015(25586)
2014(25704)
2013(25655)
2012(24208)
2011(21879)
2010(22601)
2009(21526)
2008(21093)
2007(19390)
2006(17236)
2005(16144)
作者
(68095)
(56607)
(56583)
(53580)
(36182)
(27209)
(25857)
(22050)
(21572)
(20402)
(19302)
(18948)
(18364)
(17922)
(17767)
(17611)
(16941)
(16845)
(16457)
(16380)
(14162)
(14134)
(13824)
(12952)
(12841)
(12805)
(12766)
(12752)
(11385)
(11368)
学科
(109482)
经济(109371)
(92277)
(81951)
企业(81951)
管理(79022)
方法(42255)
业经(35883)
中国(33578)
(33348)
数学(33191)
数学方法(32939)
(32257)
(28050)
金融(28048)
(26771)
银行(26740)
地方(26615)
(25914)
农业(23998)
(23916)
(23600)
财务(23563)
财务管理(23527)
企业财务(22343)
技术(20284)
(19359)
贸易(19340)
(18761)
(18751)
机构
学院(338866)
大学(332262)
(145167)
经济(142193)
管理(132065)
研究(113668)
理学(111617)
理学院(110438)
管理学(108972)
管理学院(108324)
中国(93995)
(70777)
(69122)
科学(66778)
(59877)
(58023)
(54283)
中心(54045)
财经(53875)
研究所(51858)
(48624)
业大(48345)
农业(46877)
北京(45163)
经济学(44075)
(43773)
(42191)
师范(41770)
(40539)
经济学院(39922)
基金
项目(212592)
科学(168018)
研究(158991)
基金(152472)
(131217)
国家(129958)
科学基金(112651)
社会(101766)
社会科(96671)
社会科学(96643)
(85976)
基金项目(80305)
教育(71748)
自然(70324)
(70112)
自然科(68687)
自然科学(68668)
自然科学基金(67491)
编号(65663)
资助(61601)
成果(52939)
(50947)
重点(47802)
(47206)
(46284)
课题(45090)
(44250)
创新(43370)
国家社会(42014)
发展(41540)
期刊
(170516)
经济(170516)
研究(102457)
中国(72232)
(57346)
(56451)
管理(52825)
学报(47745)
(45652)
金融(45652)
科学(45457)
农业(37737)
大学(36419)
教育(34833)
学学(34361)
技术(31914)
业经(30361)
财经(27345)
经济研究(26306)
(23586)
(22499)
问题(22146)
技术经济(19741)
(17521)
商业(17074)
现代(16499)
财会(16313)
世界(16308)
理论(15809)
国际(15474)
共检索到5321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罗睿  
文章通过研究数字金融对中小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发现数字金融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和发挥监督约束作用来助推中小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同时也在研究中发现了数字金融助推中小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面临着数字技术发展、区域数字鸿沟、缺乏人才支撑、应用风险和缺乏长期战略规划等难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力发展数字金融、因地制宜实施数字化发展战略、重视数字复合人才的建设、建立行之有效的数字金融监管机制和完善有关法规和政策的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罗睿  
通过研究数字金融发展对中小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发现数字金融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高经营收入和增加中小企业创新意愿作用于中小企业创新,并在研究发现了数字金融发展中面临着相关政策落地、应用方面的风险和异质性等问题,最后针对性提出了加强相关政策的实施,鼓励中小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建立数字技术安全机制监管机制,推动数字金融深度发展和增强数字金融在提升中小企业营收方面的作用的政策及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靖宇   余莉娜   杨轩宇  
在我国致力于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背景下,中小企业能否利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实现高质量发展,对推动宏观经济实现高质量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使用2011—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中小企业样本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和数字化转型对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和数字化转型都能显著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同时,数字普惠金融还通过赋能数字化转型对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产生显著的间接促进效应。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天禄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2021年3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指出,要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积极发展绿色金融。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发展绿色金融成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近年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露子  丁建臣  
文章将我国于2016年开展的第二批“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我国科技型中小上市企业2011—2020年的数据,评估该政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科技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机制分析发现,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地区金融资金支持及企业信贷能力提高,是该政策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三个重要机制。异质性检验表明,“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政策对非国有性质科技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显著。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赵军  李艳姗  朱为利  
本文基于我国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11-2018年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数字金融、绿色创新及二者关联效应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以数字金融为门槛搭建面板门槛模型,探究绿色创新的城市高质量发展促进效应,同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二者及关联效应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长期影响及冲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数字金融、绿色创新及两者交乘项在样本期内均显著促进了城市发展质量提升;第二,不同数字金融水平下绿色创新对城市高质量发展起到正向非线性促进作用;第三,长期内数字金融、绿色创新及二者关联效应均会提升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且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推动效应逐渐放缓;第四,异质性分析下数字金融、绿色创新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性。基于此提出以下建议:第一,要促进数字技术与金融服务相融合,加强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赋予城市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第二,要推动绿色创新政策体制建设,优化绿色创新引领机制,促进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效应释放。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艳丽  许龙  王建华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本文基于管理学和系统动力学多学科交叉的理论,构建了绿色创新视阈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外部驱动机理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绿色创新受到政府规制、市场需求与竞争、绿色创新意愿、组织管理和技术因素等多种因素的驱动,其中政府规制、市场需求与竞争通过影响企业的绿色创新意愿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产生正向影响;政府规制、市场需求与竞争水平的加强会影响企业产品绿色创新、技术绿色创新和管理绿色创新的积累速度,且这种增量随着企业在人员、技术和设备的持续投入以及管理效率的提升呈现出边际递增的特征。最后,本文从加强政策支撑、提高预期经济收益和增强环保意识3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影   梁祺  
基于2012~2021年的中国A股上市的“专精特新”中小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验证数字并购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并购直接驱动高质量发展。机制分析证实,知识基础产生的知识叠加效应和盈利能力表征的财务倍增效应具有中介传导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跨境并购或内部控制水平高、处于成长期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更容易在数字并购中获益。鉴于此,应鼓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施数字并购,利用并购赢取的知识资本与盈利优势,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锐   薛爽   吴晶   胡诗偲  
本文通过案例研究深入探讨中小企业S公司如何利用现有信息系统,通过建设业务中台、管理中台和数据中台,实现财务数智化转型。转型后,S公司依托数智化平台,更有效地应用各种管理会计工具,如战略和目标管理、成本管理、全面预算和绩效评价等,提升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S公司的成功案例为其他中小企业财务数智化转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中小企业应抓住政策机遇,遵循客观规律,选择恰当建设路径开展财务数智化转型,并深化业财融合,通过应用管理会计工具,将数据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祝红梅  臧诗瑶  
中小企业有显著的环境足迹,节能减排潜力巨大,其绿色转型对于实现全球“净零排放”目标有重要意义。当前,中小企业绿色转型的内部动力和外部压力不足,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本文梳理总结了推动中小企业绿色转型的国内外经验:一是明确绿色标准,畅通绿色信息渠道,包括设立认证或奖励计划、利用数字技术推动中小企业碳核算和信息披露、建立沟通机制、提供技能和知识援助;二是合理、适度使用监管手段,包括明确监管要求、提高监管效率、提供监管激励;三是给予财政金融支持,包括补贴和税收优惠、绿色公共采购、绿色信贷和直接融资支持。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我国中小企业绿色转型的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史代敏  施晓燕  
深入探究绿色金融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机理是引导绿色金融体系构建、推动经济向更高层次高质量发展迈进的基础。本文运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衡量经济发展质量,从绿色信贷、绿色投资、绿色证券、碳金融等多个维度定量评价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并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详细考察了绿色金融发展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效应与特征。研究表明,绿色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能够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二者呈非线性关系,存在门限效应。具体而言,当绿色金融发展水平低于门限值时,绿色金融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较小,且在统计意义上不显著;当绿色金融发展水平高于门限值时,绿色金融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大。进一步研究发现,我国大多省份的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处于门限值之下。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构建绿色金融理论体系提供参考,也为有重点、分阶段、分区域推进绿色金融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华晶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在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物质财富快速积累的同时,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依然任重道远。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在企业这一经济主体层面实现创新与绿色发展的高度契合,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命题。本文从创新和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协同出发,梳理了企业绿色创新架构,提炼出企业绿色创新的后果主义、契约主义、行动主义、德性主义和认知主义五种进路,通过比较分析提出优化制度设计、规范治理架构、激发企业家精神、营造伦理氛围和注重心理机制建设五种对策建议,以期实现企业绿色创新进路融合,发挥企业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提升企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水平。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荣贞  王森  何婷婷  
为探索新常态下我国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路径,梳理了当前企业面临的绿色生产资金约束问题,以绿色供应链金融为创新发展视角,构建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供应链金融、环境保护一体化的协调发展模式。通过系统动力学模型,对绿色生产、资金支持、信息反馈等进行研究,分析不同因素对于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得出结论:绿色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长期获取高质量环境经济绩效的内部动力;同时,政府环境监督是实现企业绿色生产的外部动力;企业绿色自主创新、政府环境监督、核心企业信用担保融资及有利的金融工具共同发挥作用,有助于推动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天杨  涂正革  
绿色金融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绿色信贷政策作为绿色金融政策体系中规模最大且发展最成熟的组成部分,其激励约束机制能有效引导企业高质量发展。本文利用2003—2012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数据库,以双重差分法评估了绿色信贷政策对工业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绿色信贷政策对鼓励类企业具有显著的激励效应;对限制淘汰类企业则存在抑制效应。第二,激励效应源于鼓励类企业实现的技术进步,抑制效应则由于限制淘汰类企业的技术退步。企业的研发投入有显著的调节作用,既强化绿色信贷政策对鼓励类企业的激励效应,也有效缓解对限制淘汰类企业的抑制效应。第三,相对于外资企业和国有内资企业,研发投入的调节效应在非国有内资企业中显著存在。重视研发投入的非国有内资企业能通过绿色信贷政策有效促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丹   龚晓莺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新征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绿色发展与高质量发展之间以创新、协调、开放、共享为价值引领进行深度融合,不断深化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并且,数字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对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会引起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化。然而,现阶段也存在理论层面的绿色发展数字化意识淡薄、产业层面绿色产业转型升级迟滞、区域层面的城乡绿色发展遭遇技术掣肘等问题,由此决定了数字技术助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纾解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