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484)
- 2023(23364)
- 2022(19500)
- 2021(17918)
- 2020(15095)
- 2019(34259)
- 2018(33913)
- 2017(63958)
- 2016(34578)
- 2015(38906)
- 2014(38371)
- 2013(37648)
- 2012(34999)
- 2011(31376)
- 2010(31820)
- 2009(29490)
- 2008(28373)
- 2007(25350)
- 2006(22461)
- 2005(20214)
- 学科
- 济(140665)
- 经济(140502)
- 业(112057)
- 管理(107772)
- 企(97623)
- 企业(97623)
- 方法(57464)
- 数学(46631)
- 数学方法(45996)
- 中国(43206)
- 农(41449)
- 业经(40444)
- 财(40225)
- 地方(33030)
- 制(31226)
- 融(29915)
- 金融(29906)
- 银(29641)
- 银行(29586)
- 学(29096)
- 农业(28624)
- 行(28516)
- 务(27266)
- 财务(27172)
- 财务管理(27127)
- 理论(26597)
- 技术(25770)
- 企业财务(25752)
- 贸(24793)
- 贸易(24767)
- 机构
- 学院(482410)
- 大学(480596)
- 济(191974)
- 管理(189350)
- 经济(187599)
- 研究(164031)
- 理学(161214)
- 理学院(159413)
- 管理学(156586)
- 管理学院(155688)
- 中国(130448)
- 京(104034)
- 科学(100931)
- 财(91515)
- 所(82421)
- 农(81951)
- 中心(76713)
- 江(75254)
- 研究所(74497)
- 财经(71450)
- 业大(71267)
- 北京(66076)
- 经(64893)
- 范(63980)
- 农业(63680)
- 师范(63249)
- 州(60706)
- 院(60452)
- 经济学(56805)
- 技术(52897)
- 基金
- 项目(323588)
- 科学(254497)
- 研究(237865)
- 基金(232802)
- 家(203383)
- 国家(201584)
- 科学基金(173519)
- 社会(148833)
- 社会科(140965)
- 社会科学(140929)
- 省(127686)
- 基金项目(122754)
- 自然(112578)
- 自然科(109974)
- 自然科学(109944)
- 教育(109434)
- 自然科学基金(107981)
- 划(106896)
- 编号(97576)
- 资助(95126)
- 成果(79232)
- 重点(72917)
- 发(71439)
- 部(70150)
- 创(69224)
- 课题(67809)
- 创新(64196)
- 科研(61498)
- 国家社会(61186)
- 项目编号(60222)
- 期刊
- 济(218758)
- 经济(218758)
- 研究(144556)
- 中国(105114)
- 管理(75927)
- 学报(75425)
- 农(74607)
- 财(72984)
- 科学(69767)
- 教育(58940)
- 大学(57704)
- 学学(53913)
- 融(53300)
- 金融(53300)
- 农业(50578)
- 技术(46204)
- 业经(37620)
- 财经(35121)
- 经济研究(33759)
- 经(30292)
- 业(28719)
- 图书(28212)
- 问题(27936)
- 技术经济(24148)
- 科技(23311)
- 版(22279)
- 现代(22218)
- 理论(22201)
- 商业(21531)
- 统计(21101)
共检索到7456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雷 王乐妍 孙思佳 刘露雨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服务实体经济是数字金融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实体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根基和微观基础。通过对全国首个数字征信实验区——江苏省苏州市168家实体企业的问卷调查,可以发现数字金融创新显著提升了实体企业的征信覆盖率与融资满足率,有助于促进实体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实验区不同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项目在底层技术、服务对象、降本增效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异质性。根据调查结果,针对数字金融创新服务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进一步深化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探索构建数字金融“元宇宙”,增强数字金融服务能力,积极推动实体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等建议,以期更好地发挥数字金融的各项赋能效应,全方位服务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周雷 刘睿 金吉鸿
为破解民营小微企业融资的信息不对称难题,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江苏省苏州市搭建了综合金融服务、股权融资服务、地方企业征信"三大平台",首创了"股权+债权"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并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全国首个小微企业数字征信实验区。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纷纷依托互联网平台,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新技术,服务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为进一步完善苏州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应优化金融监管机制,推进数字征信建设,培育金融科技企业,丰富金融产品供给。
[期刊] 征信
[作者]
周雷 朱鹏垒 吴涵颖 金吉鸿
数字征信的发展有助于降低授信成本和风险,纾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升小微金融服务质量。基于全国首个小微企业数字征信实验区168家样本小微企业的问卷调查,探析数字征信服务小微企业融资的特征事实和作用机理。为充分发挥数字征信的赋能作用,全方位服务小微企业融资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数字征信服务小微企业融资法律法规,深化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加大数字技术融合应用,探索构建数字征信“元宇宙”;加快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运用数字征信融资能力等政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周雷 殷凯丽 应皓恬 李欣然 金吉鸿
数字普惠金融将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深度融合,为纾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提供了可行的新路。根据对全国首个小微企业数字征信实验区的案例剖析和区内588家小微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小微企业融资行为符合普惠金融“短、小、频、急”的典型特征,融资方式以信用贷款为主,资金用途多样,但是信息和信用不对称制约其融资可得性。实验区以服务小微企业为中心,构建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全国首个区块链数字征信平台、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三位一体”的运行模式,充分发挥了数字普惠金融的赋能效应。但是,要复制、推广实验区的建设经验,仍面临一些制约因素,因此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稳步扩大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深化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融合应用,探索构建全国互联互通的数字征信平台和数字普惠金融“元宇宙”,以期在更大范围更好地服务小微企业融资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周雷 王可欣 宋佳佳 龚一泓
在金融强国视域下,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全面研究数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数字金融作为数字技术与数据要素“双轮驱动”的金融创新,主要通过资源配置效应、普惠金融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三条路径服务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数字金融在优化金融资源跨时空配置、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满足实体经济普惠金融需求、赋能实体企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上述作用路径已在产业数字金融服务、大数据知识产权融资等实例中得到初步印证。但是,对照金融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和丰富内涵,其在创新监管、普惠生态、数实融合等方面仍有待提升。为此,论文提出深化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完善数字普惠金融生态圈,培育和引进生态圈核心企业,加强前沿数字技术的协同攻关和应用,构建数实融合的数字金融“元宇宙”等对策,以期更好地推动数字金融守正创新,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全方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超 钟昌标 杨佳妮
文章在分析数字金融对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机制的基础上,以浙江省为例,实证估测了数字金融对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显著促进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通过逐步回归法、工具变量法、更换变量指标等稳健性检验发现,在结构异质性方面,数字金融的覆盖广度对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影响最大,使用深度次之,数字化程度最小;规模异质性方面,数字金融对大中型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强于小微实体企业;区域异质性方面,数字金融对欠发达地区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激励效应高于发达地区。基于此,对增强数字金融服务实体企业提质增效能力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实体企业 高质量发展 异质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诸竹君 袁逸铭 许明 柴斌锋
中国以渐进式为主的创新路径制约了科技与产业自立自强,同时“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有待完善。本文将创新效率和劳动生产率双重因素纳入异质性企业理论框架,揭示了数字金融对制造业创新路径与创新要素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机制。本文采用专利引用网络分析法有效刻画了创新路径,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创新调查和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匹配数据的经验研究证实:(1)总体方面,数字金融通过正向的成本节约效应、人力资本匹配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和负向的行业竞争效应,显著提升了制造业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2)路径方面,数字金融对突破式创新的影响受到创新效率和劳动生产率的调节作用,高创新效率与低劳动生产率的企业倾向于实施突破式创新;(3)资源配置方面,数字金融对行业创新要素资源配置效率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通过资源再配置效应降低了行业内创新效率离散度。本文对金融强国战略下促进实体经济创新路径突破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创新路径 资源配置 创新效率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小青 何玮萱 霍雨丹 周建
数字经济背景下,数字化创新成为企业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来源,然而数字化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尚不明晰。利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2015—2019年沪深A股新一代信息技术上市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及数字化创新专利数据,实证检验数字化创新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考察数字金融水平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化创新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该作用通过降低成本费用与提升劳动效率两种机制来实现;(2)在数字金融水平适度的情境下,数字化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而数字金融水平过高会对二者之间的关系产生抑制作用;(3)对不同产权性质、不同存续年限以及不同规模的样本公司而言,数字化创新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异质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文章从双管齐下普惠民生、支持基本公共服务、完善体制优化流程和加强金融风险管控四个方面,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意见建议。
关键词:
实体经济 高质量发展 金融机构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郑金辉 徐维祥 刘程军
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运用2011—2019年长三角41个城市面板数据,在对各城市私营工业企业TFP测算的基础上,通过面板计量模型探究数字金融对长三角民营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字金融能够显著促进长三角民营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且这种效果存在异质性;(2)数字金融水平的提高能够激发企业家精神,通过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的中介作用,促进长三角民营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3)数字金融对长三角民营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双重门槛效应,随着数字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促进作用逐渐增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亚平 史依铭
以2011~2021年我国“专精特新”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在测度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水平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对我国“专精特新”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对“专精特新”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赋能效应;代理成本效应、研发创新效应以及投资水平效应均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提升“专精特新”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推进路径;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赋能效应仅在两职分离、非国有企业、制造业、中心城市的样本中显著。此外,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和全要素生产率能够发挥协同效应推动实现“专精特新”企业内共同富裕。据此,应从夯实发展基础、疏通微观传导渠道、立足发展优势三个角度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以助力我国“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赵军 李艳姗 朱为利
本文基于我国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11-2018年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数字金融、绿色创新及二者关联效应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以数字金融为门槛搭建面板门槛模型,探究绿色创新的城市高质量发展促进效应,同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二者及关联效应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长期影响及冲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数字金融、绿色创新及两者交乘项在样本期内均显著促进了城市发展质量提升;第二,不同数字金融水平下绿色创新对城市高质量发展起到正向非线性促进作用;第三,长期内数字金融、绿色创新及二者关联效应均会提升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且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推动效应逐渐放缓;第四,异质性分析下数字金融、绿色创新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性。基于此提出以下建议:第一,要促进数字技术与金融服务相融合,加强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赋予城市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第二,要推动绿色创新政策体制建设,优化绿色创新引领机制,促进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效应释放。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钱斌
<正>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这不仅是建设金融强国的有效路径,也是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在谱写数字金融大文章的浪潮中,交通银行作为金融领域的“国家队”,始终坚守金融初心使命,强化科技引领,推动金融服务理念、产品供给、风险防范、经营管理全方位转型,充分发挥国有金融机构在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中的“主力军”和“压舱石”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会文 吴春琼
数字化转型可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利于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选取2012—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数字化转型、开放式创新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三者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可通过促进开放式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开放式创新在数字化转型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发挥中介效应;当开放式创新水平高于门槛值后,数字化转型可驱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国有类实体经济中数字化转型对开放式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基于此,提出加快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优化开放式创新合作方式、推广开放式数字转型模式的对策建议,希冀切实提升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会文 吴春琼
数字化转型可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利于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选取2012—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数字化转型、开放式创新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三者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可通过促进开放式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开放式创新在数字化转型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发挥中介效应;当开放式创新水平高于门槛值后,数字化转型可驱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国有类实体经济中数字化转型对开放式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基于此,提出加快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优化开放式创新合作方式、推广开放式数字转型模式的对策建议,希冀切实提升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