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82)
2023(12621)
2022(9685)
2021(8558)
2020(6975)
2019(15082)
2018(14136)
2017(27111)
2016(14225)
2015(15255)
2014(14824)
2013(14407)
2012(13278)
2011(11681)
2010(11731)
2009(10953)
2008(9784)
2007(8678)
2006(7410)
2005(6641)
作者
(42542)
(35479)
(35141)
(33315)
(22384)
(17379)
(15882)
(13667)
(13557)
(12341)
(12161)
(11721)
(11268)
(11124)
(11027)
(10914)
(10720)
(10323)
(10182)
(10141)
(8836)
(8542)
(8492)
(8175)
(8027)
(7870)
(7855)
(7603)
(7078)
(7012)
学科
(56237)
经济(56161)
(43659)
管理(39080)
(34246)
企业(34246)
(26353)
金融(26352)
方法(24325)
(23734)
银行(23695)
(22938)
数学(22003)
数学方法(21842)
中国(21204)
(20560)
(16819)
业经(16026)
(14136)
农业(12347)
(12039)
贸易(12031)
(11997)
财务(11979)
财务管理(11955)
(11803)
企业财务(11551)
产业(11423)
(11319)
中国金融(11305)
机构
大学(199897)
学院(198994)
(85759)
经济(84224)
管理(74718)
研究(69179)
理学(65514)
理学院(64793)
管理学(63735)
管理学院(63388)
中国(57745)
科学(42806)
(41083)
(40508)
(40229)
(34910)
中心(33851)
业大(33434)
财经(32969)
农业(32694)
研究所(32376)
(30306)
经济学(28657)
(27673)
经济学院(26326)
财经大学(25079)
北京(24690)
(24558)
(23218)
(22976)
基金
项目(144050)
科学(113427)
基金(107899)
研究(98532)
(98204)
国家(97007)
科学基金(81955)
社会(66822)
社会科(63760)
社会科学(63740)
基金项目(56887)
(55157)
自然(53226)
自然科(52094)
自然科学(52073)
自然科学基金(51202)
(46869)
教育(43078)
资助(42733)
编号(36424)
重点(32604)
(31232)
(31187)
(30742)
国家社会(29781)
创新(29308)
科研(28534)
成果(28391)
计划(27621)
教育部(26594)
期刊
(83386)
经济(83386)
研究(55146)
学报(39641)
(36676)
中国(36252)
(33722)
金融(33722)
科学(33193)
(30691)
大学(29167)
学学(28122)
管理(25126)
农业(23801)
财经(16573)
经济研究(15443)
(14190)
业经(13354)
(12846)
教育(12751)
技术(12437)
问题(11026)
(10834)
业大(10580)
科技(9805)
理论(9261)
商业(9171)
(9149)
农业大学(9059)
国际(8806)
共检索到2882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罗荷花   刘慧婷  
基于2017年、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金融使用对居民家庭收入多样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使用对居民家庭收入多样性具有促进作用;数字金融使用可以通过促进家庭创业、家庭风险资产配置来提高居民家庭收入多样性;数字金融使用对居民家庭收入多样性的影响在户主受教育程度、户主年龄、金融素养、城乡差异及地区等方面存在异质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荷花  叶谊锋  
在经济恢复势头不够强劲、劳动力市场修复迟缓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冲击下,如何增强家庭风险防范与管理能力,缓解家庭收入脆弱性是一个亟待研究的现实问题。文章基于2015年、2017年、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在运用迭代主因子法测算数字金融能力的基础上,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金融能力对居民家庭收入脆弱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金融能力能够有效缓解居民家庭收入脆弱性,投资多样化和风险承担是其缓解效应发挥的重要途径。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金融能力对东部、城市地区居民家庭收入脆弱性的缓解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卫星  吴锟  沈涛  
从规范金融模型的视角来看,居民家庭资产组合最主要的偏差之一就是资产组合缺乏多样性。本文采用奥尔多投资咨询中心2009年"中国城镇居民经济状况与心态调查"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分析法(PSM)研究了自我效能对居民家庭资产组合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效能对居民家庭资产组合多样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按照金融素养水平对居民家庭分组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并且自我效能对金融素养水平不同家庭资产组合多样性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胡洪曙  亓寿伟  
本文利用微观调查数据分析了城乡家庭父母对子女的代际收入影响,并探讨了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的代际流动差异。研究结果显示,父亲对女儿收入水平的影响高于儿子,母亲的收入水平对儿子和女儿并没有明显影响差异;城镇居民家庭的收入流动性高于农村居民,并且随着收入从低到高分布,代际收入流动性呈上升趋势,而农村低收入家庭群体具有明显的贫困持续性现象。因此,消除户籍等流动障碍,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能够有效提高社会流动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屹山  华淑蕊  赵文胜  
文章分析了我国居民收入与金融资产结构,认为我国居民消费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储蓄率高以及财产性收入较低。实证结果发现:无论城镇还是农村家庭,非财产性收入均是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主要决定因素,财产性收入对消费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原因是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较低。为提高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并扩大消费需求,认为要在增加居民财富积累的同时,让居民拥有多元化的投资与金融理财工具,优化风险性金融资产供给结构,规范金融市场发展,从而为居民持有的金融资产提供稳定收益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郭继辉  金榕  
本文将2019年CHFS数据与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相匹配,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居民家庭灵活就业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及其分维度均能显著正向刺激居民家庭灵活就业;相比于受雇佣灵活就业,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成员自雇佣灵活就业有更显著的正向作用;家庭创业是数字金融促进家庭灵活就业的原因,社会网络在数字金融和灵活就业之间起到负向调节作用,即数字金融与社会网络有替代关系;相对而言,数字普惠金融更有利于低收入家庭、西部地区家庭、农村家庭、二线及以下城市家庭进行灵活就业。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了包容性增长,更有助于实现共同富裕。最后,从持续推进数字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洪兴建  马巧丽  
本文从收入位次和收入份额两个角度分析了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收入的流动性,重点探讨收入流动性能否缓解长期收入不平等。本文提出了流动性影响长期收入不平等的测度方法,给出了家庭等值收入的估算方法,然后利用中国家庭收入项目调查(CHIPS)的四轮城镇住户数据,实证分析了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流动性。实证结果表明,在1993—1995年、1997—1999年、2000—2002年和2011—2013年四个阶段,收入位次流动性逐渐下降;低收入家庭的收入份额有所降低,收入流动没有起到缓解长期收入不平等的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穗  李实  
本文利用中国居民收入分配课题组1995-2013年4轮城镇和农村住户调查数据对中国居民家庭收入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在2007-2009年中国城镇家庭收入流动性有短暂回升,但整体呈逐步下降趋势;农村家庭收入流动性在1993-2009年呈上升趋势,但2011-2013年出现大幅下降。收入流动性在东、中、西部地区和不同年龄段人群之间表现不一。2011-2013年,虽然城乡家庭的收入保持较高增长,但收入流动性的大幅下降意味着各收入阶层的固化度在上升,不利于贫富差距的进一步缩小。推进市场化改革、提供竞争的市场环境、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提高收入流动、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穗  李实  
本文利用中国居民收入分配课题组1995-2013年4轮城镇和农村住户调查数据对中国居民家庭收入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在2007-2009年中国城镇家庭收入流动性有短暂回升,但整体呈逐步下降趋势;农村家庭收入流动性在1993-2009年呈上升趋势,但2011-2013年出现大幅下降。收入流动性在东、中、西部地区和不同年龄段人群之间表现不一。2011-2013年,虽然城乡家庭的收入保持较高增长,但收入流动性的大幅下降意味着各收入阶层的固化度在上升,不利于贫富差距的进一步缩小。推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洪革  张少鹏  胡琴心  
基于2014—2017年对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调研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DID)评估全面停伐政策对国有林区居民家庭的人均工资性收入和家庭人均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全面停伐政策的实施对林区居民家庭人均工资性收入和人均收入均存在消极影响;家中有人在其他企事业单位上班有利于促进国有林区居民家庭人均工资性收入和人均收入的增长;从事农林经营不利于国有林区居民家庭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虽然通过获得农林经营收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填补工资性收入的减少,但是对家庭人均收入无显著消极影响。因此,建议国家林业与草原局对国有林区居民家庭进行专项资金扶持;转岗分流安排富余劳动力;改变国有林区居民保守的就业观念并鼓励自主创业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郝龙华  张蓓  
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基于包容性发展视角实证检验金融知识对家庭纯收入和不同来源收入的影响,并从家庭创业决策的角度探究其传导机制。研究表明:第一,金融知识水平的提高可以显著影响城乡居民家庭收入,且对家庭不同来源的收入具有正向影响;第二,金融知识可以通过创业对农村家庭收入产生影响,创业在金融知识影响农村居民家庭收入过程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第三,多元异质性分析发现,金融知识不能提高农村低物质资本群体的创业概率,但可以对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群体发挥包容性经济效应。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郝梅瑞  
本文以上海为例,分析了当前居民家庭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严重状况,以及产生的根源,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段彦辉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城镇居民家庭消费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尤其呈现出趋同性的特点。基于此,本文在考虑到家庭收入特征的情况下,对城镇居民消费呈现出怎样的特点、是否存在趋同现象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在各个消费类型上普遍存在趋同现象,但各地间收入差距的拉大会阻碍交通与通信、家务服务消费的趋同,产业结构上的区别成为了后进省份追赶先进省份的阻力。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刘林  黄浩  
收入流动将对收入分配格局产生重要影响,良好的收入流动性结构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优化收入格局。基于2010—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分析表明,在2010—2012年、2012—2014年和2014—2016年三个时间段,整体样本、农村样本和城市样本家庭收入流动的向上/向下比率均大于1,表明当前中国居民家庭收入流动性结构合理,有利于收入分配格局优化;虽然低收入层级向上流动的几率较大,但高收入层级(尤其是城市地区)固化的现象也较为显著;长期来看,居民受教育水平和幸福感的提高有助于防范家庭收入层级向下流动。因此,应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并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睿   朱利   罗绍晗   钱嫣虹  
研究数字能力如何影响居民家庭的消费行为,对于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从数字设备使用能力、数字场景应用能力以及数字信息获取能力三个维度度量了家庭数字能力,并实证分析了数字能力与家庭消费的关系,发现数字能力的提升能显著提高家庭消费水平。在进行核心变量替换、回归样本变更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发现数字能力对家庭消费的促进作用仍然存在。此外,除了对家庭消费水平的影响,数字能力对不同消费类型也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基于收入效应的机制分析发现,数字能力通过提高家庭收入、降低家庭收入波动性来促进消费。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能力对家庭线上线下消费均有积极影响,但数字能力对家庭消费收入比没有显著的影响,即数字能力并没有改变家庭边际消费倾向,而是通过提高收入水平和降低收入波动性来促进家庭消费。论文拓展了数字能力在消费领域的应用,证明了数字能力对家庭收入和消费增长的积极作用,丰富了数字时代家庭金融的相关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