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06)
- 2023(18129)
- 2022(14697)
- 2021(13487)
- 2020(11113)
- 2019(25016)
- 2018(24777)
- 2017(47581)
- 2016(25798)
- 2015(28848)
- 2014(28625)
- 2013(28250)
- 2012(25651)
- 2011(23069)
- 2010(23086)
- 2009(21523)
- 2008(20119)
- 2007(17921)
- 2006(15917)
- 2005(14022)
- 学科
- 济(102815)
- 经济(102700)
- 业(77251)
- 管理(69454)
- 企(55272)
- 企业(55272)
- 农(49133)
- 方法(42382)
- 数学(36966)
- 数学方法(36617)
- 中国(32859)
- 农业(32792)
- 业经(29465)
- 融(27865)
- 金融(27863)
- 银(27018)
- 银行(26949)
- 行(25947)
- 财(25715)
- 地方(22946)
- 制(22461)
- 学(22064)
- 贸(19058)
- 贸易(19042)
- 易(18565)
- 务(16376)
- 技术(16317)
- 财务(16304)
- 财务管理(16274)
- 理论(15938)
- 机构
- 学院(364326)
- 大学(362710)
- 济(144887)
- 管理(142683)
- 经济(141814)
- 理学(124164)
- 研究(123742)
- 理学院(122855)
- 管理学(120681)
- 管理学院(120069)
- 中国(97880)
- 农(82167)
- 科学(79273)
- 京(76450)
- 业大(64117)
- 农业(63846)
- 财(63448)
- 所(62957)
- 中心(58440)
- 研究所(57903)
- 江(52916)
- 财经(51386)
- 北京(47559)
- 经(47002)
- 范(46475)
- 师范(45931)
- 院(43861)
- 州(43495)
- 经济学(42942)
- 农业大学(40505)
- 基金
- 项目(255837)
- 科学(199165)
- 基金(184679)
- 研究(183857)
- 家(163136)
- 国家(161723)
- 科学基金(137482)
- 社会(115973)
- 社会科(109665)
- 社会科学(109635)
- 省(101184)
- 基金项目(98720)
- 自然(89721)
- 自然科(87601)
- 自然科学(87575)
- 自然科学基金(85996)
- 划(84466)
- 教育(81825)
- 编号(75489)
- 资助(74323)
- 成果(59831)
- 重点(57046)
- 发(55613)
- 部(55074)
- 创(53368)
- 课题(50755)
- 创新(49796)
- 科研(49048)
- 国家社会(47954)
- 计划(47098)
- 期刊
- 济(157975)
- 经济(157975)
- 研究(102120)
- 农(81599)
- 中国(69980)
- 学报(66085)
- 科学(57446)
- 农业(54707)
- 大学(49451)
- 管理(47194)
- 学学(47035)
- 融(45708)
- 金融(45708)
- 财(45440)
- 教育(34926)
- 业经(31211)
- 技术(28467)
- 业(26561)
- 财经(24135)
- 经济研究(23766)
- 问题(22002)
- 经(20535)
- 版(19832)
- 图书(18916)
- 科技(18893)
- 业大(18685)
- 理论(17708)
- 技术经济(16721)
- 实践(16307)
- 践(16307)
共检索到5306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晶 吕新业 吕开宇
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的根本落脚点,促进农户生计多元发展、实现收入可持续增长是实现农户生活富裕的关键。本文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下,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采用Fractional Probi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金融使用对农户生计多样化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村居民存在一定的生计多样化行为,但整体多样化程度不高;数字金融使用显著提升了农户生计多样化水平。从作用机制看,促进生计多样化的原因在于数字金融使用提高了农户从事非农就业积极性,并且改变了家庭收入结构,其中收入结构的变动体现在农户自营工商业收入占比的增加,以及种植业收入贡献度的下降;数字金融使用不会影响农户的林业收入、畜牧业收入以及务工收入比重。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为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增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仍需大力支持农村数字金融的发展。
关键词:
数字金融 生计多样化 生计资本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晓林 熊健
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的农村样本数据,实证分析社会网络对农户生计多样化的影响,以及市场化进程加快背景下其影响作用的变化规律。研究结论显示,生计多样化作为家庭应对未来收入波动冲击的有效途径,在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社会网络越丰富,农户生计多样化水平越高;同时随着农村市场化进程加快,社会网络对农户生计多样化的影响在逐步减弱,社会网络分散风险、降低生计脆弱性的途径难以为继。由此提出继续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发展普惠金融,提高对农户尤其是贫困农户的服务覆盖面和质量,以满足农村家庭平滑消费和规避风险的长期需求。
关键词:
社会网络 市场化进程 生计多样化 农户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志雄 张银银 丁士军
利用九江和襄阳两地的失地农户调查数据,刻画失地农户生计策略多样化特征;并利用广义线性模型和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生计资本对失地农户生计多样化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失地前后农户的生计多样化与收入水平、兼业程度和劳动力流动具有某种关联;2)失地农户实施生计多样化的能力依赖于一定的生计资本,生计资本的提高有助于扩展失地农户实施生计多样化的能力;3)生计多样化虽然是失地农户发展生计的重要途径,但当生计资本超过某个临界点后农户不再将生计多样化作为其最优的选择。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詹晶 王旭英 叶静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5年、2017年和2019年的数据,构建Fractional 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户使用移动支付对金融资产多样化的影响。研究发现,移动支付通过增强农户对金融知识的关注和认知程度、提升农户的风险偏好、提高收入水平和缩小数字鸿沟,显著促进了农户金融资产多样化。异质性分析表明,农户的收入、年龄、受教育程度的差异会影响移动支付对农户金融资产多样化的促进作用。为进一步促进农户金融资产多样化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需要加强移动支付平台建设,促进支付方式数字化转型,培养农户移动支付使用习惯,并防控金融资产多样化带来的风险。
关键词:
移动支付 数字鸿沟 多样化指数
[期刊] 改革
[作者]
黄倩 刘泽慧 熊德平
提升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这一过程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构建农户可持续生计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检验数字金融改善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实现机制与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可以显著改善农户可持续生计,主要通过提高信贷可得性、增强信息关注度、改善收入分配机制实现,且对风险偏好型、高收入、高生计水平、高生计多样性及高劳动力质量农户可持续生计的改善作用更为显著。此外,数字金融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改善作用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应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数字金融服务力度,促进地区间数字金融合作联动发展,差异化促进不同类型农户使用数字金融以实现可持续生计。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贵艳
[目的]针对生计多样化成为农村地区消除贫困的重要选择,对甘肃秦巴山区农户生计多样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期为提高农户生计的多样化水平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文章通过运用参与式农村评价法对甘肃秦巴山区的385个村庄的1 200个农户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多层次模型,实证分析影响农户生计多样化的因素。[结果](1)甘肃秦巴山区农户生计多样化指数越高,农户的平均收入就越高;样本中有9. 25%农户只有一种收入来源,且近1/2农户的生计多样化指数在0. 1~0. 5,总体上生计多样化水平较低。(2)生计多样化指数的12. 35%变异是由农户居住村庄的外部环境导致的。在不引入村庄层面的变量时,发现外出务工情况、家庭收入情况、家庭对教育的重视情况、耕地状况、园地状况、固定资产状况、退耕还林(草)对生计多样化有显著影响。(3)引入村庄层面的变量后,发现村庄的高程对外出务工情况,耕地状况影响显著,村庄的收入状况对教育的重视状况的正影响显著,村庄距最近乡镇的距离对教育的重视状况、家庭收入状况的反作用影响显著。[结论]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种植养殖技能的培训;加大对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的资金与税收、金融政策等支持;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加快生态移民进程等促进生计多样化水平提高的政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袁俐雯 张俊飚 何可 赖晓敏 王璇
基于课题组在2017年获得的湖北省992个农户微观调研数据,以生物天然气这一清洁能源的使用为例,探讨了生计资本对农户清洁能源消费意愿的影响,以及多样化非农生计策略在生计资本对农户清洁能源消费意愿影响中发挥的中介作用机制,以期寻找影响农户清洁能源消费意愿的内在驱力,为农村能源消费转型提供一些政策启示。研究发现:(1)生计资本中的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自然资本是促进农户清洁能源消费意愿的主要因子。(2)多样化非农生计策略能够在生计资本对农户消费意愿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具体表现在自然资本较低但金融资本较高的农户,通过选择多样化非农生计策略以提升对清洁能源的消费意愿。该中介机制在本地经营农户样本中成立,但对在外务工农户样本中则不够显著。据此,分别从农村清洁能源推广以及农户生计发展角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加强清洁能源政策与农户生计改善的相互对接。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韩文静 张正峰
本文基于DFID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的逻辑设定,运用全国大样本农户微观调查数据,采用Logit/OLS回归和PSM方法实证检验了农地流转对农户生计策略选择和生计非农化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农地流转可以为农户提供生计多样化选择的机会,农地转出可以促进农户从事多样化的生计策略,提升农户生计非农化水平;转入农地为农户实现农业生产规模经营创造条件,可以促进农户选择农业向生计策略;农户生计异质性是影响农户生计策略多样化的关键因素。基于上述结果,本文认为发展功能完善的农地流转市场仍是现阶段农地流转政策的主要方向;提升人力、物质、金融资本能够提高农民生计多样化水平。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晓燕 夏咏
农村正规金融政策精准落地是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农户生计策略向好、向优发展的关键。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利用CFPS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Simpson指数和多项选择模型(M-Logit)分析正规借贷嵌入和农户生计策略,探讨正规借贷嵌入对农户生计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生计抉择有务农主导型、创业主导型和务工主导型三种,不论农户是否正规借贷,创业主导型占比均最低,务工主导型占比均最高。正规借贷农户创业主导型和务工主导型占比均高于未正规借贷农户,但务农主导型占比低于未正规借贷农户。务农主导型和务工主导型农户正规借贷以小额贷款为主,而创业主导型农户正规借贷额度整体较高。正规借贷显著促进了农户创业主导型或务工主导型生计策略的选择,且对创业主导型生计策略的促进作用更明显(2.436>1.371),正规借贷额度显著促进了农户创业主导型生计策略的选择,但对务工主导型生计策略的影响程度并不明显。正规借贷对中部和东部地区农户选择创业主导型生计策略的影响效应较大,务工主导型次之;东北地区正规借贷农户更倾向于选择务农主导型生计策略,务工主导型次之。此外,农户生计策略还受到户主因素、家庭因素和社区因素等相关特征变量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提出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与产品;加大正规借贷农业投资;细化“创业贷”分类与优惠政策;依据地区差异采取有效借贷措施,促进农户生计策略优化转型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宁宁 侯冠宇
文章基于风险资产多样化配置视角,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及其分维度发展对家庭资产多样化配置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资产多样化配置具有正向影响,且能通过提升金融素养、风险偏好间接提升其风险资产多样化配置行为。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不同户籍、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资产多样化配置具有普遍提升效应,其中数字化程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雪高
本文通过对黑、吉、蒙3省232个调查样本的数据分析,发现有38.8%的农户采用品种多样化策略。种植单一作物的农户更愿意采用品种多样化策略,有81%的农户采用了多个品种;通过对影响农户品种多样化策略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农户的财富水平与多样化策略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在家庭财富水平指标中只有固定性资产对多样化策略影响显著。
关键词:
农户 财富水平 种植品种多样化策略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晓燕 夏咏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探讨正规金融发展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SLA),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第五期调研数据,运用似不相关回归模型(SUR)和倾向得分匹配模型(PSM)综合分析正规借贷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结果表明:(1)有正规借贷农户的生计资本总值高于无正规借贷农户,且两类农户各类生计资本均值差较大,正规借贷对农户的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2)正规借贷显著提高了相对富裕农户的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而显著降低了相对贫困农户的物质资本;(3)正规借贷对西部和东北地区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效应较大,对中部和东部地区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效应较小。基于以上结论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罗荷花 姚璇
本文基于河北、湖南、广西三省1022户农户调研数据,从数字金融需求方的农户出发,运用OLS模型与Tobit模型实证检验数字金融使用对农户家庭消费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使用对农户家庭消费规模增长与消费结构升级均具有促进作用。数字金融使用通过提高家庭收入来促进农户家庭消费规模增长与消费结构升级。数字金融使用对农户家庭消费规模增长、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在受访者年龄、家庭资产、家庭收入、地区等方面存在异质性。为此,提出要积极推动农户数字金融使用、持续提高农户家庭收入、推动农村消费市场进一步发展等建议,以期促使农户合理使用数字金融服务来提升家庭消费。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消费规模 消费结构 家庭收入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建奎 张龙耀 倪丹梅
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是中国式普惠金融发展的创新模式,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9年数据,实证检验农户数字普惠金融使用决策中的同群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农户数字普惠金融使用决策中存在明显的同群效应;农户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农村内部形成的社会规范是同群效应产生作用的主要机制;受教育程度较高农户的数字普惠金融使用行为在村庄内部具有更强的示范效应。通过提高受教育程度较高农户的数字普惠金融使用率,形成示范带动作用,是提高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整体使用率的有效手段。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建奎 张龙耀 倪丹梅
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是中国式普惠金融发展的创新模式,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9年数据,实证检验农户数字普惠金融使用决策中的同群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农户数字普惠金融使用决策中存在明显的同群效应;农户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农村内部形成的社会规范是同群效应产生作用的主要机制;受教育程度较高农户的数字普惠金融使用行为在村庄内部具有更强的示范效应。通过提高受教育程度较高农户的数字普惠金融使用率,形成示范带动作用,是提高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整体使用率的有效手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