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00)
- 2023(19084)
- 2022(15876)
- 2021(14632)
- 2020(12179)
- 2019(27294)
- 2018(26935)
- 2017(51206)
- 2016(27727)
- 2015(31095)
- 2014(30766)
- 2013(30542)
- 2012(28208)
- 2011(25311)
- 2010(25376)
- 2009(23556)
- 2008(21996)
- 2007(19379)
- 2006(17284)
- 2005(15086)
- 学科
- 济(110651)
- 经济(110521)
- 业(80966)
- 管理(73932)
- 企(58213)
- 企业(58213)
- 农(50464)
- 方法(45027)
- 数学(39456)
- 数学方法(39052)
- 农业(33678)
- 中国(33570)
- 业经(30309)
- 融(28045)
- 金融(28042)
- 财(27673)
- 地方(27374)
- 银(27036)
- 银行(26966)
- 行(25983)
- 学(23790)
- 制(23355)
- 贸(20472)
- 贸易(20457)
- 易(19872)
- 环境(17306)
- 技术(17175)
- 务(16753)
- 财务(16688)
- 财务管理(16649)
- 机构
- 学院(389179)
- 大学(386712)
- 济(153224)
- 管理(151173)
- 经济(149864)
- 研究(133667)
- 理学(131164)
- 理学院(129670)
- 管理学(127356)
- 管理学院(126699)
- 中国(104601)
- 科学(86236)
- 农(85647)
- 京(81566)
- 所(68142)
- 财(67980)
- 业大(67415)
- 农业(66625)
- 中心(63147)
- 研究所(62685)
- 江(57540)
- 财经(54346)
- 范(51327)
- 师范(50739)
- 北京(50645)
- 经(49573)
- 院(47675)
- 州(47029)
- 经济学(45040)
- 省(43802)
- 基金
- 项目(273577)
- 科学(212654)
- 基金(196524)
- 研究(196447)
- 家(173978)
- 国家(172260)
- 科学基金(146049)
- 社会(123125)
- 社会科(116293)
- 社会科学(116258)
- 省(109298)
- 基金项目(105448)
- 自然(95768)
- 自然科(93469)
- 自然科学(93441)
- 自然科学基金(91741)
- 划(90698)
- 教育(87419)
- 编号(80858)
- 资助(78913)
- 成果(63802)
- 重点(61228)
- 发(59565)
- 部(58567)
- 创(57066)
- 课题(54667)
- 创新(53259)
- 科研(52431)
- 计划(50489)
- 国家社会(50436)
- 期刊
- 济(170918)
- 经济(170918)
- 研究(109844)
- 农(84184)
- 中国(77086)
- 学报(70295)
- 科学(61247)
- 农业(56741)
- 大学(52261)
- 管理(50177)
- 学学(49569)
- 财(49150)
- 融(46162)
- 金融(46162)
- 教育(37867)
- 业经(33095)
- 技术(30706)
- 业(28301)
- 经济研究(25481)
- 财经(25090)
- 问题(23150)
- 经(21379)
- 版(21152)
- 图书(20984)
- 科技(20348)
- 业大(19632)
- 资源(19145)
- 理论(18539)
- 技术经济(17482)
- 现代(17163)
共检索到5753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罗荷花 姚璇
本文基于河北、湖南、广西三省1022户农户调研数据,从数字金融需求方的农户出发,运用OLS模型与Tobit模型实证检验数字金融使用对农户家庭消费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使用对农户家庭消费规模增长与消费结构升级均具有促进作用。数字金融使用通过提高家庭收入来促进农户家庭消费规模增长与消费结构升级。数字金融使用对农户家庭消费规模增长、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在受访者年龄、家庭资产、家庭收入、地区等方面存在异质性。为此,提出要积极推动农户数字金融使用、持续提高农户家庭收入、推动农村消费市场进一步发展等建议,以期促使农户合理使用数字金融服务来提升家庭消费。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消费规模 消费结构 家庭收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姚海琴 朋文欢 黄祖辉
农户从事家庭型乡村旅游对其收入的影响并未受到学界过多关注。文章借助浙江、四川和湖南三省605位农户调研数据,在阐述家庭型乡村旅游增收机制的基础上,采用PSM法消除样本选择偏差,实证考察家庭型乡村旅游的增收效果。研究发现:1农户从事乡村旅游对提高其收入水平的效果十分明显,相较于未从事者,从事者的家庭收入将提高7万元/年;2随着从业年份的增加,乡村旅游对农户的增收效果越大,说明发展乡村旅游来促进农户增收具有良好的持续性;3乡村旅游的增收效果受农户就业类型影响,表现为全职型的增收效果大于兼业型。研究认为,要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禀赋,大力推进乡村旅游业发展,使其成为农户增收的重要来源;从业农户应丰富旅游产品,克服乡村旅游的季节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静 朱立志
文章通过河北、湖南、新疆三个不同地区农户能源消费调查数据的量化分析,探索农户能源消费变动的规律,寻求农村能源消费升级之路。农户调查数据表明,影响农户生活能源消费的主要因素有家庭人均财富、能源价格、能源可获得性以及户主受教育程度。从能源消费升级角度看,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地区农户能源的消费结构主要从薪柴、秸秆、煤炭向液化气、电力等商品性便捷能源转换;经济相对落后、交通不便的山区,能源消费主要还是以薪柴、秸秆为主,但正慢慢向煤炭转化。为加快农村能源消费升级,建议加强教育,转变农民消费观念,提高农户环保意识,改善交通条件,加强农村能源供应体系建设,依靠科技进步,开发利用新的生物质能源。
关键词:
农村能源 农户消费 消费选择 影响因素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兰兰 蔡银莺
论文以湖北武汉、孝感为实证,构建农户家庭生计禀赋衡量体系,运用Logit模型分析不同类型功能区农户生计禀赋对农地流转的影响。研究表明:1)重点开发区农户已参与农地流转的比例(48.38%)及未来愿意参与农地流转的比例(61.99%)相对较高,且流转程序较规范;农产品主产区农户农地流转参与率(46.72%)相对较高,但农户农地依赖程度高,未来愿意参与农地流转的比例(38.61%)相对最低;生态功能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低、农业生产条件差,农地流转实际比例较低(31.82%),但受农业种植低利益及非农产业高回报的诱导,受访农民未来流转意愿(45.87%)较强烈。2)自然资产及物质资产对农户参与农地流...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2007年以来,财政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精神,实施了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带动各级财政支持农业保险取得了快速发展。截至2011年末,各级财政累计拨付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逾460亿元,带动农业保险为5.8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1.8万亿元。从湖南、河北和福建三省(以下简称三省)情况看,农业保险通过政府与市场、财政与金融的有机结合,有效放大了财政资金支持"三农"成效,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旻 赵连阁 谭洪波
本文基于河北农村地区的实地调研,对农村地区家庭教育投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结果说明,在农村家庭影响父母对子女教育投资的主要因素有:子女自身学习状况、母亲决策权×母亲受教育年限、教育投资价格、父亲受教育年限、人均家庭收入。子女自身学习情况是决定父母对子女教育投资的最重要因素。母亲在家庭中的决策地位与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同时影响子女教育投资,文化程度高且在家庭地位高的母亲,对子女的教育投资有积极促进作用。教育投资费用与父母对子女教育投资成反向关系,收入仍是制约父母对子女教育投资的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观念的改变,子女的性别、子女的个数已不再是影响父母教育投资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农村 家庭教育投资 影响因素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灿 高建中 李善美 徐绍杰 巫福斌
基于2018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监测数据库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数据库统计的数据,选用OLS回归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法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林业收入的影响以及不同林业收入水平下数字普惠金融的增收效应。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促进农户林业收入,关键性影响作用在于数字普惠金融的数字化程度为农户带来的移动化、实惠化、信用化和便利化;数字普惠金融对于低收入水平农户的林业增收效应不显著,而对中等收入水平农户和高收入水平农户的林业增收效应显著;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缓解家庭借贷约束,提高资金的可获得性,促进农户林业投入,从而提高农户的林业收入。因此,为使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更好地为农村地区居民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应该加强数字普惠金融的宣传普及、完善体系制度以及制定差异化策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冰彬 王林萍
农户家庭发展韧性是衡量农户家庭在面对各种压力源和无数冲击后避免陷入贫困的能力。在运用高阶条件矩测算农户家庭发展韧性的基础上,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家庭发展韧性的影响,对数字普惠金融能否实现反贫困治理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可以增强农户家庭发展韧性。其中,农户社会资本积累是作用机制之一。最后,从继续推行数字普惠金融政策、人力资本投资及社会资本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户发展韧性 数字普惠金融 社会资本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冰彬 王林萍
农户家庭发展韧性是衡量农户家庭在面对各种压力源和无数冲击后避免陷入贫困的能力。在运用高阶条件矩测算农户家庭发展韧性的基础上,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家庭发展韧性的影响,对数字普惠金融能否实现反贫困治理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可以增强农户家庭发展韧性。其中,农户社会资本积累是作用机制之一。最后,从继续推行数字普惠金融政策、人力资本投资及社会资本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户发展韧性 数字普惠金融 社会资本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喻言 徐鑫
“低吸镉品种+淹水灌溉+撒石灰”(简称VIP降镉技术)是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的主要技术,同时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前提。本文以江苏、湖南、江西三省水稻种植户为例,采用实验经济学方法测度农户风险规避系数,并利用五级量表法测度农户对VIP降镉技术的经济价值感知和社会价值感知,在此基础上借助有序Probit模型分析风险规避、价值感知对农户VIP降镉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风险规避对农户VIP降镉技术采纳意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经济价值感知和社会价值感知对农户VIP降镉技术采纳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基于不同经营规模视角分析,风险规避对大农户VIP降镉技术采纳意愿无显著影响,但对小农户VIP降镉技术采纳意愿有显著影响,说明小农户对VIP降镉技术存在高度风险规避意识。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涛 伍骏骞
紧紧围绕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消费,促进农村消费提质升级,对于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和实现中国经济转型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通过工具变量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研究数字金融对农户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农户消费有显著促进效应,数字金融将带来户均消费提高24.50%,2016年折合消费为8694.81元。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通过提高家庭非农就业水平和金融可得性引致消费增长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对中低收入农户、参与互联网理财和网络借贷农户家庭消费的促进作用更大;数字金融的消费增长效应高于同期传统信用卡使用。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中国新时期扩大数字金融在农村地区的覆盖范围以驱动农户消费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农户消费 非农就业 金融可得性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贾雪莉 董海荣 戚丽丽 王敬培
以河北省蔬菜种植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借助计量分析工具对河北省蔬菜种植户施药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近半数的蔬菜种植户在农药使用方面存在不当行为,而种植户现有蔬菜种植面积、经营类型、新技术采纳的频次、种植经验、对农药污染的关注程度和这种行为的产生存在着直接的关系。
关键词:
蔬菜种植户 农药使用行为 河北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明贤 罗荷花
本文在调查湖南省祁阳县168户农户的家庭收入、家庭支出、金融服务需求情况、获得金融服务的效果等内容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农户金融服务的需求情况及其农户获得金融服务的效果,最后提出更好地满足农户金融服务需求的对策建议。通过对农户金融服务需求与效果的调研分析,帮助农村金融机构根据农户的需求改进自身的服务与理念,更好地为农户提供金融服务,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邓文 刘英 谭杰扬 金龙新 王剑
家庭农场已成为我国引领适度规模经营、保障粮食安全的有生力量,绩效是家庭农场进行水稻生产决策和政府扶持的主要依据。基于投入产出和环境变量视角,通过对湖南120户家庭农场的实地调查,构建由CCR模型、灰色关联度和相关分析模型、SBM超效率模型组成的"三步模型法",分析不同规模稻作绩效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稻作规模在33.33 hm2的家庭农场相对效率较高。对家庭农场稻作绩效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是租田费用和稻作补贴,其次为家庭劳动力稻作率和稻谷销售价格,农场主年龄和文化程度的关联度较低。因此,为提升家庭农场稻作绩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俊睿 王西琴 王雨濛
本文以河北省石津灌区内粮食种植农户为研究对象,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参与灌溉管理组织、灌溉设施建设、采纳节水灌溉技术几个影响行为的核心意愿进行分析,得出主要研究结论:增加农民收入是推进农户灌溉决策行为正向发展的基石;良好的村域社会文化环境有利于帮助农民对灌溉信息的关注和交流,有助于提高用水效率;重视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的公共产品属性,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是灌区农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为从农户层面制定有关农田灌溉和水利设施建设政策提供了相关理论和实证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户融资可获得性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湖南省为例
家庭农场金融服务困境及其优化路径——以广西151户家庭农场为例
基于良种补贴政策的农户小麦新品种选择行为分析——以山东、河北、河南三省八县调查为例
我国农户金融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河北省435名农户的调研数据
农民家庭经济的发展对农村资金运动的影响——湖南省湘阴县湾河乡百户
家庭禀赋对农户家庭经营技术效率的影响冲击——基于湖北省农户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实证
农地整治过程中不同类型农户权益诉求研究——以湖北省和湖南省部分县区为例
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对农户家庭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河南省的农户家庭模型分析
林改配套政策对异质性农户林业生产投入行为影响研究——以湖南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