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20)
2023(9595)
2022(7201)
2021(6179)
2020(5143)
2019(11604)
2018(10774)
2017(21213)
2016(10569)
2015(11681)
2014(11189)
2013(11069)
2012(10234)
2011(9130)
2010(9157)
2009(8917)
2008(7629)
2007(6720)
2006(5940)
2005(5509)
作者
(27703)
(22897)
(22757)
(21819)
(14756)
(10864)
(10565)
(8969)
(8689)
(8135)
(7917)
(7812)
(7293)
(7004)
(6972)
(6829)
(6825)
(6765)
(6691)
(6344)
(5650)
(5423)
(5315)
(5309)
(5187)
(5186)
(4928)
(4722)
(4602)
(4460)
学科
(53934)
经济(53883)
(35741)
管理(34231)
(30391)
企业(30391)
方法(27020)
(26033)
金融(26032)
数学(24956)
数学方法(24841)
(22999)
银行(22999)
(22275)
中国(19801)
(16258)
业经(16153)
(13156)
产业(11915)
(11657)
财务(11636)
财务管理(11617)
企业财务(11211)
中国金融(11125)
(11080)
贸易(11071)
(11007)
信息(10982)
(10806)
地方(10396)
机构
大学(152205)
学院(149197)
(71386)
经济(70253)
管理(63147)
理学(55097)
理学院(54670)
管理学(54117)
管理学院(53818)
研究(43366)
中国(41852)
(35719)
财经(29437)
(29398)
(27109)
经济学(25150)
中心(24193)
经济学院(23178)
财经大学(22549)
(21778)
金融(21392)
(20532)
科学(20185)
商学(18810)
(18670)
商学院(18621)
北京(18215)
(18084)
银行(18004)
(17579)
基金
项目(102294)
科学(84001)
基金(79348)
研究(78454)
(66376)
国家(65893)
科学基金(59865)
社会(55382)
社会科(53192)
社会科学(53182)
基金项目(41014)
(37254)
教育(35408)
自然(35351)
自然科(34717)
自然科学(34715)
自然科学基金(34169)
资助(32359)
编号(31245)
(30798)
成果(25293)
国家社会(25047)
(24010)
(22704)
教育部(22317)
人文(22139)
重点(22135)
(21268)
创新(21192)
(21118)
期刊
(67848)
经济(67848)
研究(46604)
(32593)
金融(32593)
(27503)
中国(26357)
管理(21772)
学报(17494)
财经(15585)
科学(15567)
大学(14819)
学学(13540)
(13254)
(13168)
经济研究(13155)
教育(11418)
技术(11344)
业经(10764)
图书(10676)
理论(9482)
实践(8572)
(8572)
问题(8520)
商业(8256)
(8227)
统计(8137)
农业(7732)
书馆(7550)
图书馆(7550)
共检索到2235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艺  明娟  
近年来,零工经济的兴起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而数字金融通过提高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及覆盖度,推动了零工经济的发展。为研究数字金融对零工工资的影响和机制,本文将网络零工招聘数据、城市统计年鉴和企业工商注册信息数据三者进行匹配,实证分析数字金融对零工工资溢价的影响。研究表明:(1)数字金融可以促进零工经济的发展,数字金融指数越高的城市,平均零工工资越高;(2)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数字金融对零工工资的溢价作用依然稳健;(3)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通过提升零工就业总需求和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产生工资溢价。本研究揭示了数字金融与零工经济的联系,对提高零工就业者的工资收入和制定促进零工就业的政策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艺  皮亚彬  
随着数字经济的兴起,基于互联网平台的零工就业模式成为稳就业的重要支撑。本研究检验零工就业从城市规模和数字技术应用中获得的工资溢价效应,通过将2020—2021年网络招聘平台上零工招聘大数据与城市统计年鉴数据匹配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城市规模对零工就业的工资具有正的溢出效应,但城市规模的零工工资溢价水平随着数字技术的应用水平而下降;进一步分析不同类型的零工就业工资溢价水平发现,高技能水平的零工就业者比低技能水平的零工就业者获得了更高的城市规模溢价,且城市规模产生的工资溢价效应仅作用于线下工作;对于完全可以线上完成的零工岗位,城市规模并未对其产生工资溢价效应。这意味着,对于线上完成的零工工作,数字技术的应用削弱了城市规模带来的集聚优势,扩大城市规模并非获得外部经济的唯一途径,数字技术给零工经济提供了后发优势。本文为加快城市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零工就业结构,促进包容性经济增长提供政策指导。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艺  皮亚彬  
随着数字经济的兴起,基于互联网平台的零工就业模式成为稳就业的重要支撑。本研究检验零工就业从城市规模和数字技术应用中获得的工资溢价效应,通过将2020—2021年网络招聘平台上零工招聘大数据与城市统计年鉴数据匹配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城市规模对零工就业的工资具有正的溢出效应,但城市规模的零工工资溢价水平随着数字技术的应用水平而下降;进一步分析不同类型的零工就业工资溢价水平发现,高技能水平的零工就业者比低技能水平的零工就业者获得了更高的城市规模溢价,且城市规模产生的工资溢价效应仅作用于线下工作;对于完全可以线上完成的零工岗位,城市规模并未对其产生工资溢价效应。这意味着,对于线上完成的零工工作,数字技术的应用削弱了城市规模带来的集聚优势,扩大城市规模并非获得外部经济的唯一途径,数字技术给零工经济提供了后发优势。本文为加快城市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零工就业结构,促进包容性经济增长提供政策指导。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顾海峰  卞雨晨  
选取2011—2020年中国16家上市银行年度数据对数字金融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数字金融对银行系统性风险具有促进作用。相对于国有银行部门,数字金融对非国有银行部门系统性风险的促进力度更大。(2)数字金融通过金融脱媒渠道促进了银行系统性风险,并通过银行业竞合、风险承担及贷款集聚渠道抑制了银行系统性风险。金融脱媒渠道的促进作用对冲了银行业竞合、风险承担及贷款集聚渠道的抑制作用,由此促进了银行系统性风险。“数字金融—金融脱媒/银行业竞合/风险承担/贷款集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传导渠道均有效。(3)城镇化水平提高会加剧数字金融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促进作用,内需市场规模提升会减弱数字金融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促进作用。(4)数字金融在保险与投资功能渠道促进了银行系统性风险,在货币基金功能渠道抑制了银行系统性风险,但在支付、信贷、信用等功能渠道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无效。研究成果将为规范中国数字金融发展及防范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提供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马如静  蒙小兰  唐雪松  
近年来,独立董事兼职现象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利用上市公司IPO数据研究发现,独立董事兼职席位越多时,上市公司IPO抑价程度越低,股票上市后股价弱势越可能被缓解。究其原因,兼职席位越多的独立董事任职的公司信息风险越低。进一步研究发现,兼职席位信号功能在总体信息风险较高的环境中更强。此外本文还发现,单独从声誉或社会网络关系视角难以全面解析兼职席位的信号功能;在信息风险较高的环境中,不同兼职席位水平独立董事的更替将会影响企业价值;兼职席位较多的独立董事并未因繁忙而弱化职责履行;独立董事在较高风险环境中任职时会要求较高的相对报酬。总体而言,本文研究表明,独立董事兼职席位具有信号传递功能,信息风险越高的环...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高靖宇   魏蕊  
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大环境下,数字化转型是会计师事务所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以2014-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会计师事务所数字化转型如何提高审计质量。研究发现,会计师事务所通过招聘数字化人才助推其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高审计质量。机制检验显示,会计师事务所数字化人才招聘通过提高审计师个人能力、提高审计团队稳定性、改善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环境来提高审计质量。进一步分析显示,当被审计单位媒体关注度较高时,会计师事务所数字化人才招聘对审计质量的促进作用会减弱;数字化人才招聘不仅能够提高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充分性,而且也对审计时滞和审计费用有一定影响。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董晓宏  郭爱英  
信息时代,网络招聘已成为企业广泛应用的招聘手段,但随之产生的海量数据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应用,反而造成候选人筛选效率下降与人岗匹配度降低,大数据的价值被大大歪曲和忽视。本文以K企业网络招聘过程所面对的大数据挑战为例,应用大数据处理技术优化其网络招聘流程,促进信息化工具与人力资源管理实务的有效融合进而提高企业网络招聘及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运行效率。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吕本富  张筱  
Web技术和应用无疑是人类现代文明史上一次里程碑式的革命。在拥有两亿多网民、四千万家企业和超过一亿的城市就业人口的中国,网络招聘必将成为互联网产业最为成功的应用之一。然而截至到目前为止,国内网络招聘的服务主体定位是为企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翔翼  宋雪涛  
为了研究中国招聘市场上的性别歧视,本文通过国内较为常用的招聘网站向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和成都六个城市的高、低阶软件工程师、会计、文秘和市场营销职位投递了男女配对的19130份简历,并对企业的回应进行统计检验和回归分析。本文发现:总体看,与诸多发达国家不同的是,中国中高端招聘市场偏好女性,这与中国妇女总体劳动参与率较高有关。就企业所有制性质看,综合各职业,外资企业和私有企业偏好女性,国有企业没有显著的性别偏好,且在其他类型企业偏好女性的职位上,国有企业也不偏好女性。这一方面从所有制层面支持了经济改革有助于降低性别歧视的假说,即更市场化的企业歧视更小;另一方面又支持了因为职业隔离和信息不对...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萧秋水  
"你不用一个个地打电话、找话题跟对方硬套近乎,更不用买了礼品厚着脸皮登门拜访,只要利用线上的共享功能,就能假装不经意地与对方搭茬儿。"——Lindedin网站创始人霍夫曼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网络招聘。所谓网络招聘,就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邓辛  彭嘉欣  
技能、禀赋方面的短板和制度障碍使非正规就业者的发展受到诸多限制,也影响了我国就业市场的高质量发展。而数字经济的兴起,推动社会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发生重大变革,为非正规就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鉴于此,本文以移动支付市场的二维码线下收款场景为切入点,在动态均衡框架下,从理论和实证上研究了数字金融服务对非正规就业者这一长尾客群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基于移动支付平台的数字金融服务通过提高资金管理能力、缓解金融约束,有效提高了非正规就业者的收入,缩小了非正规就业者在规模、区域、个人禀赋方面的资源差异。上述结果对于数字中国建设工作的推进以及非正规就业治理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方能胜  郭福森  路晓蒙  
本文基于北京大学中国数字金融普惠指数(DFIIC)和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深入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显著提高了非老年群体的幸福感,但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关系,整体上显著降低了老年人的幸福感,体现了老年群体中数字鸿沟的存在。进一步分析发现,有一定学历、社会互动高以及偏好风险的老年群体,能缓解数字普惠金融快速发展带来的幸福感下降问题。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发展适合的数字普惠金融减少老年人数字鸿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挺   郭娜   赖剑锋  
本文研究在应对贸易一体化时我国不同技能劳动者之间的工资差距和技能分布如何作出相应的反应。利用2010—2020年期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联合国贸易数据(UNComtrade)等构造面板,在控制内生性问题的基础上,估计结果表明贸易对以所受教育为基准的中级和初级技能劳动者之间的工资差距有负面影响,对高级和中级技能组间的工资差距则有积极影响。且前者对于劳动技能的均值和分布具有负向作用,后者则有正向作用。因此,外贸活动会诱发技能极化,而工资差距解释了由贸易导致技能极化作用的50%。此外,在中年工人组以及高技术密集型行业中,收入差距特别是高中级技能组间的收入差距所带来的技能极化问题更为突出。鉴于一国的技能分配会长远地影响到未来的经济增长和不平等,因此,了解工资收入分配的变化并在政策设计中予以充分考虑至关重要,本文在劳动保障和教育支持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宁玉玲   杨光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日益重要的影响。基于网络媒体的报道文本构建通胀信号冲击数据,实证研究通胀信号冲击对居民福利的影响机制及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通胀信号冲击数量增多可提高居民价格预期的准确性,进而对居民福利产生正面影响;通胀报道的具体内容和方向会影响福利变动,通胀语调的加强会造成福利损失;媒体信号对居民福利的影响存在渠道异质性和个体异质性,即不同媒体类型的通胀信号会导致居民福利的不同变化,媒体信号对不同的人群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报道数量增加会通过影响居民消费决策和收入来改善福利水平;报道方向上的语调增强则会导致居民预期通胀率上涨、储蓄增加、福利水平下降。因而社会各界应重视媒体信息发布的重要作用和传导方式,以理性合理的方式引导物价报道产生积极可控的效果。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永坡  王琦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劳动者工作搜寻渠道发生了极大变革。基于数字经济时代工作搜寻模式变革、网络招聘发展及其内在逻辑分析,运用2019年的微观调查数据,验证了网络招聘政策对劳动者工作搜寻渠道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1)工作渠道的多样化体现为岗位信息投放方式、劳动力供需信息传递方式以及求职者与企业沟通方式的多样化,推动变革的内在动力主要是数字经济新政策、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劳动者素质普遍提升和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分割。(2)网络招聘政策对劳动者工作搜寻渠道选择有显著正向影响,政策效应在正规就业和非正规就业领域都非常显著;相比非国有部门,网络招聘政策对国有部门的影响更为显著,说明国有部门的政策执行力更强。因此,建议进一步完善劳动力求职特别是与网络招聘相关的法律制度,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升就业公共服务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