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672)
- 2023(20630)
- 2022(17078)
- 2021(15658)
- 2020(12976)
- 2019(29116)
- 2018(28450)
- 2017(53966)
- 2016(28616)
- 2015(31788)
- 2014(30982)
- 2013(30647)
- 2012(28451)
- 2011(25592)
- 2010(25831)
- 2009(24085)
- 2008(22902)
- 2007(20480)
- 2006(18212)
- 2005(16786)
- 学科
- 济(122177)
- 经济(122038)
- 管理(88469)
- 业(87211)
- 企(72824)
- 企业(72824)
- 方法(46192)
- 中国(39746)
- 数学(39657)
- 数学方法(39147)
- 农(35434)
- 财(34126)
- 业经(32516)
- 地方(31121)
- 融(30201)
- 金融(30198)
- 制(29558)
- 银(29281)
- 银行(29236)
- 行(28200)
- 农业(24137)
- 技术(23799)
- 学(22274)
- 务(20869)
- 财务(20800)
- 财务管理(20750)
- 贸(20304)
- 贸易(20283)
- 体(19970)
- 企业财务(19830)
- 机构
- 学院(399736)
- 大学(398378)
- 济(168584)
- 经济(165146)
- 管理(153754)
- 研究(138293)
- 理学(131286)
- 理学院(129835)
- 管理学(127657)
- 管理学院(126897)
- 中国(110736)
- 京(84355)
- 科学(81535)
- 财(81167)
- 所(68285)
- 农(65098)
- 中心(64843)
- 财经(62817)
- 江(62631)
- 研究所(61452)
- 经(56978)
- 业大(56503)
- 北京(53037)
- 经济学(52417)
- 范(51470)
- 师范(50853)
- 院(50842)
- 农业(50286)
- 州(49694)
- 经济学院(47046)
- 基金
- 项目(266874)
- 科学(212175)
- 研究(197466)
- 基金(193822)
- 家(168459)
- 国家(167008)
- 科学基金(144418)
- 社会(127901)
- 社会科(121466)
- 社会科学(121442)
- 省(106222)
- 基金项目(101561)
- 自然(91067)
- 教育(90303)
- 自然科(88994)
- 自然科学(88971)
- 划(88243)
- 自然科学基金(87418)
- 编号(78613)
- 资助(78257)
- 成果(63895)
- 发(61714)
- 重点(60734)
- 创(59942)
- 部(58514)
- 课题(55614)
- 创新(55481)
- 国家社会(53615)
- 制(52253)
- 教育部(50725)
- 期刊
- 济(192406)
- 经济(192406)
- 研究(122223)
- 中国(90845)
- 财(63959)
- 管理(62262)
- 农(61186)
- 学报(59709)
- 科学(57355)
- 融(51010)
- 金融(51010)
- 大学(47079)
- 教育(44989)
- 学学(44289)
- 农业(41009)
- 技术(36758)
- 业经(32551)
- 财经(31912)
- 经济研究(30708)
- 经(27586)
- 问题(24586)
- 业(21861)
- 科技(20678)
- 技术经济(20091)
- 贸(18589)
- 版(18434)
- 理论(18196)
- 现代(18068)
- 图书(18000)
- 商业(17857)
共检索到6232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敬 王琴
数字经济背景下,有关数字金融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关系探讨已成为各界共同关注的重大议题。论文基于2019年全国23个省份1402个县的截面数据,利用多重中介模型系统研究了数字金融对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与机理。结果表明:从全国范围来看,数字金融对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成立;不过,该效应主要体现在数字金融发展与普及速度更快的东部地区,以及城乡发展差距更大的西部地区。此外,数字金融可以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人力资本和促进科技创新等渠道推动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为更好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论文提出要持续高质量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好中介变量的渠道作用,并且要平衡区域之间的数字金融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一明 温涛
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的融合发展,能通过有效发挥二者的多样化功能,循序渐进地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助力农业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而不断提升产业投入产出效率和发展效益,创造良性的竞争环境,增强“三农”发展的内生动力。已有实践和本文研究证明,二者融合发展能通过科技创新的技术协同作用,发挥信息技术创新中的乘数和溢出效应,获得更高质量的产出,并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可持续发展。但现阶段中国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的融合发展存在着融合发展程度不深、范围不广、方式不全、支撑不足等问题,故亟待构建和完善引导激励机制、多方协同投入机制、科学评价机制、人才培育机制以及法律法规的机制创新,进而全面有效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敏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是促进我国乡村振兴和农村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金融是推进城乡融合的重要支撑,发挥着杠杆作用和引导支撑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明确指出,完善乡村金融服务体系是重要任务。但长期以来,由于乡村项目投资风险大、收益低、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晓彤 冯鲍 阎世平
城乡融合发展是助推中国高质量发展、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选取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分析数字经济对于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探究加快城乡融合步伐的实现路径。主要结论有:数字经济对于城乡融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一作用在控制反向因果、更换回归模型、进行政策冲击后依然成立;数字经济推动城乡融合的作用效果有明显的异质性,在东部地区这一促进作用最强,西部地区最弱;数字经济通过缓解劳动力资源错配、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畅通要素流通、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的中介作用来推动城乡融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晓彤 冯鲍 阎世平
城乡融合发展是助推中国高质量发展、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选取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分析数字经济对于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探究加快城乡融合步伐的实现路径。主要结论有:数字经济对于城乡融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一作用在控制反向因果、更换回归模型、进行政策冲击后依然成立;数字经济推动城乡融合的作用效果有明显的异质性,在东部地区这一促进作用最强,西部地区最弱;数字经济通过缓解劳动力资源错配、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畅通要素流通、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的中介作用来推动城乡融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何琴
本文以2013-2022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数字经济与城乡融合发展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将资本配置作为中介,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对资本配置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进行检验,然后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对所收集的样本数据进行回归,获得本研究的研究结论。在此基础上,通过区域异质性分析,验证我国各地区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在城乡融合发展中起到了明显的积极的作用;数字经济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的作用存在着一定的地域差异,其对东部地区的推动作用比中西部地区要大。从资本配置的角度看,数字经济正在为城镇和农村之间的生产联系和要素配置创造新的动力,优化了资本配置,使其更有效率,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差距,从而促进了城乡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焦青霞 刘岳泽
文章利用2011—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从融合路径和融合效益两个方面构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测算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利用面板数据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以及影响路径。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不仅可以直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还可以通过农业科技创新间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在进一步分析农业科技创新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在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起着调节作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农业科技创新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边际效应更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波
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抓手之一。作为连接城乡的重要经济载体,商贸流通企业的创新水平与城乡融合发展进程息息相关。为了检验城乡融合发展对商贸流通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本文构建了城乡融合发展指标体系,基于A股上市商贸流通企业微观数据,实证检验了城乡融合发展对商贸流通企业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城乡融合发展是否通过农村居民消费促进商贸流通企业创新。结果显示,2011-2021年我国各地区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普遍呈现上涨态势,城乡融合发展对商贸流通企业创新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农村居民消费的中介效应显著。据此,建议加快推进中西部地区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强化需求侧管理引领国内大循环,构建技术转化平台提升商贸流通企业创新水平。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程静 陈佳睿 杜震
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是城乡融合的内在要求。数字普惠金融能否引导金融要素向农村流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呢?基于城乡融合内涵构建相应指标体系,利用2011—2020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熵值-TOPSIS法测算城乡融合水平,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与门槛模型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1)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推动城乡融合且具有显著的异质性;(2)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城乡要素流动、农村产业发展与地区创新推动城乡融合发展;(3)数字普惠金融与城乡融合发展均存在空间集聚;(4)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融合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提升本地区数字普惠金融能够带动邻近地区的城乡融合发展,长期来看有利于城乡融合的区域协调发展;(5)数字普惠金融对本地城乡融合发展存在双重门槛效应,数字普惠金融需要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够对城乡融合产生显著影响,且该影响程度伴随数字普惠金融的提升而递增。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发元 张东晴 吴雨涵
文章基于安徽省16个城市2010—2020年的统计数据,应用空间杜宾模型和门槛模型,检验科技创新、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以及金融发展在产业结构升级中发挥的具体作用。结果显示,科技创新能够显著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在经济距离空间权重矩阵下,经济关联度高的城市之间表现出相互促进的作用;金融发展能够显著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基于地理空间权重矩阵考察,空间正向溢出效应显著;科技创新能力作用于产业结构升级,受到金融发展水平的门槛限制,尚未发挥出帕累托最优的效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石可敬 孟维福 程龙 赵凤扬
本文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利用2011-2020年我国地市级样本面板数据,从产业结构和教育人力资本视角检验数字经济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守德 李佳
文章以2014—2020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多维度实证分析数字物流对城乡融合发展的直接以及间接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物流对城乡融合发展起到正向推动作用,数字物流水平每提升1%,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平均提升0.416%。产业集聚在数字物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53.199%。数字物流对城乡融合发展存在门槛作用,数字物流发展水平越高,越有助于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邵莹莹 花俊国 李冰冰
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为驱动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也为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动能。本文基于2013—2021年全国31个省份(除港澳台外)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双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效果、作用机制以及空间效应。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显著提高城乡融合发展水平;2)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改善政府行为、促进科技创新来驱动城乡融合发展;3)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明显的地区异质性,中西部地区优于东部地区,空间面板回归显示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据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不同地区应当根据自身经济、文化等地缘或环境优势,加快建设创新驱动、政府引导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新格局,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差异化融合发展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邵莹莹 花俊国 李冰冰
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为驱动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也为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动能。本文基于2013—2021年全国31个省份(除港澳台外)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双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效果、作用机制以及空间效应。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显著提高城乡融合发展水平;2)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改善政府行为、促进科技创新来驱动城乡融合发展;3)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明显的地区异质性,中西部地区优于东部地区,空间面板回归显示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据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不同地区应当根据自身经济、文化等地缘或环境优势,加快建设创新驱动、政府引导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新格局,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差异化融合发展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华平 袁方玉 孟宏玮
城乡融合发展既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当下之需,亦是谋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长远之策。借助面板双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探究了数字基础设施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能有效赋能城乡融合发展,尤其对空间融合、经济融合和生态融合的影响更显著。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对城乡融合发展的赋能效应在欠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高水平地区和非粮食主产区更显著。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基础设施通过提升技术创新水平、打破地理空间局限、增强乡村人力资本三条途径赋能城乡融合发展。非线性调节分析表明,随着市场化水平、信息对称程度、交易效率与科技水平的提升,数字基础设施对城乡融合发展的赋能作用不断减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