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347)
2023(23379)
2022(19627)
2021(18156)
2020(15226)
2019(34716)
2018(34055)
2017(64915)
2016(35055)
2015(39366)
2014(38774)
2013(38374)
2012(35260)
2011(31726)
2010(31911)
2009(29820)
2008(28759)
2007(25510)
2006(22803)
2005(20297)
作者
(101886)
(85369)
(84453)
(80286)
(53729)
(40840)
(38254)
(33245)
(32367)
(30241)
(29007)
(28724)
(26924)
(26837)
(26426)
(26195)
(25193)
(25156)
(24526)
(24332)
(21046)
(21029)
(20716)
(19376)
(19148)
(18966)
(18776)
(18705)
(17253)
(16766)
学科
(141804)
经济(141614)
(101745)
管理(100038)
(78633)
企业(78633)
方法(61996)
数学(54595)
数学方法(53955)
(51891)
中国(42398)
(40190)
业经(35162)
农业(34362)
(32729)
(31084)
金融(31080)
(30641)
银行(30568)
(29318)
(28727)
地方(28014)
(27307)
贸易(27286)
(26593)
(24333)
财务(24252)
财务管理(24197)
企业财务(23014)
(22247)
机构
大学(497231)
学院(495044)
(205018)
经济(200887)
管理(190980)
研究(170916)
理学(165168)
理学院(163366)
管理学(160413)
管理学院(159531)
中国(134977)
(105433)
科学(104412)
(96845)
(95479)
(86015)
中心(79736)
研究所(78243)
业大(78189)
财经(76892)
农业(74170)
(72760)
(70272)
北京(66465)
经济学(63148)
(62443)
师范(61736)
(61007)
(58510)
财经大学(57252)
基金
项目(338557)
科学(265595)
基金(247379)
研究(244020)
(218122)
国家(216179)
科学基金(184212)
社会(156155)
社会科(147994)
社会科学(147953)
(130344)
基金项目(129901)
自然(119375)
自然科(116594)
自然科学(116558)
自然科学基金(114483)
教育(110781)
(110100)
资助(101920)
编号(98023)
成果(79876)
重点(76128)
(74941)
(71909)
(70090)
课题(67110)
国家社会(65758)
创新(65609)
科研(65049)
教育部(64068)
期刊
(222196)
经济(222196)
研究(147484)
中国(98072)
(91294)
学报(84496)
科学(74591)
(73690)
管理(67870)
大学(64139)
农业(61373)
学学(60730)
(57178)
金融(57178)
教育(48004)
技术(40119)
业经(38205)
财经(37590)
经济研究(35762)
(32254)
(31133)
问题(29498)
(25211)
图书(24266)
科技(23591)
世界(23140)
(23115)
理论(23015)
统计(22985)
技术经济(22651)
共检索到7420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永仓  温涛  王小华  
利用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从数字金融需求方的视角研究数字金融对农户家庭增收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使用显著促进了农户家庭增收,并改变其收入结构。进一步研究发现,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对农户家庭增收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使用、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对异质性农户的家庭增收效应存在差异。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使用、社区数字金融水平通过促进家庭创业和非农就业进而促进农户家庭增收。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强   陈山漫   童湛雅  
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金融市场参与有着显著的影响。利用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风险资产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显著促进家庭风险资产投资,并通过信贷服务传导机制拓展家庭投资理财边界;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较发达的东中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影响效应更显著。要打造健康的数字普惠金融生态,应进一步提升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效率,加快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多维度提升居民的数字金融素养,共享数字红利。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涛  伍骏骞  
紧紧围绕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消费,促进农村消费提质升级,对于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和实现中国经济转型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通过工具变量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研究数字金融对农户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农户消费有显著促进效应,数字金融将带来户均消费提高24.50%,2016年折合消费为8694.81元。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通过提高家庭非农就业水平和金融可得性引致消费增长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对中低收入农户、参与互联网理财和网络借贷农户家庭消费的促进作用更大;数字金融的消费增长效应高于同期传统信用卡使用。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中国新时期扩大数字金融在农村地区的覆盖范围以驱动农户消费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蔡栋梁  王聪  邱黎源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微观数据,本文考察信贷约束强度对农户消费结构优化的影响,并通过工具变量方法缓解信贷约束的内生性。研究结果表明,信贷约束显著降低农户的消费总量,减少其生产性消费和发展性消费,不利于优化农户的消费结构,而减弱农户的信贷约束强度可以显著提升农户的生产性消费和发展性消费。通过考察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的调节作用发现,信贷约束对低收入群体具有更强的负向作用。即仅在低收入家庭和农业收入家庭的分样本中,信贷约束会显著降低农户的消费总量、生产性消费和发展性消费。因此,在贸易摩擦和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为刺激农户提升消费总量和优化消费结构,尤其是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后续政策应着力改善农户的信贷环境。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孟宏玮  闫新华  
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本文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实证分析金融素养对城镇家庭消费支出和消费结构的影响,并且通过多重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家庭金融素养可以显著提高城镇家庭消费总支出和家庭服务型消费支出。从区分金融素养的不同构成维度发现,金融知识更有利于促进城镇家庭消费总支出和服务型消费支出的增长。研究还发现,金融素养可以通过金融可得性和家庭商业保险参与促进城镇家庭消费总支出和家庭服务型消费支出的增长。本文研究结论丰富了金融素养和家庭消费理论,对于激发和释放城镇家庭消费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袁士超  王健  
研究目的:基于农户潜在融资需求与渠道偏好视角研究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农户融资诉求效应。研究方法:二元及排序Logit模型。研究结果:(1)在农户潜在融资需求方面,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行为对农户潜在融资需求促进作用明显。流转规模越大,农户潜在融资需求越高;流转合同签订,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稳定性和农地可抵押性增强,农户潜在融资需求越高。(2)在融资渠道偏好方面,流转后农户沿着"非正规渠道—非正规与正规两者兼有—正规渠道"的偏好路径转变,逐步增加对于正规渠道的偏好。流转规模扩大及流转合同的签订会显著提升农户对正规渠道的偏好。研究结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会引致农户产生融资诉求效应,增加农户潜在融资需求,促使农户融资渠道向正规化转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险峰  刘姗姗  
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深,“数字融入”困难的老年人口规模日益庞大。基于此,文章借助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探究人口老龄化对数字金融参与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显著降低了家庭数字金融参与;机制研究表明,人口老龄化通过增加风险厌恶以及降低金融素养、数字工具使用和互联网普及率,削弱家庭参与数字金融的动力;进一步分析发现,提高数字金融发展程度、教育水平等举措,有助于减弱人口老龄化对数字金融参与的负面影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周寒  孙文远  郑登元  
本文将保险按照职能分为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两大类,构建Tobit模型并使用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保险对家庭金融资产结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参与商业保险会显著提高家庭风险性金融资产比重,优化家庭金融资产结构,而参与社会保险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风险性金融资产的比重。同时,提高保险的参与程度会显著促进家庭对风险性金融资产的投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尹志超  李青蔚  张诚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下,家庭财务脆弱问题不断凸显,居民如何利用金融知识应对财务脆弱性,改善家庭财务状况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利用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金融知识对家庭财务脆弱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知识对家庭财务脆弱性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为了克服内生性带来的偏误,本文采用“金融知识社区均值”作为工具变量进行估计,结果依然显著。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知识可以通过数字经济参与、商业保险参与和家庭创业三个渠道降低家庭财务脆弱性。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东部地区、城镇家庭和缴纳社会保险的家庭中,金融知识对家庭财务脆弱性的影响更为显著。本文为探寻家庭财务脆弱性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新的视角,对全面理解金融知识的作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柴时军  王聪  
本文利用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微观数据,从社会网络视角系统研究了我国农户民间放贷行为。实证结果发现,在中国农村,社会网络对农户参与民间放贷的行为有重要影响,农户的社会网络关系越广,其参与民间放贷的可能性越高,放贷金额越大,参与程度也越高;家庭财富较多、学历较高以及男性家长的农户参与民间放贷的积极性较高。因此,要鼓励农户扩大社会网络,提高农户社会关系的广度和深度,推动农户间的民间借贷以缓解目前农村金融抑制的局面,这是政府在农村金融制度改革设计中所不可忽视的。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倩  尹志超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微观数据,主要运用Heckman两步法研究了信贷约束对家庭消费行为的影响。为了克服信贷约束的内生性对估计结果产生的影响,引入工具变量进行两阶段估计。实证分析结果一致表明,信贷约束阻碍了家庭消费,使家庭的实际消费低于理论上的最优消费。家庭总资产、总收入、家庭规模、学历、房产数量对家庭消费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风险厌恶对家庭消费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另外,那些总资产规模小、老年抚养比高、户主收入低、受教育程度低、身体状况一般的家庭受到信贷约束的概率显著提高。因此,改善金融环境和提高家庭可支配收入是促进家庭消费的重要措施。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尹志超  宋鹏  黄倩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研究了信贷约束对家庭资产选择的影响。我们将风险资产从狭义到广义分为四个层次,同时从正规信贷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来考察信贷约束,并用Probit模型估计出家庭受信贷约束的概率,以此来度量信贷约束。为了克服信贷约束的内生性,本文选取社区到市中心的距离作为工具变量,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进行两阶段估计,发现信贷约束会阻碍家庭风险资产参与,并降低家庭将财富配置于风险资产的比例。因此,信贷约束是阻碍家庭持有风险资产的重要因素。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奥西  秦海林  
信息是影响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重要因素,但简单地获取信息并不能优化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只有通过信息吸纳,充分消化、吸收信息中的有益成份,才能实现家庭财富保值增值的理财目标。基于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运用IV-Probit模型和IV-Tobit模型分析信息吸纳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信息吸纳既会提高家庭参与金融市场的概率,又会增加家庭持有的金融资产总量,有助于优化家庭金融资产配置;与城镇家庭相比,信息吸纳对农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力较弱。为进一步优化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激活民间资本,要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蕾   巫强   姚雨秀  
促进农村家庭增收,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落脚点,关乎全社会共同富裕能否顺利实现。通过将县域数字乡村指数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进行匹配,从微观视角探究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村家庭增收的作用机制。基准回归结果表明,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村家庭增收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从收入构成上看,数字乡村发展显著增加农村家庭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与财产性收入,降低转移性收入。机制分析表明,数字乡村建设通过促进农村居民就业增加农村家庭工资性收入;通过促进家庭创业增加其经营性收入;通过加快农村资源变资产增加其财产性收入。异质性分析发现,不同地域、不同特征的农村家庭从数字乡村建设中获利各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农村家庭、低收入农村家庭及高学历农村家庭增收效果越显著。因此,提出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加快农业农村数字技术应用,为农村家庭增收奠定数字化基础。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庞金波   顾宇轩  
当前数字金融发展迅速,特别是在防止农户家庭返贫和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展现了显著优势。提升农户家庭经济韧性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目标。本研究基于2015—2019年间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采用动态福利函数估计方法测度农户家庭经济韧性指标,构建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金融对农户家庭经济韧性的直接影响机制。同时,本研究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风险承担能力和社会资本在数字金融促进农户家庭经济韧性提升中的间接作用,并从数字鸿沟的视角分析了数字金融对不同农户家庭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金融显著促进了农户家庭经济韧性水平的提升;2)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风险承担能力和社会资本在数字金融对农户家庭经济韧性影响中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3)异质性分析显示,即使在存在数字鸿沟的情况下,拥有高智能手机使用水平、高网络通信支出以及高金融素养的农户家庭,数字金融对其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基于研究结果,本研究为制定相关政策建议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建议加强数字金融的普及与应用,特别是在农村地区,以增强农户家庭的经济韧性,促进可持续农村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