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63)
2023(12024)
2022(9239)
2021(8103)
2020(6634)
2019(14328)
2018(13882)
2017(26661)
2016(13622)
2015(14818)
2014(13896)
2013(13800)
2012(12359)
2011(10792)
2010(11230)
2009(11207)
2008(10455)
2007(9725)
2006(8628)
2005(8112)
作者
(36647)
(30544)
(30333)
(28308)
(19314)
(14301)
(13671)
(11571)
(11531)
(10904)
(10274)
(10222)
(9878)
(9394)
(9306)
(9291)
(9012)
(8767)
(8639)
(8488)
(7388)
(7258)
(7249)
(6920)
(6867)
(6798)
(6770)
(6720)
(6083)
(5827)
学科
(78206)
(74366)
企业(74366)
(63438)
经济(63376)
管理(60067)
业经(31228)
(25337)
金融(25337)
(23457)
方法(23418)
(22812)
银行(22804)
(22210)
(21750)
中国(21134)
技术(19313)
(19252)
财务(19238)
财务管理(19226)
企业财务(18237)
农业(16840)
(16696)
数学(15739)
数学方法(15646)
理论(13812)
(13577)
技术管理(13493)
(13073)
(12787)
机构
学院(194114)
大学(185329)
(87826)
经济(86352)
管理(83502)
理学(70882)
理学院(70351)
管理学(69733)
管理学院(69361)
研究(55887)
中国(53386)
(42446)
(37216)
财经(33140)
(30504)
(30016)
科学(29223)
(28758)
中心(28272)
经济学(26644)
(25680)
商学(25331)
商学院(25110)
(24765)
业大(24329)
财经大学(24315)
经济学院(24140)
北京(23076)
经济管理(22742)
研究所(22653)
基金
项目(122801)
科学(100123)
研究(95498)
基金(90327)
(75730)
国家(74956)
科学基金(68285)
社会(64609)
社会科(61651)
社会科学(61637)
(50897)
基金项目(47547)
教育(40902)
自然(40883)
自然科(40070)
自然科学(40063)
自然科学基金(39463)
(39143)
编号(37831)
资助(34460)
(33978)
(32626)
创新(30556)
成果(28877)
(27979)
国家社会(27435)
(26950)
重点(26812)
(26041)
课题(25098)
期刊
(101532)
经济(101532)
研究(58053)
中国(39522)
管理(38442)
(37129)
(33684)
金融(33684)
(28375)
科学(22282)
学报(20297)
技术(19626)
业经(19589)
农业(18843)
财经(17090)
大学(17040)
学学(16295)
经济研究(15940)
(14853)
教育(14531)
技术经济(13222)
(12816)
问题(12130)
财会(11703)
现代(11139)
商业(10740)
科技(10601)
会计(9626)
(9546)
世界(9512)
共检索到3039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俊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绿色创新已成为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文章选取2011—2017年中国A股上市工业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借助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于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对于企业绿色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一正向作用在进行更换代理变量、更换估计方法、采用工具变量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文章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数字金融经济效应与企业绿色创新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而且为中国未来数字金融发展与企业绿色创新体系构建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玲玲  
基于2011—2020年数字金融指数与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多层次线性回归分析、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相结合的方法检验数字金融如何影响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研究发现地区数字金融水平的提升提高了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其中数字金融的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能够促进企业绿色创新,但数字化程度未能产生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数字金融两个维度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单一维度会对企业绿色创新产生抑制作用,只有同时推进两个维度才能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数字金融及覆盖广度和深度能够通过增加企业财务冗余和降低破产风险,进而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文章为更好地制定数字金融相关政策以及企业实施绿色创新发展战略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井林   阳镇  
在新发展理念下,基于绿色导向与创新导向系统实现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成为企业绿色转型与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本文选取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具体影响效应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及其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均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提高企业创新投入、降低企业风险水平以及增强企业治理水平的三重机制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效应在融资约束程度高与市场化程度低地区的企业中更为明显。因此,政府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企业要高度重视数字普惠金融的赋能效应,完善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协同机制,通过实施绿色技术创新战略实现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余得生  张雨  
以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2011—2019年的微观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探究环境规制、数字金融与企业绿色创新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具有抑制效应,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绿色创新发挥促进作用,且该抑制效应和促进作用在行业、地区、产权性质三方面存在异质性;第二,数字普惠金融在环境规制与企业绿色创新中具有负向调节作用,能够显著缓解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抑制效应,且该调节作用更多集中于东部地区、非国有企业以及重污染企业;第三,在非线性情况下环境规制与企业绿色创新之间存在“U”型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雪峰  韩露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传统金融通过科技赋能方式形成的新产物,对微观企业风险承担与绿色创新持续性均产生重要影响。文章基于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数字普惠金融通过风险承担影响企业绿色创新持续性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与企业绿色创新持续性呈“U”型关系,与风险承担呈“倒U”型关系,风险承担与企业绿色创新持续性之间存在负向的线性关系,即风险承担在数字普惠金融与企业绿色创新持续性之间发挥中介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区域创新能力会弱化数字普惠金融与风险承担之间的“倒U”型关系,导致风险承担的中介效应减弱。媒体关注能够加强风险承担与企业绿色创新持续性之间的线性关系,致使风险承担的中介效应得以增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郭炜   康雯伊  
随着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ESG表现与绿色技术创新逐渐成为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关注的重点。本文以2011~2022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ESG表现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ESG表现可以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字金融能够增强这一促进作用。作用机制分析发现,企业积极提升ESG表现可以通过提高外部分析师关注度和增加资源投入两条路径来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异质性分析显示,对于非高新技术企业、高管年轻化企业、非国有企业以及所处地区市场竞争程度较高的企业,ESG表现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乔彬  赵广庭  沈烁华  
企业绿色创新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梳理了数字普惠金融影响企业绿色创新的内在机制,并以2011-2018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经过多重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中介效应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降低企业的杠杆水平和提升非控股股东参与决策积极性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非国有企业、重污染行业企业和中西部企业的绿色创新促进作用更明显。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一是要在控制金融风险的前提下,给予数字金融政策支持和试错空间,用金融手段助力绿色发展;二是要引导企业以绿色创新为导向,以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为契机,实现绿色转型升级;三是要根据企业异质性分类施策,积极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彧泽  
文章建立了绿色金融和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理论模型,通过理论模型推演探索绿色金融和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并采集3505家上市企业1992—2022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理论模型推演结论。研究发现:绿色金融和环境规制都能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并对企业绿色发明专利促进作用最明显;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投资边际效率抑制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对企业绿色发明专利抑制作用最明显;同时,绿色金融和环境规制对新能源型绿色专利、常规能源能效提高型绿色专利、末端治理型绿色专利具有促进作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投资边际效率抑制了上述三种绿色专利。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会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绿色金融与企业的生态创新已成为我国目前发展的主要形式。绿色金融是金融行业新的发展模式,它能够正确处理金融业发展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十九大的召开,党和国家越来越注重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国家将金融行业与生态发展相统一,通过绿色金融来缓解企业资金紧缺的状况,以此更好地发挥金融产业的作用。文章对绿色金融和企业生态创新投入结构优化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指导性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叶若蕙  裴潇  
本文选取2010—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企业金融化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与绿色创新之间呈“倒U型”关系,该关系在非国有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中更为显著;环境规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二者间的“倒U型”关系,这一弱化作用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控制水平与会计信息质量在企业金融化与绿色创新的关系中发挥显著的中介效应。为此,应当加强对企业金融化的重视程度;合理实施环境规制,引导企业以金融化反哺绿色创新,促进经济与环境协同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晓媛  
产业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其对市场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从企业绿色创新角度出发,考察产业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并从金融支持角度分析其中的影响机制。选取2007—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发现产业政策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对其中的具体影响机制检验发现,产业政策能够产生金融支持作用,即通过降低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进而促进绿色创新。最后,本文分析了企业产权性质差异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国有企业,在非国有企业中产业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玉林  周亚虹  
绿色金融作为一种能实现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金融工具,在我国绿色经济进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立足于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本文研究了绿色金融发展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并选取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绿色金融的发展对企业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区分专利类型研究发现现阶段绿色金融对企业绿色发明专利没有显著影响,对企业绿色非发明专利的有显著正向影响,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绿色创新还处在初期,欠缺知识产权的自主创新。该结论在考虑潜在的内生性问题与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同时,本文异质性分析表明绿色金融对企业创新在不同企业类型、地区存在差异;机制分析发现绿色金融是通过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来促进企业进行绿色创新活动,本文还发现企业的绿色专利创新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本文为厘清绿色金融对企业进行绿色创新的作用与路径提供线索,对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提供政策依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肖仁桥   崔琦   钱丽  
“宽带中国”试点是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以数字化推动企业绿色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将“宽带中国”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选取2011-2021年2 037家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宽带中国”试点政策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经过平行趋势检验、PSM-DID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2)“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具有所有权、行业和城市环境规制水平异质性,试点政策对国有企业、重污染行业以及低环境规制城市企业的促进作用更显著;(3)机制检验表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主要通过提高城市数字金融水平和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两条路径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具体表现为提高城市数字金融使用深度和覆盖广度以及增强企业数字化转型关注度和资源投入,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相比,城市数字金融所发挥的中介效应更显著;(4)进一步分析表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溢出效应明显,具体表现为上市公司总部对子公司绿色创新以及对邻近城市企业绿色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有助于丰富企业绿色创新影响因素研究,并为全面理解“宽带中国”试点政策赋能机理以及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肖泉  方徐兵  李昆  
企业绿色创新是绿色化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动力。本文基于2004—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企业内在动力与外在激励视角考察金融科技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发现,金融科技发展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创新,且这一研究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依旧稳健;金融科技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效应在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以及非国有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显著;机制检验表明,金融科技通过环境承诺的两个维度——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和增加企业环保投资对企业绿色创新产生影响;环境规制水平和企业社会责任的提高能够强化金融科技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本文研究结论为揭示金融科技与企业绿色创新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完善相关政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经验证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翟华云  刘易斯  
以2011—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逐步回归法检验数字金融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数量和质量提升,并且数字金融发展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激励企业绿色创新水平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在现金流较为缺乏的企业、环境管制力度较大地区,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中西部地区,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激励作用更为显著。因此,应持续加快推进数字金融发展,完善数字金融配套体系建设,实行差异化数字金融支持政策,引导和激励企业绿色创新,从而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