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39)
2023(19049)
2022(15542)
2021(14286)
2020(11977)
2019(26948)
2018(26335)
2017(50814)
2016(26702)
2015(29292)
2014(28759)
2013(28236)
2012(25352)
2011(22487)
2010(22572)
2009(21378)
2008(20334)
2007(18237)
2006(15824)
2005(14372)
作者
(72611)
(60453)
(60115)
(57014)
(38256)
(28658)
(27551)
(23335)
(23082)
(21311)
(20542)
(20526)
(18980)
(18938)
(18649)
(18642)
(17939)
(17559)
(17378)
(17258)
(14736)
(14559)
(14351)
(13805)
(13540)
(13413)
(13366)
(13261)
(11876)
(11765)
学科
(109988)
经济(109842)
(103237)
管理(93097)
(91675)
企业(91675)
方法(49716)
数学(40636)
数学方法(40161)
业经(36458)
(36420)
(33695)
中国(32663)
(29270)
金融(29267)
(28845)
(28578)
银行(28553)
(27432)
(25824)
财务(25769)
财务管理(25725)
企业财务(24448)
农业(23770)
技术(22738)
理论(20795)
(19862)
地方(19680)
(18955)
贸易(18938)
机构
学院(370159)
大学(365139)
(156906)
经济(153899)
管理(152309)
理学(130632)
理学院(129413)
管理学(127501)
管理学院(126792)
研究(112065)
中国(97277)
(78139)
(74322)
科学(63823)
财经(61467)
(56976)
(56130)
(55895)
中心(55690)
(52777)
业大(51144)
经济学(48349)
研究所(47209)
北京(45746)
财经大学(45741)
农业(44469)
(44255)
经济学院(43777)
商学(42123)
(42101)
基金
项目(247188)
科学(198422)
研究(184008)
基金(182864)
(156714)
国家(155331)
科学基金(137443)
社会(120962)
社会科(114973)
社会科学(114944)
(97276)
基金项目(96708)
自然(87274)
自然科(85387)
自然科学(85368)
教育(84487)
自然科学基金(83923)
(79870)
编号(73635)
资助(73241)
成果(57937)
(56628)
(55012)
重点(54747)
(52395)
创新(52187)
(51081)
国家社会(50920)
课题(49810)
教育部(48459)
期刊
(171266)
经济(171266)
研究(108439)
中国(73440)
(63961)
管理(61530)
(52842)
(49823)
金融(49823)
学报(48626)
科学(48373)
大学(39530)
学学(37464)
农业(35494)
技术(34913)
教育(33264)
财经(30748)
业经(29736)
经济研究(26817)
(26416)
问题(21793)
(21000)
技术经济(20096)
财会(18487)
现代(17835)
理论(17795)
统计(17592)
(17534)
科技(17079)
商业(17023)
共检索到5563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马红  李小萍  
随着数字金融应用对我国金融环境影响程度的不断加深,考虑企业创新风险与其所处外部金融环境间的密切相关性,研究数字金融对企业创新风险的影响机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为样本,通过实证检验后发现:数字金融发展能显著抑制企业的创新风险;数字金融主要从融资约束、信息不对称程度和资本错配三方面,影响企业创新风险;制度背景因素对数字金融与企业创新风险间关系具有调节效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马红  李小萍  
随着数字金融应用对我国金融环境影响程度的不断加深,考虑企业创新风险与其所处外部金融环境间的密切相关性,研究数字金融对企业创新风险的影响机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为样本,通过实证检验后发现:数字金融发展能显著抑制企业的创新风险;数字金融主要从融资约束、信息不对称程度和资本错配三方面,影响企业创新风险;制度背景因素对数字金融与企业创新风险间关系具有调节效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斌  张雪莹  石羞月  
政府背景风险投资的参与是否对企业创新效率发挥了积极的影响值得探讨。本文探索性地将政府背景的风险投资区分为中央和地方层级,结合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实证考察不同政府层级的政府背景风险投资的参与与企业创新效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相较于非政府背景风险投资,政府背景风险投资更能有效地提升被投资企业的创新效率,且政府背景风险投资的政府层级越高,对企业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越显著。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的地方政府背景风险投资的参与对企业创新效率产生了更积极的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宗军  杨萍  
企业自主技术创新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对企业自主技术创新风险进行全面分析,有助于企业更好地进行风险管理。本文从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两方面,分别研究了系统风险中的环境风险和社会风险的影响因素,以及非系统风险中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生产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从而为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风险管理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结合铱星公司创新失败的案例,分析了各风险因素在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重要程度。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鲍宗客  
本文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检验了创新活动对企业生存风险的微观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从静态维度说,创新强度对企业生存风险的影响呈现非平稳的特征,而不是创新强度越强对企业生存风险的抑制效应就越明显;从动态维度来说,持续创新显著地降低了企业的生存风险,而且这一过程是长期的,动态持续创新要比静态创新强度大约多释放50%的风险,而且动态持续创新的作用效果比静态创新强度要更为平稳和持久。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彬  朱晓燕  
文章结合中小企业组织、规模和生存环境上的特殊性,研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的判定和规避机制。文章认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面临制度风险、环境风险和项目风险。因此,选择一些可明确计量的指标进行风险的识别是十分必要的。为了规避风险,中小企业必须完善机制,建立有效的制度,包括:风险预防机制、技术创新战略选择机制、风险分散和社会化机制以及中小企业组织制度的完善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莉  盖骁敏  赵晓鹏  
企业创新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选取我国沪深A股2008—2019年非金融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了金融投资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并探讨了其中的影响机制以及金融投资在企业创新产生的经济成果中扮演的角色。研究发现:金融投资对企业创新投入具有显著的挤出效应,而对创新成果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影响机制检验表明,金融投资主要通过减少现金流来挤出创新投入;而金融投资通过提升企业经营能力遮掩了其对创新投入的挤出效应。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芳   冯权伟   吴春玮  
以数字技术赋能金融服务,增加对出口企业的有效金融供给,既是推进贸易强国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践行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应尽之责。本文匹配2011—2016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和中国海关数据库数据,从微观层面上探讨数字金融对出口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提升出口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且呈现出显著的“结构性”驱动特征;数字金融通过缓解出口企业融资约束程度、加大出口企业研发投入、推动出口企业数字化转型以及激励出口企业多元化发展四条路径,提升出口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且对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的出口企业以及制造业出口企业,作用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于弱银企关系的出口企业,数字金融对于强银企关系的出口企业风险承担的提升作用更大。此外,金融监管强化了数字金融的正向促进作用。因此,推进数字金融发展、引导出口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及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有助于提升出口企业风险承担水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廖果平   秦剑美   王文华  
文章以2011—2020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省级层面实证检验了财政分权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检验了微观企业的财务绩效和融资约束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现阶段财政分权正向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融资约束和财务绩效均负向调节财政分权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财政分权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和企业差异;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财政分权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存在着“倒U型”关系,拐点处为最佳财政分权水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常筠依  周媛媛  朱喜安  
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探究企业管理者特征和金融资产配置决策至关重要。文章在实体企业金融化相关理论、高阶梯队理论和相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以2007—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实体企业CEO金融背景与资产金融化的关系。研究发现:CEO金融背景对实体企业金融资产比例有显著提升,通过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利用DEA-Tobit模型测算实体企业管理者能力,通过构建调节效应模型研究发现,管理者能力在CEO金融背景和资产金融化之间起到显著正向调节作用,企业管理者能力越强,越有助于有金融背景的CEO提升企业资产金融化程度的决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梓旗  陈冬宇  石蓉荣  
本文选取2012—2020年中国A股2 809家上市企业样本,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金融开放度与企业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发现,加大金融开放度能够从创新质量和创新数量两个维度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此外,本文还进一步验证了企业治理能力和外资参股比列是金融开放度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机制渠道。进一步地,异质性分析发现,金融开放度提升对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和非家族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程度优于非国有企业、小规模企业以及家族企业。基于此,笔者提出国家应该适度加大金融开放力度,平衡外资流入的渠道以优化金融资源利用率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玲玲  李烨  陈松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给绿色技术创新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传统金融业和新时代数字技术融合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具有重要影响。文章选取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绿色技术创新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融资约束和研发投入在数字普惠金融影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ESG评级在数字普惠金融影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起调节作用;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不同地理区域、环境治理水平、CEO金融背景下存在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兰梓睿  张书华  
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及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从绿色发展的角度,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并对其作用路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经过内生性讨论和更换变量等分析后,结果仍然稳健;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压力、提高技术外溢水平和缓解资源错配程度,从而推动企业绿色创新能力提升;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中西部地区、非国有企业以及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的作用效果更加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宿桂红  
随着金融行业与科技行业的深度融合,金融科技已逐渐成为企业实现数字化创新的基础保障。文章基于2007—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样本,对金融科技与企业数字化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对企业数字化创新具有明显促进效应,且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金融科技对企业数字化创新的影响具有显著异质性特征,在国有企业、高技术行业企业及较大市场规模地区企业作用更强。融资约束、政府补贴和资源配置均在金融科技与企业数字化创新之间发挥重要机制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平   张丽娟  
双碳”背景下,数字金融的发展成为推动绿色创新的重要渠道。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金融对企业绿色创新是否存在促进作用,并运用门槛效应模型分析其非线性作用的存在性。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绿色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这种作用在数字金融的三个维度上均有体现。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对企业绿色创新存在区域、所有制、所属行业等方面的异质性。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企业绿色创新在三个维度上均存在非线性门槛效应。更为有趣的是,媒体对企业的关注度会调节数字金融促进绿色创新作用的发挥,说明媒体在推动绿色创新方面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