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42)
2023(17464)
2022(14183)
2021(12818)
2020(10931)
2019(24501)
2018(23965)
2017(46363)
2016(23970)
2015(26593)
2014(25841)
2013(25644)
2012(23452)
2011(20963)
2010(21224)
2009(20223)
2008(19031)
2007(17007)
2006(14989)
2005(13592)
作者
(64993)
(54304)
(54096)
(51329)
(34779)
(25756)
(24426)
(20900)
(20861)
(19164)
(18460)
(18354)
(17289)
(16969)
(16872)
(16481)
(16029)
(15605)
(15493)
(15230)
(13379)
(13051)
(12948)
(12491)
(12273)
(12202)
(11901)
(11610)
(10657)
(10620)
学科
(128861)
经济(128755)
(96087)
(87108)
企业(87108)
管理(85702)
方法(53217)
数学(44237)
数学方法(43843)
业经(36003)
(33536)
中国(31554)
(31454)
(28236)
金融(28235)
地方(26459)
(25861)
银行(25851)
(24956)
(24343)
财务(24301)
财务管理(24264)
(23897)
企业财务(23092)
农业(22997)
技术(22203)
理论(19670)
(18416)
(18301)
贸易(18283)
机构
学院(345174)
大学(339407)
(161353)
经济(158696)
管理(143605)
理学(123641)
理学院(122594)
管理学(121064)
管理学院(120414)
研究(105782)
中国(89801)
(73702)
(67861)
财经(58996)
科学(56977)
(53645)
中心(51350)
(51276)
经济学(51001)
(49284)
(47416)
经济学院(45909)
研究所(43960)
财经大学(43675)
业大(43565)
北京(41972)
商学(40733)
(40678)
商学院(40363)
经济管理(39055)
基金
项目(224594)
科学(181894)
研究(168956)
基金(167703)
(141967)
国家(140749)
科学基金(125943)
社会(114049)
社会科(108613)
社会科学(108590)
基金项目(88267)
(87893)
自然(78030)
教育(76733)
自然科(76390)
自然科学(76372)
自然科学基金(75130)
(71184)
资助(67514)
编号(66808)
(52149)
成果(52147)
(50424)
重点(49371)
(49043)
国家社会(48450)
创新(47957)
教育部(45054)
人文(45001)
课题(44731)
期刊
(180083)
经济(180083)
研究(103187)
中国(63152)
(60936)
管理(60279)
(44916)
金融(44916)
(43315)
科学(42017)
学报(40096)
技术(34132)
大学(33356)
学学(31955)
财经(31258)
经济研究(29883)
农业(29015)
业经(28844)
(27037)
教育(26423)
问题(22689)
技术经济(21659)
统计(18187)
(17665)
(17635)
(17548)
商业(17438)
现代(16998)
世界(16971)
财会(16468)
共检索到5208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尧   姜元刚   王红梅   于丽洁  
中国正处于迈向创新强国的关键时期,数字金融如何与实体经济共荣发展备受关注。综合运用1999—2021年地级市面板和中国微观经济数据库等微观大数据,结合R语言地理坐标系统和爬虫等前沿技术构建关键指标,从多个角度对数字金融如何影响企业创新展开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的发展显著提高了企业创新产出水平,且通过了面板负二项模型和工具变量法等稳健性检验。机制检验发现,数字金融通过支持数字科技产业化和传统产业数字化这两大机制影响企业创新。一是直接促进创新能力强的数字经济企业高速成长;二是通过强化信息交流、联接和整合全国统一市场,加强市场竞争,促进传统产业加大高技术投入的间接机制。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金融对企业创新的正面作用仅对国有、集体企业不明显,尤其是产业数字金融使得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得到了受益。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高厚宾  李晨阳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为创新驱动战略注入新动能,数字经济能否以及如何释放创新红利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2011-2019年中国地级市数字经济数据与上市公司微观数据,检验数字经济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微观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表现为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双提升,但数字经济对企业创新数量的促进作用大于创新质量,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稳健;(2)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降低经营成本、促进知识扩散等方式向企业释放创新红利;(3)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国有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强于非国有企业;企业数字化程度越高,数字经济创新效应越显著;中心城市企业从数字经济中获取的创新红利大于非中心城市企业。研究结论可为数字经济创新驱动效应提供微观层面数据支撑,对于我国利用数字经济创新红利夯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申明浩  谭伟杰  
聚焦金融供给地理结构视角,利用Python软件爬取经纬度信息构造企业层面邻近银行分支机构数据,实证检验银行空间集聚演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周边银行分支机构集聚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其原因在于银行集聚能够提高银企间数字信贷配置效率与企业融资能力,增加数字化投资和数字创新产出。异质性研究发现,成长、成熟型企业、民营企业、低股权融资企业,以及技术密集型企业、产业链下游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更加受益于银行空间集聚演化,同时,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强化能为该过程实现提供制度保障。此外,银行“进入-退出”流动能够促进资源有效配置,有助于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并且该效应在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中更为明显。研究结论能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精准施策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剑锋  徐万肖  
金融创新中的“脱离本源”现象是当前中国金融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以2012-2020年中国企业ABS为样本,分析了放松担保准入引发企业ABS“脱离本源”的微观机制。研究发现,关联担保型企业ABS的违约风险更高,这脱离了“主体信用和资产信用应当隔离”的本源。机制检验显示,在将担保作为发行条件的中国企业ABS场景下,关联担保容易引发信用混同,具体表现形式是主体风险传染和资金腾挪。进一步分析表明,低信用主体发行的关联担保型企业ABS更容易“脱离本源”。此外,低信用主体腾挪资金的动机还会受到计划管理人管理能力和企业性质的影响。文章的研究为资产证券化领域监管政策的完善以及金融创新“回归本源”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宝建   胡小雨   陈劲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设立是推动大数据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其对企业层面数字创新的影响效果以及是否带来普惠效应,现有研究尚未明确揭示。本文选取2011—2021年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双重差分方法,以2016年为政策实施节点,研究试验区政策对企业数字创新水平的促进效果、影响机制以及对弱势企业的普惠效应。研究发现,试验区设立显著提升了企业数字创新水平。机制检验表明,试验区设立通过加速企业间知识流动和促使企业增加研发投入间接影响了企业数字创新;进一步对比检验发现,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产生了普惠效应,具体体现为数字创新过程跨越了技术背景以及创新能力的势差,数字化成果惠及了非信息技术企业和低创新能力企业。本文是大数据政策的企业微观视角补充,为大数据政策的优化及企业数字化战略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有利于国家数字化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完善。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海飞  贺晓宇  
从金融集聚的机制出发,本文分析金融集聚影响企业创新的原理和机制,将政府干预作为调节变量做了进一步研究,提出金融集聚、政府干预影响企业创新行为的假说并予以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和企业研发投入之间有着较为显著的正相关性,但地方政府对金融资源尤其是信贷渠道的干预却削弱了金融集聚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海飞  贺晓宇  
从金融集聚的机制出发,本文分析金融集聚影响企业创新的原理和机制,将政府干预作为调节变量做了进一步研究,提出金融集聚、政府干预影响企业创新行为的假说并予以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和企业研发投入之间有着较为显著的正相关性,但地方政府对金融资源尤其是信贷渠道的干预却削弱了金融集聚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韩雷   田知敏慧  
随着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升级的数字技术发展,数字经济必将对中国的就业和收入分配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使技能工资差距呈现新特征。通过测度2018年中国各行业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借助普通最小二乘法、无条件分位数回归与Oaxaca-Blinder分解等方法,考察数字经济发展对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数字经济显著提高了低技能劳动者工资收入,且能缩小低技能群体和高技能群体内部中低收入差距;(2)数字经济能通过就业创造效应和时间投入效应为劳动者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提高工作强度,缩小技能工资差距,但职位晋升效应难以充分发挥;(3)数字经济对不同行业部门和不同社会资本群体的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性。据此提出继续推进数字技术发展、积极探索数字经济背景下对高收入的规范与调节路径、完善对低技能群体的劳动权益保障体系、加强学习型社会建设并以数字化改革推动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雨柯  吕介民  
文章选取2007-2016年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实证经济周期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探讨政府信贷干预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企业在经济衰退期的研发投入显著高于经济繁荣期,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存在逆周期特征,进一步,政府信贷干预会影响不同经济周期的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在经济繁荣期,政府信贷干预会加剧经济高增长期的企业自主创新负效应,在经济衰退期,政府信贷干预会降低经济低增长期的企业自主创新正效应。此外,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融资约束严重与不严重的企业受到政府信贷干预的影响程度不同。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阳镇  王文娜  陈劲  
新一轮数字智能技术以其广泛渗透性改变了企业创新链与价值链的交互过程,产生全新的数字技术赋能效应。文章基于世界银行中国制造企业微观调查数据库,旨在考察企业研发合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及数字化在其中的赋能效应。研究发现,企业研发合作促进了企业创新绩效;数字化在企业研发合作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产生正向调节效应;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化主要通过深化企业人力资本和强化知识吸收进而促进研发合作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异质性分析表明,研发合作更能促进中小企业、市场发育程度低以及非出口企业的创新绩效,数字化在其中的赋能效应在大企业、市场发育程度低与非出口企业中更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晓飞  
选取2010—2021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从微观企业层面考察价值链数字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价值链数字化对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考虑一系列内生问题以及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对于出口企业、民营企业、拥有绿色实用型专利企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价值链数字化对绿色创新的正向赋能效应更强。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价值链数字化带来的技术扩散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是激活企业绿色创新的重要渠道。动态分解结果显示,企业绿色创新水平提升主要归因于资源再配置,且资源再配置是价值链数字化影响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的又一重要渠道。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晓飞  
选取2010—2021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从微观企业层面考察价值链数字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价值链数字化对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考虑一系列内生问题以及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对于出口企业、民营企业、拥有绿色实用型专利企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价值链数字化对绿色创新的正向赋能效应更强。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价值链数字化带来的技术扩散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是激活企业绿色创新的重要渠道。动态分解结果显示,企业绿色创新水平提升主要归因于资源再配置,且资源再配置是价值链数字化影响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的又一重要渠道。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邓峰  杨国歌  任转转  
R&D补贴对数字企业技术创新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8—2017年中国数字经济产业上市企业数据,根据信号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分析R&D补贴对数字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进一步讨论融资约束与企业风险承担对R&D补贴信号传递的双重中介效应。实证研究发现,R&D补贴对数字企业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R&D补贴对传媒及互联网服务行业科研投入、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专利申请的促进效应更为显著;相比于高创新能力企业,R&D补贴对低创新能力企业专利申请的促进效应更为显著;相比于大规模和国有控股企业,R&D补贴对中小规模和非国有控股企业科研投入与专利申请的促进效应更为显著。R&D补贴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来促进数字企业技术创新。研究结论为政府部门制定数字企业创新激励政策提供了重要检验证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丽丽  
基于2000~2006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探讨中间品进口多样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间品进口多样化对企业创新的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口中间品种类越多样化的企业更倾向于参与创新并生产更多的新产品。进一步考察企业的性质、规模及中间品进口来源地后,发现中间品进口多样化更能显著提高私营企业的创新扩展边际,并强化小型企业自主创新的意愿和能力,从OECD发达国家进口的多样化中间品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更为突出。根据中介效应模型的传导机制检验,中间品进口多样化通过利润增长路径和非利润增长路径对企业创新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永善   郭红玉   李婷婷  
数字金融已经发展成为新兴的金融业态,对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借助北京大学编制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并结合2012-2021年“新三板”小微企业的相关数据,系统研究数字金融对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及其区域异质性。研究结果显示:(1)数字金融对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2)数字金融通过缓解小微企业融资约束,有效促进其技术创新;(3)与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相比,数字金融对经济发展相对置后的中西部地区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突出和显著。基于上述结论,应大力发展数字金融,持续推动数字金融的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充分利用数字金融优势,全面缓解小微企业融资约束;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不断优化促进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精准度与区域协调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