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07)
- 2023(13464)
- 2022(10545)
- 2021(9436)
- 2020(7843)
- 2019(16971)
- 2018(16481)
- 2017(31881)
- 2016(16608)
- 2015(17951)
- 2014(17206)
- 2013(16971)
- 2012(15377)
- 2011(13479)
- 2010(13854)
- 2009(13428)
- 2008(12864)
- 2007(11902)
- 2006(10335)
- 2005(9688)
- 学科
- 业(84263)
- 企(79441)
- 企业(79441)
- 济(72336)
- 经济(72264)
- 管理(66957)
- 业经(32138)
- 方法(28757)
- 融(27232)
- 金融(27232)
- 财(27151)
- 银(25234)
- 银行(25222)
- 行(24508)
- 农(23316)
- 中国(23106)
- 务(21699)
- 财务(21681)
- 财务管理(21660)
- 数学(20656)
- 企业财务(20638)
- 数学方法(20499)
- 技术(20259)
- 制(20113)
- 农业(17862)
- 理论(15335)
- 策(14833)
- 体(14789)
- 划(13855)
- 技术管理(13708)
- 机构
- 学院(233055)
- 大学(225918)
- 济(101856)
- 经济(100014)
- 管理(96834)
- 理学(82353)
- 理学院(81642)
- 管理学(80764)
- 管理学院(80313)
- 研究(70434)
- 中国(64697)
- 财(51022)
- 京(45693)
- 财经(40007)
- 科学(39152)
- 农(36996)
- 经(36401)
- 江(36245)
- 中心(34872)
- 所(33797)
- 经济学(31395)
- 业大(30798)
- 研究所(30115)
- 财经大学(29685)
- 州(29454)
- 商学(29214)
- 商学院(28955)
- 农业(28865)
- 经济学院(28409)
- 北京(28282)
- 基金
- 项目(150042)
- 科学(121469)
- 研究(112978)
- 基金(111056)
- 家(94995)
- 国家(94096)
- 科学基金(84062)
- 社会(75408)
- 社会科(71904)
- 社会科学(71892)
- 省(60663)
- 基金项目(58397)
- 自然(52365)
- 自然科(51324)
- 自然科学(51313)
- 自然科学基金(50548)
- 教育(49669)
- 划(48253)
- 编号(44152)
- 资助(43347)
- 创(38953)
- 业(36563)
- 创新(35299)
- 成果(34654)
- 重点(33101)
- 发(32788)
- 部(32627)
- 国家社会(32026)
- 制(31149)
- 性(30492)
- 期刊
- 济(114617)
- 经济(114617)
- 研究(69478)
- 中国(47561)
- 财(44247)
- 管理(43388)
- 融(38883)
- 金融(38883)
- 农(35533)
- 科学(29817)
- 学报(29557)
- 农业(23638)
- 大学(23633)
- 学学(22663)
- 技术(21830)
- 业经(20927)
- 财经(20792)
- 教育(18728)
- 经济研究(18489)
- 经(17975)
- 业(15634)
- 技术经济(14456)
- 问题(13886)
- 财会(13562)
- 现代(12553)
- 科技(12084)
- 商业(11959)
- 会计(11258)
- 贸(11061)
- 世界(10813)
共检索到3610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秀萍 付兵涛 郭进
文章通过匹配2011—2020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来验证数字普惠金融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利用Herfindal-Hirschman指数法构建高管团队异质性指标,并讨论其在驱动企业创新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及其三个维度均会显著提高企业创新水平,而高管团队年龄、性别、教育背景以及职业背景方面的异质性对该作用的影响呈现差异性。其中,年龄和职业背景异质性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而性别和教育背景异质性具有负向调节作用,稳健性检验进一步验证了结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芳慧 吕沙 苏美玲
本文以2012-2015年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基于"高管团队结构-决策-经济后果"的研究范式,从技术创新投入中介效应角度,剖析高管团队异质性与企业价值二者间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高管团队年龄、任期和教育背景异质性与企业价值、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分别存在显著相关性;技术创新投入在高管团队异质性与企业价值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区分企业性质进一步研究显示,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异质性特征 创新投入 企业价值 产权性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彭迪云 吴佳萍 陆文灿 李伊力
基于2011—2020年高科技上市公司的数据探讨数字经济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管理创新之间的关系,同时利用标准差系数和Herfindal-Hirschman指数法构建高管团队异质性指标,并讨论其在驱动企业绿色创新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提高高科技公司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管理创新的能力,高管团队异质性是数字经济影响企业绿色创新的重要传导机制。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经济的绿色创新激励作用对非国有企业以及东部地区的影响更显著,且弱化了规模歧视现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军 麻环宇
高管团队在企业行为决策中发挥主导作用,内部控制是内嵌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正式制度。文章选取2012—2020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将高管团队异质性、内部控制与企业技术创新纳入一个分析框架,系统探究三者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发现:高管团队异质性特征——年龄异质性、学历异质性和社会资本异质性都显著促进企业技术创新,高管团队异质性正向作用于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曦若 迟巍
以2010—2014年中国沪深A股244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了高管团队人力资本异质性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以及高管团队地位不平等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高管团队年龄异质性、任期异质性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存在负向关系;高管团队地位不平等通过增强高管团队年龄异质性、任期异质性的消极作用对创新投入产生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珊珊 王素荣 陈晓晨
高管学术经历作为我国企业发展中的一个特有现象,在以往研究中很少涉及。本文采用2008—2014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析高管学术经历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管学术经历能够显著提高企业创新投入和实质性创新产出,但对于策略性创新产出却呈现显著负向影响。这说明学术经历使得高管具有高度专业性和谨慎的决策态度,在创新项目选择时更注重"质量"而非"数量"。企业规模和负债水平的异质性均对于这一关系有显著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规模较大企业组中高管学术经历更有利于创新产出的提高;非财务扩张组中高管学术经历更能促进实质性创新产出的提高。本文为企业高管与创新研究提供重要补充,对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落地提供微观经验支撑。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仲其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并购已成为资源重新配置的重要的方式,在并购过程中,主并企业的高管团队的异质性是并购中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通过对我国468家在2010~2015年有并购历史的上市公司高管团队的异质性与并购绩效进行分析,并引入主并企业创新能力的调节指标来分析两者的关系。结果表明:主并企业高管团队的年龄异质性与并购绩效成正相关的关系;主并企业高管团队的教育经历的异质性与并购绩效成非显著的负相关的关系;主并企业高管团队的任期的异质性与并购绩效成正相关的关系;主并企业高管团队行业背景的异质性与并购的绩效成正相关的关系;创新能力对高管团队的异质性和并购绩效的关系起显著地正向调节作用。
关键词:
高管团队 异质性 并购绩效 创新能力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竹梅 刘荔荔 孙晓妍
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增加研发投入,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文章以高阶理论和烙印理论为基础,采用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从整体和不同维度两个方面研究高管团队异质性对研发投入的影响,以及数字化转型在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高管团队异质性可以通过推进数字化转型显著增加企业研发投入,但不同维度呈现差异化影响。据此,企业应通过人才招聘、职业培训等方式适当提高高管团队异质性水平,优化管理层结构,强化高管团队异质性优势;同时根据业务需求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整合内外部创新资源,充分发挥其中介效应,提升企业研发投入水平。
关键词:
高管团队异质性 数字化转型 研发投入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刚 王丹 李佳
关于高管团队异质性与商业模式创新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结论也并不一致。在讨论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时,现有研究也较少采用实证方法测量商业模式创新的不同维度对企业绩效的具体影响。本研究通过编制并发放相关问卷,对291份调查问卷进行有效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高管团队异质性与商业模式创新呈U型关系,即当高管团队的异质性处于较高或较低的水平时,商业模式的创新程度较高;(2)商业模式创新的程度与企业绩效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商业模式创新的不同维度在提升企业绩效时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价值创造维度的作
关键词:
高管团队异质性 商业模式创新 企业绩效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刚 王丹 李佳
关于高管团队异质性与商业模式创新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结论也并不一致。在讨论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时,现有研究也较少采用实证方法测量商业模式创新的不同维度对企业绩效的具体影响。本研究通过编制并发放相关问卷,对291份调查问卷进行有效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高管团队异质性与商业模式创新呈U型关系,即当高管团队的异质性处于较高或较低的水平时,商业模式的创新程度较高;(2)商业模式创新的程度与企业绩效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商业模式创新的不同维度在提升企业绩效时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价值创造维度的作用最为显著。
关键词:
高管团队异质性 商业模式创新 企业绩效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罗沛 葛玉辉
市场竞争的加剧促使创新逐渐成为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夺取市场份额的新法宝。企业高管团队作为企业战略的重要决策者和执行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创新绩效。然而,以往研究结果呈现出较多分歧,且研究中大多忽略了高管团队权力分布并不均衡这一重要事实。鉴于此,本研究采用2013-2015年沪深两地A股信息技术类上市公司高管团队公开数据,研究高管团队异质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引入高管团队权力分布这一调节变量,对高管团队权力分布在高管团队异质性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高管团队性别异质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菲菲 马若微 黄解宇
数字金融的广泛应用对推动实体企业创新产生了重大影响。根据双元创新理论,企业创新可分为探索式创新和开发式创新,然而现有关于数字金融与企业创新的研究中忽略了创新模式的异质性。文章选取2014—2019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微观数据,采用面板回归模型研究了数字金融与企业整体创新及异质性创新活动的关系,并考虑了产权性质在其中发挥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整体上看,数字金融发展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相对于开发式创新,数字金融对企业探索式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相对于国有企业,数字金融对企业创新、探索式创新的正向激励效应在非国有企业更为显著。文章的研究成果丰富了数字金融与企业创新的相关文献,为数字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菲菲 马若微 黄解宇
数字金融的广泛应用对推动实体企业创新产生了重大影响。根据双元创新理论,企业创新可分为探索式创新和开发式创新,然而现有关于数字金融与企业创新的研究中忽略了创新模式的异质性。文章选取2014—2019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微观数据,采用面板回归模型研究了数字金融与企业整体创新及异质性创新活动的关系,并考虑了产权性质在其中发挥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整体上看,数字金融发展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相对于开发式创新,数字金融对企业探索式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相对于国有企业,数字金融对企业创新、探索式创新的正向激励效应在非国有企业更为显著。文章的研究成果丰富了数字金融与企业创新的相关文献,为数字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高春梅
文章以2009-2019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高管团队异质性对企业投资规模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管团队异质性提高了企业的投资规模。对其影响机制检验发现,高管团队异质性有助于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最终提高了企业的投资规模。进一步区分企业的投资机会发现,在企业面临的投资机会更高时,高管团队异质性对企业投资规模的正向影响更显著。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申明浩 庞钰标 谭伟杰
本文使用2008—2020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基于高层梯队理论与烙印理论交叉融合的理论基础,着眼于企业战略决策的视角,实证分析高管团队异质性对企业数字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高管团队异质性程度越高,越能够推动企业数字化战略的实施,其中制度性烙印和经验性烙印的差异在影响企业数字化战略选择时作用更为显著。第二,机制分析表明,具有差异化背景的高管团队会通过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渠道强化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意愿。第三,高管团队异质性对企业数字化战略的影响在不同规模企业、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存在显著的差异性。上述结论的启示:企业应提升高管团队的多元性,充分利用高管的差异化资源优化企业战略决策;企业应重视对数字化人才的培育和引进,系统推进数字化转型战略;政府部门应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鼓励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