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67)
2023(19142)
2022(15709)
2021(14328)
2020(12298)
2019(27995)
2018(27639)
2017(53511)
2016(28210)
2015(31320)
2014(31074)
2013(30856)
2012(28210)
2011(25277)
2010(25497)
2009(24486)
2008(23929)
2007(21894)
2006(19075)
2005(17074)
作者
(78990)
(66303)
(65892)
(62631)
(41998)
(31615)
(30211)
(25732)
(25071)
(23533)
(22415)
(22280)
(20809)
(20512)
(20482)
(20301)
(19631)
(19470)
(19083)
(19001)
(16211)
(16107)
(15932)
(15286)
(14979)
(14913)
(14722)
(14598)
(13300)
(13160)
学科
(122987)
经济(122856)
(110714)
管理(92988)
(90689)
企业(90689)
方法(58397)
(49087)
数学(48955)
数学方法(48457)
业经(37852)
(37047)
中国(34697)
农业(32619)
(29966)
金融(29963)
(29627)
银行(29603)
(28426)
(28369)
(26231)
财务(26179)
财务管理(26127)
企业财务(24839)
技术(23211)
地方(22506)
(22419)
贸易(22403)
(21822)
理论(21066)
机构
学院(405113)
大学(399797)
(173260)
经济(169939)
管理(168591)
理学(145009)
理学院(143714)
管理学(141592)
管理学院(140842)
研究(121991)
中国(106202)
(82334)
(81164)
(71353)
科学(70467)
财经(65644)
中心(62029)
(61722)
(59670)
(58964)
业大(58058)
农业(54908)
经济学(53029)
研究所(52850)
北京(50200)
(49246)
财经大学(48500)
经济学院(48224)
(46490)
师范(46040)
基金
项目(266860)
科学(213646)
研究(198032)
基金(197346)
(168776)
国家(167258)
科学基金(147668)
社会(129822)
社会科(123128)
社会科学(123097)
(104980)
基金项目(104347)
自然(93983)
自然科(91977)
自然科学(91956)
自然科学基金(90412)
教育(89733)
(86048)
编号(80893)
资助(79918)
成果(64102)
(59852)
(59586)
重点(58378)
(56709)
创新(55251)
国家社会(54331)
课题(53087)
教育部(52095)
人文(51948)
期刊
(190182)
经济(190182)
研究(114583)
中国(77187)
(69582)
(66430)
管理(63423)
(54685)
金融(54685)
学报(53984)
科学(53387)
农业(46256)
大学(42895)
学学(40763)
技术(36970)
业经(36113)
财经(32755)
教育(32408)
经济研究(28880)
(28027)
(25319)
问题(25136)
技术经济(22710)
统计(21271)
(20326)
理论(20048)
商业(19528)
财会(19080)
(18749)
现代(18739)
共检索到6036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天宇   张士云  
数字金融的发展在促进农户创业和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采用DHM模型对数字金融、风险偏好与农户创业行为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能够显著提高农户的创业决策与绩效,随着农村地区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农户的创业行为呈现下降趋势。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和风险偏好将促进农户进行非农机会型创业,同时减少农户进行生存型创业的概率。由此提出需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数字金融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助力非农机会型创业者稳定其创业结构,对生存型创业者进行点对点帮扶,以促其创业转型成功。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超   廖文梅   李祥   邱海兰  
在数字乡村背景下,探讨数字技术使用对农户创业行为的影响,对于促进农户增收和乡村产业兴旺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信息效应与决策行为理论,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数字技术使用对农户创业行为的影响,探讨主客观风险偏好在数字技术使用与农户创业行为间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样本地区农户创业比例为9.4%,创业积极性不高;数字技术使用的农户比例为44.6%,使用率偏低;主观风险偏好超过其样本均值和持有金融产品的农户比例分别为40.6%和1.9%,风险偏好程度较低。使用数字技术的农户比未使用数字技术的农户创业比例高出8.8%,主客观风险偏好较高的农户创业比例比主客观风险低的农户分别高出4.0%和10.1%。数字技术使用显著提升了农户创业概率和创业强度,且低学历、在婚、参与借贷、人情支出较高、处于东部地区的农户在使用数字技术的过程中更倾向于创业;数字技术使用强度(时长)和深度(学习、社交、商业活动)均可显著促进农户创业;主客观风险偏好在数字技术使用提升农户创业概率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政府应通过加快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农村互联网创业技能和创业意识培训、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促进农户创业。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延雷  张正岩  王志刚  
农地转入对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话题,但对农户风险偏好因素却有所忽视。因此,本文尝试从农户风险偏好的角度给予农地转入影响种植结构调整的新解释,并基于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在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修正了潜在的样本自选择偏误后发现,农地转入显著促进了种植结构的"非粮化"调整,并且具有明显的农户风险偏好情境依赖特征,具体表现为农户的风险偏好会强化农地转入对种植结构"非粮化"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农户风险偏好的强化作用在农地转入规模方面显著,但在农地转入年限方面不显著。此外,农地转入对种植结构的调整效应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其中家庭成员中有村干部农户的影响效应要显著大于没有村干部家庭成员的农户,并且该影响在非贫困户中显著,而在贫困户中不显著。本文认为,应警惕农地转入带来的种植结构"非粮化"趋势,确保粮食安全。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耿旭令  高歌  李秀婷  董纪昌  
本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及其各维度有助于激发农村居民创业,其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对机会型创业有更大的扶持作用,覆盖广度可以促进生存型创业、也会通过提高使用深度进一步激发机会型创业。进一步的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农村居民所掌握的金融常识、所产生的投资行为、投资过程中较高的风险偏好正向调节数字普惠金融的创业激励效应,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高家庭收入、居民幸福感以及交易媒介的使用促进居民创业。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在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结构下对创业具有差异化的激励作用。研究结论为我国当前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激发农村居民创业的内生活力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数字普惠金融如何有效服务于农民创业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毛慧  周力  应瑞瑶  
农业技术扩散缓慢在中国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本文基于理论分析和对肉鸡养殖户的调查数据,结合农户风险偏好的实验结果,对农户风险偏好与技术采纳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风险厌恶程度对农户是否采纳技术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风险厌恶程度越高的农户技术采纳可能性越低。(2)风险厌恶程度对农户技术采纳时间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风险厌恶程度越高的农户技术采纳时间越晚。(3)参与契约农业有助于缓解农户风险厌恶程度对技术采纳行为的抑制作用,具体表现为风险厌恶程度越高的农户越愿意参与契约农业,而参与契约农业可以促进农户采纳技术。研究和验证这些问题对于促进农业技术推广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华超  
利用三省五县的调查数据,构建"农地确权—意愿交易价格—转入合约偏好"的理论分析框架,实证分析了农地确权对转入合约偏好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发现:农地确权提高了农户在转入农地时选择书面合约的概率,这种提升作用可以通过交易价格机制来实现并因交易价格的高低而不同;农业生产投入越多,村庄转入交易频率越低,农户更倾向于选择口头合约;意愿从亲戚和农户那里转入农地,并且期限越短的农户更倾向于选择口头合约;家庭平均受教育程度、土地承包面积、农业收入比重等对合约偏好也有显著影响。因此,农户的转入合约偏好兼具差序格局与利益取向的双重特性。扎实推进农地确权工作、建立健全农地产权保护的制度体系,能更好地保障农户的权益。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伟  张保珍  杨海芬  
文章利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家庭跟踪调查数据,应用面板Probit模型针对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创业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总指数及其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及移动支付指数对农户创业选择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数字普惠金融在经济水平及城镇化率较低的欠发达地区对农户创业具有更强的促进效应,即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农户创业的"长尾效应"成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有效提升农户创业绩效。未来中国应持续加强数字普惠金融建设力度,优化农户创业环境,提升农户创业能力,改善农户创业绩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伟  张保珍  杨海芬  
文章利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家庭跟踪调查数据,应用面板Probit模型针对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创业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总指数及其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及移动支付指数对农户创业选择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数字普惠金融在经济水平及城镇化率较低的欠发达地区对农户创业具有更强的促进效应,即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农户创业的"长尾效应"成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有效提升农户创业绩效。未来中国应持续加强数字普惠金融建设力度,优化农户创业环境,提升农户创业能力,改善农户创业绩效。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应良  高静  张建峰  
本文利用939份创业农户样本,采用logistic、probit计量模型分析创业农户正规金融约束状态及成因。研究发现,创业农户向正规金融机构融资意愿强烈,60%以上农户处于金融约束状态。处于创业早期发展阶段、规模化种养业农户主要受需求型金融约束;处于创业发展阶段、创业业态具有创新性的农户主要受供给型金融约束,期望得到贷款额度高,难以满足银行抵押担保。基于此,提出"信用融资、项目融资、联合融资"模式,走出抵押融资困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树慧  谭偲凤  贺娟  
[目的]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深入推进,农户的收入来源逐渐多元化,文章通过研究农户兼业化程度对不同类型农业保险偏好的影响,为针对性推广农业保险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以湖北、湖南、河南三省粮食主产区的732份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logit模型和多元logit模型分析农户兼业化程度对保险种类偏好的影响,讨论种植规模在务农收入占比和保险种类选择之间的调节效应,以是否有固定非农工作将农户分为不同类型的兼业农户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 1)务农收入占比高的农户偏好传统的物化成本保险,务农收入占比低的农户更喜欢新型指数保险。2)兼业化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大规模农户比小规模农户更愿意保成本、保产量。3)不同类型的兼业农户保险偏好存在差异,有固定非农工作的兼业农户比没有固定工作的兼业农户更愿意选择新型指数保险。[结论]有必要在务农收入占比高、种植规模大、没有固定非农收入的农户中推广传统的物化成本保险;在务农收入占比低、种植规模小、有固定非农收入的农户中推广新型指数保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武双   黄和亮   陈思莹   范夏敏  
从行为经济学决策理论出发构建分析框架,研究农户森林保险决策,设计包含保障额、保险费、财政补贴率、获得补贴及时性和赔付的难易程度5个属性的森林保险方案,利用选择实验法获取福建省和湖南省共20个县的745个农户的样本数据,通过RPL模型对异质性森林经营主体的森林保险支付意愿及其政策偏好进行研究和比较分析,得出以下基本结论:(1)从随机参数均值估计结果来看,保障额、保险费、财政补贴率、获得补贴及时性和赔付的难易程度的均值系数均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2)对设计方案中农户各属性边际价值的计算结果表明,属性的边际价值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保险费、财政补贴率、获得补贴及时性、赔付的难易程度、保障额。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史金艳  秦基超  宋蕾  
采用持有创业板公司股票的基金年度投资组合数据,选取投资组合集中度、投资组合周转率和风险偏好等三类指标,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将基金分为风险厌恶的积极型基金和风险偏好的消极型基金,并考察了异质基金对创业板公司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金整体持股比例越高,公司风险承担水平越高;风险厌恶的积极型基金会对公司风险承担产生正向的积极影响,表明风险厌恶的积极型基金通常会积极参与公司治理,通过改善委托代理关系和信息不对称等方式,提升上市公司风险承担水平;而风险偏好的消极型基金因持股时间往往较短,并不十分关注公司长期收益,对公司风险承担无显著的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特   周静   韩晓燕  
秸秆的资源化利用不仅能够避免农业生态环境污染,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本文以辽宁省495份农户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分析了风险偏好对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户风险偏好中的风险厌恶系数对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非线性加权概率对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与低兼业农户相比,风险偏好对高兼业农户的影响更大。为此,本文提出了相关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茜  田治威  段伟  
文章以我国重要南方集体林区福建省三明市农户为研究对象,以经济学实验下测度的农户风险偏好为研究基础,采用列联表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实证统计方法检测农户禀赋异质性对其风险偏好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的性别、年龄等个体禀赋;家庭收入、家庭规模等家庭禀赋;林地面积及细碎化程度等林地资源禀赋以及林地类型和是否确权等政策禀赋均对农户的风险偏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新智  刘雨松  
外出务工经历提升了农民工的个人能力,对其行为选择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和多元选择Logit模型,利用对浙江、河南、重庆、四川等省份的518户创业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研究了外出务工经历对农户创业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有外出务工经历的农户和无外出务工经历的农户的创业行为有较大差异,同时,影响其评价当地农村创业环境供给、识别创业机会能力、选择创业行业和形式的因素均不一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