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98)
- 2023(11614)
- 2022(8881)
- 2021(7812)
- 2020(6466)
- 2019(13899)
- 2018(13497)
- 2017(26117)
- 2016(13284)
- 2015(14508)
- 2014(13664)
- 2013(13549)
- 2012(12082)
- 2011(10570)
- 2010(11004)
- 2009(11029)
- 2008(10290)
- 2007(9595)
- 2006(8489)
- 2005(7965)
- 学科
- 业(78042)
- 企(74351)
- 企业(74351)
- 济(62432)
- 经济(62369)
- 管理(59131)
- 业经(31121)
- 融(25447)
- 金融(25447)
- 财(23584)
- 方法(23188)
- 银(22961)
- 银行(22956)
- 行(22364)
- 农(21441)
- 中国(20968)
- 务(19365)
- 财务(19351)
- 财务管理(19339)
- 技术(19230)
- 企业财务(18355)
- 制(16954)
- 农业(16649)
- 数学(15530)
- 数学方法(15440)
- 理论(13729)
- 策(13541)
- 技术管理(13483)
- 体(12729)
- 划(12599)
- 机构
- 学院(189301)
- 大学(181017)
- 济(86744)
- 经济(85299)
- 管理(82234)
- 理学(69787)
- 理学院(69268)
- 管理学(68698)
- 管理学院(68328)
- 研究(53735)
- 中国(52294)
- 财(42405)
- 京(36193)
- 财经(33075)
- 经(29979)
- 江(29672)
- 中心(27403)
- 科学(27141)
- 农(26728)
- 经济学(26464)
- 商学(25081)
- 商学院(24862)
- 所(24471)
- 财经大学(24350)
- 州(24174)
- 经济学院(23982)
- 业大(22588)
- 北京(22436)
- 经济管理(22296)
- 研究所(21445)
- 基金
- 项目(118636)
- 科学(97187)
- 研究(93373)
- 基金(87630)
- 家(72954)
- 国家(72193)
- 科学基金(66117)
- 社会(63477)
- 社会科(60563)
- 社会科学(60551)
- 省(48807)
- 基金项目(46055)
- 教育(40236)
- 自然(39190)
- 自然科(38423)
- 自然科学(38417)
- 自然科学基金(37859)
- 划(37474)
- 编号(37356)
- 资助(33480)
- 创(33079)
- 业(31816)
- 创新(29687)
- 成果(28738)
- 国家社会(26911)
- 发(26861)
- 制(26535)
- 重点(25731)
- 部(25585)
- 课题(24564)
共检索到2978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万佳彧 周勤 肖义
本文将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2011—2018年市级数据与中国上市企业数据进行匹配,实证检验了融资约束在数字金融与企业创新活动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会显著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而融资约束放松会对企业创新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考察创新激励效应的传导路径,发现数字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支持服务程度三个维度均会对企业创新产生积极影响。分组检验发现,数字金融的创新激励效应对于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而言更强。本文丰富了数字金融影响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并为金融市场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关键词:
数字金融 融资约束 创新激励 中介效应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项东 田婷婷 李楠
基于2011—2020年新三板注册中小微企业的专利数与全国地市级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匹配数据,以2016年9月杭州G20峰会通过《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分析数字普惠金融作用于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效果及路径。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尤其对低端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数字普惠金融缓解融资约束是促进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路径,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是缓解融资约束的主要路径。另外,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政策环境好的地区和内部治理质量差的企业表现得更为明显。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郭联邦 王勇
企业创新活动需要资金的支持,而资金获得性与企业创新面临的融资约束密切相关。为此在离散时间框架下引入熊彼特增长理论,从理论层面分析金融发展促进企业创新的内在机制,基于。2009-2017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对理论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金融发展会缓解企业创新面临的融资约束,进而促进企业生产率提高。从产权结构差异看,金融支持在缓解国有上市企业和非国有上市企业融资约束进而促进创新的过程中作用都较为显著,国有上市企业显著性稍强。从地区差异看,东部地区提升作用最为显著,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
关键词:
企业创新 金融发展 融资约束 协同创新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程新生 刘振华
金融开放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否改善融资环境、驱动企业创新发展是当前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使用2007—2020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从跨境资本流动视角检验了金融开放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金融开放提升了企业创新投资水平,经过工具变量法、PSM法、Heckman两步法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金融开放通过缓解整体融资约束、降低债权和股权融资成本、增加股权融资规模等路径驱动企业增加创新投资。调节效应分析表明,上述关系在非国有产权、资产规模小、区域金融欠发达以及不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中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和信息化水平强化了金融开放对企业创新投资的促进效应,并且金融开放有利于提升企业创新投资的市场绩效和经营绩效。本研究有助于理解金融开放、融资环境改善与企业创新投资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结论对金融开放的政策调整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金融开放 创新投资 融资约束 金融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黄婷婷 高波
企业创新活动需要资金的支持,而资金获得性与企业创新面临的融资约束密切相关。为此在离散时间框架下引入熊彼特增长理论,从理论层面分析金融发展促进企业创新的内在机制,基于。2009-2017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对理论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金融发展会缓解企业创新面临的融资约束,进而促进企业生产率提高。从产权结构差异看,金融支持在缓解国有上市企业和非国有上市企业融资约束进而促进创新的过程中作用都较为显著,国有上市企业显著性稍强。从地区差异看,东部地区提升作用最为显著,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段华友 杨兴柳 董峰
技术创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首要力量,企业作为中国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在技术创新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关键性角色,数字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为中国企业实现向数字化转变,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文章以2013—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以及其路径机制,研究表明:(1)数字化转型可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即数字化转型程度越高,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强度就越大,技术创新产出水平也就越高;(2)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缓解融资约束,进而提升企业创新水平;(3)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以及大规模企业中尤为突出。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融资约束 企业创新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周振江 郑雨晴 李剑培
数字化时代下数字金融如何助力企业创新是值得研究的现实问题。基于2011-2018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与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提供的数字金融发展指数,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作用机制及其异质性。结果表明:第一,数字金融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数字金融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大于创新产出,数字金融广度指数与深度指数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相比数字化指数更为显著。第二,数字金融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与信息约束进而促进了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大于创新产出,而信息约束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大于创新投入。第三,异质性分析方面,数字金融对民营企业创新投入的正向作用大于对国有企业,对创新产出的作用则相反;数字金融更能增加小企业的创新投入,不过其对大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则更大;数字金融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在中部地区企业中最大,东部地区次之,而西部地区最弱。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胡恒强 范从来 杜晴
本文利用2006-2016年中国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深入探讨了融资结构、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内源融资和股权融资对企业创新投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债务融资对企业创新投入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2)与低融资约束企业(成熟、大规模、高股利)相比,高融资约束企业(年轻、小规模、低股利)的内源融资和股权融资对企业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更大,而债务融资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抑制作用也更大。可见,作为外源融资的股权融资,因其资金性质与内源融资一致,能够真正起到缓解企业创新投入融资约束的作用。因此,本文认为,股权融资应成为驱动企业创新的主要外部资金来源。
关键词:
内源融资 股权融资 债务融资 创新投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惠蓉 赵小克
创新是推动产业模式变化和升级的重要动力源泉,从融资约束的视角研究实体企业金融化影响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能够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选取2015—2019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了企业金融化、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企业适度金融化可以有效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融资约束在企业金融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关键词:
企业金融化 融资约束 企业创新 制造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莉 杨宏睿
数字金融作为依托互联网技术与国家政策支持发展起来的新兴金融业态,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新三板(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企业财务信息和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的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方法,从融资约束的角度出发,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有效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且对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效果更为显著。因此,在我国强调中小企业走好“专精特新”之路背景下,应因地制宜积极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缓解融资约束,不断激励中小企业科技创新。
关键词:
数字金融 融资约束 科技创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翟华云 刘易斯
以2011—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逐步回归法检验数字金融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数量和质量提升,并且数字金融发展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激励企业绿色创新水平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在现金流较为缺乏的企业、环境管制力度较大地区,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中西部地区,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激励作用更为显著。因此,应持续加快推进数字金融发展,完善数字金融配套体系建设,实行差异化数字金融支持政策,引导和激励企业绿色创新,从而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数字金融 融资约束 企业绿色创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霞 王蕾
以2008—2017年中国30个省高技术企业面板数据为依据,实证考察了金融抑制、融资约束及其交互作用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抑制与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投资的提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投资的作用受到金融抑制的影响,即金融抑制加剧了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投资的负向影响。采用中介效应模型进一步验证了融资约束的部分中介效应。此外,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存在基于金融抑制的门槛效应,即在不同的金融抑制门槛区间,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投资存在明显的差异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睿 高昕玥 何晨毓 刘欣仪
文章基于关系融资理论、高层梯队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通过分析2017—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高管金融背景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分析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高管金融背景与企业创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融资约束与高管金融背景、企业创新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最后,基于中介效应验证了“金融背景高管—融资约束—企业创新”影响路径。
关键词:
企业创新 融资约束 高管金融背景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许林 唐璐 徐玉发
在“数字中国”战略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众多企业战略转型的重要选择。以2011-2020年我国沪深A股2398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数字化转型、创新活力及二者的交互效应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一,数字化转型和创新活力的提升能够显著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该缓释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东部地区企业中更为显著;第二,数字化转型会削弱企业创新活力对融资约束的缓释效应;第三,数字化转型与创新活力主要通过增加股权融资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但二者的交互效应却会抑制股权融资。上述研究结论的启示:企业要坚持先立后破、做好系统规划,协同推进数字化转型与技术创新活动;金融机构要从股权融资和信贷融资两端发力,为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发展提供有效的融资支持;政府部门要精准施策并完善外部监管机制,帮助企业减缓数字化转型“阵痛”。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谷秀娟 赵家未
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企业诉讼是企业经营逃不开的话题,企业诉讼是否会影响企业创新产出值得关注。基于我国上市公司2007—2018年的数据,检验企业诉讼对企业创新产出的作用以及这种作用在不同环境下的异质性。结果发现:企业诉讼会促进企业发明申请专利数量,这种促进作用在民营企业中更加突出,企业诉讼会抑制企业的研发投入,且抑制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融资约束弱化了企业诉讼与创新产出数量之间的关系,且在民营企业中更加显著;相比于注重声誉的企业,不注重声誉的企业中企业诉讼对创新产出的影响更加显著。当改变估计模型进行检验后,结论依然得到验证。
关键词:
企业诉讼 融资约束 创新产出 声誉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