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69)
- 2023(13447)
- 2022(10350)
- 2021(9335)
- 2020(7525)
- 2019(16622)
- 2018(15863)
- 2017(31220)
- 2016(16495)
- 2015(18195)
- 2014(17888)
- 2013(17658)
- 2012(16187)
- 2011(13958)
- 2010(14528)
- 2009(14096)
- 2008(13736)
- 2007(12414)
- 2006(11212)
- 2005(10482)
- 学科
- 业(83464)
- 企(77416)
- 企业(77416)
- 济(73173)
- 经济(73093)
- 管理(69315)
- 财(38154)
- 业经(32016)
- 方法(27303)
- 融(26379)
- 金融(26379)
- 农(26108)
- 银(24984)
- 银行(24981)
- 中国(24924)
- 行(24148)
- 务(23345)
- 财务(23321)
- 财务管理(23278)
- 企业财务(22125)
- 制(21733)
- 数学(19724)
- 数学方法(19544)
- 农业(19101)
- 策(17832)
- 技术(16499)
- 体(15908)
- 地方(15698)
- 理论(14604)
- 体制(14236)
- 机构
- 学院(233267)
- 大学(223040)
- 济(105244)
- 经济(103293)
- 管理(96649)
- 理学(81675)
- 理学院(81054)
- 管理学(80300)
- 管理学院(79854)
- 研究(70243)
- 中国(65384)
- 财(60152)
- 京(44885)
- 财经(43266)
- 经(39087)
- 江(37364)
- 科学(36433)
- 中心(34869)
- 农(33852)
- 所(33406)
- 经济学(32206)
- 财经大学(31436)
- 州(29685)
- 经济学院(29180)
- 研究所(29049)
- 商学(28366)
- 北京(28161)
- 商学院(28109)
- 业大(27978)
- 农业(25983)
- 基金
- 项目(143024)
- 科学(115398)
- 研究(112363)
- 基金(104769)
- 家(87107)
- 国家(86191)
- 科学基金(77697)
- 社会(74463)
- 社会科(70932)
- 社会科学(70915)
- 省(57615)
- 基金项目(54125)
- 教育(49392)
- 自然(46437)
- 编号(46037)
- 自然科(45432)
- 自然科学(45424)
- 划(45224)
- 自然科学基金(44683)
- 资助(42170)
- 成果(37060)
- 创(34000)
- 业(33702)
- 发(32051)
- 部(31344)
- 重点(31235)
- 国家社会(31080)
- 课题(30972)
- 制(30935)
- 创新(30811)
- 期刊
- 济(124350)
- 经济(124350)
- 研究(74290)
- 财(53966)
- 中国(47231)
- 管理(41504)
- 融(40357)
- 金融(40357)
- 农(33061)
- 科学(25282)
- 学报(24174)
- 业经(22572)
- 财经(22402)
- 农业(21873)
- 技术(21670)
- 大学(20284)
- 经济研究(20051)
- 学学(19447)
- 经(19276)
- 教育(18171)
- 问题(15060)
- 财会(14943)
- 技术经济(13917)
- 业(13424)
- 会计(13138)
- 贸(12917)
- 现代(12820)
- 商业(11745)
- 世界(11554)
- 国际(11248)
共检索到3728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志飞 刘喜和 李欣宇
文章以2007—2022年中国沪深A股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探究数字金融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渠道。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绿色转型。数字金融可通过信贷配置效应和内部治理效应对企业绿色转型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在传统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数字金融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数字金融还可以明显促进非国有企业以及高管拥有环保经历企业的绿色转型。拓展性研究发现,节能减排财政政策能够强化数字金融对企业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研究结论为企业在“双碳”背景下实现绿色转型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选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跃
企业绿色创新是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探讨绿色财政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将“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实证分析了绿色财政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综合示范城市试点显著促进了企业绿色创新,且这种促进作用呈现逐年增强的动态持续特征。进一步研究发现,综合示范城市试点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和非资源型城市的企业中表现更强,且综合示范城市试点能够通过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改善企业财务绩效和环境绩效。因此,重视绿色财政政策的作用,推动企业绿色创新;激发资金配置和创新补偿效应,畅通绿色财政政策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的作用渠道;提高市场化程度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发挥绿色财政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制定差异化绿色财政政策,保障政策效果精准发挥。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国进 丁赛杰 赵向琴 蒋晓宇
近年来,中国绿色金融政策陆续出台且支持力度不断强化,政策效果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首先将绿色金融政策和绿色转型纳入可持续投资(ESG)资产定价模型,分析绿色金融政策对风险资产均衡收益和企业绿色转型的作用机理。其次基于绿色债券纳入央行合格担保品这一准自然实验,分别从企业融资成本和绿色创新两个角度实证检验绿色转型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1)央行担保品类绿色金融政策通过降低绿色债券的信用利差为绿色企业提供融资激励,同时通过提高棕色债券的信用利差给棕色企业的绿色转型带来倒逼促进作用。(2)这一影响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内作用更为显著,但随时间推移逐渐弱化。(3)央行担保品类绿色金融政策通过融资途径显著提升了棕色企业的绿色创新,倒逼棕色企业绿色转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严立冬 郝文杰 邓远建
生态资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压力持续增加,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趋势未得到有效遏制,生态资源瓶颈凸显,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亟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建立与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遂昆 董晨曦
基于将绿色债券纳入央行中期借贷便利担保品这一准自然实验,探究央行担保品绿色金融政策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如下:绿色金融政策实施后,中性企业也会倾向于绿色转型以获取更低成本的金融资源;央行担保品绿色金融政策将AA级以上绿色信用债券纳为合规担保资产,会释放对绿色创新的激励信号并引导相关企业绿色转型。机制检验发现,央行担保品绿色金融政策降低了相关债券资产的发行利差,使企业融资成本下降并促进了企业绿色转型。进一步研究发现,央行担保品绿色金融政策激励了低风险承担水平的企业绿色创新,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中。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郭淑娟 闫彩凤
本文以2013—202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揭示绿色金融、数字化转型与企业ESG表现的关系。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总体上促进企业ESG表现提升,但二者间并非线性关系,而是呈现动态的“潜力滞后—缓慢释放”的非线性变化轨迹。绿色金融发展对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数字化转型在绿色金融与企业ESG表现间起中介作用,但这种中介作用体现为遮掩效应;数字化转型导致绿色金融对企业ESG的推动作用是非线性的,随着数字化转型提升,绿色金融对企业ESG表现的促进作用缓慢释放。进一步分析发现,绿色金融对企业ESG表现的促进作用在信息不对称较低组、金融基础较高组、重污染行业与国有企业中更显著;绿色金融同群效应显著促进企业ESG表现提升;ESG表现同群效应显著改善环境绩效,但对财务绩效短期无显著影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肖仁桥 崔琦 钱丽
“宽带中国”试点是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以数字化推动企业绿色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将“宽带中国”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选取2011-2021年2 037家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宽带中国”试点政策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经过平行趋势检验、PSM-DID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2)“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具有所有权、行业和城市环境规制水平异质性,试点政策对国有企业、重污染行业以及低环境规制城市企业的促进作用更显著;(3)机制检验表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主要通过提高城市数字金融水平和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两条路径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具体表现为提高城市数字金融使用深度和覆盖广度以及增强企业数字化转型关注度和资源投入,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相比,城市数字金融所发挥的中介效应更显著;(4)进一步分析表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溢出效应明显,具体表现为上市公司总部对子公司绿色创新以及对邻近城市企业绿色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有助于丰富企业绿色创新影响因素研究,并为全面理解“宽带中国”试点政策赋能机理以及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树
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经济的绿色化发展 ,适应消费结构的高级化需要经济的绿色化发展 ,打破“绿色壁垒”也需要经济的绿色化发展。可以说 ,经济绿色化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拟就我国实施积极的绿色财政政策 ,促进国民经济的绿色化发展进行阐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田淑英 孙磊 许文立 范子英
本文基于“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的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时点DID和多期多个体DID等方法,实证检验了绿色低碳发展目标下财政政策对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示范城市试点对企业转型升级有促进作用,表现为生产效率优化、技术绿色创新和产品附加值提升。机制检验发现,示范城市试点通过财政激励的“资源配置效应”和环境规制的“创新补偿效应”改善企业内部融资环境,加快研发创新和数字化转型。进一步研究显示,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环保重视程度以及企业所有制和所处行业类型会对政策实施产生差异化影响。最后,从促进财政政策与环境政策协同联动、打好激励约束“组合拳”以及政策精准化实施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金焱 于露 刘茵伟
在“美丽中国建设”以绿色转型为核心的背景下,金融科技能否有效激励企业实现绿色转型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议题。本文采用文本分析和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利用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了金融科技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转型,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主要通过数字化赋能和绿色治理赋能进而促进企业绿色转型。异质性分析则发现,金融科技对不同类型企业的绿色转型促进作用存在差异。本文从企业绿色转型视角丰富了金融科技发展的微观经济效应研究,研究结论对于推动金融科技发展、实现企业绿色转型及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金融科技 绿色转型 企业数字化 绿色治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雪峰 刘晓 韩露
在“双碳”目标下,企业绿色创新逐渐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但企业往往面临着严重的融资约束问题,对绿色创新存在消极影响。而财政补贴和数字经济作为外部动因,对缓解融资约束,进而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此,文章选择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财政补贴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并引入数字经济考察其在两者之间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财政补贴能够促进企业绿色创新,且数字经济在财政补贴与企业绿色创新之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探讨财政补贴与企业绿色创新之间的影响机制发现,融资约束在两者之间发挥中介效应,并且数字经济增强了融资约束在财政补贴与企业绿色创新之间发挥的中介效应。文章结论丰富了财政补贴社会效应研究,拓宽了企业绿色创新影响因素研究,为地方政府更好地推动企业绿色创新以及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晓媛
产业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其对市场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从企业绿色创新角度出发,考察产业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并从金融支持角度分析其中的影响机制。选取2007—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发现产业政策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对其中的具体影响机制检验发现,产业政策能够产生金融支持作用,即通过降低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进而促进绿色创新。最后,本文分析了企业产权性质差异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国有企业,在非国有企业中产业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严维石 李栋松
绿色财政政策推动地方政府提质增效开展绿色建设,增进居民健康福祉。基于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这一准自然实验,匹配中国健康养老调查数据(CHARLS)与地级市层面数据,采用多时期DID方法实证研究绿色财政政策对居民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绿色财政政策显著提升了居民健康水平;经过一系列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揭示,绿色财政政策通过改善示范城市环境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来影响居民健康水平,这两条路径依赖于地方政府加强环境规制与增加公共服务投入。绿色财政政策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效果随着环境规制与公共服务成本的提高而减弱,随着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的提高而增强。本研究阐释了中国式“激励型”绿色财政政策提升居民健康水平的具体路径与实现方式,为设计和完善有效的激励型绿色财政政策提供了借鉴。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蒙大斌 李新宇 李磊
探究绿色金融政策的作用机理及政策效果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基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理论,揭示绿色金融政策背景下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策略性行为与融资活动的关系:绿色金融政策会引发企业“信号战争”与绿色创新行为,进而形成多种纳什均衡,对“两高”企业融资产生不同影响。基于537家上市公司相关数据,采用链式中介效应模型考察绿色金融政策对“两高”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结果发现:绿色金融政策不仅能够直接降低“两高”企业融资成本,而且可以通过环境信息披露、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以及环境信息披露和绿色技术创新的链式中介作用3条间接路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韩文博
绿色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当今比较时尚的名词,诸如绿色经济、绿色消费、绿色文化、绿色政治、绿色运动、绿色产业、绿色食品等等。尽管理论界至今没能对与这些名词相对应的“绿色”分别给出统一的定义,但都有过相应的描述,无外乎环保、文明、健康、安全、持续等意义。其深层次的本质涵义便是可持续发展思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