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67)
- 2023(10373)
- 2022(7730)
- 2021(6632)
- 2020(5167)
- 2019(10926)
- 2018(10427)
- 2017(19147)
- 2016(9521)
- 2015(10370)
- 2014(9528)
- 2013(9324)
- 2012(8494)
- 2011(7561)
- 2010(7829)
- 2009(7620)
- 2008(6380)
- 2007(5938)
- 2006(5312)
- 2005(4838)
- 学科
- 业(39099)
- 济(38650)
- 经济(38627)
- 管理(35708)
- 企(34567)
- 企业(34567)
- 融(24907)
- 金融(24904)
- 银(22182)
- 银行(22167)
- 行(21584)
- 技术(19377)
- 中国(18549)
- 业经(14872)
- 技术管理(13065)
- 方法(12648)
- 财(11601)
- 产业(11033)
- 中国金融(11031)
- 农(10593)
- 制(10549)
- 数学(10544)
- 数学方法(10446)
- 信息(9602)
- 地方(9522)
- 总论(9251)
- 信息产业(9148)
- 农业(8206)
- 务(8130)
- 财务(8109)
- 机构
- 学院(132491)
- 大学(129618)
- 济(58113)
- 经济(56959)
- 管理(53669)
- 理学(45798)
- 理学院(45419)
- 管理学(44866)
- 管理学院(44603)
- 研究(42462)
- 中国(39305)
- 财(26591)
- 京(25927)
- 科学(23197)
- 中心(22477)
- 财经(20966)
- 江(20578)
- 所(19290)
- 经(19108)
- 经济学(18754)
- 农(17940)
- 研究所(17395)
- 融(17225)
- 州(17078)
- 业大(17012)
- 经济学院(17007)
- 金融(16875)
- 银(16863)
- 北京(16299)
- 银行(16255)
- 基金
- 项目(91045)
- 科学(73503)
- 研究(70598)
- 基金(65507)
- 家(56348)
- 国家(55834)
- 科学基金(49619)
- 社会(47260)
- 社会科(45214)
- 社会科学(45204)
- 省(38051)
- 基金项目(34073)
- 教育(30737)
- 划(30173)
- 自然(28838)
- 自然科(28286)
- 自然科学(28282)
- 自然科学基金(27803)
- 编号(27650)
- 创(27197)
- 创新(24308)
- 资助(24151)
- 成果(21569)
- 发(21162)
- 国家社会(20781)
- 重点(20506)
- 课题(19268)
- 业(19077)
- 制(18920)
- 部(18743)
共检索到2088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婷婷 王文轩 武春霞 安博文
文章在理论分析数字金融对共同富裕影响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假设,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其溢出效应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能促进共同富裕发展,且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机制分析发现,绿色技术创新特别是实质型绿色技术创新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对沿海及城镇化水平低的地区实现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更大。
关键词:
数字金融 绿色技术创新 共同富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牛丽娟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如何把握促进共同富裕的着力点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基于技术创新的视角,系统分析了数字金融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理论逻辑,并运用我国30个省份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各省份共同富裕水平普遍较低,但总体呈上升趋势;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共同富裕,并且对中西部地区的贡献超过东部地区;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金融能够通过提升技术创新水平来促进共同富裕;数字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边际效应非线性递增的特点。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技术创新 共同富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小娟 陈曦
文章基于我国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从创新驱动视角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共同富裕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并且存在维度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数字普惠金融的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均能促进共同富裕,东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促进作用最明显;创新驱动在数字普惠金融与共同富裕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即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升创新驱动能力促进共同富裕;城市化水平在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中起到正向调节的作用,即城市化水平越高,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越明显。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孟科学 孙嘉伟
以2011—2021年中国281个地级城市为样本,探讨了绿色金融发展助推共同富裕的机制。研究认为,绿色金融与共同富裕之间具有显著正向关系,以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表征的企业产能改善对该关系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绿色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因城市行政等级、市场化程度和地理区位的差别呈现异质性特征。高行政等级城市的综合发展、绿色金融和共同富裕呈现协调发展格局;城市的市场化程度会放大绿色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企业产能改善的调节作用也更强;东部地区城市经济发达,绿色金融普惠程度高,对共同富裕的推动作用更强;中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创新发展竞争力较弱的城市,产能改善调节作用更显著。
关键词:
绿色金融 企业产能 共同富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钟婧
选取2005—2021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基于系统GMM、门槛效应模型对数字普惠金融、创新要素流动与共同富裕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包括经济协调发展、公共服务均等、绿色发展平衡在内的子维度均有正向推动作用。数字普惠金融与创新要素流动融合发展可推动共同富裕发展,且存在创新要素流动的门槛效应。另外,数字普惠金融与创新要素流动二者融合对不同地区精神共同富裕和物质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表现出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依次递减规律。据此,提出激发数字普惠金融新活力、构筑创新要素流动新格局、打造区域协同发展新局面的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钟婧
选取2005—2021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基于系统GMM、门槛效应模型对数字普惠金融、创新要素流动与共同富裕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包括经济协调发展、公共服务均等、绿色发展平衡在内的子维度均有正向推动作用。数字普惠金融与创新要素流动融合发展可推动共同富裕发展,且存在创新要素流动的门槛效应。另外,数字普惠金融与创新要素流动二者融合对不同地区精神共同富裕和物质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表现出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依次递减规律。据此,提出激发数字普惠金融新活力、构筑创新要素流动新格局、打造区域协同发展新局面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凌巧
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创新活跃度对于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至关重要。文章选取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创新活跃度及共同富裕之间的内在关联,并考察数字人才供给在数字经济影响共同富裕过程中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经过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创新活跃度在数字经济推动共同富裕过程中存在中介效应,即数字经济有助于提升创新活跃度进而推动共同富裕;此外,数字人才供给在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中可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卢雪 杨洪
系统梳理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理论机制,选择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与空间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可显著推动共同富裕,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中介效应分析表明,创新要素配置在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表现最为显著;空间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不但可提升本省份共同富裕水平,而且对临近省份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基于此,提出加大数字经济发展支持力度、优化创新要素配置机制、制定差异化数字经济发展策略的建议,以期为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高敏 洪亚军
财政定向激励在推动共同富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财政定向激励不仅直接推动共同富裕,还可通过促进技术融合式创新对共同富裕产生间接推动作用;在人力资本赋能下,财政定向激励对共同富裕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财政定向激励与人力资本在推动共同富裕过程中表现出门槛效应;财政定向激励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其中对东南沿海地区的影响尤为突出。因此,为了稳步推进共同富裕,应完善财政定向激励机制,建立技术融合式创新平台,构建人力资本长期投资体系,并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实施差异化的发展策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霄雅 张颖
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既助力经济可持续发展,也对民生福祉产生重要影响。采用省级面板数据,分别构建绿色金融和共同富裕指标体系,探究绿色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绿色金融能提升共同富裕水平,且财政投入发挥显著作用;异质性方面,绿色金融的共富效应在资源型省份、国有经济份额较高省份和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省份更显著,且实现该效应有赖于具体的政策安排;路径机制方面,绿色金融可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乡村振兴提升共同富裕水平,且提升效果随产业结构升级的深化而逐渐增强。上述结论为全面评价绿色金融政策效果以及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了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蒲甘霖
文章基于2017—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空间矩阵、空间自相关与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绿色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研究表明:2017—2020年中国绿色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态势;绿色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且这一影响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绿色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空间溢出效应边界为750千米。据此,提出政府应充分发挥绿色普惠金融的再分配效应、拓宽金融服务渠道、强化绿色普惠金融的溢出效应。
关键词:
绿色金融 普惠金融 共同富裕 空间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蒲甘霖
文章基于2017—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空间矩阵、空间自相关与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绿色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研究表明:2017—2020年中国绿色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态势;绿色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且这一影响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绿色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空间溢出效应边界为750千米。据此,提出政府应充分发挥绿色普惠金融的再分配效应、拓宽金融服务渠道、强化绿色普惠金融的溢出效应。
关键词:
绿色金融 普惠金融 共同富裕 空间效应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强国令 商城
文章使用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实证研究了数字金融对家庭财富积累、财富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的影响后,数字金融能够显著促进家庭财富积累,经过使用多种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该结论依然成立。(2)创业和配置风险金融资产是数字金融影响家庭财富的重要渠道。(3)财富规模越小的家庭,使用数字金融产生的创富作用越大,并且老年人、低教育程度、低收入水平、农业户口群体家庭和农村居民家庭使用数字金融能够产生更大的创富作用。总的来说,财富是富裕的题中之义,数字金融能够在提升家庭财富总体水平的基础上缓解财富不平等,从而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文章的研究发现为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政策参考依据。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数字金融 家庭财富 财富不平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邵宜航 游杰
技术创新是影响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是推动我国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动力,深入探讨驱动经济增长的技术创新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2010—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连续六期的面板数据探究技术创新影响共同富裕水平的具体路径。研究发现,技术创新持续提升人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同时,显著降低了社会成员之间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发展的离散性,推动我国社会向共同富裕目标不断趋近。中国特有的经济增长模式强化了政府对创新的引领作用,放大了技术创新对中等收入群体扩张的正向效应,技术创新通过提升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进而提升了我国的共同富裕水平。公共创新和私营创新对中等收入群体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公共创新通过创新系统设计和基础研究创新对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增长产生更强的正向促进效应。本文探寻技术创新提升共同富裕水平的作用机制,为共同富裕目标的尽早实现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共同富裕 中等收入群体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瑶 赵青 郭立宏
基于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CLDS数据,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并且能够缓解居民所面临的机会不均和收入差距,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进总体富裕和共享富裕,加快实现共同富裕;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上述结果在物质资本充盈的地区更为显著,也存在区域异质性,另外互联网的使用会加深数字金融对机会不平等和收入不均的抑制作用;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可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发展,也会通过提高金融产品的持有概率和增加信贷可得性缩小收入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