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62)
- 2023(12811)
- 2022(9955)
- 2021(8902)
- 2020(7420)
- 2019(15885)
- 2018(15463)
- 2017(29376)
- 2016(15159)
- 2015(16839)
- 2014(16032)
- 2013(15906)
- 2012(14287)
- 2011(12664)
- 2010(13224)
- 2009(12890)
- 2008(12055)
- 2007(11221)
- 2006(9989)
- 2005(9404)
- 学科
- 业(82704)
- 企(78310)
- 企业(78310)
- 济(69104)
- 经济(69038)
- 管理(65395)
- 业经(32218)
- 方法(26247)
- 融(25616)
- 金融(25616)
- 财(24450)
- 技术(23308)
- 银(23215)
- 银行(23201)
- 农(22950)
- 行(22558)
- 中国(22505)
- 务(19941)
- 财务(19914)
- 财务管理(19901)
- 企业财务(18903)
- 数学(17968)
- 制(17918)
- 数学方法(17836)
- 农业(17678)
- 理论(15855)
- 技术管理(15015)
- 策(14384)
- 划(13947)
- 体(13557)
- 机构
- 学院(219987)
- 大学(211720)
- 济(96911)
- 经济(95137)
- 管理(93876)
- 理学(79509)
- 理学院(78871)
- 管理学(78135)
- 管理学院(77706)
- 研究(64936)
- 中国(59459)
- 财(45983)
- 京(43420)
- 财经(36014)
- 科学(34945)
- 江(34808)
- 经(32635)
- 中心(32615)
- 农(32450)
- 所(30644)
- 经济学(29117)
- 州(28148)
- 业大(27967)
- 商学(27492)
- 商学院(27247)
- 研究所(27106)
- 北京(27023)
- 经济学院(26382)
- 财经大学(26360)
- 经济管理(25229)
- 基金
- 项目(139530)
- 科学(113091)
- 研究(109190)
- 基金(101676)
- 家(85767)
- 国家(84915)
- 科学基金(76427)
- 社会(72298)
- 社会科(68963)
- 社会科学(68951)
- 省(56988)
- 基金项目(53554)
- 教育(47816)
- 自然(45865)
- 自然科(44846)
- 自然科学(44836)
- 编号(44723)
- 划(44464)
- 自然科学基金(44158)
- 资助(38918)
- 创(37206)
- 成果(35072)
- 业(34694)
- 创新(33622)
- 发(31130)
- 国家社会(30672)
- 重点(30553)
- 部(30184)
- 制(30013)
- 课题(29301)
- 期刊
- 济(111217)
- 经济(111217)
- 研究(65074)
- 中国(47324)
- 管理(42131)
- 财(40007)
- 融(34490)
- 金融(34490)
- 农(31337)
- 科学(26354)
- 技术(24442)
- 学报(24207)
- 农业(21022)
- 教育(20997)
- 业经(20823)
- 大学(19945)
- 学学(18846)
- 财经(18772)
- 经济研究(17261)
- 经(16352)
- 技术经济(15449)
- 业(14044)
- 问题(13530)
- 科技(12778)
- 财会(12342)
- 现代(12195)
- 商业(11289)
- 贸(10892)
- 坛(10721)
- 论坛(10721)
共检索到3454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籍明明
数字金融和知识产权保护作为支撑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关键保障,深刻影响着企业研发投入行为,对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基于中国2011—2022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数字金融、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分析发现:数字金融与知识产权保护均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具有促进作用;知识产权保护在二者作用过程中发挥负向调节效应。异质性检验发现,小型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与非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受数字金融的驱动效应更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田小平
基于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2007~2020年数据集,检验宽带试点城市建设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以及所需的重要外部条件。实证结果发现,宽带试点城市建设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显著提升,能够改善企业预期、提升研发投入强度并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加快。进一步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是宽带试点城市建设发挥创新驱动力的重要条件,它能够对不同属性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产生“结构性”的优化影响。因此,应进一步扩大“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城市范围,释放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所带来的红利,充分考虑到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异质性效果,注重政策的组合拳及协同效果,更好地发挥新型基础设施的优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谷静
选取2012—2021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能够显著增强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能力,且该结论经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数字经济是知识产权保护作用于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的重要传导机制,随着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的边际影响效应逐步递减。据此,应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完善数字经济协同治理体系及落实区域差异化发展战略,为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注入强劲动能。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数字经济 技术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谷静
选取2012—2021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能够显著增强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能力,且该结论经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数字经济是知识产权保护作用于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的重要传导机制,随着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的边际影响效应逐步递减。据此,应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完善数字经济协同治理体系及落实区域差异化发展战略,为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注入强劲动能。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数字经济 技术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盛辉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既是保护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成果的重要法律制度,也是我们国家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政策工具。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重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基本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但由于人们的观念更新和制度建设不可能一步到位,在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小鲁 李喜燕 张纬武
数字经济凭借外溢性、共享性特征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成为助力企业低碳发展的核心动能。从理论角度阐释数字经济与知识产权保护“双轨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运用2014—2021年我国沪深A股1 643家上市制造企业数据,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双轨制”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有助于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知识产权保护“双轨制”在数字经济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其两个分指标专利司法保护、专利行政保护也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知识产权保护“双轨制”在数字经济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影响中的正向调节作用与企业产权性质无关,在国有、非国有企业均显著;与企业生产要素类型、生命周期阶段有关,在知识密集型及处于成熟期阶段的企业显著。因此,为进一步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应完善数据要素配置机制,助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深耕知识产权保护“双轨制”,协调赋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实施差异化助企举措,筑牢绿色技术创新基础。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彦彦 王兵 吴福象
以不完全契约理论为切入点,同时以知识产权法院的设立为准自然实验,运用三重差分法考察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对企业关键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与非关键技术创新相比,设立知识产权法院显著促进了契约密集度较高行业企业的关键技术创新,且促进效应具有较强的滞后性,其中对国有企业、中小企业以及成长期企业关键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机制分析表明,专用性人力资本发挥了中介效应,专用性物质资本发挥了遮掩效应。研究结论可以为有序推广知识产权法院试点、赋能企业关键技术创新、缓解企业“创新假象”问题等提供有益的经验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驰
选取我国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与中介效应模型,考察知识产权保护、要素配置效率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三者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可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且这一结论经过稳定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知识产权保护能够显著提升要素配置效率,继而赋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异质性分析显示,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禀赋较强地区企业和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明显。鉴于此,政府部门及相关企业需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构建要素配置体制机制、动态调整绿色技术创新模式,以期为全面赋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提供新动能。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张宝友 吕旭芬 杨玉香 孟丽君
质量基础设施是由计量、标准、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等有机结合形成的新型基础设施,具有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融合相长的最佳结合点。立足于质量基础设施的技术属性和制度属性,从研发能力和融资约束两个渠道阐释质量基础设施影响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机理,并基于2005—2019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数据库,实证检验质量基础设施对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知识产权保护对这种影响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质量基础设施通过研发能力提升与融资约束减弱两个渠道促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且存在企业规模和企业性质的异质性,以及区域非均衡现象。另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际强度在质量基础设施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中起倒“U”型调节作用,且受各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偏离度的影响,区域非均衡程度呈扩大趋势。结论为客观评估中国近年来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绩效提供了依据,同时对如何有效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驰
选取我国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与中介效应模型,考察知识产权保护、要素配置效率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三者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可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且这一结论经过稳定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知识产权保护能够显著提升要素配置效率,继而赋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异质性分析显示,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禀赋较强地区企业和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明显。鉴于此,政府部门及相关企业需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构建要素配置体制机制、动态调整绿色技术创新模式,以期为全面赋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提供新动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盛辉
技术创新过程始于技术设想,终于商业上成功应用的过程。知识产权保护是使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环节,企业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是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有四种代表形式:技术推动的企业技术创新过程;需求拉动的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技术与市场交互作用的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一体化的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企业技术创新是知识产权产生的创造性活动,企业技术创新的各个过程、各个环节,产生、渗透着知识产权保护,同时各个不同企业都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采取与自己相适应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创新过程 知识产权 产权保护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霜
本文选择2010-2016年国内A股工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技术创新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额关系,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促进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技术创新直接影响着工业企业财务绩效,其中技术创新投入强度与企业当期财务绩效之间显著负相关,而技术创新产出则与企业当期财务绩效之间显著正相关;知识产权保护程度能正向调节技术创新与工业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即抑制技术创新投入强度与当期财务绩效之间的负相关、增强技术创新产出与财务绩效之间的正相关。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婧 占绍文 李治
基于超越对数随机前沿分析方法,运用2010~2014年21个地区动漫企业面板数据,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管理三个能力维度剖析了知识产权能力对动漫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以及外部知识产权保护在创新效率提升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管理能力对企业创新效率改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知识产权运用能力的正向影响最大。外部知识产权保护提升了动漫企业创新效率,强化了知识产权能力对创新效率的积极影响,并且在知识产权管理能力与创新效率关系中的正向作用最为显著。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婧 占绍文 李治
基于超越对数随机前沿分析方法,运用20102014年21个地区动漫企业面板数据,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管理三个能力维度剖析了知识产权能力对动漫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以及外部知识产权保护在创新效率提升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管理能力对企业创新效率改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知识产权运用能力的正向影响最大。外部知识产权保护提升了动漫企业创新效率,强化了知识产权能力对创新效率的积极影响,并且在知识产权管理能力与创新效率关系中的正向作用最为显著。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成国 金晓芳 王冀宁
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发展迫切性、融资现状与问题的分析,从银行、政府、中介机构、中小企业四个角度,研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融资协同机制、知识产权融资的市场化机制以及银行知识产权信贷与政府、中介机构、中小企业的协同机制,借鉴美国先进知识产权融资经验,探讨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新路径,建立知识产权价值评价指标及知识产权信贷风险评价指标,设计知识产权融资的银行信贷创新、政府保障机制、中介机构服务体系、中小企业自我管理系统方案,构建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融资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