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55)
2023(9353)
2022(6923)
2021(6145)
2020(4805)
2019(10593)
2018(10034)
2017(19505)
2016(10093)
2015(11384)
2014(11713)
2013(11309)
2012(10299)
2011(9314)
2010(9522)
2009(9246)
2008(8270)
2007(7768)
2006(7107)
2005(6807)
作者
(27479)
(22288)
(22251)
(21484)
(14078)
(10591)
(10530)
(8857)
(8406)
(8358)
(7557)
(7557)
(7041)
(7006)
(6989)
(6944)
(6657)
(6576)
(6506)
(6362)
(5632)
(5492)
(5233)
(5184)
(5120)
(5110)
(5072)
(5055)
(4549)
(4425)
学科
(40094)
经济(40052)
(33301)
银行(33156)
(31608)
(30752)
管理(30386)
(29467)
金融(29466)
(26468)
企业(26468)
(19362)
中国(18890)
业经(15062)
方法(14764)
(13774)
数学(12645)
数学方法(12553)
中国金融(11767)
业务(11756)
(11486)
制度(11483)
产业(11018)
(10356)
银行制(10248)
(9812)
财务(9789)
财务管理(9767)
地方(9411)
企业财务(9276)
机构
学院(139266)
大学(135168)
(58846)
经济(57459)
管理(51920)
中国(47268)
理学(42865)
理学院(42486)
管理学(41912)
管理学院(41647)
研究(40207)
(32551)
(30301)
银行(29159)
(27280)
(27219)
财经(25231)
中心(23154)
(22710)
(22690)
(22571)
金融(22150)
(20214)
经济学(19918)
科学(19891)
人民(19289)
财经大学(18902)
(18498)
经济学院(18152)
(17539)
基金
项目(82740)
研究(65808)
科学(65270)
基金(59345)
(48760)
国家(48250)
科学基金(43079)
社会(42678)
社会科(40703)
社会科学(40693)
(32921)
教育(30245)
基金项目(30047)
编号(28625)
(25794)
自然(24849)
资助(24486)
自然科(24316)
自然科学(24315)
自然科学基金(23880)
成果(23092)
课题(19132)
项目编号(18172)
(18079)
重点(17981)
(17937)
国家社会(17832)
(17778)
(17610)
(16894)
期刊
(68370)
经济(68370)
研究(48734)
(46371)
金融(46371)
中国(30795)
(26471)
管理(20329)
教育(16032)
(15792)
学报(15069)
科学(13841)
财经(12802)
业经(12791)
大学(12466)
经济研究(12281)
技术(11634)
学学(11440)
(10879)
商业(9449)
理论(9095)
实践(8443)
(8443)
图书(8211)
农业(7812)
财会(7527)
问题(7312)
农村(7029)
(7029)
中国金融(7001)
共检索到2346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海峰  解超  
零售银行网点如何适应市场环境变化,不断创新经营模式越来越重要。论文研究了数字金融创新和消费者渠道偏好对零售银行网点转型的影响。结果表明,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数字金融的创新,从根本上改变了客户获取银行服务的方式,但零售银行网点作为与客户沟通交流的主渠道,是金融产品和服务向市场输出和传播的主要路径。未来银行网点转型的关注点应在数字金融技术的应用和消费者获取金融服务渠道偏好改变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提升客户体验,给客户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实现客户从"到店"到"逛店"的转变。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莫婷  
高新技术的发展,带动传统零售行业的快速转型,零售业态由传统的线下渠道拓展出线上渠道,零售商逐渐融合多渠道零售。随着零售渠道的不断融合,全渠道零售应运而生,在全渠道零售的发展过程中,市场需求引导零售商不断探索新的渠道融合模式,无论何种模式,消费者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探究消费者偏好对全渠道零售模式的影响,构建双渠道零售模型和全渠道零售模型,本文对比发现:两种模式的最优定价不变,消费者的渠道偏好、线上渠道库存成本、线下渠道库存成本均会影响全渠道零售模式的期望利润,在一定条件下,将线上渠道用作展厅可提高零售商的期望利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左秀平  张露  
本文以消费者的渠道偏好为切入点,分析了零售企业的双渠道定价策略。运用Stackelberg博弈模型对零售企业成长不同阶段的最优定价和最优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零售企业成长的两个阶段,传统渠道的最优定价和最优产量都是消费者渠道偏好的增函数,网络渠道的最优定价和最优产量视双渠道价格交叉弹性系数而定。零售企业采取的这种阶段性定价能够有效缓解渠道冲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汪学军  王丽萍  
尽管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以下简称"消保工作")已经在商业银行内普遍开展,但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造成消保工作机制并未有效发挥作用,银行与消费者之间的纠纷不断升级,成为当前危害金融秩序的不稳定因素。论文结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从剖析目前商业银行对消保工作中存在的误区入手,提出促进消保工作有效开展的几点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宋思根  
信号是制造商和零售商表明类型与解决消费者逆向选择问题所采取的重要手段,信号发送者自然十分关心信号的市场效果。基于在校大学生手机购买意向的调查显示,服务态度和诚信度分别是消费者最关心的传统商店和网络商店信号,且诚信度、价格和知名度对消费者决策贡献率在两类商店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服务态度中等、诚信度很高、价格较低、知名度中等、售后服务较少是传统商店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信号组合,多种支付方式、诚信度高、价格很低、知名度很高、售后服务较好是网络商店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信号组合;与传统购物中重视性价比不同,消费者在网络购物中强调产品质量,并以品牌作为指示器,在低价竞争、知名度低、支付方式单一网络商店中更为突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鑫  刘建军  
随着数字经济飞速发展,传统零售行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打造优质品牌的关键途径。本文在理论假设基础上,将品质消费划分为品质消费环境、品质消费观念和品质消费体验,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传统零售数字化转型对品质消费的影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国峰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小而言之就是保护金融消费者在接受金融服务和购买金融产品时,享有公平交易权、知情权、选择权等权益近年来,随着金融产品和服务日趋多样化、个性化,有关银行服务收费、理财产品等各类金融消费纠纷不断攀升,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全球性课题。作为国有大型上市银行的中国农业银行,网点覆盖广、客户群体大,一举一动关乎亿万金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伟  李一军  
随着国内银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零售银行业务的战略地位日益明显。但是,与国外优秀同业相比,国内商业银行在零售银行业务上差距还很大,这集中体现在客户偏好分析能力上。本文首先分析了零售银行客户偏好研究的内涵、目的与意义。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零售银行客户偏好分析的框架,提出了客户偏好指标体系。最后,对国内商业银行如何利用客户偏好分析方法实施差异化策略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静  
本文以中国这个高度异质化的市场为背景,研究品牌命名策略与中国消费者的品牌偏好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对4个国际零售品牌在进入中国市场后的品牌命名模型分析,从消费者对产品属性、消费体验两个纬度尝试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命名模型;研究发现,中国消费者相对于实用型品牌命名而言,对享乐型寓意的命名更为偏好,而对无意义的直译型品牌命名最不喜欢。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代应  林金钗  覃燕红  宋寒  
在消费者低碳偏好外部动力下,引入零售商的利他偏好,分别建立了完全自利下、零售商利他偏好下基于批发价格契约的低碳供应链决策模型,探讨了零售商利他偏好对低碳供应链相关决策及其协调性的影响。通过建立模型和数值分析发现:利他型零售商只有当其利他偏好较小时,才愿意与自利型制造商合作;零售商的利他偏好能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制造商投资减排,因而制造商更倾向于与利他偏好型零售商合作;但零售商的利他偏好行为不能实现低碳供应链的协调,也不能减缓低碳供应链的"双边际效应"。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贺爱忠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量化分析,比较了北京、武汉、长沙三地消费者在零售企业品牌偏好、品牌选择、品牌忠诚及对中外零售企业品牌差异的认识等方面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三地消费者在人口统计特征、品牌偏好度、品牌选择等方面有较大差异,而在品牌忠诚度、自有品牌购买意愿等方面差异不大。中外零售企业的差异主要在服务,消费者选择购物场所时注重的是商品、服务和环境,消费者并不总是偏爱国外零售企业,忠诚度偏低。这对于国内外零售企业开展针对中国城市消费者的品牌营销活动特别是品牌的跨区域拓展有直接启示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赵煊  
次贷危机的爆发,证明金融消费者保护已经成为金融体系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对于该项问题的研究具有深远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将选择零售金融市场为切入点,根据我国零售金融产品市场供求双方的互动特征以及消费者的认知偏误,构建理论模型,分析现有交易模式下,可能对金融消费者权益造成损害的潜在原因,力争为金融消费者保护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并起到推动作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欧阳敏姿  吴霜  林仁志  刘如桑  
“十四五”规划的出台是消费在国民经济中重要性的进一步体现。市场的消费能力直接影响到实体经济产业的发展,在拉动实体经济发展、促进消费良性循环增长上,消费金融是重要的助推器,也是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推动力。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全球经济发展迟滞,趋于保守的消费能力直接影响实体经济运行,消费金融的加入能够激发居民消费潜力。同时,作为居民消费和实体经济协同共生的桥梁,商户是供给侧和消费侧的联结点,打造特惠商户和收单商户群,构建以“消费为目的、场景为依托、支付为基础、消费金融为支撑”的“商户+”消费金融生态圈,是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的消费新模式新业态,能够在拉动居民消费、促进商业繁荣、改善金融服务环境、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沈彬  
零售银行业务近年来越来越得到国内各家银行的重视,本文介绍了我国商业零售银行业务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对商业银行加快发展零售银行业务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季逸清  石岿然  原逸超  
全渠道零售时代,零售商采取措施整合现有渠道以吸引更多消费者。面对众多购物模式和支付方式,消费者效用会受心理账户的影响。本文以消费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的付款来源、支付顺序和收货方式对消费者心理账户的影响,结果发现使用非常规性收入付款,消费者效用增加;消费者偏爱先付款后使用,但对总价高、使用周期长的商品,满足还款速度大于商品折旧速度时,分期付款更有效;允许消费者线上下单、线下取货的BOPS模式,使消费者的收货不受下单渠道限制。文章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全渠道零售对消费者心理账户的影响,对零售商的渠道策略有一定帮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