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00)
2023(13872)
2022(10695)
2021(9636)
2020(7844)
2019(17516)
2018(16746)
2017(32924)
2016(16825)
2015(18354)
2014(17990)
2013(17453)
2012(15491)
2011(13513)
2010(13101)
2009(12043)
2008(10359)
2007(8505)
2006(6806)
2005(5774)
作者
(43837)
(36546)
(36071)
(34559)
(23092)
(17593)
(16649)
(14246)
(13991)
(12616)
(12405)
(12295)
(11411)
(11155)
(11090)
(10979)
(10772)
(10684)
(10554)
(10382)
(8689)
(8688)
(8576)
(8407)
(8343)
(8126)
(7954)
(7597)
(7244)
(7154)
学科
(67875)
经济(67804)
(49671)
管理(49193)
(41774)
企业(41774)
方法(33318)
数学(30182)
数学方法(29783)
(26539)
金融(26536)
(24003)
银行(23994)
(23178)
中国(22719)
(20764)
业经(18639)
(17231)
(14798)
(14595)
财务(14554)
财务管理(14531)
企业财务(13971)
地方(13383)
农业(12229)
产业(12093)
(11992)
贸易(11982)
(11732)
中国金融(11331)
机构
学院(224075)
大学(223310)
(95617)
经济(93902)
管理(91390)
理学(80634)
理学院(79865)
管理学(78522)
管理学院(78087)
研究(67628)
中国(57293)
(44765)
(43091)
科学(38756)
财经(37232)
中心(35512)
(34236)
(32147)
经济学(31757)
业大(31168)
(30119)
(30052)
经济学院(29061)
财经大学(28550)
研究所(27828)
(26642)
师范(26341)
北京(25565)
商学(25357)
农业(25201)
基金
项目(165726)
科学(133517)
基金(124642)
研究(121668)
(107844)
国家(106955)
科学基金(94573)
社会(81688)
社会科(77885)
社会科学(77870)
基金项目(65845)
(63814)
自然(59956)
自然科(58707)
自然科学(58691)
自然科学基金(57639)
教育(55731)
(53358)
资助(49271)
编号(47814)
(37229)
重点(36983)
成果(36727)
(36211)
国家社会(35662)
(35346)
创新(33820)
教育部(33024)
科研(32618)
人文(32528)
期刊
(88756)
经济(88756)
研究(60030)
中国(36232)
(35108)
(34608)
金融(34608)
学报(32477)
管理(31772)
科学(30031)
(28156)
大学(26003)
学学(24856)
技术(19048)
农业(18553)
财经(18260)
教育(18215)
(15706)
经济研究(15704)
业经(15092)
问题(11623)
理论(11187)
财会(10469)
实践(10226)
(10226)
统计(10214)
(10131)
技术经济(9995)
(9883)
商业(9793)
共检索到3088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广肃  丁相元  
本文基于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4年、2016年和2018年的三期数据,从代际流动的视角探究数字金融发展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基准结果表明,地区数字金融的发展能够显著降低代际收入弹性,促进代际流动和社会公平。通过计算持久性收入、换用代际收入秩相关系数等系列稳健性检验以及进行内生性处理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可以通过缓解家庭的流动性约束进而改善家庭部门人力资本投资、促进代际教育流动,最终对代际收入流动产生影响。此外,本文还对数字金融影响的子指标分解和异质性分析做了进一步讨论,发现数字金融主要改善了低人力资本和低社会资本家庭的代际流动,具备普惠性特征,这也为共同富裕背景下的政策制定提供了学术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佩源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可降低金融服务门槛、交易成本与信用风险,为我国财富积累和均衡发展赋予新动能,进而推动共同富裕。选取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具有积极作用,此结论经稳健性与内生性等检验后仍成立。异质性结果表明,2016—2021年间,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提升效应在中部和西部地区更显著。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缓解流动性约束提高共同富裕水平。为此,提出健全数字普惠金融配套设施、制定差异化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方案与破除流动性约束限制的对策建议,期冀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经验参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佩源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可降低金融服务门槛、交易成本与信用风险,为我国财富积累和均衡发展赋予新动能,进而推动共同富裕。选取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具有积极作用,此结论经稳健性与内生性等检验后仍成立。异质性结果表明,2016—2021年间,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提升效应在中部和西部地区更显著。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缓解流动性约束提高共同富裕水平。为此,提出健全数字普惠金融配套设施、制定差异化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方案与破除流动性约束限制的对策建议,期冀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经验参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平  徐肇仪  
共同富裕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也是终极目标。数字普惠金融是现阶段帮扶弱势群体解决融资约束问题的有效工具,如何运用这一工具书写好共同富裕的中国命题是亟需探讨的重要议题。基于此,以共同富裕的内涵及“四维”特征为依托构建中国省际共同富裕指数,利用2013—2020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并探求其作用机制和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确实是共同富裕的“助推剂”;从作用机制看,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推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从区域差异看,数字普惠金融在西部和东北部地区对共同富裕存在明显的推动作用,但在中部和东部地区的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瑶  赵青  郭立宏  
基于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CLDS数据,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并且能够缓解居民所面临的机会不均和收入差距,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进总体富裕和共享富裕,加快实现共同富裕;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上述结果在物质资本充盈的地区更为显著,也存在区域异质性,另外互联网的使用会加深数字金融对机会不平等和收入不均的抑制作用;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可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发展,也会通过提高金融产品的持有概率和增加信贷可得性缩小收入差距。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钟婧  
选取2005—2021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基于系统GMM、门槛效应模型对数字普惠金融、创新要素流动与共同富裕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包括经济协调发展、公共服务均等、绿色发展平衡在内的子维度均有正向推动作用。数字普惠金融与创新要素流动融合发展可推动共同富裕发展,且存在创新要素流动的门槛效应。另外,数字普惠金融与创新要素流动二者融合对不同地区精神共同富裕和物质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表现出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依次递减规律。据此,提出激发数字普惠金融新活力、构筑创新要素流动新格局、打造区域协同发展新局面的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钟婧  
选取2005—2021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基于系统GMM、门槛效应模型对数字普惠金融、创新要素流动与共同富裕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包括经济协调发展、公共服务均等、绿色发展平衡在内的子维度均有正向推动作用。数字普惠金融与创新要素流动融合发展可推动共同富裕发展,且存在创新要素流动的门槛效应。另外,数字普惠金融与创新要素流动二者融合对不同地区精神共同富裕和物质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表现出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依次递减规律。据此,提出激发数字普惠金融新活力、构筑创新要素流动新格局、打造区域协同发展新局面的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彤进   马世文  
本文利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数据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微观数据,探讨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相对贫困和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缓解家庭相对贫困,家庭金融素养水平越高,数字普惠金融的减贫效应越明显。农村地区、金融市场参与程度低的家庭以及互联网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居民能够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受益更多。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提高家庭社会互动水平、促进商业保险配置降低相对贫困,进而促进共同富裕,且金融素养在其中发挥着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靳玉琼  张宇润  
提高代际收入流动性是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本文基于CGSS数据库2004—2018年数据,利用动态面板模型测算共同富裕视角下中国居民家庭代际收入流动性。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中国居民家庭代际收入流动性整体呈现波动上升态势,但仍有较大上升空间;共同富裕水平对代际收入流动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加入其他控制变量后这一影响效应依旧成立。进一步从区域、城乡角度进行分样本回归后发现,共同富裕水平对东部地区代际收入流动性影响作用最为显著;相较于城市地区而言,共同富裕水平对乡村地区的代际收入流动性影响更加显著。由此提出政策建议:重点完善初次收入分配制度,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形态优势,推动教育资源分配均衡化;强化技能型人才政策服务供给,缓解用工市场结构性就业矛盾。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赖德胜  
合理、公正、畅通、有序的社会性流动,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是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为此,要准确把握中国城乡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水平、制约因素和优化路径。方鸣教授所著《中国城乡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研究》(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一书,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惠献波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引擎,科技金融为共同富裕实现注入了新活力。本文基于2006—2020年中国28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选用多期DID方法(Time-varying DID)实证检验了科技金融政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科技金融实施能够显著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检验表明,产业转型升级是科技金融政策促进共同富裕实现的有效路径;异质性分析表明,科技金融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在区位条件优越、资本配置效率高、创新能力强及经济基础好的地区更为显著。本文研究结论为探寻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经验证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靳媚  蔡延泽  王艳  
数字经济发展动能的加速释放使其成为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依托。文章基于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以及要素流动在其中所起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共同富裕实现,既具有提升总体富裕水平的“做大蛋糕”效应,又具有推动共享富裕的“分好蛋糕”效应,但现阶段“做大蛋糕”效应更强;户籍制度改革、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要素流动机制有助于强化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赋能效果。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市场化程度高和要素市场发育程度高的地区,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赋能效果更明显。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华东   黄家文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对改善收入机会不平等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基于CFPS2014-CFPS2018微观调查数据,从“互联网使用”和“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两个维度测度数字经济发展,并通过构建理论和实证模型多层次讨论数字经济发展对代际收入流动产生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代际收入流动,且这种影响具有明显的“门槛效应”特征。引入工具变量和其他替代性检验后,该结论仍具有可靠性。数字经济对代际收入流动促进作用对低收入家庭更显著。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通过社会资本、财富资本和借贷资本影响代际收入流动。政策制定应着眼于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拓宽数字普惠金融服务边界,制定动态化、差异化的数字经济政策。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强国令  商城  
文章使用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实证研究了数字金融对家庭财富积累、财富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的影响后,数字金融能够显著促进家庭财富积累,经过使用多种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该结论依然成立。(2)创业和配置风险金融资产是数字金融影响家庭财富的重要渠道。(3)财富规模越小的家庭,使用数字金融产生的创富作用越大,并且老年人、低教育程度、低收入水平、农业户口群体家庭和农村居民家庭使用数字金融能够产生更大的创富作用。总的来说,财富是富裕的题中之义,数字金融能够在提升家庭财富总体水平的基础上缓解财富不平等,从而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文章的研究发现为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政策参考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小娟  陈曦  
文章基于我国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从创新驱动视角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共同富裕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并且存在维度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数字普惠金融的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均能促进共同富裕,东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促进作用最明显;创新驱动在数字普惠金融与共同富裕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即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升创新驱动能力促进共同富裕;城市化水平在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中起到正向调节的作用,即城市化水平越高,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越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