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26)
2023(18846)
2022(15595)
2021(14423)
2020(12045)
2019(27850)
2018(26989)
2017(52160)
2016(27446)
2015(31073)
2014(30602)
2013(30484)
2012(28057)
2011(25060)
2010(24839)
2009(23151)
2008(21495)
2007(18465)
2006(16008)
2005(14106)
作者
(76769)
(64026)
(63394)
(60556)
(40675)
(30507)
(29028)
(25048)
(24549)
(22585)
(21765)
(21606)
(20101)
(20045)
(19939)
(19439)
(18931)
(18585)
(18373)
(18298)
(15667)
(15441)
(15304)
(14563)
(14340)
(14228)
(13941)
(13741)
(12772)
(12575)
学科
(117076)
经济(116948)
管理(78796)
(76596)
(62067)
企业(62067)
方法(55557)
数学(49560)
数学方法(49007)
中国(35989)
(31607)
(31334)
(28934)
金融(28932)
业经(27168)
(27104)
银行(27068)
(26050)
地方(23485)
(22801)
贸易(22784)
(22585)
(22159)
农业(21577)
(21520)
(19141)
财务(19069)
财务管理(19029)
企业财务(18133)
理论(17623)
机构
大学(389201)
学院(386315)
(165376)
经济(162261)
管理(156098)
理学(136102)
理学院(134711)
管理学(132476)
管理学院(131796)
研究(128708)
中国(103293)
(82211)
科学(75806)
(74774)
(61852)
财经(61124)
中心(60551)
(57680)
研究所(56596)
(55942)
业大(54652)
(52949)
北京(52183)
经济学(52004)
(49166)
师范(48746)
经济学院(47146)
(47064)
财经大学(45965)
农业(44925)
基金
项目(270021)
科学(214216)
基金(199694)
研究(198128)
(172958)
国家(171570)
科学基金(149065)
社会(128597)
社会科(122184)
社会科学(122154)
基金项目(105110)
(101618)
自然(95474)
自然科(93342)
自然科学(93319)
自然科学基金(91644)
教育(90189)
(86123)
资助(82704)
编号(79607)
成果(63055)
(60567)
重点(59644)
(56821)
(56021)
国家社会(54384)
课题(53642)
教育部(52813)
创新(52343)
科研(51614)
期刊
(170112)
经济(170112)
研究(115149)
中国(69995)
学报(56979)
(55286)
管理(55282)
科学(53922)
(51139)
(45071)
金融(45071)
大学(44504)
学学(41887)
教育(37072)
农业(35207)
技术(32639)
财经(29675)
经济研究(29346)
业经(26862)
(25380)
问题(22117)
图书(19494)
理论(19166)
统计(18630)
(18404)
技术经济(18400)
(18299)
实践(17252)
(17252)
商业(17177)
共检索到5618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芦彩梅  王海艳  
基于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本文采用2011—2018年28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数字金融、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并引入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数字金融影响居民消费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的发展显著促进了居民消费,且在城镇地区更为明显;收入差距的扩大显著抑制了居民消费,且在农村地区更为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收入差距在数字金融影响居民消费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且在中部地区更为显著。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东平  丁力人  高名姿  
优化分配结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实现我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基于2011—2019年地级市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模型研究数字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而言数字金融能够显著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结论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具体来说,银行开展的数字金融服务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边际作用递减,而互联网企业开展的数字金融服务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边际作用递增。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具备明显的普惠性和规模经济特征,对中西部地区、对中大规模城市的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通过推动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来提高工资性收入水平,进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研究结论为有关部门在数字经济时代下优化宏观要素配置结构和流动机制、改善收入分配格局,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东平  丁力人  高名姿  
优化分配结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实现我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基于2011—2019年地级市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模型研究数字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而言数字金融能够显著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结论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具体来说,银行开展的数字金融服务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边际作用递减,而互联网企业开展的数字金融服务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边际作用递增。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具备明显的普惠性和规模经济特征,对中西部地区、对中大规模城市的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通过推动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来提高工资性收入水平,进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研究结论为有关部门在数字经济时代下优化宏观要素配置结构和流动机制、改善收入分配格局,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成小平   刘国林   付焕  
新发展格局下,拉动居民消费需求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内蒙古2005-2021年居民消费环境和居民消费潜力的相关统计数据,分别构建居民消费环境指标体系和居民消费潜力指标体系,并且运用面板数据构建双固定效应模型考察消费环境对消费潜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以消费市场结构和居民消费结构为中介的中介效应模型,探讨居民消费环境是如何影响居民消费潜力的释放。其研究表明:消费环境的改善能够释放消费潜力;消费环境可以通过作用于供给侧消费市场结构和需求侧居民消费结构来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杜念宇  赵建  
本文将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中国创新创业区域指数相匹配,运用2011—2018年我国28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研究了数字金融的发展对城市创新创业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显著地促进城市的创新创业活动。从创新创业子维度看,数字金融对新建企业、外来投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公开数等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从区域上看,数字金融对创新创业的驱动效应呈现东部最弱、中部次之、西部最强的特征。作用机制的分析表明数字金融通过缓解信贷约束、提高金融效率和提高收入三种渠道影响城市创新创业。最后本文提出加强“新基建”建设和实行区域差异化数字金融发展战略等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璇  杨灿明  
本文试图从行政腐败的角度剖析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通过选取世界银行(2006)企业调查数据中的120个地级市,对这些城市2006-200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在控制了一系列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变量后,发现行政腐败显著扩大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而且不论是在东部发达地区,还是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腐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都比较显著。通过分地区的比较,本文进一步发现,腐败在东部地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加剧作用比在中、西部地区更加显著。这些结论,在通过工具变量控制了腐败与收入差距的内生性后仍然成立。此外,本研究发现,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措施,除了惩治腐败,还包括进一步提高东部地区的对外开放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靳亚阁  常蕊  
使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ML指数,测算了2003-2013年我国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通过将代表性污染物指标标准化得到反映环境规制的指标,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城市层面环境规制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进行不同地区间的比较。得出以下结论:(1)2003-2013年我国TFP年均增长2.6%,具有连续性、累积性。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依靠效率改进,而非技术进步。(2)环境规制强度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有"倒N型"关系,总体上环境规制处于较低水平,对生产率有负向影响。(3)东部、东北地区环境规制对TFP的影响较大,中部、西部地区环境规制对TFP的影响较小。因此,制定适当的...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小斌  
使用中国2002~2013年28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交通基础设施、金融发展与居民消费支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居民消费支出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其相关程度逐渐增强且非常显著;交通基础设施显著地促进了居民消费支出,但金融发展对居民消费支出起到相反作用。为扩大内需和拉动消费,政府要增加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充分发挥其对居民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同时完善金融手段,为居民消费提供高效的金融信贷服务。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小斌  
使用中国20022013年28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交通基础设施、金融发展与居民消费支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居民消费支出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其相关程度逐渐增强且非常显著;交通基础设施显著地促进了居民消费支出,但金融发展对居民消费支出起到相反作用。为扩大内需和拉动消费,政府要增加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充分发挥其对居民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同时完善金融手段,为居民消费提供高效的金融信贷服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卢方元  李彦龙  
基于2008~2012年中国31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滞后模型(SAR)对我国金融发展和政府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着空间正相关性;从全国层面看,我国金融发展水平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为倒"U"型关系,政府财政支出拉大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东部和中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为倒"U"型关系,东北地区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正"U"型关系,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不显著;东北地区政府财政支出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最大,政府财政支出对拉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从东部、中部到西部地区依次减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庆  
选取2011—2022年间我国西部地区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及其三个维度即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及其三个维度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均具有正向影响,其中,覆盖广度的影响最强,其次是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采用经济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发现这种影响存在非线性的门槛效应,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其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也较强;进一步研究还发现,科技创新和居民消费水平在推动数字普惠金融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方面发挥一定的中介作用,但这些作用相对较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庆  
选取2011—2022年间我国西部地区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及其三个维度即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及其三个维度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均具有正向影响,其中,覆盖广度的影响最强,其次是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采用经济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发现这种影响存在非线性的门槛效应,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其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也较强;进一步研究还发现,科技创新和居民消费水平在推动数字普惠金融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方面发挥一定的中介作用,但这些作用相对较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江涛  王泳茹  
文章利用1985~2011年数据,建立城乡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需求产生负影响,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城乡收入差距是居民消费需求的格兰杰原因,从而说明回归方程具有明确的经济意义,因此,我国政府应采取措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以免对经济增长产生制约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亚成  曹壹帆  邹宝玲  
采用2013—2019年中国25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地方官员变更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地方官员变更会显著抑制农民收入增长;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政策不确定性越强、政府干预程度越高,官员变更对农民收入增长的抑制效应越明显;具体路径探寻发现,新任官员可以通过提高农民融资约束、降低农民生产经营性收入和务工收入、减少农林水事务支出三条渠道对农民收入产生负向影响;异质性分析发现,官员的年龄和籍贯特征对农民收入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苏春红  李真  
重塑新型城乡关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文章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2011~2019年中国285个地级市的城乡融合水平进行测算与评价,并对数字经济如何影响城乡融合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具有正向影响,该结果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讨论中仍然成立;数字经济在不同的空间地理位置、政策环境背景及城市规模等级下对城乡融合存在异质性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在数字经济促进城乡融合过程中发挥着部分中介效应;门槛模型显示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正向影响呈现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文章为丰富数字经济研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