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32)
2023(9225)
2022(7012)
2021(5928)
2020(4734)
2019(10364)
2018(9658)
2017(19360)
2016(9463)
2015(10485)
2014(10528)
2013(10706)
2012(10202)
2011(9444)
2010(9874)
2009(9800)
2008(8124)
2007(7469)
2006(7057)
2005(6801)
作者
(27976)
(23354)
(23305)
(22398)
(14699)
(11070)
(10736)
(9060)
(8869)
(8266)
(8246)
(7664)
(7518)
(7397)
(7346)
(7294)
(6783)
(6741)
(6705)
(6178)
(6026)
(5519)
(5493)
(5468)
(5425)
(5417)
(4989)
(4817)
(4701)
(4617)
学科
(70595)
经济(70548)
管理(26593)
(26556)
(25245)
金融(25244)
(22222)
银行(22216)
(21661)
地方(21304)
中国(20816)
方法(19904)
(19213)
企业(19213)
数学(18294)
数学方法(18227)
业经(15270)
(14213)
(13514)
地方经济(13393)
(12239)
农业(11228)
产业(11087)
中国金融(11076)
(9582)
信息(9405)
总论(9398)
(8927)
信息产业(8916)
贸易(8915)
机构
学院(147982)
大学(145320)
(80557)
经济(79244)
研究(53807)
管理(53621)
中国(48212)
理学(45254)
理学院(44780)
管理学(44274)
管理学院(44000)
(35837)
(29000)
财经(28471)
经济学(28039)
科学(27381)
(26224)
中心(25899)
(25690)
经济学院(25124)
研究所(23445)
(21442)
财经大学(21076)
(19666)
金融(19338)
(19240)
(18882)
北京(18662)
(18657)
(18228)
基金
项目(92083)
科学(73213)
研究(69694)
基金(68415)
(58021)
国家(57533)
科学基金(49969)
社会(49658)
社会科(47377)
社会科学(47367)
基金项目(35212)
(34788)
教育(29167)
(27773)
自然(27748)
资助(27635)
编号(27347)
自然科(27114)
自然科学(27111)
自然科学基金(26613)
(22502)
国家社会(22237)
成果(21726)
重点(20452)
(20133)
发展(19386)
(19108)
(18909)
(18676)
经济(18516)
期刊
(97026)
经济(97026)
研究(52450)
(31134)
金融(31134)
中国(27062)
(26660)
管理(20522)
经济研究(18300)
(18008)
学报(17231)
科学(16858)
财经(15443)
大学(13859)
(13459)
学学(13386)
业经(13374)
技术(11729)
问题(11617)
农业(10966)
技术经济(9148)
(8849)
统计(8736)
商业(8718)
世界(8377)
国际(8363)
(7519)
经济问题(7513)
理论(7441)
决策(6930)
共检索到2415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文姬  夏杰长  
基于固定效应、中介效应、门槛效应和空间杜宾模型,利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等对2013—2020年中国数字金融作用于地区经济增长的效应和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的发展显著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通过使用历史数据作为工具变量、替换被解释变量以及更换样本期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作用机制分析显示,拉动居民消费是数字金融赋能经济增长的重要机制,其中主要是生存型消费起到了中介机制的作用。通过门槛模型检验发现,数字金融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存在“边际效应”非线性递增特征,并且数字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呈现空间溢出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尹君  曹允春  
文章基于2011—2018年中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考察数字金融促进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与地区差异,探究数字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利用β收敛检验方法实证研究了数字金融对地区经济收敛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及其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支持服务程度三个子指标均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驱动作用。数字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表现出了边际递增的特征,其中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边际效应高于东部地区。地区间的经济增长存在收敛性,而数字金融加速了地区间经济收敛速度。影响机制检验发现数字金融可以通过促进社会消费和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何涌  齐佳思  
为探究互联网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居民消费的中介效应,选取我国2011~2019年互联网金融及经济相关数据,从发展效率、可持续性、稳定性三个维度构建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标,建立回归模型。研究表明,互联网金融发展及居民消费能够显著促进经济增长;进一步分析居民消费的中介效应,发现互联网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效果只有部分是通过影响居民消费产生的,即居民消费在互联网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且中介效应占比为31.1%。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祝合良  郭凯歌  王春娟  
居民消费增长是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对于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微观数据,检验数字经济、流通效率与居民消费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数字经济显著促进居民消费增长;数字经济通过提升流通效率间接促进居民消费增长;数字经济对居民消费增长促进作用存在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流通效率和经济发展的异质性,收入和受教育水平较高的群体,以及流通效率较高和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居民消费增长促进效应更强,流通效率的中介效应也更显著。因此,我国应当通过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字产业发展、提高数字研发创新能力、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发挥数字经济新优势,提升流通效率,从而促进居民消费增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云  
本文认为,目前的高储蓄反映居民消费具有积累型特征,由此带来的低消费和高储蓄正阻碍着经济增长;消费水平特征是总体消费水平较低,收入水平差异日趋扩大;消费结构特征是消费层次低,消费结构不合理,在整个消费支出中,商品消费所占比重偏大,服务性消费所占比重过小。为使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向更高层次推进,一要有长期稳定的政策,消除人们不可预期和不安全感,有社会保障作后盾;二要提倡新的消费观念及消费方式.特别是长期稳定并有法律保障的信贷消费。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程春霞  
通过对居民收入增长率及收入消费比的数据分析,认为居民消费不存在成为经济增长引擎的可能性。利用居民最终消费率和GDP数据,实证分析了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通过协整分析发现,居民最终消费率的提高与GDP增量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基于GranGer检验,发现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也不显著。实证结果表明,提高居民消费率不能加速经济增长,即居民消费不能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邓路  谢志华  李思飞  
本文以中共中央统战部等4家机构对全国范围内的民营企业进行调研的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民间金融、制度环境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发现,地区制度环境越差,民营企业越倾向于采用民间金融融通资金;民间金融对于民营企业的业绩具有负面的影响,从而会对当地经济的增长产生负向作用;但是,如果民间金融能够被良好的制度环境所约束,其对于地区经济增长的负面作用就会被显著削弱。本文的研究证实了省级层面制度环境的差异,会对民间金融的经济后果产生不同影响。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雷  汪天凯  俞岳  
基于2000年~2015年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考察腐败、金融生态环境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金融生态环境对腐败的影响呈倒U型关系;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总体上有利于经济增长,腐败的发生则降低了金融生态环境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正向效应;腐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金融生态环境质量不同的地区存在差异。加强反腐败是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策略之一。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雷  汪天凯  俞岳  
基于2000年2015年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考察腐败、金融生态环境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金融生态环境对腐败的影响呈倒U型关系;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总体上有利于经济增长,腐败的发生则降低了金融生态环境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正向效应;腐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金融生态环境质量不同的地区存在差异。加强反腐败是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策略之一。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肖六亿  张卫东  
通过分析以银行贷款占GDP的比例所衡量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所有省份的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呈反向变动关系,即存在地区金融发展程度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悖论。悖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金融中介体系配置资金的低效率,悖论形成的深层次原因是行政主导的金融体制。在新的历史时期,行政主导的金融体制更加日益暴露出严重的问题。因此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变二元金融为市场主导的一元金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靓秋  
研究采用2006-2017年我国面板数据对金融约束条件下,居民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水平对消费需求的经济贡献效应具有显著约束作用,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这种约束作用在逐渐减弱,居民消费需求的经济效应也在逐渐增强;同等金融约束环境下,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经济效应相对较大。因此,要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推动城乡金融服务供给能力的提升,促进区域间金融业均衡发展,为消费需求与经济的持续增长奠定良好的金融环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朝晖  王成进  
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以及市场化程度不高的特征使得研究政府消费、居民消费中农业居民消费与非农业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更具现实意义。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国内最大、最有活力的经济体,以及藏富于民的发展模式,广东的发展实践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材料。文章通过检验广东省1978—2008年政府消费、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广东的经济增长对居民消费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而居民消费并不是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非农业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最大,农业居民消费对非农业居民消费和经济增长具有反向的冲击作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成都分行金融研究处课题组  
本文对2000~2004年四川与西部其他省市区经济增长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和研究,着重分析四川与西部其他地区的不足和差距。重视与正视不足和差距,客观分析其原因(重点从产业结构、工业化城市化、企业效益和金融方面进行分析),有利于制定和选择更具针对性、有效性的经济金融对策。本文在内部刊用后,四川省人民政府黄小祥副省长批示“这篇文章分析透彻,有说服力”,希望有关方面“组织研讨,提出对策”。现将进一步修改后的文章在此发表。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胥嘉国  
本文考察了西部地区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利用西部地区1985年到2003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因果关系检验显示经济增长是影响金融发展的原因。通过建立模型和回归检验,发现经济不能全部的解释金融的发展。最后,对相关的回归结果作了原因分析和简单评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卢亚娟  刘骅  
科技创新需要金融创新提供保障,金融的稳健发展也需要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给予支撑,科技与金融的有机结合对推动地区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首先阐释科技金融协同集聚的效应及其驱动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其次基于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其他金融活动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协同集聚指标,以及地区生产总值指标,构建科技金融协同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模型;进而以2015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为例,经验分析科技金融协同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联效应。经验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银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协同集聚与地区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