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056)
2023(22926)
2022(19034)
2021(17467)
2020(14716)
2019(33426)
2018(33010)
2017(63548)
2016(34242)
2015(38456)
2014(38411)
2013(37679)
2012(34383)
2011(30820)
2010(31141)
2009(29508)
2008(28223)
2007(25397)
2006(22681)
2005(20720)
作者
(97942)
(81611)
(80996)
(77342)
(51954)
(38806)
(36912)
(31784)
(31065)
(29119)
(27858)
(27472)
(26093)
(26028)
(25370)
(25083)
(24270)
(23712)
(23474)
(23412)
(20428)
(19906)
(19803)
(18747)
(18287)
(18185)
(18137)
(18045)
(16405)
(16136)
学科
(151766)
经济(151573)
(112197)
管理(110127)
(98131)
企业(98131)
方法(60806)
数学(50013)
数学方法(49403)
(42406)
中国(41702)
(41607)
业经(40633)
(32909)
地方(31861)
(30461)
金融(30453)
(29748)
银行(29694)
(29208)
农业(28911)
(28494)
(28285)
财务(28194)
财务管理(28143)
企业财务(26713)
理论(26297)
(24313)
(23831)
技术(23688)
机构
学院(487675)
大学(486070)
(203572)
经济(199304)
管理(190652)
理学(162978)
研究(162914)
理学院(161254)
管理学(158482)
管理学院(157593)
中国(129028)
(103244)
(97740)
科学(96888)
(81115)
(78803)
财经(76803)
中心(75200)
(74157)
研究所(73004)
业大(69703)
(69646)
北京(64977)
经济学(62394)
(61681)
农业(61313)
师范(61055)
(59394)
(59038)
财经大学(56726)
基金
项目(321006)
科学(253435)
研究(237069)
基金(233384)
(202077)
国家(200327)
科学基金(173482)
社会(151478)
社会科(143557)
社会科学(143522)
(125405)
基金项目(122536)
自然(110789)
教育(109066)
自然科(108240)
自然科学(108215)
自然科学基金(106287)
(104225)
编号(96651)
资助(95807)
成果(79035)
重点(71551)
(70725)
(68555)
(67446)
课题(66693)
国家社会(62838)
创新(62646)
教育部(61268)
(60653)
期刊
(233989)
经济(233989)
研究(148339)
中国(98514)
(79093)
管理(76143)
学报(73544)
(73063)
科学(68019)
大学(57205)
(54234)
金融(54234)
学学(54040)
教育(52003)
农业(49262)
技术(44944)
财经(39203)
业经(37696)
经济研究(37235)
(33796)
问题(29891)
(26773)
技术经济(25422)
现代(22804)
理论(22621)
(22511)
图书(22428)
统计(22078)
(21813)
商业(21595)
共检索到7437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伟呈  范爱军  
基于实体企业金融化研究视角,探究了数字金融推动实体企业增长的内驱机制与作用机理。采用2011—2019年A股上市公司未参股金融业的非金融企业数据,研究了数字金融对实体企业金融化和实体企业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具有较强发展实力和良好外部环境的企业,数字金融通过驱动技术创新遏制了源于"借势取利"企业的金融化趋势,并助推了企业增长;对于发展实力较弱且外部环境严苛的企业,数字金融通过驱动资本积累抑制了源于"蓄势谋远"企业的金融化倾向,并助推了企业增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飞  
通过实证检验融资融券制度对上市公司金融化行为的影响,发现与没有进入试点的上市公司相比,融资融券试点公司的金融化水平显著上升,且融资融券对企业金融化的效应在非国有和区域市场化进程较低的样本中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融资融券制度是通过提高企业的融资约束和被收购的威胁等因素促使企业更多地进行金融资产配置。因此,证券监管部门需要反思融资融券制度的缺陷,保障股票卖空机制发挥治理效应,激励企业专注于实体经济。同时,合理规范我国金融体系,为企业构建良好的外部融资环境,出台反恶意收购的监管政策,有效化解融资融券制度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孟庆斌  刘建涵  谢沛林  
近年来中国实体经济“脱实向虚”问题日趋严峻,金融系统风险不断累积。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2009年一季度至2020年四季度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微观视角出发,考察了商业银行监管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影响,探究金融监管政策能否发挥促进实体经济“脱虚向实”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加强商业银行监管显著降低了实体企业的金融化水平。该结果在考虑了内生性、测试了回归模型敏感性之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商业银行监管能够收窄企业金融-实体收益缺口,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进而抑制其金融化水平。进一步研究表明,商业银行微观审慎监管对企业金融化行为的抑制效果更显著,但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相互配合能够提升各自的效果。本文的研究明确了金融监管对微观企业的作用路径,构建了中国商业银行审慎监管指标体系的同时进一步探究了它的微观影响,为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引导实体经济“脱虚向实”提供了决策依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娟  
从不确定性视角研究经济政策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可为金融业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提供新思路。采用DID模型实证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实体企业金融化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经一系列有效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受企业所有制、生命周期、盈余管理和行业市盈率差异影响,影响效应具有异质性特征。其中,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成长期实体企业以及低盈余管理水平、低行业市盈率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更显著。为此,中国应进一步维持经济政策稳定,引导资金流入实体企业,降低实体企业对非主营业务收益的依赖度。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潘海英  周敏  
基于2002~2016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金融化指数为门槛变量,构建面板门槛模型检验金融化对实体经济增长的非线性效应与阶段特征。结果表明,金融化与实体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合理的金融化波动阈值,在合理阈值范围内金融化对实体经济增长具有正外部效应;超出合理阈值则具有负外部性。此外,金融化对实体经济增长的非线性效应呈现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在高涨期与衰退期,二者之间均存在"阈值效应",且高涨期内实体经济增长对金融化的波动更为敏感;在正常期,金融化能够有效促进实体经济的稳定增长。因此,政府应当根据经济发展需求完善金融体系,加强对金融体系的监管,针对性地制定合理有效的经济金融政策,实现金融与实体的良性互动,以更好地引导金融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惠丽丽  郭方醇  谢获宝  
越来越多的实体企业通过整合内部经营活动和金融活动将剩余资金投资于金融市场,利用会计准则的弹性,依托各种金融化工具来调节投资收益的实现和利润的分布,达到盈余管理的目标。传统意义上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不管是在内涵还是计量上都忽视了利用金融化投资所进行的盈余管理。本文选取2010-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实体企业基于金融化投资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实体企业金融化投资水平越高,真实金融活动盈余管理的程度越高;在广义的真实盈余管理中,实体企业利用金融化投资进行的盈余管理部分替代了传统的真实经营活动盈余管理;此外,实体企业金融化投资并没有带来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金融活动盈余管理之间的替代,而是促成了两者的互补。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章永奎  宋寅寅  翁健英  杜兴强  
当前,我国实体经济表现出“脱实向虚”的金融化倾向,实体企业金融化将对数字技术赋能产生何种影响,这是本文的研究主题。基于2012~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发现:实体企业金融化会显著抑制数字技术赋能;在调节效应方面,现金持有弱化了企业金融化与数字技术赋能的负向关系,融资约束强化了企业金融化与数字技术赋能的负向关系。本文丰富了企业金融化与数字技术赋能的相关文献,改善了数字技术赋能的量化方法,也为我国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助力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成思  张步昙  
传统理论大多认为金融发展和金融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支持作用,然而金融危机后,实体经济过度金融化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引起学界广泛关注,经济金融化问题也成为各国制定金融发展战略与金融改革顶层设计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本文对经济金融化的理论前沿进行系统梳理,归纳经济金融化的分类和界定标准,阐释经济金融化的多层动因与多重冲击。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均衡金融杠杆率作为评判金融化对经济发展利弊的基准之一,以期为探索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现实路径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笃池  贺玉平  王曦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企业金融化已成为近年来中国非金融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该文以2008-2014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基于SuperSBM模型的三阶段组合效率法剔除管理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后,测度了经营性业务全要素生产率,进而构建了滞后一到三期的回归模型,并用该模型分析企业金融化在总量和增量上对实体企业经营性业务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在总量还是增量上,企业金融化对经营性业务的全要素生产率都存在抑制效应,并且这种效应在国企与非国企中都存在。具体而言,金融化程度造成的抑制效应长期存在,且对国企的抑制效应更加明显;提升金融资产投资强度对国企和非国企的影响在程度和持续时间上均存在差异...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华飞  卢露  
防范企业过度金融化、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壮大,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近年来,受内外部复杂环境变化下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我国部分实体企业出现了脱实向虚、金融化率较高的倾向,对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背景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构成了重大挑战。为此,本文从企业金融化的内涵和分布特征出发,从宏观经济、金融体系和企业主体三个层面剖析了我国实体企业金融化的成因,以及过度金融化对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合以美国和德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企业金融化治理实践,提出了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防范企业过度金融化、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旭原   万琳   张世兴  
在推动实体经济绿色转型以实现高质量发展进程中,金融化行为是否会对环保投资产生影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大课题。以2011—2021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金融化对实体经济环保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与环保投资呈负相关性,即金融化程度越高,则环保投资水平越低,存在明显的“挤出”效应,作为外部监督方式之一的媒体关注度和内部治理方式之一的股权制衡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金融化对环保投资的“挤出”效应。机制检验发现,债务融资成本是企业金融化对环保投资的传导机制,即金融化通过提高债务融资成本进而“挤出”环保投资。据此,不仅丰富了金融化与环保投资方面的研究成果,也为外部监管方与内部管理者如何推动实体经济实现绿色发展提供了合理可行的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旭原   万琳   张世兴  
在推动实体经济绿色转型以实现高质量发展进程中,金融化行为是否会对环保投资产生影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大课题。以2011—2021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金融化对实体经济环保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与环保投资呈负相关性,即金融化程度越高,则环保投资水平越低,存在明显的“挤出”效应,作为外部监督方式之一的媒体关注度和内部治理方式之一的股权制衡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金融化对环保投资的“挤出”效应。机制检验发现,债务融资成本是企业金融化对环保投资的传导机制,即金融化通过提高债务融资成本进而“挤出”环保投资。据此,不仅丰富了金融化与环保投资方面的研究成果,也为外部监管方与内部管理者如何推动实体经济实现绿色发展提供了合理可行的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徐朝辉  王满四  
数字化转型赋予实体企业新的发展动能,对实体企业资产投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基于中国实体上市公司2007—2020年数据,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实体企业过度金融化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实体企业过度金融化具有显著的治理效应。机制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程度的提高,促进了研发投入、优化了内部控制,进而有效抑制了过度金融化。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对过度金融化的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非高技术企业和中小规模企业中效果更优。本文结论对准确评估数字化转型的经济效应,促进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意涵。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俊韡  罗海东  张苹苹  
鉴于金融投资与实体投资的收益存在巨额利差,目前我国实体企业金融化趋势日益明显。而利率市场化正是发挥市场竞争的作用,由市场力量锚定资金价格,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会逐步破除金融投资与实体投资的利差鸿沟。选取沪深A股上市的实体企业为样本,实证考察了利率市场化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利率市场化会抑制实体企业金融化,利率市场化会通过提高实体企业负债合理性、缩减金融投资超额收益及加强银行债权治理三条路径作用于实体企业金融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温毓敏  
近年来,数字技术与金融业务不断融合,催生出新兴数字金融业态,数字金融在提高金融服务效率的同时,是否也影响着实体企业的投资行为?本文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实体企业金融化决策。研究发现:总体而言,数字金融对企业金融化具有促进作用,但该效应主要源于企业配置了更多的非流动性金融资产,对流动性金融资产则表现出抑制作用。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金融对企业金融化的作用受企业内部因素、行业竞争因素及传统金融环境因素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