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81)
2023(17226)
2022(13815)
2021(12651)
2020(10632)
2019(23631)
2018(23083)
2017(44751)
2016(23336)
2015(25495)
2014(24581)
2013(24074)
2012(21484)
2011(18872)
2010(18756)
2009(17669)
2008(16504)
2007(14558)
2006(12216)
2005(10942)
作者
(61493)
(51279)
(50942)
(48334)
(32619)
(24440)
(23132)
(19783)
(19533)
(18046)
(17343)
(17296)
(16137)
(15952)
(15781)
(15600)
(15166)
(14837)
(14810)
(14633)
(12413)
(12316)
(12186)
(11832)
(11484)
(11439)
(11383)
(11146)
(10102)
(10060)
学科
(98443)
经济(98349)
(95561)
(87364)
企业(87364)
管理(82397)
方法(44630)
数学(35884)
数学方法(35451)
业经(34774)
(32206)
(29986)
中国(28134)
(27333)
金融(27332)
(25491)
银行(25477)
(24603)
(24382)
财务(24340)
财务管理(24311)
企业财务(23145)
技术(22609)
(22385)
农业(21863)
理论(18857)
地方(17824)
(16538)
(16526)
贸易(16522)
机构
学院(318621)
大学(312105)
(136917)
经济(134519)
管理(133356)
理学(115362)
理学院(114341)
管理学(112763)
管理学院(112143)
研究(94582)
中国(80746)
(64971)
(62141)
科学(53859)
财经(52216)
(48516)
(47664)
中心(47260)
(46795)
(43798)
业大(43595)
经济学(42586)
研究所(39518)
财经大学(38949)
经济学院(38655)
农业(37794)
商学(37718)
(37706)
北京(37673)
商学院(37380)
基金
项目(217211)
科学(175524)
研究(162091)
基金(161627)
(138450)
国家(137229)
科学基金(122256)
社会(107542)
社会科(102391)
社会科学(102372)
(85968)
基金项目(85595)
自然(77326)
自然科(75708)
自然科学(75690)
自然科学基金(74435)
教育(73569)
(70051)
编号(64249)
资助(63685)
(51463)
成果(49782)
(48173)
重点(47878)
创新(47246)
(46784)
国家社会(45722)
(44020)
(43200)
课题(42686)
期刊
(145540)
经济(145540)
研究(89131)
中国(58774)
管理(54640)
(54409)
(45048)
科学(41525)
(41330)
金融(41330)
学报(41229)
大学(33478)
学学(31998)
技术(30498)
农业(30421)
教育(27163)
财经(26389)
业经(26385)
经济研究(23506)
(22851)
(18667)
问题(18649)
技术经济(18022)
财会(16605)
现代(15785)
商业(15475)
科技(15416)
(14579)
理论(14518)
统计(14249)
共检索到4659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菲菲  马若微  黄解宇  
数字金融的广泛应用对推动实体企业创新产生了重大影响。根据双元创新理论,企业创新可分为探索式创新和开发式创新,然而现有关于数字金融与企业创新的研究中忽略了创新模式的异质性。文章选取2014—2019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微观数据,采用面板回归模型研究了数字金融与企业整体创新及异质性创新活动的关系,并考虑了产权性质在其中发挥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整体上看,数字金融发展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相对于开发式创新,数字金融对企业探索式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相对于国有企业,数字金融对企业创新、探索式创新的正向激励效应在非国有企业更为显著。文章的研究成果丰富了数字金融与企业创新的相关文献,为数字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菲菲  马若微  黄解宇  
数字金融的广泛应用对推动实体企业创新产生了重大影响。根据双元创新理论,企业创新可分为探索式创新和开发式创新,然而现有关于数字金融与企业创新的研究中忽略了创新模式的异质性。文章选取2014—2019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微观数据,采用面板回归模型研究了数字金融与企业整体创新及异质性创新活动的关系,并考虑了产权性质在其中发挥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整体上看,数字金融发展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相对于开发式创新,数字金融对企业探索式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相对于国有企业,数字金融对企业创新、探索式创新的正向激励效应在非国有企业更为显著。文章的研究成果丰富了数字金融与企业创新的相关文献,为数字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菲菲  刘宇星  黄解宇  
利用2014-2020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及地级市层面地方政府债务、数字金融发展水平数据,采用面板回归模型研究了地方政府债务与企业整体创新及异质性创新活动的关系,并考察了数字金融在其中发挥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1)整体上看,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创新产生了挤出效应。(2)相对于开发式创新,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探索式创新的挤出效应更强。(3)数字金融能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整体创新、探索式创新的挤出效应,而对于地方政府债务与开发式创新的关系不产生影响。本文的研究成果为深入认识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如何科学制定债务管理措施、提高企业创新水平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侯婧  朱莲美  尹夏楠  
文章以2008-2017年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为指标,剖析了国有产权背景下基于异质性创新动机高管权力配置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有企业高管权力对创新投入影响不显著,但对创新产出具有明显的促进性作用,且更多表现为追求速度和数量的策略性创新而非实质性创新;高管权力对策略性创新的促进效应在地方政府尤其是市、县级政府控制的企业更为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秀萍  付兵涛  郭进  
文章通过匹配2011—2020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来验证数字普惠金融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利用Herfindal-Hirschman指数法构建高管团队异质性指标,并讨论其在驱动企业创新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及其三个维度均会显著提高企业创新水平,而高管团队年龄、性别、教育背景以及职业背景方面的异质性对该作用的影响呈现差异性。其中,年龄和职业背景异质性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而性别和教育背景异质性具有负向调节作用,稳健性检验进一步验证了结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常煜   齐晓燕   郭丕斌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数字金融的发展为新能源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了资金支持。文章以2011—2020年107家新能源上市企业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数字金融与企业创新活动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对新能源企业的创新活动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与非国有企业、大型企业、东中部地区相比,数字金融对国有企业、中小型企业、西部地区的企业创新活动有显著的影响。融资约束在数字金融与企业创新活动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研究建议:政府要根据不同的区域或企业类型制定差异化政策,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健康的环境;金融机构要不断提高数字金融覆盖程度,实施多元化金融服务;企业要积极披露与信用贷款有关的信息,不断提高企业财务绩效。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顾群  王文文  郑杨  
选取2008—2017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的社会责任承担状况与创新活动之间的关系,同时考虑研发活动异质性与产权性质对研究问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与企业的创新活动呈现一种正相关关系;考虑到企业研发活动异质性后,企业社会责任对探索式创新的正向激励作用更大;考虑到企业产权后,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与企业整体创新活动、探索式创新活动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
[期刊] 征信  [作者] 余得生  杨礼华  
随着数字经济的加速发展,数字金融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选取2011—2018年A股市场上污染性较大行业的微观层面数据以及省际面板数据,研究数字金融与企业绿色创新之间在区域异质性方面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第一,数字金融与企业绿色创新之间存在着显著而稳定的正向关系;第二,区域与企业性质的异质性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效果最好的是东部地区,其次为中部,最后为西部,数字金融对国有企业绿色创新的助推效果明显高于非国有企业;第三,数字金融主要通过降低企业的融资难度来促进企业的绿色创新能力。从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三个层面提出提高企业创新水平的建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庄子银  贾红静  李汛  
知识产权保护作为完善创新资源及利益分配机制的关键制度手段,对全面激发我国企业创新活力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0-2013年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企业专利申请数据库的匹配面板数据,在企业创新能力和互补性资产异质性框架下,以产权性质、出口贸易和企业规模为视角,实证检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不同类型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总体创新水平具有激励效应,但是针对不同创新能力或互补性能力主体其影响效果存在显著差异。与非国有控股企业和非出口企业相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国有控股企业和出口企业的创新激励效应均更强。此外,知识产权保护对不同规模企业的创新水平也具有异质性影响。具体而言,大型企业的创新活动受到知识产权保护的边际促进效应较强,中小型企业相对较弱,小微型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并不显著甚至具有抑制作用。本文的研究丰富并强化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创新效应的异质性研究理论,对于政府进一步深化知识产权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有效落实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思齐  冯宇佳  
高质量发展要求环境与经济的协同发展。从微观视角看,企业的绿色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但是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可能在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创新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在此背景下,以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了产权性质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有企业的绿色发明专利申请和授予数量显著高于民营企业,但是国有企业的绿色实用新型申请和授予数量显著低于民营企业,说明在绿色创新方面,国有企业具有更高的实质性创新水平,而民营企业则具有更高的策略性创新水平。此外,国有企业更高的实质性创新水平在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的样本中更加显著,而民营企业更高的策略性创新水平则在两职合一的样本中更加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国有企业实质性的绿色创新和策略性的绿色创新均能帮助其获得政府补贴,而民营企业则更多通过策略性的绿色创新获取更多政府补贴。研究结论对于高质量发展和做强做大国有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思齐  冯宇佳  
高质量发展要求环境与经济的协同发展。从微观视角看,企业的绿色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但是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可能在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创新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在此背景下,以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了产权性质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有企业的绿色发明专利申请和授予数量显著高于民营企业,但是国有企业的绿色实用新型申请和授予数量显著低于民营企业,说明在绿色创新方面,国有企业具有更高的实质性创新水平,而民营企业则具有更高的策略性创新水平。此外,国有企业更高的实质性创新水平在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的样本中更加显著,而民营企业更高的策略性创新水平则在两职合一的样本中更加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国有企业实质性的绿色创新和策略性的绿色创新均能帮助其获得政府补贴,而民营企业则更多通过策略性的绿色创新获取更多政府补贴。研究结论对于高质量发展和做强做大国有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朱岩  王康仕   姜岳洋  
论文依据主营产品类型筛选出2017—2020年A股218家药品生产企业作为样本,实证考察金融科技对企业创新投入强度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既能直接促进企业创新,又能以数字生态为中介、间接提升企业创新水平。通过进一步的异质性考察发现:以上机制对发展路径较为成熟、较为规范的化学药创新影响更为显著;对政策、属地、资源等依赖性较强的中药创新仅体现了基于数字生态的间接路径;对处于发展初期的生物药创新仅体现了直接促进作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毅  石书合  
本文基于2012—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了供应链融资、融资约束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检验了不同融资约束水平和产权性质对研发投入的差异性影响,并进一步拓展分析了研发投资水平提升的经济后果。结果表明,融资约束会制约企业研发投入水平,供应链金融可以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企业研发投入。同时,与融资约束水平低的公司相比,供应链金融在高融资约束企业的研发投资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研发投资受融资约束的影响更大,供应链金融对民营企业研发投资的作用也更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供应链金融有利于企业提升研发创新的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企业价值,也有利于提高企业供应链绩效。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沈弋  徐光华  钱明  
本文利用2008—2013年我国高科技产业上市公司数据,基于产权异质性的比较视角,遵循"动因—行为—绩效"的理论范式,考察了双元创新动因,即政府扶持和市场竞争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以及研发投入与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双元创新动因对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有差异化的影响:(1)对于国有企业,政府扶持能显著增强企业的研发投入,而这一关系在民营企业组中并不明显;(2)对于民营企业,市场竞争显著推动了企业的研发投入,但在国有企业组未发现类似关系。在考虑了滞后效应和长效影响等因素之后,上述关系依然成立。本文将上述发现归因于不同所有制企业所处的激励制度和市场环境差异。进一步地,本文考察了不同所有制性质下研发...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顾群  岳增艳  贾德芝  
银行作为股东和债权人的特殊双重身份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以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的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从产权性质和R&D投资异质性视角研究银行持股对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银行持股可以促进企业创新投入;(2)银行持股可以促进民营企业创新,但对于国有企业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3)银行持股可以促进企业进行探索式创新,但对于开发式创新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