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72)
- 2023(13000)
- 2022(9693)
- 2021(8604)
- 2020(6736)
- 2019(14663)
- 2018(14705)
- 2017(28051)
- 2016(15137)
- 2015(16884)
- 2014(16957)
- 2013(16403)
- 2012(14691)
- 2011(12758)
- 2010(13197)
- 2009(12565)
- 2008(12734)
- 2007(11789)
- 2006(10646)
- 2005(9986)
- 学科
- 业(81666)
- 济(69684)
- 经济(69586)
- 企(65004)
- 企业(65004)
- 管理(54895)
- 农(45708)
- 业经(32622)
- 农业(30600)
- 方法(25116)
- 财(22191)
- 中国(19828)
- 数学(17494)
- 数学方法(17395)
- 务(16673)
- 财务(16654)
- 财务管理(16637)
- 技术(15970)
- 企业财务(15724)
- 制(15379)
- 策(14430)
- 理论(13601)
- 体(12975)
- 划(12448)
- 和(12012)
- 发(11944)
- 地方(11699)
- 产业(11178)
- 贸(11135)
- 贸易(11126)
- 机构
- 学院(224244)
- 大学(213908)
- 济(96750)
- 经济(95034)
- 管理(91366)
- 理学(78191)
- 理学院(77558)
- 管理学(76588)
- 管理学院(76186)
- 研究(67679)
- 中国(56201)
- 农(50312)
- 京(43577)
- 财(43569)
- 科学(38286)
- 农业(38020)
- 江(36810)
- 业大(35579)
- 财经(34241)
- 中心(32834)
- 所(32672)
- 经(31023)
- 研究所(29067)
- 州(28669)
- 经济学(28519)
- 经济管理(27178)
- 范(26603)
- 北京(26469)
- 师范(26376)
- 经济学院(25926)
- 基金
- 项目(144391)
- 科学(115657)
- 研究(112577)
- 基金(104412)
- 家(88475)
- 国家(87448)
- 科学基金(77584)
- 社会(74787)
- 社会科(70587)
- 社会科学(70571)
- 省(59525)
- 基金项目(55283)
- 教育(49990)
- 编号(48080)
- 划(46230)
- 自然(46040)
- 自然科(45021)
- 自然科学(45013)
- 自然科学基金(44262)
- 资助(39671)
- 成果(37513)
- 业(35367)
- 创(33343)
- 发(32714)
- 部(31512)
- 国家社会(31470)
- 课题(31326)
- 重点(31137)
- 制(30617)
- 创新(30200)
- 期刊
- 济(118855)
- 经济(118855)
- 研究(62869)
- 农(55189)
- 中国(47511)
- 农业(37201)
- 管理(36091)
- 财(35844)
- 学报(29708)
- 科学(29576)
- 业经(27619)
- 大学(24648)
- 融(23687)
- 金融(23687)
- 学学(23235)
- 技术(23103)
- 教育(22423)
- 业(19299)
- 财经(16949)
- 经济研究(16716)
- 问题(16239)
- 经(14689)
- 农村(14183)
- 村(14183)
- 农业经济(13960)
- 技术经济(13420)
- 世界(12989)
- 版(12023)
- 商业(11615)
- 现代(11533)
共检索到3430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楠 李昀励
数字技术作为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新兴动能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亦为农业现代化转型提供了重要驱动力。深析其机理,数字技术同农业产业的融合能够纵向驱动全链条的优化创新与延伸互融,横向促进多业态的融合发展;数字技术同农业生产的融合能够助益效率、品质、成本、生态效益多环节的全方位提升;数字技术同农业经营的融合能够赋能经营主体与经营服务的优质化转型。而今伴随数字技术架构的深入铺开,在其巨大的辐射效益下,农业产业功能价值日臻拓展,农业生产质效持续提升,农业经营方式改造优化,农业主体利益大幅增进。然而也必须看到,囿于顶层设计的滞后性、数字农业主体能力的失衡性、技术设施支撑的薄弱性,数字技术同农业体系的进一步深度交叉融合面临制约。系统思考深度推进数字赋能农业现代化的未来路径,应聚焦政策保障、主体赋能、技术设施供给三大破题口,强化支撑、补齐短板,为农业领域的模式变革与转型升级注入强劲数字动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楠 李昀励
数字技术作为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新兴动能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亦为农业现代化转型提供了重要驱动力。深析其机理,数字技术同农业产业的融合能够纵向驱动全链条的优化创新与延伸互融,横向促进多业态的融合发展;数字技术同农业生产的融合能够助益效率、品质、成本、生态效益多环节的全方位提升;数字技术同农业经营的融合能够赋能经营主体与经营服务的优质化转型。而今伴随数字技术架构的深入铺开,在其巨大的辐射效益下,农业产业功能价值日臻拓展,农业生产质效持续提升,农业经营方式改造优化,农业主体利益大幅增进。然而也必须看到,囿于顶层设计的滞后性、数字农业主体能力的失衡性、技术设施支撑的薄弱性,数字技术同农业体系的进一步深度交叉融合面临制约。系统思考深度推进数字赋能农业现代化的未来路径,应聚焦政策保障、主体赋能、技术设施供给三大破题口,强化支撑、补齐短板,为农业领域的模式变革与转型升级注入强劲数字动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倪国良 朱楠楠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进而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是当今世界科技革命的核心议题,是指引中国式农业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支撑。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具有现实紧迫性、显著必要性、高度契合性,展示出清晰的驱动逻辑与运行机理:在勃发开端环节变革要素系统,提升农业驱动能力;在核心中枢环节优化技术系统,强化农业支撑载体;在终端输出环节联动产业系统,革新农业发展方式。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农业现代化任重道远,需要发展“大农业”,提升“大科技”,倡导“大融合”,促进“大开放”: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发挥政府与市场的作用,树立并践行大食物观,驱动产学研的深度融通创新,转化农业成果贡献;破解城乡一体发展障碍,注入乡村治理活力;面向国际拓展竞争优势,助力农业贡献世界。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赋能 中国式农业现代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学文 马梦雪 谭学想
数字金融可以赋能千行百业,能够强化产业链韧性,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促进高质量发展,赋能中国式现代化。数字金融与新质生产力相互赋能、协同发展,可通过提高农业生产与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助力数字农业发展与数字乡村建设、助力农村创新创业等,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数字金融协同新质生产力,通过提供精准的金融服务与风险管理解决方案、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助力农业产业链数字化转型以及实现数据共享与产业链协同,强化农业产业链韧性。数字金融协同农业产业链韧性,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提升抵御潜在风险的能力,加快形成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现代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管辉 雷娟利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在农业赋能中具有独特价值,能促进更好地凝聚“人”、更大范围的产业共生、更精细化的农业治理与服务。在现有文献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数据要素赋能农业现代化的过程、方式,以及数据赋能农业现代化的作用机理。在农业生产方面,通过智慧决策实现生产的精准化、通过智慧监管实现生产的绿色化、通过智能管理实现生产的规范化,进而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通过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保障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降低农业生产及市场风险来优化农业生产成效。在农业经营方面,通过重塑农业经营主体组织结构、提升农业经营主体资源配置能力和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来优化农业经营主体组织结构;通过数据要素嵌入来创新农业经营结构及商业应用模式、升级农业内部结构、实现三产融合,进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农业治理方面,通过促进农业治理结构扁平化、提高农业数字化水平来突破农业治理瓶颈。然而,在数据赋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数据要素赋能农业发展的技术和贡献认知有待提高、数据要素的所有权和利益分配权有待厘清等理论困境,还面临着数据要素市场体系不够成熟、数据要素治理机制不完善等现实挑战。因此,需要从农业数字化人才培养、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转型、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大数据平台完善等方面来提升数据赋能能力,建立健全数据赋能农业现代化的制度体系、治理机制、开放共享机制,从而优化数据赋能农业现代化的过程,提升数据赋能农业现代化的效果。
关键词:
数据要素 农业现代化 赋能 数字技术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凌启鸿 张晓铃
1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 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自立的基础。为适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新形势的需要,农业必须相应地加快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凌启鸿 张晓铃
一、农业现代化是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 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自立的基础。为适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新形势的需要,农业必须相应地加快发展,一方面不断地满足整个社会对粮食、副食品、工业原料和出口创汇的需要;另一方面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农民的经济生活水平。经过80年代的改革与发展,江苏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存在着三个方面的基本矛盾:一是资源约束。江苏人均耕地由解放初的2.36亩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秀勇 何晓云
基于TOE分析框架,构建了包括8个观测变量和30个测量指标的评估指标体系,检视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的实践效果。通过对14个农业农村部评选的“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研究发现,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能够重塑乡村治理场域,实现乡村治理结构再造,拓展居民参与渠道,赋能乡村治理能力提升,从而助力乡村实现有效治理的目标。但同时,数字技术也会造成一定的乡村治理负担,表现为数字技术的功能“收缩”导致内容生产的行政化,数字技术的社区分化引发内容生产与需求的分离,数据指标硬化和治理内耗引致数字技术的悬浮化,治理主体间的数字鸿沟导致数字技术的挤出效应。为此,需要以“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重新审视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超越对“数字技术”过度技术化和行政化的追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玉梅 宋玉茹 高鹤鹏 郑之欣
当前,我国高度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并提出了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数字乡村等战略。在政策支持下,我国现代数字信息技术逐步与农民生产、生活相融合,赋予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农民生活新力量,赋能农村高质量发展。当前,数字乡村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缺乏完善的顶层设计、人才支撑短缺、城乡基础设施差异较大及数字融产难度大,联动发展效率低等,因此要发挥好政府对数字乡村的引领作用、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让数字经济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中迸发更大的能量。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业农村 现代化 数字乡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鹏云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地方政府推动的乡村治理现代化实践已经全面铺开。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践中呈现出治理体制"类"科层化、治理过程规范化、治理方式技术化的逻辑;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中呈现出领导能力精英化、服务能力社区化、公共管理能力专业化的逻辑。但我国存在东中西区域差异和不同发展阶段两个层面的限制,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践逻辑与乡村社会基础的匹配存在一定的张力,并会产生一些"意外的后果"。基于这一客观现实,需要对当前的国家政权建设理论进行反思,并重视简约治理传统。为了更好地实现乡村治理的转型,有必要从改革乡村关系、推动自治下沉、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等多个方面达成国家政权建设与简约治理传统的协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邢军伟
治理现代化是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应有之义。数字技术与乡村治理的结合,是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为此,应当对数字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价值意蕴与内在机理进行深入探讨,理解其价值意蕴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内涵的内在一致性,明确其内在要求与“六个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关联性,在此基础上,探索数字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以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为实践指引、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实践依托和以高质量发展为实践目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继军
江苏农垦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实践王继军(江苏省农垦总公司南京210008)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和奋斗目标。农业实现现代化,农民生活实现小康进而达到比较富裕,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最艰巨的任务,它关系到整个现代化的进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布权
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是借助于制度、市场与科技这"三驾马车"实现的,而我国农业发展却在制度、市场与科技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为此,必须以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机理为指导思想,结合我国"国情",通过制度创新、产业创新以及科技创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机理 创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祖海 李国英 张集文
本文阐述了农业现代化的技术需求特点 ,分析了技术需求类型 ,指出了各类技术来源 ,对于科研工作者、企业家、农户如何选择应用这些技术具有指导作用 ,从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蔡惠良
张家港市港口镇程墩村位于张家港市最南端,同常熟市相毗邻,全村共有13个村民小组,327个农户,1 148人,1336亩集体耕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