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56)
2023(19979)
2022(16628)
2021(15467)
2020(12714)
2019(29179)
2018(28688)
2017(54935)
2016(29101)
2015(32569)
2014(32354)
2013(31777)
2012(29408)
2011(26676)
2010(26461)
2009(24470)
2008(23618)
2007(20473)
2006(18154)
2005(16044)
作者
(82632)
(69161)
(68220)
(65409)
(44086)
(32835)
(31219)
(27036)
(26230)
(24526)
(23464)
(23211)
(21820)
(21734)
(21431)
(21410)
(20492)
(19997)
(19804)
(19567)
(17119)
(16856)
(16554)
(15699)
(15498)
(15428)
(15063)
(14827)
(13838)
(13475)
学科
(134463)
经济(134329)
管理(84875)
(78182)
(63664)
企业(63664)
方法(54835)
数学(48344)
数学方法(47724)
中国(35434)
(33388)
(30172)
业经(29035)
地方(27420)
(26135)
(23842)
贸易(23832)
(23182)
农业(22419)
(21889)
环境(20705)
(19295)
银行(19259)
(19170)
理论(18876)
(18650)
金融(18648)
(18473)
(18247)
财务(18166)
机构
大学(417308)
学院(415817)
(179658)
经济(176127)
管理(164711)
研究(143839)
理学(142257)
理学院(140743)
管理学(138349)
管理学院(137593)
中国(108812)
(88156)
科学(85068)
(80455)
(70497)
中心(64924)
财经(64460)
研究所(64180)
(62257)
(59282)
(58774)
业大(58396)
北京(56271)
经济学(55322)
(54526)
师范(53995)
(52626)
经济学院(49678)
农业(48394)
财经大学(47879)
基金
项目(283524)
科学(224200)
研究(209475)
基金(207376)
(179961)
国家(178508)
科学基金(154187)
社会(134469)
社会科(127630)
社会科学(127599)
基金项目(108524)
(107773)
自然(98448)
自然科(96061)
自然科学(96036)
教育(95879)
自然科学基金(94308)
(90804)
资助(85656)
编号(84269)
成果(68346)
(63229)
重点(63083)
(61060)
(58439)
课题(57860)
国家社会(56451)
教育部(54837)
创新(54636)
大学(53707)
期刊
(197015)
经济(197015)
研究(126502)
中国(76277)
管理(62578)
学报(61192)
(60217)
科学(57921)
(56243)
大学(47551)
学学(44734)
教育(43162)
农业(39188)
技术(38511)
(37246)
金融(37246)
经济研究(32891)
财经(31737)
业经(30260)
(27312)
问题(25155)
技术经济(21345)
(21228)
图书(20958)
(20389)
统计(19455)
世界(19269)
理论(19085)
国际(18628)
科技(18499)
共检索到6154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姚璐  王书华  王小腾  
基于我国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以及“双碳”目标的背景,本文将“宽带中国”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使用2007—2019年27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渐进双重差分模型、空间杜宾双重差分模型来考察“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对经济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宽带中国”试点政策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实现全面绿色转型;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在不同资源禀赋、不同环境污染、不同地理区域的城市中表现出异质性。进一步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主要是通过促进绿色创新能力的提升、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来实现经济绿色转型。空间溢出效应检验显示,“宽带中国”试点政策还会对周边邻近地区的经济绿色转型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即带动周边邻近地区的经济实现绿色转型。本文研究为建设数字中国以推动我国经济实现全面绿色转型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劲光  王虹力  
数字时代背景下,实现减排战略目标的路径选择是我国疏通经济可持续发展堵点的关键。借助“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基于2008—2019年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渐进双重差分法、工具变量法和空间计量模型等研究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城市碳排放绩效提升,且这一结论在排除可能存在的非随机选择因素、内生性问题以及其他政策影响后依然成立;数字化对碳排放绩效提升的赋能作用在东、中部地区,大城市,非资源型城市和传统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城市更显著;空间视角下,数字赋能城市碳排放绩效的提升作用仍然存在。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数字赋能通过产业结构转型以及城市绿色创新力提高等路径实现碳排放绩效提升。研究基于数字赋能背景,探讨减排战略目标实现的路径选择,为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经济绿色变革新机遇提供了有益思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军   王励铧  
本文基于我国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6~2021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实施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内在机制及异质性表现。研究发现:(1)“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实施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并且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稳健;(2)劳动力流动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是“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实施提高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两种机制;(3)“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实施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城市、大规模城市、非资源型城市中更强;(4)正式环境规制和非正式环境规制正向调节“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实施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驱动作用。本文为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提升提供了重要政策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文发   陆学峰  
文章以“宽带中国”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1—2021年我国28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碳排放效率影响的空间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了试点城市的碳排放效率,但对周边城市产生了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且这一效应随空间距离加长而逐渐衰减;空间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城市、非资源型城市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更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产业间协同集聚、绿色技术创新是数字经济提升碳排放效率的主要机制,而“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强度对数字经济的碳排放效率提升具有负向调节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文发   陆学峰  
文章以“宽带中国”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1—2021年我国28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碳排放效率影响的空间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了试点城市的碳排放效率,但对周边城市产生了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且这一效应随空间距离加长而逐渐衰减;空间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城市、非资源型城市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更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产业间协同集聚、绿色技术创新是数字经济提升碳排放效率的主要机制,而“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强度对数字经济的碳排放效率提升具有负向调节效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阮福义   卢光熙   熊浩  
数字经济蓬勃兴起为缓解财政空间收缩问题提供了契机。本文基于2010~2020年地级市层面的数据,以“宽带中国”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双重差分(DID)模型研究数字经济与财政空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地方政府财政空间具有正向影响,且这种影响是通过财政收入增加和财政支出增效两个渠道来实现的;在儒家文化浓厚、城市等级较高、地形坡度较大的地区,数字经济对财政空间的正向影响效应更强。基于此,从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财政建设、优化外部环境布局三个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缓解财政空间收缩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秦文晋  刘鑫鹏  
本文基于2011—2018年269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将“宽带中国”试点作为一项衡量网络基础设施的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期DID模型实证检验网络基础设施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显著提升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在通过PSM-DID方法和安慰剂检验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研究结论依旧成立。(2)“宽带中国”试点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存在异质性。在东部地区和南方地区,以及城市规模较大、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和城镇化率较高的地区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作用较为明显,但在其它地区中这种影响效应较小或不显著。(3)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能够通过“网络基础设施—创新水平—数字经济发展”和“网络基础设施—全要素生产率—数字经济发展”这两条路径实现,创新水平和全要素生产率均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郭丰   任毅   柴泽阳  
在数字经济时代,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为实现减污降碳的重要手段,优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工作。因此,基于2009—2020年中国27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本文以“宽带中国”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利用渐进双重差分方法评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宽带中国”试点政策显著降低了城市碳排放,这一结论经过共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机制分析表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通过提升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渠道降低城市碳排放。(3)异质性结果表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的碳减排效应在东中部地区、非资源型城市、环境规制力度较强和数字经济发展越好的城市中更加明显,城镇化水平在其碳减排中发挥着正向调节作用。为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建议扩大“宽带中国”在西部地区和非资源型城市的试点范围,因地制宜数字基础设施发展战略,更大力度支持绿色技术创新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宋美喆   廖玉玲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影响着资源的空间流向和分布格局。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内生性偏误,以“宽带中国”试点政策的实施作为外生冲击,基于城市面板数据,构建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数字基础设施对资源空间错配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有助于矫正资源空间错配,且这种积极作用在人力资本水平高、已纳入城市群规划的城市发挥得更加充分。分资源类别来看,数字基础设施对资本空间错配的负向影响显著,而对劳动力的影响不显著。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化通过促进资源流动负向影响资源空间错配、优化资源配置格局。由此提出以数字基础设施升级为重点、市场机制优化为抓手,降低资源流动成本等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江三良  贾芳芳  
绿色创新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2010~2020年中国283个城市面板数据,视“宽带中国”战略试点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宽带中国”战略试点能促进城市绿色创新“增量提质”,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旧成立;(2)“宽带中国”战略试点通过强化政府科教投入、提升人才集聚水平和推动数字金融发展三条路径有效提升城市绿色创新的“量”与“质”;(3)“宽带中国”战略试点对城市绿色创新的提升作用存在大中小规模城市异质性。本文研究结论为加强“宽带中国”战略推动经济绿色发展提供了经验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阳  郭俊华  
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背景下,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发展已成为中国加快实现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议题之一。基于2006—2020年中国282个城市面板数据,借助“宽带中国”战略,运用双重差分法与空间双重差分法探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工业绿色转型发展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作用机制与异质性。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显著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发展,此结论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地理距离相近城市工业绿色转型发展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通过工业生产集约化和绿色技术创新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发展;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中西部城市、中小城市和北方城市工业绿色转型发展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童雨  
推动数字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赋能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基于“宽带中国”战略作为准自然实验,从数字新基建视角分析其对微观经济主体创新活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能够有效对企业创新活动进行赋能,这种驱动作用还展现出了较强的结构化特征,对于非国有企业和高科技企业促进作用尤为明显。机制研究发现,“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在宏观层面上,能够有效促进地区风险投资水平增加,促进产业结构转型优化;在微观层面上,能够抑制创新风险衍生,提升研发投入强度,这些改善都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在政策工具的组合搭配上,“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在科技金融试点政策、较好市场化环境、较强财政科技支出配套和研发加计扣除政策的协同作用下,能够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更强的正向驱动力。文章的研究为数字经济时代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和效力发挥提供了经验证据的支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童雨  
推动数字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赋能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基于“宽带中国”战略作为准自然实验,从数字新基建视角分析其对微观经济主体创新活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能够有效对企业创新活动进行赋能,这种驱动作用还展现出了较强的结构化特征,对于非国有企业和高科技企业促进作用尤为明显。机制研究发现,“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在宏观层面上,能够有效促进地区风险投资水平增加,促进产业结构转型优化;在微观层面上,能够抑制创新风险衍生,提升研发投入强度,这些改善都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在政策工具的组合搭配上,“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在科技金融试点政策、较好市场化环境、较强财政科技支出配套和研发加计扣除政策的协同作用下,能够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更强的正向驱动力。文章的研究为数字经济时代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和效力发挥提供了经验证据的支持。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魏亚飞  李言  
加快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化是助推中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利用2004—2018年中国地级市层面数据,将"宽带中国"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实证分析了网络基础设施对城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宽带中国"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使"宽带中国"试点城市比其他城市提高约12.7%,并且此结论在多种稳健性检验中依然成立;"宽带中国"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东中西部地区、大规模和中等规模城市的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对小规模城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影响不显著;"宽带中国"试点政策通过互联网应用效应和互联网产出效应途径促进了城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奥  张双龙  
在数字经济和财政治理协同发展的背景下,以“宽带中国”战略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双重差分模型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对财政透明度的影响、作用机制及其异质性,并从区域竞争和官员更替视角进行拓展分析。结果表明,“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提升了财政透明度。异质性检验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不同特征城市财政透明度的提升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对高等级城市和东部城市财政透明度的提升效果更为突出,且其对0.5分位点城市财政透明度的提升效果更高。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提高政府公开意愿和技术进步是数字经济发展改善财政透明度的重要路径。进一步研究发现:邻近地区财政透明度的提高会明显改善财政透明度;且随着地方官员的更替,数字经济发展对财政透明度的提升效果更好。研究结论为“数字财政”建设以及改善财政透明度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