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49)
- 2023(13812)
- 2022(11348)
- 2021(10337)
- 2020(8360)
- 2019(18766)
- 2018(18801)
- 2017(35902)
- 2016(19364)
- 2015(21738)
- 2014(21192)
- 2013(20848)
- 2012(18639)
- 2011(16942)
- 2010(16545)
- 2009(15311)
- 2008(14452)
- 2007(12287)
- 2006(10811)
- 2005(9237)
- 学科
- 济(73917)
- 经济(73841)
- 管理(57348)
- 业(52053)
- 企(44562)
- 企业(44562)
- 方法(33274)
- 数学(28373)
- 数学方法(28025)
- 业经(21447)
- 中国(19961)
- 农(19292)
- 财(18351)
- 学(17295)
- 地方(14311)
- 理论(13401)
- 和(13226)
- 贸(13192)
- 贸易(13186)
- 农业(13041)
- 产业(12900)
- 易(12795)
- 务(12517)
- 财务(12453)
- 财务管理(12437)
- 环境(11936)
- 技术(11818)
- 企业财务(11751)
- 制(11643)
- 信息(11509)
- 机构
- 大学(269599)
- 学院(266726)
- 管理(109789)
- 济(97991)
- 经济(95620)
- 理学(95560)
- 理学院(94533)
- 管理学(92880)
- 管理学院(92378)
- 研究(82293)
- 中国(59403)
- 京(56472)
- 科学(52884)
- 财(44086)
- 业大(39554)
- 所(39547)
- 农(38481)
- 范(37805)
- 江(37679)
- 中心(37643)
- 师范(37508)
- 研究所(36397)
- 财经(36284)
- 北京(35242)
- 经(32924)
- 州(32369)
- 院(30504)
- 农业(30120)
- 师范大学(30035)
- 技术(28786)
- 基金
- 项目(189761)
- 科学(148800)
- 研究(142383)
- 基金(136125)
- 家(117311)
- 国家(116304)
- 科学基金(100739)
- 社会(88552)
- 社会科(83839)
- 社会科学(83819)
- 省(74636)
- 基金项目(72586)
- 教育(64620)
- 自然(64517)
- 自然科(62968)
- 自然科学(62956)
- 划(62244)
- 自然科学基金(61784)
- 编号(61165)
- 资助(54372)
- 成果(49393)
- 重点(41508)
- 部(40363)
- 发(40012)
- 课题(39925)
- 创(39841)
- 项目编号(38933)
- 创新(36922)
- 科研(36058)
- 国家社会(35924)
- 期刊
- 济(103273)
- 经济(103273)
- 研究(73891)
- 中国(45178)
- 学报(43160)
- 管理(37795)
- 科学(36613)
- 图书(34909)
- 农(34209)
- 财(32528)
- 教育(32081)
- 大学(31981)
- 学学(28075)
- 书馆(26332)
- 图书馆(26332)
- 农业(24599)
- 技术(22527)
- 业经(19064)
- 融(17971)
- 金融(17971)
- 经济研究(16916)
- 财经(16348)
- 情报(15119)
- 经(13802)
- 理论(13600)
- 坛(13575)
- 论坛(13575)
- 科技(13188)
- 问题(12910)
- 实践(12834)
共检索到3797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余思新 陈群
数字智能技术推动着智慧图书馆的发展和完善,通过思考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德智共生的建设路径、智慧服务的本质属性、智慧生态的发展愿景来揭示智慧图书馆的价值取向,为智慧图书馆建设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勇 刘佳佳
数字技术赋能图书馆智慧化服务是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逐步实现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当前我国数字技术赋能图书馆智慧化服务尚处于初始阶段,数字技术与传统图书馆的碰撞产生“适应性矛盾”,主要表现在数字治理理念在图书馆服务上的悬浮、数据资源整合与平台共享的“壁垒”、图书馆智慧服务数字素养的欠缺等方面。针对上述问题,文章认为在推进数字技术赋能图书馆的实践过程中,需要从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数字服务理念、构建动态性的服务场景平台、提升服务主客体的数字素养等维度入手,探寻数字技术赋能图书馆智慧化服务的价值坐标和未来之路,建构新的数字生态,实现图书馆“善治”的目标。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图书馆 智慧化服务 赋能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范忆慧
<正>书名: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创新研究作者:马亚玲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ISBN:9787558182884出版时间:2019年11月定价:68元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已经成为各大高校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读者可以基于数字资源自由查询大量资料,无需为纸质资料奔忙。在数字资源建设的大背景下,图书馆如何整合各种异构信息资源为用户提供多元化、整合性的信息服务,实现图书馆系统内外各种相关资源的整合,已经成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整合过程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创新研究》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赵志耘 林子婕
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文化强国”成为我国国家文化战略的集中表达,并确定了“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的文化战略目标。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科技力量赋能文化新业态发展,以“文化+科技”为双轮驱动更好服务人民,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本期专栏中我们特别邀请到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所长、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志耘研究员为我们撰稿,探讨科技赋能文化发展的新路径。其中,《元宇宙赋能的智慧图书馆建设与发展》一文探索了元宇宙对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影响及其对图书馆建设的赋能,描绘了智慧图书馆未来发展蓝图。《科技赋能文化遗产数字化发展新业态》是根据赵志耘研究员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国际视野和本土探索”主题论坛上的特邀主旨报告内容整理,经授权刊发。智慧图书馆、文化遗产数字化都是当前关注的热点问题,希望本文能够为学界和业界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海丰
<正>书名:智慧图书馆建设与服务创新研究作者:于丽宏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ISBN:9787547286876出版时间:2022年8月定价:45元作为人类文明发展重要标志之一的图书馆,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机构,千百年来一直致力于为人类文化教育事业提供智力支撑。发展至今,图书馆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存储信息资源的场所,随着图书馆从最初的传统图书馆,进化到自动化图书馆、复合型图书馆阶段,跨越数字化图书馆阶段,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奇云 李超
智慧社会建设对图书馆知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智慧图书馆实现知识服务转型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阐述了智慧社会知识生产的本质特征和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理念的发展,从知识生产视角分析了智慧社会中知识生产模式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高校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的发展趋势和实现知识服务模式转型的途径。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孙守强
根据协同学理论,文章将智慧图书馆作为一个复杂系统进行研究,认为它协调各参与主体子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平衡状态,使系统整体效能远大于各子系统效能之和。文章在分析相关研究和智慧图书馆多元主体结构的基础上,阐述其多元协同模式,构建智慧图书馆泛在智慧服务体系,并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多元协同保障机制,以提升智慧图书馆泛在智慧服务能力,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多元协同 智慧图书馆 泛在智慧服务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回望110年建馆历史,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以下简称“广东省馆”)从藏书楼到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图书馆,从传统图书馆到现代图书馆,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中,拥抱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应用,持续探索智慧化路径起到了支撑作用。抚今思昔,广东省馆践行、见证了我国图书馆利用新技术在业务管理、网络服务、创新驱动和协作共享等方面的巨大变革。
关键词: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智慧化服务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黎小妮
数据赋能时代的来临,给高校图书馆线上服务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深刻认识数据赋能对高校图书馆线上服务产生的影响和重要价值,有助于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文章通过梳理分析高校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的数据环境,数据赋能高校图书馆线上服务的特征和运行机制,以及相关创新实践探索的方向和案例,总结揭示了高校图书馆线上服务面临的挑战和发展策略。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数据 线上服务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艳丰 欧志梅
[目的/意义]数字孪生技术为数字经济增长和智慧城市建设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智慧图书馆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智慧图书馆场景服务将是未来转型升级的主要发展方向。[方法/过程]在分析数字孪生技术概念及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数字孪生技术在智慧图书馆中的应用场景及架构,并结合“场景—信息期望—情境”三维一景的适配模式,探析数字孪生技术下智慧图书馆场景化服务路径及模型。[结果/结论]数字孪生技术在智慧图书馆中有广泛的应用场景,通过虚拟图书馆与物理图书馆的双向迭代优化能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场景服务。建设标准化、信息共享化、塑才专业化、隐私合理化将是数字孪生技术下智慧图书馆场景化服务创新实践的发展态势。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世伟
数字中国背景下,图书馆的智慧化转型正在成为重塑图书馆整体格局的驱动力量,成为图书馆资源结构和服务形态蝶变升级的关键要素。文章对此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是围绕数字中国战略下图书馆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坐标与方位,指出数字中国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图书馆发展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四轮前期积淀,智慧化转型构画了图书馆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二是图书馆在智慧化转型中应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应统筹兼顾总体、群体和个体,要赋能满足人民文化新需要和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三是图书馆在智慧化转型中应着力于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必须将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来加以擘画和推进,精神生活富裕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涵,图书馆的智慧化转型是扎实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和方法。最后提出要走中国特色智慧图书馆发展之路,努力成为全球图书馆事业创新发展的东方增长极。参考文献15。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乾凝
首先介绍馆员智慧人格构建具有的重要意义;然后结合智慧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实际,分析馆员智慧人格的基本概念及构成,并对馆员智慧人格构建的认识误区进行分析;最后,就图书馆员如何应对智能化的挑战,生成价值智慧、实践智慧、理性智慧的动力机制进行探讨。
关键词:
智慧图书馆 智慧人格 动力机制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魏大威 李志尧 刘晶晶 方志达
随着全国图书馆向智慧化转型创新的不断推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数字资源全流程的确权管理,破解图书馆的资源“孤岛”和利用难题,成为智慧图书馆研究和建设的重点内容。利用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特性,可实现对数字资源的精准管理,促进全国范围内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和智慧服务。本文结合智慧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特点及其在整个智慧服务体系中的地位,提出引入区块链技术进行智慧图书馆数字资源全流程管理的构想,深入探讨数字资源管理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界定数字资源作为虚拟资产管理的内容范围,并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数字资产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在此框架下,探索和研究实践应用时需要实现的关键业务,包括区域性数据集中管理、数据上链确权、数字资源的资产封装、数字资产的流通、侵权资源的鉴别溯源、标准规范建设等。图2。参考文献11。
关键词:
智慧图书馆 数字资源管理 区块链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孔繁超
[目的/意义]虚拟空间和物理空间的融合和交互是图书馆空间变革的重要趋势之一。数字孪生技术的发展与实践应用将为图书馆空间重构、环境治理和个性化服务等方面提供更多的可能,探讨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对于智慧图书馆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前瞻价值。[方法/过程]通过梳理数字孪生技术的内涵、特征和发展现状,提出了其在图书馆的应用场景及领域,探讨了其对图书馆空间的重构。[结果/结论]数字孪生技术在图书馆设施的健康管理、绿色图书馆建设、图书馆创客空间建设、用户画像和评估、在线学习支持服务、再现图书馆文化遗产和提升用户信息素养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场景。数字孪生技术与其他智能技术的整合运用将促进图书馆虚拟空间和物理空间的融合,从而构建更加智慧的图书馆空间,促进用户发展。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唐燕 刘小榕 李健
智慧图书馆是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下图书馆发展的新模式。如何实现智慧图书馆空间再造,促使智慧图书馆向多元化空间服务模式转变,是当下图书馆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文章通过对国外典型智慧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与空间再造实践进行分析,发现其注重社交协作空间、数字创意空间、劳动力孵化空间等特色空间的建设,提供多元化数字人文服务。我国图书馆可以加强数字人文服务空间再造,开展数字人文咨询、数据管理、社交协作、创意制作、劳动力孵化、数字人文素养培养等数字人文服务,全方位提高图书馆空间的智慧服务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