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11)
2023(12983)
2022(10761)
2021(9981)
2020(8168)
2019(18879)
2018(18832)
2017(36214)
2016(19822)
2015(22416)
2014(22473)
2013(22298)
2012(20297)
2011(18018)
2010(18201)
2009(16674)
2008(16761)
2007(14434)
2006(12764)
2005(11435)
作者
(57031)
(46712)
(46227)
(44383)
(29880)
(22252)
(21251)
(18374)
(17842)
(16878)
(16140)
(15551)
(14685)
(14596)
(14275)
(14128)
(13962)
(13798)
(13357)
(13251)
(11562)
(11432)
(11173)
(10624)
(10438)
(10410)
(10398)
(10392)
(9342)
(9131)
学科
(76016)
经济(75914)
管理(61783)
(56939)
(49172)
企业(49172)
方法(33397)
数学(28213)
数学方法(27827)
(24091)
业经(21505)
中国(19907)
(19553)
(17006)
(16927)
财务(16859)
财务管理(16814)
(16763)
企业财务(15853)
(15434)
银行(15402)
(14357)
地方(14293)
(13765)
金融(13764)
理论(13644)
(13430)
贸易(13424)
农业(13098)
(13023)
机构
大学(280894)
学院(278085)
管理(113164)
(105337)
经济(102742)
理学(96940)
理学院(95878)
管理学(94338)
管理学院(93816)
研究(89685)
中国(70172)
(60830)
科学(55268)
(54984)
(45342)
财经(42496)
中心(41423)
(40924)
研究所(40306)
(39784)
北京(39091)
业大(38932)
(38390)
(37805)
师范(37528)
(33959)
(32823)
财经大学(31470)
农业(30849)
师范大学(30535)
基金
项目(185789)
科学(145403)
研究(139561)
基金(133609)
(115093)
国家(114068)
科学基金(98278)
社会(85922)
社会科(81375)
社会科学(81353)
(71747)
基金项目(71174)
自然(63374)
教育(63347)
自然科(61809)
自然科学(61798)
自然科学基金(60678)
(60556)
编号(58680)
资助(54520)
成果(48986)
重点(40887)
(40693)
课题(39603)
(38458)
(38390)
项目编号(37178)
创新(35680)
科研(35415)
教育部(35102)
期刊
(116536)
经济(116536)
研究(87003)
中国(52275)
(46317)
学报(41408)
管理(40898)
科学(37367)
(35864)
教育(33582)
大学(31560)
学学(29002)
(27399)
金融(27399)
农业(25134)
技术(22761)
财经(20416)
业经(18761)
图书(18331)
会计(17720)
经济研究(17562)
(17175)
理论(15434)
财会(15218)
问题(15072)
实践(14241)
(14241)
科技(13205)
技术经济(12907)
(12658)
共检索到4165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邬瑜骏  曲晓辉  
使用分布式账本技术并以数字形式发展起来的数字资产,不仅通过加密货币去中心化的支付模式改变了传统支付格局,还发展出包括效用型(证券型)代币、NFT虚拟商品、央行数字货币等新型资产类别。但由于监管滞后,数字资产的无序发展对投资者保护、防止金融犯罪和维护金融稳定等方面构成严峻挑战,潜在隐患和风险不容忽视。本文通过分析数字资产发展与研究现状,以及美国数字资产行政命令的具体内容,对数字资产监管目标、原则和重点监管内容进行评述。同时,基于IFRIC和EFRAG等国际准则相关机构对加密货币会计准则的既有研究,重点探讨覆盖范畴更广的数字资产会计在分类、确认、计量、列报和披露等方面的争议问题和解决方案。在广义数字资产定义和数字资产监管框架逐渐清晰的背景下,建议IASB、FASB和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不再修订狭义的数字加密货币准则,而是启动制定广义数字资产新准则项目,对于不同类型的数字资产基于特征分类后确认入表,可采用混合计量模式来满足财务报表利益相关方的信息需求,并针对性解决数字资产披露、托管和审计相关问题。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薇  
经过2017年数字资产市场的快速发展,2018年可以认为是数字资产市场的监管元年。英国和美国是两个传统的金融强国,同时两国在数字资产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一直以来美国对于数字资产的态度相对来说都处于比较中立的位置,而英国则对数字资产更为乐观,是监管环境相对宽松的典型代表。随后,两国经过近年来的探索,监管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发展趋同。这些趋同与差异,究其原因在于:两国对于数字资产这种新兴市场、新的技术手段,在风险与收益的评估与衡量上的差异,同时也与两国在这一领域的地位和分量的差异有一定关系。尽管我国对于数字资产的态度和其他主要金融强国具有明显区别,但并未全面禁止数字资产。因此,美、英两国政策的比较研究,对我国仍然具有学术及实践上的启发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刚  
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监管框架、融资渠道、法律诉讼地位、税收待遇等方面的配套政策需要进一步明确,以使其更好地履行自身职责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是从事金融不良资产处置的专门机构,是地方政府化解区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抓手。自2012年《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发布以来,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发展迅速,政策门槛不断降低,业务模式不断创新,但监管框架、融资渠道、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刚  
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监管框架、融资渠道、法律诉讼地位、税收待遇等方面的配套政策需要进一步明确,以使其更好地履行自身职责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是从事金融不良资产处置的专门机构,是地方政府化解区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抓手。自2012年《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发布以来,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发展迅速,政策门槛不断降低,业务模式不断创新,但监管框架、融资渠道、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煊  
国有企业境外资产的监管能力本质上是境外子公司的内部控制能力问题。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理论能够为中国国有企业境外监管提供一个系统分析工具。控制环境要素方面,要提升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水平并完善境外高管的选聘、培训和激励机制;风险评估要素方面,要构建清晰的跨国经营战略控制风险,并构建多元化董事会结构提升风险识别和评估能力;控制活动要素方面,要强调业务控制与财务控制并重,构建境外高管的权力制衡机制;信息与沟通要素方面,要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全方位监控,实现境内外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准确性与完整性;监督要素方面,要通过内部审计强化内控制度执行,通过外部审计实现内控制度评价及优化,通过政府审计强化境外国有资产管...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峰  
在国家实施大数据战略的推动下,优化数据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加强对个人信息数据的保护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数字时代,个人信息数据作为一种信息资产具有来源丰富性、规模庞大性、覆盖广泛性等新的特征。同时,也面临着个人信息资产保护的法律、技术和监管风险,威胁着个人信息安全。为此,应加强数字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探讨个人信息资产保护的有效模式,为推动经济发展提供有利条件。由朱晓武和黄绍进编著,2020年9月出版于人民邮电出版社的《数据权益资产化与监管: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与价值实现》一书针对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提出了数据权益资产化的创新解决方案,为建构数字时代的个人信息资产保护模式提供了有效借鉴。书中分别了介绍了大数据战略背景及数字经济发展、个人信息治理的制度优势与不足、数据权益资产化的实现、数据权益的监管现状及发展趋势、数据权益资产化与监管技术、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邱天   郭学兰  
数字资产价格泡沫具有虚假繁荣的特征,泡沫一旦形成,必然严重降低经济系统发展活力,影响国家经济发展质量。基于此,分析了数字资产价格泡沫风险的形成机制、传导效应及监管策略。首先,明确了数字资产价格泡沫的特征,即投机性、虚假性和波动性。其次,分析了数字资产价格泡沫风险的形成机制,主要是从宏观经济波动、地缘政治因素及消费者心理变化三个方面进行剖析。再次,分析了数字资产价格泡沫风险的传导效应,明确了数字资产价格泡沫风险对经济系统的影响。最后,分析了数字资产价格泡沫风险的监管策略,通过多维举措的实行,国家能够有效规避数字资产价格泡沫风险,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远胜  
针对次贷危机暴露出的巴塞尔Ⅱ资产证券化资本监管框架的不足,2014年底公布的证券化资本监管新框架重新设计了监管资本计量模式系统,通过让内部评级法名副其实,改变了原框架对外部评级的机械依赖。同时,新框架对原监管公式法进行了简化、优化,调整了风险计算因子,并重新设定了外部评级法的风险权重,以增加监管资本的风险敏感度,减缓监管资本套利。我国应当及时引入新框架,以克服现行框架下存在的监管资本套利风险。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尚秋芬  闫邹先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三张报表因为财务数据的滞后性和局限性已越来越不能满足企业所需要的信息,并且这种影响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表现得尤为明显。笔者认为,在新环境下,企业不仅需要用过去的数据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评价,更需要预测未来的数据对企业发展做出预判和决策,而以用户数据为核心的数字资产表则能够满足新环境下企业的需求。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湘燕  姚艳  
为做好金融科技创新和风险控制的平衡,美国以现行金融监管框架为依托,按照金融业务属性开展归口管理、风险管控,为金融创新构建良好的监管环境金融科技近年来在全球迅速兴起,引发一波金融创新和投资热潮,美国在这一领域仍是全球领先者。从投资总量来看,根据毕马威统计数据,2017年前两季度美国金融科技行业投资总量为35亿美元,超过全球投资总量的30%,交易笔数为253笔,占到全球的46%。从金融科技企业来看,根据花旗银行统计,全球排名前20位的金融科技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湘燕  姚艳  
为做好金融科技创新和风险控制的平衡,美国以现行金融监管框架为依托,按照金融业务属性开展归口管理、风险管控,为金融创新构建良好的监管环境金融科技近年来在全球迅速兴起,引发一波金融创新和投资热潮,美国在这一领域仍是全球领先者。从投资总量来看,根据毕马威统计数据,2017年前两季度美国金融科技行业投资总量为35亿美元,超过全球投资总量的30%,交易笔数为253笔,占到全球的46%。从金融科技企业来看,根据花旗银行统计,全球排名前20位的金融科技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桂浪   潘文富  
文章从微观审慎向宏观审慎视角,研究政务数据资产化的监管框架。结果发现,政务数据资产化的微观问题包括政务数据权属不明确、政务数据评估难度大、政务数据缺乏质量衡量标准,微观问题相对应的第一维度微观审慎监管建议是明确政务数据权属、开发评估政务数据价值方法、建立政务数据质量标准等。政务数据资产化的宏观问题包括政务数据的安全隐患较大、政务数据缺乏法律体系规范、政务数据缺乏系统的监管,宏观问题相对应的第二维度宏观审慎监管建议是加强政务数据的安全性、建立政务数据法律法规体系、建立政务数据的系统监管体系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冯嘉茹   韩薇薇  
碳标签的实施无疑需要大量资金作为支撑,倘若能借助会计将碳标签资产化,虽然不能减少实际支出,但能减弱其对企业的不利影响。基于此,本文首先从补偿企业生产环节中减少碳排放的额外投入、弥补低碳产品的成本并为企业提供新的利益增长点等方面梳理了碳标签的价值来源;其次,探讨碳标签的资源化与资产化,本文认为碳标签具有有用性、稀缺性以及产权明晰性的特征,满足企业会计准则中对资产的定义,并基于碳标签的非实物形态可将其归属于一项无形资产进入会计领域进行核算;接着,对碳标签在整个会计循环中的初始确认、后续计量、资产处置以及信息披露的框架进行构建,并通过探讨碳标签实务中的相关处理,以完善该框架;最后提出以财政补贴、税收返还、完善立法等方式促进企业实施碳标签的建议,助力我国“双碳”目标。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赵宇龙  
在金融业混业经营、金融风险交叉频繁的背景下,防范和化解保险业另类投资的风险,治本之方是坚持和深化市场化导向的金融改革,实现风险的市场穿透。但在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程度尚未达到市场穿透所需的深度和广度的情况下,仍需依靠监管和行政的力量实施监管穿透,从而有效地管控交叉性金融风险。本文借鉴国内外穿透原则在偿付能力和资本监管领域的实践经验,尝试构建对保险资产风险的穿透式监管框架,并以40家具有代表性的保险机构作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保险业的资产风险。结果表明:保险业大类资产配置结构和风险组合特性在穿透前后差异不大;保险资金投资结构较为简单、底层资产相对清晰,整体投资杠杆较低,嵌套结构多为实现税务筹划、收益分配、隔离/控制风险等目的,在统计学意义上,未发现保险资金存在放大杠杆、变异风险、空转资金或绕道投资以规避监管等行为。保险机构作为负责任的机构投资者,以价值投资和稳健投资为主,为实体经济提供了长期稳定资金。最后,本文为穿透式监管的后续落地提出了几点配套措施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邓建鹏  
数字资产的意义与规范需求所谓数字经济,根据2017年7月13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17》的定义,是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现代信息网络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