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59)
2023(16741)
2022(13830)
2021(12617)
2020(10188)
2019(23134)
2018(22892)
2017(43292)
2016(23411)
2015(26435)
2014(26147)
2013(25798)
2012(23961)
2011(21919)
2010(21969)
2009(20030)
2008(19583)
2007(17342)
2006(15477)
2005(13789)
作者
(68900)
(57379)
(56880)
(53660)
(36364)
(27429)
(25752)
(22390)
(21710)
(20353)
(19446)
(19280)
(18254)
(18166)
(17590)
(17416)
(16925)
(16707)
(16452)
(16255)
(14225)
(14079)
(13719)
(12960)
(12770)
(12756)
(12723)
(12667)
(11575)
(11333)
学科
(102288)
经济(102202)
管理(68442)
(67116)
(54778)
企业(54778)
方法(40583)
数学(33939)
数学方法(33578)
中国(29919)
(28084)
业经(26889)
地方(26429)
(25561)
贸易(25540)
(24739)
(21181)
技术(20476)
(20258)
农业(18965)
(17025)
理论(16848)
(16586)
银行(16536)
环境(16387)
(15987)
(15967)
(15896)
金融(15895)
产业(15133)
机构
学院(335666)
大学(335427)
(137985)
经济(135051)
管理(133084)
研究(117063)
理学(114399)
理学院(113111)
管理学(111327)
管理学院(110719)
中国(86911)
(72839)
科学(71566)
(59961)
(58691)
(54980)
研究所(53343)
中心(52140)
(50000)
业大(49696)
财经(47536)
北京(46429)
(45757)
师范(45355)
(43223)
(42987)
农业(42787)
(41183)
经济学(40627)
经济学院(36657)
基金
项目(227821)
科学(179160)
研究(169718)
基金(163241)
(142060)
国家(140819)
科学基金(120855)
社会(106619)
社会科(101187)
社会科学(101165)
(90180)
基金项目(86322)
自然(76717)
教育(76338)
(74952)
自然科(74928)
自然科学(74913)
自然科学基金(73551)
编号(69733)
资助(66299)
成果(56350)
(52995)
重点(50737)
(49237)
(49208)
课题(48152)
创新(45982)
国家社会(43832)
项目编号(42729)
发展(42702)
期刊
(154634)
经济(154634)
研究(102517)
中国(68815)
学报(51296)
管理(50832)
(50667)
科学(47948)
(42851)
教育(41404)
大学(39020)
学学(36237)
农业(35935)
技术(30435)
(30097)
金融(30097)
业经(26956)
经济研究(25034)
财经(22302)
问题(20955)
图书(20731)
(19469)
(19163)
(18781)
科技(17651)
技术经济(17357)
国际(16277)
理论(16166)
商业(15989)
现代(15559)
共检索到5080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丹   周颖  
以2014—2022年全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选取经济、贸易相关数据,利用熵值法测度各省份数字贸易综合发展水平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并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贸易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贸易对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提升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并且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显著提升新质生产力水平。在异质性检验中,数字贸易发展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均对新质生产力产生促进作用,而在东北地区这一表现则不明显。为此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提升新质生产力赋能,推动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谭志雄   王伟   穆思颖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进过程中,面对国外技术封锁局面和国内高质量发展要求,亟需找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本文立足数字金融作为生产系统关键要素的助推作用,深入剖析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探究数字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逻辑,多维度阐述新形势下数字金融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现实路径。研究发现,数字金融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科技创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动力与支撑;数字金融通过打造全过程服务机制、构建数字金融生态链整合机制、完善数字金融融资增信机制、创新数字金融普惠服务机制,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谭志雄   王伟穆   穆思颖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进过程中,面对国外技术封锁局面和国内高质量发展要求,亟需找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本文立足数字金融作为生产系统关键要素的助推作用,深入剖析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探究数字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逻辑,多维度阐述新形势下数字金融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现实路径。研究发现,数字金融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科技创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动力与支撑;数字金融通过打造全过程服务机制、构建数字金融生态链整合机制、完善数字金融融资增信机制、创新数字金融普惠服务机制,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丁志勇  
<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明确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任务和主攻方向。金融机构应深入贯彻落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立足实际、突出重点、向“新”而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政治站位,把握服务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机遇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新质生产力是代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适应新产业、重塑新动能的新型生产力,包括新劳动者、新劳动对象、新劳动工具和新型基础设施。
关键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昊天   段小梅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绿色贸易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前沿阵地,也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厘清新质生产力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从技术革命性突破为绿色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为绿色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为绿色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主体支撑等三方面总结了新质生产力赋能绿色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当前,新质生产力赋能绿色贸易高质量发展还面临着体制机制不够完善、人才储备相对不足、产业转型升级压力较大、外贸形势复杂严峻等现实困境。要从创新绿色发展体制机制、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强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全球绿色贸易规则制定等方面总结新质生产力赋能绿色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吴文生   荣义   吴华清  
选取2008—2021年长三角41个城市为样本,从产业创新体系、人才供给体系、经济支撑体系和未来产业发展体系四个维度构建新质生产力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此探究数字经济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推动技术创新和优化就业结构提高长三角地区新质生产力水平;数字经济发展能促进本地区新质生产力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促使邻近区域的新质生产力水平提升;数字经济发展对新质生产力发展存在着门槛效应,数字经济对新质生产力水平的促进作用呈现出先增加后削弱的趋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邓辉  
<正>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科技金融列为“五篇大文章”之首,从战略高度明确了科技金融的重要意义。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科技金融和新质生产力“双向奔赴”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热门话题。为了解相关情况,笔者对国家创新型城市——湖南省衡阳市开展了科技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专项调查。
关键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棒   陆雯   余家斌  
从空间生产的视角来看,新质生产力发展是各生产要素空间样态不断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空间关系不断重构,生成新空间的过程。产教融合可以通过打造以校企合作优化各生产要素的物质空间、塑造以校企协作共生共荣为格局的社会空间、营造以产教协同创新文化为主导的精神空间等机理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但现实中仍面临校企协同合作效果尚需优化、校企协作共生格局尚未完全形成及产教协同创新文化尚待大力培育等挑战,亟须通过提升校企协同合作效果,优化各生产要素;构建校企协作共生格局,塑造新型社会关系;培育产教协同创新文化,凝聚集体创新意识等策略予以应对。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伟  
基于2014-2022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及优序图分析相结合方式测算数字新质生产力,在此基础上探究数字新质生产力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二者的关系。研究得出,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数字新质生产力具有促进作用。作用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在数字新质生产力影响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和创新要素配置承担着重要作用。空间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数字新质生产力在对本地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正向影响的同时,亦可对相邻地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正向影响。异质性分析结果说明,数字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具有区域异质性。具体而言,相较于中部与西部地区,东部地区数字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较大。论文实证结果有助于厘清数字新质生产力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二者的关系,可为相关部门制定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提供方向指引。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琪红   陈云贤   常远  
高质量发展需要以新的生产力理论为指导,而新质生产力是新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立足于中观经济学的区域资源生成理论,研究区域资源生成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如何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指出,高质量发展归根到底是生产力的发展,而新质生产力是“新”与“质”的蜕变,是生产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的跃升,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源泉;区域资源生成是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资源生成领域的“三类资源”能催生新要素、新技术、新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新力量;资源生成领域的“三个层面”可以突破关键技术、保证基本民生、推动绿色低碳,是新质生产力的新突破;资源生成领域的供给侧“三驾马车”从要素供给、环境供给、市场供给三个维度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新动能;“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是成熟市场经济的典型模式,成为区域资源生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同时要充分发挥有为政府的超前引领作用,以赋能高质量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孔琳   柳欣雨   高庆朝  
2024年全国外贸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基于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外贸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固定效应回归分析,探讨新质生产力对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逐年递增,但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新质生产力对外贸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经过稳健性检验及内生性分析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新质生产力可通过提高创新能力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能增强新质生产力对外贸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新质生产力对经济基础发达和市场环境良好的省份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经济基础欠发达和市场环境欠佳省份影响不显著。最后,提出强化创新驱动和产业协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化市场环境等对策建议,以推动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和外贸高质量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照清   闻万春   赵上宁  
高职教育通过赋能知识、技术、人才等要素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式。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原理,提供了供给性和适应性两个维度的分析视阈。从供给性上,基于教育规模、教育经费和教育成果三个层次指标的实证分析,结合影响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控制变量可知,东北高职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效度不足。从适应性上,东北高职教育面临系统性式微、机制性障碍以及空间性阻隔等现实问题。在东北全面振兴背景下,要通过提升政府统筹引领作用、扩大优质办学要素规模、建构多维协同创新体系、打造高水平开放格局,增强高职教育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保障力、支撑力、聚合力与伸张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星   李向前   金陶胜  
会计数据要素属于新型生产要素,加速会计数据要素的开发、流通和利用,对于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首先从理解数智化时代会计数据要素内涵出发,探讨数智化时代会计数据要素的重要地位及功能。在此基础上,结合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系统阐述会计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机制,即通过自身发挥作用以及与其他生产要素融合发挥作用两种方式,逐渐渗透至生产、流通、消费和分配环节,提升各环节生产效率,进而催生新质劳动资料、创造新质劳动对象、培育新质劳动力,从而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然后,根据会计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机制,从企业、行业和国家层面探索会计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现路径。最后,从推动高质量的会计数据要素供给、打破会计数据要素流通体制机制障碍以及加强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此打通会计数据要素在质量、合规、流通及应用等层面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徐政   郑霖豪   程梦瑶  
“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又一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的延续与创新。新质生产力作为新质态的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其关键特征为:以新发展理念为思想指引、以科技创新为根本驱动力和以产业培育为主要着力点。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实现发展目标、增强发展动力、改善发展结构、拓展发展内容以及优化发展要素,赋能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构想:逐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不断补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短板,利用数字融合改善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才红利”以及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戴翔   刘长鹏   成鹏东  
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至关重要,而开放条件下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形成与之相匹配的国内国际层面新型生产关系。具有对内制度创新与对外国际经贸规则嵌入双向协同特征的制度型开放,契合新质生产力发展所要求的新型生产关系适应性调整,因而能够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以理论分析为先导,在创新性测度2013—2022年中国省域制度型开放水平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开展计量检验。结果表明:第一,制度型开放显著促进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和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从作用机制来看,制度型开放主要通过集聚全球高端要素、强化技术创新激励以及优化资源配置等途径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第三,在制度型开放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地区政策执行力发挥着正向调节作用。第四,制度型开放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积极影响,不仅呈现一定的异质性特征,而且在空间上还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