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17)
2023(10220)
2022(7711)
2021(6393)
2020(4965)
2019(10989)
2018(10695)
2017(20716)
2016(10850)
2015(12610)
2014(12543)
2013(12096)
2012(10629)
2011(9706)
2010(9816)
2009(9249)
2008(9114)
2007(8332)
2006(7396)
2005(6957)
作者
(33165)
(27653)
(27435)
(25875)
(17429)
(13039)
(12638)
(10600)
(10491)
(9783)
(9201)
(9184)
(8744)
(8631)
(8439)
(8419)
(8130)
(8064)
(8031)
(7911)
(6780)
(6642)
(6569)
(6218)
(6127)
(6119)
(5987)
(5902)
(5561)
(5355)
学科
(54497)
经济(54461)
(33328)
管理(32741)
(26804)
企业(26804)
方法(21434)
(20761)
贸易(20751)
(20120)
数学(18112)
数学方法(18005)
业经(16266)
(15546)
中国(15543)
产业(11087)
信息(9891)
(9636)
地方(9501)
农业(9447)
总论(9391)
(9363)
金融(9363)
信息产业(9291)
(8734)
银行(8711)
(8429)
(8409)
(8382)
(8151)
机构
学院(167662)
大学(166461)
(77224)
经济(76018)
管理(63888)
研究(58338)
理学(54877)
理学院(54323)
管理学(53528)
管理学院(53211)
中国(44151)
(34707)
科学(32182)
(31870)
(28825)
(27776)
研究所(25960)
财经(25952)
中心(25943)
(24934)
经济学(24308)
业大(23895)
(23546)
经济学院(22012)
农业(21900)
北京(21614)
(21270)
(21114)
师范(21071)
(19551)
基金
项目(109847)
科学(87356)
基金(81285)
研究(81161)
(70646)
国家(70107)
科学基金(60531)
社会(54301)
社会科(51770)
社会科学(51755)
(41959)
基金项目(41824)
自然(37190)
教育(36400)
自然科(36399)
自然科学(36393)
自然科学基金(35799)
(34691)
编号(32649)
资助(32437)
成果(26032)
重点(24612)
(24390)
(24070)
国家社会(23633)
(22851)
课题(21878)
创新(21357)
教育部(20992)
人文(20893)
期刊
(84108)
经济(84108)
研究(50691)
中国(31065)
(25416)
学报(24669)
管理(24382)
(23714)
科学(22509)
大学(19287)
学学(18003)
(17665)
金融(17665)
农业(17422)
教育(15774)
(15705)
经济研究(15536)
业经(14808)
国际(14762)
技术(14229)
财经(13227)
问题(12584)
(11514)
商业(10206)
(10123)
世界(9668)
图书(8776)
技术经济(8441)
理论(7722)
(7616)
共检索到2553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孟令伟   蔡咏梅  
数字贸易自由化发展是促进经济增长、优化资源配置的新引擎,在推动全球价值链位势攀升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文利用2006—2022年相关数据,探析数字贸易自由化对全球价值链位势攀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贸易自由化对全球价值链位势攀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且可通过缓解要素市场扭曲促进全球价值链位势攀升;异质性结果证实,数字贸易自由化更能促进国有企业、一般贸易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与技术密集型企业全球价值链位势攀升。基于此,提出“三措并举”推进数字贸易自由化发展、“双建加持”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各自为战”制定“强优+固基”发展战略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助推我国全域全球价值链攀升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盛誉  
要素市场扭曲不仅直接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内部资源配置,而且还影响其对外开放的经济福利。本文从要素市场扭曲测度的角度出发,依据“随机前沿分析法”对中国要素市场跨地区和跨行业的分布进行了测度。结论为:中国现阶段要素市场扭曲的存在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本国在对外开放中所应该取得的福利。因此,在短期内适度的贸易政策将有助于缓解国内要素市场的改革压力,而从长期来看,改革要素市场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永进  李宁宁  
要素市场扭曲和资源错配是生产率差异的重要来源。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促进要素资源自由有序流动,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对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在Hsieh and Klenow(2009)的基础上,以可变成本加成率为前提,提出了一种测算要素市场扭曲的新方法,并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准自然实验,系统评估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要素市场扭曲的影响方向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水平的提高显著降低了中国要素市场扭曲程度;(2)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要素市场扭曲的改善作用在外商投资、直接进口、资本集中度低的企业中体现更为明显;(3)中间品关税削减幅度更大的地区(地级市),其要素市场扭曲下降更多;(4)降低企业进口要素价格,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可能是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影响要素市场扭曲的内在机制。本文研究强调了贸易自由化在降低要素市场扭曲、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当前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更具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蒋含明  曾淑桂  
文章采用投入产出法测算2002~2016年能够反映我国行业层面价值链攀升水平的出口增加值,分别构建静态、动态面板模型展开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无论采用静态还是动态面板模型,结果均显示,要素价格扭曲主要通过抑制企业内研发投入以及企业间资源配置国有偏向两种渠道阻碍我国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因此,应不断推进要素配置的市场化改革,积极培育竞争新优势,促进价值链攀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骏飞  
本文从经济全球化的视角考察了要素市场扭曲对全球价值链攀升的影响。通过匹配2000-2006年全球投入产出表、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库等研究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说明企业创新是要素市场扭曲影响企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的渠道。地区要素市场扭曲程度越高,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相对位置越低端,从而导致"低端锁定"效应,抑制价值链攀升。同时,随着地区政企寻租关系加深,要素扭曲抑制了地方企业的研发支出,从而阻碍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最终影响制造业企业在全球价值链的攀升。通过分组研究发现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企业创新是要素市场扭曲影响企业全球价值链攀升更为显著的因素。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毛其淋  
要素市场扭曲是中国转型时期对内市场化改革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特殊产物,而在对外开放方面,中国施行了以削减关税税率为主要内容的贸易政策改革,贸易自由化程度日益加深。本文使用1998~2007年高度细化的企业层面微观数据,在贸易自由化的背景下考察要素市场扭曲对工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要素市场扭曲对工业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要素市场扭曲不仅抑制了企业内部生产率的提高,而且还显著地降低了跨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持续的贸易自由化显著地提高了企业生产率,并且对要素市场扭曲具有一定的矫正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倩男  苏莹童  
数字贸易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全球贸易格局的转变,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为探析我国数字贸易发展对制造业价值链的提升作用,本文以TIVA(2021)和WIOD(2016)数据为基础,分别运用Koopman法和矩阵运算测算我国2000—2014年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势和制造业贸易数字化水平。研究发现:在发展初期,数字贸易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势的提升起负向作用,而在中后期则主要起正向促进作用;在对不同等级行业的影响上,数字贸易的发展对低端制造业的全球产业链位势的攀升具有显著促进效应;数字贸易对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势攀升的影响效应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强。最后,本文针对上述结果从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扶持和人才培养三个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秋锋  
笔者把哈里斯-托达罗模型引入H—O模型,分析贸易结构调整、劳动力有限流动、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对收入变动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要素收入分配与贸易商品要素密集度转变存在密切联系,劳动所有者收入下降是贸易商品结构调整的结果;资本深化和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不利于劳动所有者;作为一个劳动力相对丰裕的国家,贸易商品结构从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出现和要素密集度背离的现象,原因是要素市场的资源配置扭曲和产品内贸易的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马盈盈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的服务贸易限制指数以及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研究了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分工地位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服务贸易自由化促进了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前向参与而抑制了其后向参与,显著提升了制造业企业在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分工地位的提升效应大于发达国家;不同服务部门的开放具有异质性影响,其中零售、电信、金融和专业服务部门的自由化能够显著提升一国制造业的分工地位,而运输服务部门自由化促进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作用并不明显。本文为中国进一步扩大服务贸易开放,助力制造业利用国内外优质服务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价值链跃升提供了实证支持和政策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邹靖  
文章基于2012—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经济对企业全球价值链位势攀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全球价值链位势攀升,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内生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数字经济对企业全球价值链位势攀升的影响存在显著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对东部地区企业、非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及技术密集型企业的促进效果更强。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可通过提升企业加成率间接促进企业全球价值链位势攀升。数字经济对企业全球价值链位势攀升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即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其促进作用呈现“边际递增”的非线性特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纪洁  王迎  于津平  
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是吸纳就业的主要力量,纠正服务业劳动力配置扭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中国2003—2019年279个地级市数据,理论和实证分析了服务贸易自由化、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及最终品贸易自由化对服务业劳动力配置扭曲的影响。研究发现:作为直接影响机制,服务贸易自由化和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显著改善了服务业劳动力配置扭曲,最终品贸易自由化对改善劳动力配置扭曲没有显著效果;服务贸易自由化和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主要通过高技术产业集聚和创新两种间接机制纠正服务业劳动力配置,而最终品贸易自由化并未通过间接机制产生积极作用;从异质性分析来看,生产性与生活性服务业分别存在劳动力配置不足与过度的情况,服务贸易自由化能够显著改善两类服务业的劳动力配置扭曲。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武杰  李丹  
文章在构建贸易便利化、服务要素投入与全球价值链地位的一般理论模型基础上,运用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和贸易便利化数据计量分析贸易便利化基于服务要素投入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贸易便利化通过增加服务要素投入显著促进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攀升。贸易便利化对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效应与返回国内增加值密切相关,显著促进中国向劳动要素丰裕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返回国内增加值,向服务要素丰裕国家出口服务密集型产品返回国内增加值。贸易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此外,相比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高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武杰  李丹  
文章在构建贸易便利化、服务要素投入与全球价值链地位的一般理论模型基础上,运用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和贸易便利化数据计量分析贸易便利化基于服务要素投入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贸易便利化通过增加服务要素投入显著促进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攀升。贸易便利化对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效应与返回国内增加值密切相关,显著促进中国向劳动要素丰裕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返回国内增加值,向服务要素丰裕国家出口服务密集型产品返回国内增加值。贸易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此外,相比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高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菁泉   陈雪纯   马晓君   徐晓晴  
在自由贸易协定中引入数字贸易规则已成为世界各国参与数字贸易国际治理的重要途径,采取数字贸易限制性措施成为应对相应数字贸易规则的常规手段,由此产生的数字贸易壁垒对价值链攀升有何影响值得探究。文章通过构建行业层面数字贸易壁垒指数与价值链位置指数,探讨数字贸易壁垒对价值链攀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数字贸易壁垒阻碍了全球价值链攀升,该结论在一系列检验后依然稳健;区域跨境数据流动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贸易壁垒对间接政策区域的抑制性最小,行业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贸易壁垒会显著阻碍中高技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价值链攀升;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贸易壁垒通过提高中间产品贸易成本及最终产品贸易成本阻碍全球价值链攀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屠年松  薛丹青  
利用2007—2016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从区域层面研究了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演进发展特征。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中部地区的制造业相较于东西部地区存在着一定的竞争优势;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型产业是我国出口竞争中的优势行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正在不断增强,传统的资源型重工业行业则竞争力薄弱。此外,在对贸易自由化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关系的研究中发现:贸易自由化能够全面促进高技术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攀升,对中部地区的影响尤为明显;贸易自由化对东中西部的中技术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均不利;贸易自由化对东中部低技术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分别有负面和正面影响,对西部地区的影响则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