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92)
2023(12170)
2022(9488)
2021(8538)
2020(6680)
2019(14815)
2018(14814)
2017(28150)
2016(14820)
2015(16534)
2014(15733)
2013(15107)
2012(13705)
2011(12307)
2010(12362)
2009(11615)
2008(11129)
2007(10219)
2006(9047)
2005(8118)
作者
(39223)
(32617)
(32288)
(30881)
(20404)
(15127)
(15036)
(12516)
(12009)
(11403)
(10701)
(10654)
(9944)
(9935)
(9926)
(9597)
(9507)
(9463)
(9400)
(9315)
(7888)
(7802)
(7780)
(7369)
(7337)
(7230)
(7143)
(7016)
(6346)
(6233)
学科
(57754)
经济(57701)
管理(40582)
(36711)
(28631)
企业(28631)
方法(22940)
(22746)
贸易(22737)
(22154)
中国(20351)
数学(19540)
数学方法(19355)
业经(18135)
(17636)
(15500)
(15085)
(14301)
银行(14298)
(13822)
(12473)
金融(12470)
产业(12178)
农业(11171)
信息(10720)
地方(9940)
总论(9859)
信息产业(9764)
(9750)
(8874)
机构
学院(205796)
大学(201823)
(87735)
经济(85991)
管理(75835)
研究(65202)
理学(64326)
理学院(63712)
管理学(62748)
管理学院(62369)
中国(52707)
(43676)
(41345)
科学(35378)
财经(34390)
(31139)
中心(30751)
(30721)
(29745)
经济学(27936)
研究所(27306)
(26522)
师范(26313)
北京(26018)
经济学院(25614)
(25510)
财经大学(25489)
(24906)
(24578)
业大(24567)
基金
项目(132065)
研究(105293)
科学(103803)
基金(93932)
(79682)
国家(78996)
社会(67499)
科学基金(67472)
社会科(64175)
社会科学(64161)
(51343)
基金项目(48359)
教育(48000)
编号(46209)
(42588)
成果(38297)
自然(38222)
自然科(37331)
自然科学(37324)
资助(36879)
自然科学基金(36574)
课题(30740)
(29514)
重点(29483)
项目编号(29085)
(28964)
国家社会(28571)
(28230)
(27063)
(26705)
期刊
(96648)
经济(96648)
研究(62890)
中国(36696)
(32043)
管理(27396)
学报(25522)
(24409)
(23990)
金融(23990)
教育(23710)
科学(22888)
大学(20339)
学学(18901)
业经(18331)
(17767)
经济研究(17764)
农业(16975)
技术(16713)
财经(16246)
国际(15594)
问题(14292)
(14048)
图书(12400)
商业(11629)
理论(11048)
实践(10038)
(10038)
现代(9205)
(9099)
共检索到3112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黄现清  
自由与安全是数据跨境流动的基本原则,"自由流动"是基础原则,"安全流动"是限制原则。在全球数字贸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海量数据的跨境流动对国家安全、企业利益保护、个人隐私保护等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我国目前尚无数据跨境流动的监管规则,在构建中应该考量我国数字贸易及数字产业发展现状、我国数据跨境流动监管现状及我国参与国际规则现状,在三者之间构筑平衡关系。为此,在总体路径上,按照《数据安全法》的分级分类要求,分别就个人数据、商业数据、特种行业数据完善审核机制。在具体路径上,基于我国数字贸易发展现状,建立数据跨境流动保障渠道和提升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基于我国数据跨境流动的监管现状,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监管体系;基于我国参与相关国际规则的现状,提升数据跨境流动监管的国际合作水平。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高疆   盛斌  
在数字时代,数据已成为最重要的要素与资产,对数据的控制成为大国竞争的焦点。跨境数据流动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数字贸易从订购到交付的各个环节,并从贸易成本、贸易流量、贸易结构、贸易效率等维度全面重塑未来的国际贸易。基于此,各国出于个人隐私保护、产业发展、国家安全等目的对跨境数据流动实施差异化监管。文章从产业利益、监管重心和监管框架三个维度对比了美国、欧盟和中国等核心经济体的国内监管模式差异,并对跨境数据流动的国际治理规则进行全景考察,继而提出中国参与跨境数据流动全球治理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彭焘  史恩义  
数字经济浪潮推动了全产业供应链数字化改革进程,跨境电商在新一代数字化技术赋能下正在经历着产业组织结构变革以及商业模式创新。PaaS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服务理念,为跨境电商企业创造平台价值、完善平台生态提供了创新思路。本文分析了跨境电商平台发展现状与服务模式,在阐述了数字化视域下PaaS动力机制基础上,构建了跨境电商PaaS模式信息生态圈与PaaS综合服务平台模型,并探讨了跨境电商服务平台化实现路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夏杰长   张雅俊  
跨境数据流动作为国际数字贸易治理的核心议题,其规制是数字贸易规制的关键环节。当前,跨境数据流动治理范式间存在显著的分歧乃至冲突,新的数字空间竞争和“数字鸿沟”正在形成,基于工业经济时代治理逻辑构建的国际贸易规则体系受到严峻挑战,存在数据流动壁垒、治理诉求差异、国际规则碎片化、现行税收征管制度滞后、跨境数据判定难度大等跨境数据流动规制困境。为充分释放数据自由流动带来的数字红利,中国应基于跨境数据流动规制的主要困境,借鉴国际经验,从破除数据流动壁垒、平衡数据安全和数据自由流动的诉求、积极参与全球和区域贸易协定制定、优化跨境数据流动税收征管体系等路径入手,统筹高水平安全和高质量发展,保障跨境数据安全有序流动,构建跨境数据流动信任体系,积极回应数字贸易规则与数据全球治理,促进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思  马其家  
数据跨境流动监管协调旨在平衡各国数据跨境流动的价值需求与数据跨境流动监管的规则差异,关系着一国数据安全和国家利益。近期,中国在对外缔结的自由贸易协定中开始关注数据跨境流动监管问题,但在监管协调方面仍有许多不足。中国的国内监管规则与国际规则存在着适配性障碍,参与监管协调的方式单一,并且监管协调实践中的话语权较弱。现有的国际监管协调实践中,美国通过制定自由贸易协定向贸易伙伴输出美国数据跨境流动监管规则,以获取在监管协调中的主导地位;欧盟依赖充分性保护认定协议达成统一的数据跨境流动监管标准,以掌握监管协调的主动权。以美欧为主导的数据跨境流动监管协调方式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现实需求。作为数字经济强国和数据跨境流动大国,中国应当根植多边主义理念,以尊重各国数据主权、鼓励正当可控的数据跨境流动、倡导互惠共赢为基本立场,在国家层面建立统一的数据跨境流动监管机构,完善跨境数据安全监管机制,丰富参与数据跨境流动国际监管协调的方式,提升参与的灵活度,构建相互认可和行业内互认的监管协调机制,为全球数据跨境流动监管协调提供中国方案。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课题组  
随着经济开放程度不断扩大,本外币在越来越多的境外国家和地区混合使用,统筹本外币一体化监管是大势所趋。但是我国现行的跨境资金流动管理体系仍侧重于外汇收支监管,对于人民币跨境收付的监管较为宽松,本币和外汇的监管差异突出。这既给跨境资金增加了套利投机活动空间,也加剧了跨境资金流动风险,使跨境资金流动监管有效性受到了巨大挑战。为此,本文从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现状和监管特殊性的角度出发,分析我国跨境资金流动问题和各国监管经验,列举现有政策差异导致套利的案例,从本外币一体化角度综合考虑跨境资金流动的监管方式,提出"六个统一"的监管方案构想框架。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课题组  
随着经济开放程度不断扩大,本外币在越来越多的境外国家和地区混合使用,统筹本外币一体化监管是大势所趋。但是我国现行的跨境资金流动管理体系仍侧重于外汇收支监管,对于人民币跨境收付的监管较为宽松,本币和外汇的监管差异突出。这既给跨境资金增加了套利投机活动空间,也加剧了跨境资金流动风险,使跨境资金流动监管有效性受到了巨大挑战。为此,本文从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现状和监管特殊性的角度出发,分析我国跨境资金流动问题和各国监管经验,列举现有政策差异导致套利的案例,从本外币一体化角度综合考虑跨境资金流动的监管方式,提出"六个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卢敏  丁焕峰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及跨境贸易规模的增长,以B2B、B2C、C2C电商平台为代表的跨境贸易中介在商品交易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在厘清数字经济时代下跨境贸易中介的内涵特征及作用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理论机制框架,从消费者需求角度分析跨境贸易中介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表明:跨境贸易中介主要是通过间接出口的方式提升消费者福利、降低国际贸易风险及提升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三种作用机制,促进增加消费者需求,扩大国际贸易交易规模。在数字经济时代下,跨境贸易中介面临售后服务供应不完善、消费者被低价欺诈以及消费者信息被泄漏等问题。本文设计了跨境贸易中介转型发展路径,提出在"双循环"发展格局下应积极推进跨境电商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鼓励跨境贸易中介建立电商产业数据中台、创新数据驱动型信用机制等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斌  甄洋  
研发要素流动对创新型国家建设至关重要。数字已成为研发要素流动的重要载体,数字贸易规则的达成可以有效降低研发要素跨境流动壁垒。本文运用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分析了数字贸易规则对研发要素跨境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贸易规则会促进研发要素跨境流动,主要通过削减跨境数据流动成本、增强空间知识溢出的交叉网络外部性以及降低商业心理防备三条路径实现。相较于网络中介责任豁免、技术非强制本地化、源代码保护、电子传输免关税而言,数据存储非强制本地化、跨境数据自由流动以及数字产品非歧视性待遇这三项规则对研发要素跨境流动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该结论对于当前中国申请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从研发网络角度看,数字贸易规则对研发网络中心度产生正面影响,对入度中心度的影响要大于出度中心度。当前要积极推动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的达成,在保障经济安全的前提下促进研发要素跨境自由流动,向全球研发中心国家攀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鸭珠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对外贸易模式逐渐被取代。全球化的世界经济格局,使电子商务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高,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占有很大比重。但是,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时间短,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应实行新型政策,加大改革力度,形成严谨的管理制度。在第三方支付、关税和物流方面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解决跨境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肖奎  程宝库  
由于会员所有的互助型证券交易所未能提供足够的融资灵活性,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海外上市。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全球证券交易所推行非互助化,通过对外扩张获得规模经济效应以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导致证券交易所合并浪潮的兴起。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采取严格的监管标准,对这一浪潮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直接导致纽约证券交易所与泛欧证券交易所跨境合并。在此背景下,美国实施跨境监管的最佳路径就是与欧盟建立一种互认机制。事实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通过反思与重构证券监管体制,提出了替代性遵守框架,契合了互认机制的基本原则。为了实施替代性遵守框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应当与欧盟监管机构建立一种持续的监管合作关系,并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洪涛   孙璐   熊友根   赵靖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数据跨境流动成为金融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证券数据作为金融数据的特定分类,具有开放性高、定制性强、行业属性鲜明等特征,在个人隐私及企业利益保护、维护金融安全等方面有较强的监管需求。证券数据跨境流动在实践中具有广泛的业务场景,当前监管实践中存在规则冲突、落地困难等问题。文章对全球视角下证券数据跨境流动的监管机制进行了对比,梳理出美国、欧盟以及其他重要国际协作机制的不同特点;并以此为借鉴,就我国证券数据跨境流动的监管,提出构建统一监管制度、明确监管机构职能、完善数据分类分级标准、推动行业标准制定、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积极参与国际协作以及强化科技赋能等具体建议。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张永涛  
日本近年来基于“多层”战略思维打造数字贸易规则“日本模式”。数字贸易规则“日本模式”是以DFFT理念为最终实现目标,在紧紧围绕WTO框架主动参与数字贸易规则制定的同时,利用其他国际组织大力传播数字贸易理念以扩大影响,通过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具体参与并实践数字贸易规则制定的发展模式。该模式在借鉴“美国模式”强调数字自由流通的基础上,部分糅合了“欧洲模式”注重个人隐私和数据传输监管的特点。今后数字贸易规则“日本模式”会在打造核心理念、提升规则话语权、融合经济安保理念以及强化价值观属性这几方面继续得到强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尔思  车伟民  黄镇海  
当前,跨境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国内高等跨境教育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缺乏规划,被动接受境外质量标准;质量监管体系缺位,未能发挥有效的监控作用;政府引导不足,办学主体与社会中介组织缺乏社会责任感等问题,加快建设我国跨境教育质量监管体系势在必行。制定战略规划,构建监控机制,完善监控体系;积极参与国际跨境教育质量监管体系建设,提升我国教育质量监管对跨境教育的影响;强化办学主体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加强中介组织自律建设,培养消费者权益自我保护意识,是我国跨境教育质量监管体系建设的现实选择。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郑秀坤  
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下,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不断繁荣。近年来,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2015年以后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取得了跨越性的进展。电子商务平台的出现不胜枚举,跨境电商以惊人的速度快速扩张。2019年1月1日《电商法》颁布以后,跨境代购的相关问题终于有了法律依据,但随着中美贸易战出现以来,物流成本不断加高,文化制度差异较大,关税壁垒的不确定性让跨境电商代购问题面临着艰难的处境。有效应对中美贸易战给跨境电商代购带来的问题,遵循《电商法》的发展要求,突出电商企业的长期竞争,保持代购的经济效益是新时期网络经济发展的重点任务。在具体创新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电商法》的法律法规,更要了解跨境电商的发展状况,通过多种方式有效面对中美贸易战背景,实施跨境电商代购交易的良性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