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74)
- 2023(4897)
- 2022(3315)
- 2021(2402)
- 2020(1587)
- 2019(3463)
- 2018(3287)
- 2017(6054)
- 2016(2863)
- 2015(3199)
- 2014(3375)
- 2013(3082)
- 2012(2950)
- 2011(2771)
- 2010(2705)
- 2009(2634)
- 2008(2621)
- 2007(2279)
- 2006(2148)
- 2005(2041)
- 学科
- 济(19426)
- 经济(19421)
- 贸(16073)
- 贸易(16066)
- 易(15595)
- 业经(8932)
- 产业(8080)
- 管理(7812)
- 信息(7780)
- 总论(7567)
- 信息产业(7534)
- 方法(6852)
- 业(6217)
- 出(5846)
- 出口(5405)
- 出口贸易(5405)
- 口(5405)
- 中国(5316)
- 企(5129)
- 企业(5129)
- 数学(4999)
- 关系(4954)
- 数学方法(4938)
- 农(3599)
- 国际(3510)
- 贸易关系(3491)
- 概况(3469)
- 进出(3443)
- 进出口(3443)
- 进出口贸易(3443)
- 机构
- 大学(51005)
- 学院(50558)
- 济(26050)
- 经济(25671)
- 管理(18492)
- 研究(16949)
- 理学(15899)
- 理学院(15732)
- 管理学(15496)
- 管理学院(15400)
- 中国(12115)
- 财(10663)
- 京(10217)
- 贸(8940)
- 财经(8926)
- 经济学(8856)
- 科学(8362)
- 经济学院(8270)
- 经(8004)
- 中心(7620)
- 江(7414)
- 所(7281)
- 院(6743)
- 范(6721)
- 师范(6685)
- 财经大学(6550)
- 研究所(6526)
- 北京(6126)
- 国际(6085)
- 商学(5910)
共检索到788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晓娟 李兴绪
信息通信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扩展了贸易的方式,衍生出了数字贸易,也对传统的贸易统计提出了挑战。原有的统计核算体系虽然在某些方面已经体现了数字化的特征,但是却无法反映数字贸易的全貌。测度数字贸易就要清晰界定其概念内涵,采用科学规范的测度方法以及可行适用的数据获取手段,OECD-WTO-IMF的《数字贸易测度手册》提供了很好的国际可比的做法。文章通过文献归纳,比较了国际国内对数字贸易内涵理解的异同点,阐述了测度数据的来源问题,重点总结了数字贸易测度的难点以及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数字贸易 概念框架 统计测度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贾怀勤 高晓雨 许晓娟 方元欣
数字贸易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新模式和新业态,也是各国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重要领域。然而,国际社会对数字贸易概念的认识还比较模糊,直接影响着数字贸易市场拓展和规则制定,数字贸易测度也成为国际贸易统计领域具有挑战性课题。本文在回顾和梳理国际社会关于数字贸易概念和测度方法既有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字贸易的"二元三环"概念架构,构建了测度数字贸易规模的指标体系,开发了以"实际数字交付比率"为关键的数字贸易测度法,并使用中国"两化融合"平台数据库的数据,对中国2018—2019年数字贸易进出口总额进行了试测度。本文的研究成果对我国数字贸易测度研究以及有关部门建立数字贸易统计监测制度具有借鉴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夏恒
数字贸易与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议题。结合现有对数字贸易概念界定的相关资料,对数字贸易的概念及其演化逻辑进行了梳理,认为数字贸易强国是数字时代下贸易强国的新趋势。同时,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系统论述,为我国数字贸易强国建设提供了新视角,并对数字贸易强国的构建逻辑进行系统梳理,认为在中国式现代化下有必要加快推进数字贸易强国建设。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数字贸易强国的界定要点,并从宏观、中观及微观层面对数字贸易强国概念进行了针对性理解和界定。
关键词:
数字贸易 数字贸易强国 中国式现代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夏恒
数字贸易与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议题。结合现有对数字贸易概念界定的相关资料,对数字贸易的概念及其演化逻辑进行了梳理,认为数字贸易强国是数字时代下贸易强国的新趋势。同时,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系统论述,为我国数字贸易强国建设提供了新视角,并对数字贸易强国的构建逻辑进行系统梳理,认为在中国式现代化下有必要加快推进数字贸易强国建设。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数字贸易强国的界定要点,并从宏观、中观及微观层面对数字贸易强国概念进行了针对性理解和界定。
关键词:
数字贸易 数字贸易强国 中国式现代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青龙
无论古典、新古典贸易理论,还是新贸易理论,所讨论的形成比较优势的成本主要为生产成本。贸易理论和现实的新进展表明,比较优势理论的成本观有日益广义化、多元化的趋势,进而需要在生产成本的基础上,分别纳入交易成本、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全成本"是以国际贸易中的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等机会成本为子系统的动态开放系统,四者有机耦合,构成了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的基础。
关键词:
国际贸易 比较优势 全成本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岳云嵩 张春飞
当前,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贸易蓬勃兴起,带动全球创新链、产业链和价值链优化整合,引起各国广泛关注。数字贸易统计测度是相关理论研究和政策设计的基础,对推动数字贸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聚焦于数字贸易统计测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分析,首先综述梳理了数字贸易概念内涵,分析了OECD、WTO和IMF《数字贸易测度手册(第一版)》提出的旨在统计测度的数字贸易定义、概念框架和数据报告模板;然后对概念框架中最主要的数字订购贸易和数字交付贸易的统计测度方法、面临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了我国相关统计测度工作开展情况和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数字贸易统计测度的设想和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李江
针对跨学科研究文献中的概念混用,重新定义了"跨学科性",并从"跨学科发文"与"跨学科引用"两个方面构建了"跨学科性"的概念框架。然后,基于该概念框架,以图书情报领域全球101位优秀学者为例,采用"专门度"和"布里渊指标"两个指标,分别测度学者发文的跨学科性与引用的跨学科性。研究结果表明:①学者引用的跨学科性与学者的学术影响力显著相关,即引用范围越广泛的学者的影响力越大;②从事文献计量研究的学者的跨学科性均显著高于从事信息系统研究的学者,即前者的知识背景更加多元化。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丽琳
2010年8月1日新版《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制度》开始在我国正式实施。本文首先对《制度》所构建的服务贸易统计框架进行介绍,然后通过与《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手册》的比较,找出其与《手册》相关建议的差异之处并结合我国服务贸易统计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南楠 程中海
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倒逼顶层设计上对部分传统经济学理论框架和宏观经济思路进行反思,引发了学界关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相关问题前所未有的关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促进国内贸易繁荣是实现国内市场统一的重要途径。本文首次对国内贸易的本质内涵及外延进行了系统诠释,甄别国内贸易相似概念及其异同,开创性地对已有国内贸易的测算方法加以拓展,并比较不同测算方法的优劣和差异。当前,学术界对于国内贸易概念的认识存在偏差,不同估算方法对中国国内贸易的衡量偏误较大。该研究为推动国内贸易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理论探索,对各地区的经济决策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国内市场一体化 国内贸易 区域异质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军敏
1986年9月在乌拉圭埃斯特角城举行的关贸总协定缔约方部长级会议,决定发动第八轮多边贸易谈判,即“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服务贸易同时成为关贸总协定多边贸易谈判的新议题。服务贸易谈判“应旨在制订处理服务贸易的多边原则和规则的框架”。从某种意义上说,服务贸易的谈判过程就是根据服务贸易的性质检验关贸总协定原则、制度是否适用及如何适用的过程,其中服务贸易的概念是整个服务贸易谈判的关键,也是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基石。本文着重从经济学和法学的角度探讨服务贸易的概念、特征及其对《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影响。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马述忠 刘健琦 贺歌
"贸易强国战略"是中国"十三五"以来的重要国家战略。在数字经济时代,传统的外贸竞争优势已难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有必要研究贸易强国在数字经济时代的评价标准。本文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提出数字贸易强国的定义,建立数字贸易强国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59个主要国家进行评价。美国、中国、日本、德国和英国是潜在的数字贸易强国。美国是"全能型潜在数字贸易强国",中国是"高潜力型数字贸易强国",日本和德国是"制造业数字化驱动型潜在数字贸易强国",英国是"服务业数字化驱动型潜在数字贸易强国"。中国的数字化市场指数在5个国家中排名第一,贸易潜力指数表现相对良好,然而数字贸易结构还有待优化,数字贸易环境还有较大的改善空间。
关键词:
数字贸易强国 全球数字贸易 评价体系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贾怀勤
本文首先厘清数字贸易的定义,因为概念覆盖的宽窄直接影响对各国数字贸易营商环境的评估和各国参与国际规则制订的博弈。然后对评估数字贸易营商环境的中外3份报告给予介评: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2017年《全球数字贸易1:市场机会与外国贸易限制》和欧洲国际政治经济中心提出的《全球数字贸易限制指数》力推"数字自由流动",对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营商环境进行责难;而上海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全球数字贸易促进指数报告》(2018)则从促进全球数字贸易发展的目标出发,在研究的设计和执行上严格遵循科学的研究方法,所编制的指数和所做分析更能客观地描述发展中国家数字贸易的发展状况。文章最后对中国参与数字贸易国际规则制订博弈提出4条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统计研究”课题组 高敏雪 胡景岩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国际服务贸易得到迅猛发展,在一国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然而各国国际服务贸易统计体系相对落后,不能为国家宏观管理提供有效信息,在此背景下,如何进行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就成为国际性研究探索的课题。本文简要综述了国际服务贸易以及国际服务贸易统计的进展,进而分析了中国建立全面国际服务贸易统计的必要性和基础,最后在借鉴国际规范和美国等先进国家经验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统计”的基本框架。
关键词:
服务贸易统计 BOP FATS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邓慧慧 郭琳 胡琳娜
本文通过构建数字贸易规则深度指数,利用改进后的引力模型实证检验RTAs的数字贸易规则深度对增加值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RTAs中数字贸易规则深度的提升显著促进了签署国的增加值贸易。不同内容的数字贸易条款和不同类型的RTAs对增加值贸易的促进作用存在异质性,其中数据流动条款促进作用最强,而多成员RTAs的数字贸易条款促进作用大于双边RTAs。从影响路径来看,数字贸易规则深化主要是通过减少跨境数据流动约束和倒逼国内营商环境优化来促进双边增加值贸易。本文研究有助于深化认识增加值贸易的影响因素,为中国加强数据跨境流动探索、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来提升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以高水平制度供给打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提供参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盛斌 高疆
在数字技术创新的驱动下,国际贸易在经历了传统贸易和价值链贸易之后,将进入数字贸易时代,贸易主体、贸易模式、交付模式、贸易对象和贸易监管政策正在面临全方位的变革。在影响贸易的传统因素中,技术创新、劳动力禀赋、有形基础设施、市场规模等仍将对数字贸易发挥作用,但其显著性或影响机制却已发生变化,而数字基础设施、信任与风险管理等新决定因素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贸易规则层面,数字贸易不仅要求对WTO现有规则进行适应性澄清、修订与扩充,更需就多边贸易体制尚未包含的数据跨境流动、隐私、消费者保护、竞争政策等新规则进行磋商与谈判,以回应全球数字治理的新诉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