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22)
- 2023(13259)
- 2022(10943)
- 2021(9684)
- 2020(8043)
- 2019(18738)
- 2018(18689)
- 2017(35716)
- 2016(19448)
- 2015(22503)
- 2014(22970)
- 2013(22574)
- 2012(21226)
- 2011(19379)
- 2010(19673)
- 2009(18285)
- 2008(18386)
- 2007(16807)
- 2006(14704)
- 2005(13488)
- 学科
- 济(82479)
- 经济(82370)
- 管理(58599)
- 业(53494)
- 企(43694)
- 企业(43694)
- 方法(33856)
- 数学(28846)
- 数学方法(28552)
- 贸(24060)
- 贸易(24048)
- 财(23792)
- 易(23304)
- 农(23204)
- 业经(21864)
- 中国(21277)
- 制(20156)
- 地方(17584)
- 学(15076)
- 融(14933)
- 金融(14928)
- 农业(14884)
- 银(14736)
- 银行(14708)
- 务(14311)
- 财务(14269)
- 财务管理(14219)
- 行(14000)
- 理论(13321)
- 体(13273)
- 机构
- 学院(286795)
- 大学(286639)
- 济(119375)
- 经济(116647)
- 管理(105555)
- 研究(95828)
- 理学(89413)
- 理学院(88371)
- 管理学(86966)
- 管理学院(86402)
- 中国(74356)
- 京(60853)
- 财(58427)
- 科学(56373)
- 所(48325)
- 农(46316)
- 江(46021)
- 中心(45173)
- 财经(45083)
- 研究所(43086)
- 经(40468)
- 业大(40244)
- 北京(38287)
- 范(37922)
- 师范(37574)
- 经济学(37149)
- 州(36603)
- 农业(36302)
- 院(34780)
- 经济学院(33754)
- 基金
- 项目(181477)
- 科学(140877)
- 研究(137352)
- 基金(128815)
- 家(110633)
- 国家(109663)
- 科学基金(93165)
- 社会(85565)
- 社会科(81036)
- 社会科学(81011)
- 省(71706)
- 基金项目(68051)
- 教育(63174)
- 划(59501)
- 编号(58177)
- 自然(57562)
- 自然科(56105)
- 自然科学(56090)
- 自然科学基金(55059)
- 资助(51981)
- 成果(48646)
- 重点(40718)
- 部(40254)
- 课题(40096)
- 发(39559)
- 创(37799)
- 制(37468)
- 创新(35428)
- 性(35391)
- 国家社会(35232)
- 期刊
- 济(136726)
- 经济(136726)
- 研究(87906)
- 中国(59697)
- 财(48130)
- 农(42043)
- 学报(41994)
- 管理(37550)
- 科学(37234)
- 教育(32885)
- 大学(31967)
- 学学(29474)
- 融(28470)
- 金融(28470)
- 农业(27885)
- 技术(25896)
- 业经(22438)
- 财经(22097)
- 经济研究(21774)
- 贸(20515)
- 问题(19512)
- 经(19007)
- 国际(18753)
- 图书(16308)
- 业(15412)
- 技术经济(13909)
- 理论(13842)
- 版(13818)
- 商业(13700)
- 财会(13616)
共检索到4437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董静然
近年来,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数字贸易极大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增长。数字贸易有效地促进各行业的竞争,为企业的商业活动提供更多机会。目前,互联网用户已经超过全球人口的3/4。并且,互联网已经成为各类商业活动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数字贸易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首先,数字化技术水平在各国之间存在巨大差异,数字贸易保护主义仍然存在;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李威
在国际法总体从碎片化向共进化的发展进程中,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法和促进自由贸易的国际法正自成体系地平行发展。同时,这两套国际法体系由于机制原因而产生包括碳贸易机制和单边减排措施在内的规则上的交叉议题。这些议题交叉现象虽非不可调和的冲突,但自2010年以来频繁爆发的气候与贸易争端案件,已使气候与贸易国际法规则的适用面临困境,短期内可通过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经由司法造法进程逐步解决气候与贸易议题交叉的规则适用问题。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孙晓云
卫生服务贸易在全球蓬勃发展具有其坚实的伦理学基础:即健康权和自由流动权。本文在对卫生服务贸易的具体范围和正当性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对GATS下的卫生服务贸易规制以及WHO在卫生服务贸易规制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和比较,并进而探讨了卫生服务贸易国际规制的特点。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梁华
考察直接的贸易效应,既是理清抵货运动经济效应的起点,又能从一个侧面评论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成效,还有助于揭示特定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得以发展的部分原因。本文旨在考察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抵货运动对洋货进口是否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以1927年爆发的大规模抵制日货运动为案例,使用1926年至1928年中国从17个贸易伙伴细分商品的进口数据,运用倍差法进行定量分析,本文稳健地证实了此次抵货运动对日本产品输入中国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并识别出对纺织品的抑制效应大于其他行业产品,对初级产品的抑制效应大于工业制成品。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沈伟 赵尔雅
人工智能是数字经济的核心,其在商业和其他场景的广泛运用给国际法带来了一系列挑战,而人工智能在技术上的治理需求和主权国家治理的有效性意味着国际法规制是人工智能治理必要和可行的途径。当前,人工智能的国际法规制总体不成熟,尚处于初级阶段,在形式和内容上分别以国际软法和间接规制为主。数字经济背景下人工智能对国际法的挑战体现了国际法原有规则的滞后性和国际法规制作为一种国际治理方式的局限性。相应地,以国际法规制为核心的人工智能治理全球合作路径应当包括国际法自身的更新及其与其他国际治理方式的协调。对我国而言,在国内层面完善人工智能规制体系的同时,应当鼓励和支持多元主体参与各层面的人工智能国际治理。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人工智能 国际法 中国因应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荆珍 贾佩云
减少砍伐森林和森林退化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REDD)是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三方的联合行动计划,目标是每年从发达国家筹集资金,帮助发展中国家减少毁林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探讨了REDD机制的产生、发展、内涵、基本原则、关键问题及重要实践,同时指出了REDD机制在UNFCCC的国际法框架内的经济法、环境法、人权法等领域正式确立所需的国际法规制。
关键词:
UNFCCC REDD机制 国际法规制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黄琳琳
数字金融时代,金融科技的创新离不开金融数据的跨境流动,并由此产生通过国际贸易法规制金融数据跨境流动的问题。金融数据的跨境流动很早就受国际贸易法的规制,并在近年逐渐凸显。当前,国际社会对于金融数据跨境流动的国际贸易法规制形成了多种发展模式,如欧盟的隐私保护优先的限制性流动模式、美国的经济利益优先的自由流动模式以及中国的主权和安全优先的谨慎适用模式,但发展模式的不同并没有妨碍国家或地区间的自由贸易协定通过日常经营活动下的金融数据跨境流动的自由条款、例外条款以及数据存储本地化条款等对金融数据的跨境流动进行规制。在此背景下,为推动金融数据多边贸易规则的形成,我国可在金融数据跨境流动国际贸易法规制发展模式方面求同存异,在制定金融数据跨境流动贸易条款时吸收并纳入国际规则,并加强金融数据跨境流动国际贸易法规制的国际合作。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燕雪丹 林佳佳 唐议
随着区域贸易协定数量与日俱增,同一主体可能与多个主体间签订数个适用范围存在交叉的协定,“意大利面碗”现象日趋复杂,潜在的条约冲突增多。中国过去以双边贸易协定为主,该问题并不突出。然而,随着中国加入RCEP,并申请加入CPTPP,未来可能面临较多冲突情形。对此,文章识别了RCEP与CPTPP的潜在冲突条款和冲突类型,分析了使用《维也纳条约法公约》规定、WTO冲突解决规范、冲突条款及国际实践方法解决冲突的适用性及其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区分真实冲突和虚假冲突进行应对。针对虚假冲突,以适用国际法冲突规则为基础,突出有效解释和目的—宗旨解释方法并结合运用多种解释方法的解决路径;针对真实冲突,则坚持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下,借鉴菜单式(àla carte)方法等行之有效的实践方法,补充冲突条款具体规定并进一步发展磋商机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韩灵梅
本文在对2002—2012年中美农产品贸易发展态势分析的基础上,采用G-L指数、Bruelhart贸易指数、Thom&Mc Dowell垂直型和水平型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实证分析了2002—2012年中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状况。结果表明,伴随两国农产品贸易规模的扩大,其总体产业内贸易水平仍较低,两国间的农产品贸易仍以传统的产业间贸易为主,且互补性明显;进而提出了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的贸易策略。
关键词:
农产品 产业内贸易 中美:贸易策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晓凤
当今世界,国际贸易具有强烈的冲撞与协调、竞争与合作的博弈特征。在这场博弈中,人们所期待的平和、有序、共赢的局面并没有如期出现。相反地,随着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技术扩散负作用”论的流行以及国际产业结构静态上的重构和动态上的脱节,导致国际贸易的摩擦此起彼伏。因而,要实现国际贸易的非零和博弈,必须要求贸易各方建立起激励相容的自由贸易机制、加速先进科学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转移扩散以及构建结构互补、水平分工与垂直分工交织并存的国际分工网络体系。
关键词:
国际贸易 非零和博弈 实现机制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子琳 彭德雷
加入CPTPP是中国对接高标准国际规则,推进制度型开放的重要路径。数字贸易规则是中国申请加入CPTPP需要关注的关键内容,其中涉及数据跨境流动、数字产品的非歧视待遇和源代码等核心规则将是后续谈判的难点。和RCEP相比,CPTPP在数据跨境流动方面对中国国内规制提出更高要求,中国应主动运用好自贸区等制度创新载体,探索跨境数据流动监管模式,有效防范国家安全和个人隐私等风险。CPTPP中数字产品的非歧视待遇超出了RCEP规则范畴,由于对数字产品本身的规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要合理设计开放的范畴,做好风险兜底。在源代码方面,中国国内规制与CPTPP的规制方向一致,但仍需在谈判时考虑对国家安全和网络安全的影响。一方面,应不断完善国内规制以有效对接CPTPP,继续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推进数字领域的制度型开放;另一方面,应妥善利用CPTPP例外条款争取更大的国内规制政策空间。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薛亚君
目前,全球数字贸易规则正在逐步构建的过程中,数据本地化措施成为国际社会关注和争论的一个热点问题,各国的态度存在明显差异。美国主张跨境数据自由流动,反对数据本地化措施,欧盟强调对区域安全和个人隐私有影响的数据应当采取本地化措施,而许多发展中国家则偏好数据本地化措施。我国应当在兼顾数据安全与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对相关数据进行分类监管,以确定我国数据本地化措施的范围。
关键词:
数字贸易 数据本地化 跨境数据流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周念利 陈寰琦 黄建伟
中美两国是全球数字贸易发展的最大利益攸关者。在全球数字贸易治理体系构建过程中,中美两国由于在数字贸易相关产业上的比较优势迥异,因此提出了不同的规则诉求,并基于不同的路径来推出与践行体现其意志的数字贸易规则。中美两国在构建全球数字贸易规制体系中可谓亦敌亦友。文章对数字贸易规则"美式模板"的典型特征进行了提炼,并在此基础上对数字贸易规则"中式模板"的框架和重要关切进行研判。
关键词:
数字贸易规则 美式模板 中式模板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崔景华
数字化革命引领全球贸易方式根本性变革的同时,跨境数字贸易规则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中日两国是推动数字技术发展的重要经济体,数字贸易是促进两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驱动力。中国和日本采用综合性的政策安排和制度设计来规范在线商务,两国数字贸易监管环境复杂多样。在规制类型的选择方面,中国通常利用数字贸易基础设施限制措施来实施监管,日本则较多使用电子交易规制模式。2014—2019年,两国虽然多次实施了数字贸易监管规制改革,但是监管异质性仍然存在,监管摩擦导致的企业运营额外成本不降反升。基于此,探索中日两国数字贸易监管规制的异质性、量化分析数字贸易监管规制程度、探讨政策协调机制,对于进一步提高两国数字贸易规模、推动中国"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发掘经济增长新动能具有重要的政策实践意义。
关键词:
数字贸易 监管规制 限制指数 中国 日本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周念利 陈寰琦 黄建伟
中美两国是全球数字贸易发展的最大利益攸关者。在全球数字贸易治理体系构建过程中,中美两国由于在数字贸易相关产业上的比较优势迥异,因此提出了不同的规则诉求,并基于不同的路径来推出与践行体现其意志的数字贸易规则。中美两国在构建全球数字贸易规制体系中可谓亦敌亦友。文章对数字贸易规则"美式模板"的典型特征进行了提炼,并在此基础上对数字贸易规则"中式模板"的框架和重要关切进行研判。
关键词:
数字贸易规则 美式模板 中式模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